李馥旻著的《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斗诗趣谈)》是一本从新的角度帮我们了解诗词背景的书,捕捉并还原当年文人墨客“斗文”的心理。
王勃在滕王阁大放异彩、李白崔颢为一幢亭子开撕、苏轼佛印你争我夺激情四射……每首诗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作者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拂拭诗词歌赋中的繁华与苍凉,为读者们展现了诗人雅客们的风度与情怀,也让我们看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气魄与斗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斗诗趣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馥旻 |
出版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馥旻著的《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斗诗趣谈)》是一本从新的角度帮我们了解诗词背景的书,捕捉并还原当年文人墨客“斗文”的心理。 王勃在滕王阁大放异彩、李白崔颢为一幢亭子开撕、苏轼佛印你争我夺激情四射……每首诗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作者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拂拭诗词歌赋中的繁华与苍凉,为读者们展现了诗人雅客们的风度与情怀,也让我们看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气魄与斗志。 内容推荐 原来李白是为了撕崔颢才有了《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智斗杨国忠,也曾七步成诗,秒杀曹植; 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欧阳修来找“茬”,白居易、温庭筠纷纷立诗为证为哪般; 李商隐竟然是个“情圣”,一首《无题》珠玉在前,晏殊苦思冥想为夺魁 到底是谁让《忆江南》深入人心?刘禹锡、温庭筠、李煜你争我夺 …… 读完这本《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斗诗趣谈)》,也许你会感慨,没想到李白是这样的李白,杜甫是这样的杜甫……作者李馥旻从史出发,真实还原了“案发”现场,再现了文人墨客心中的温柔与缱绻,家国与天下。 目录 01 酒楼上的“刀光剑影” 02 诸葛亮送给周瑜的见面礼 03 “凤凰台”叫板“黄鹤楼” 04 一举成名的王勃 05 王琪比晏殊了得 06 把一群人玩得团团转的苏大学士 07 钱起叫板郎士元 08 爱跟老婆较劲的赵明诚 09 王安石,一山还有一山高(上) 10 王安石,一山还有一山高(下) 11 龙门夺袍的宋之问 12 谭意歌巾帼不让须眉 13 命悬一线的弈棋高手贾玄 14 智高一筹的佛印 15 李白是杜甫的偶像 16 “语不惊人死不休” 17 舌战群儒的人生大赢家黄山谷 18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三都赋》 19 这个徐文长疯得有趣(上) 20 这个徐文长疯得有趣(下) 21 李端真是名利双收 22 能说会道的纪晓岚(上) 23 能说会道的纪晓岚(下) 24 凭一句诗成名的谢大才女 25 看诸葛亮怎样抵挡唇枪舌剑 26 徐达赢了朱元璋之后 27 谁说“居大不易?” 28 才高八斗的杨大年 29 千古一个“悯农诗人” 30 蔡文姬的千古绝响 31 最刻苦的诗人贾岛 32 “大风”对“垓下”的千古一笑 33 比曹操聪明的人 34 世外高人骆宾王 35 好一个风尘女,名人作品也敢改 36 让后人争论不休的《枫桥夜泊》 37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张三影 38 关于项羽之死的文人之争 39 赢了曹植的寇准 40 孟浩然才是岳阳楼的第一个伯乐 41 曹雪芹为女人著书立说 42 写得最缠绵悱恻的悼亡诗 43 难道老天爷也妒忌李贺? 44 叛逆柳永,“奉旨填词” 45 “压倒江南十八州”的赵南星 46 赛过男人的苏小妹(上) 47 赛过男人的苏小妹(下) 48 严蕊,太出众也不好 49 写出“天下第一长联”的钟耘舫 50 李商隐最得意的无题诗 51 萧翼赢了 52 名不虚传的“词中老杜”姜夔 53 李群玉用对子说事儿 54 谁能比“米颠”更颠? 55 谁让《忆江南》深入人心 56 一诗成名的杜秋娘 57 “豪言壮语”的杜审言 58 遭舅舅妒忌的刘希夷 59 二王争夺最牛《凉州词》 60 李季兰“调戏”刘长卿 61 谁都没有陆羽会辨水 62 成绩最好的薛逢却输了 63 万众瞩目的鹅湖之辩 试读章节 01 酒楼上的“刀光剑影” 想知道唐朝是什么朝代吗?当然是诗人一个比一个厉害,涛歌一首比一首让人拍案叫绝的朝代。据说,有一座年代久远的鹳雀楼,本来只是长得好看些而已,后来唐代有个鼎鼎大名的诗人来到这里登楼赋诗,结果鹳雀楼就成为千古名楼了。 这一天,鹳雀楼迎来了一个叫李益的诗人。他看到其他诗人吟咏鹳雀楼的诗歌后,觉得一般般,就自己作了一首,日:“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李益自信得很,觉得自己这首一定能成为鹳雀楼的代言诗。结果,又有一个叫畅当的诗人不服气,来叫板。畅当发誓要把李益比下去,也作了一首,诗日:“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问。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果然是一首比一首好。这两首诗写得好是好,但还不是最好的,谁让唐朝还有一个王之涣呢? 话说王之涣见这里景色宜人,一时诗兴大发,张口就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了,真是绝了!一首简简单单的五言绝句就把历代所有有关鹳雀楼的好诗、好词都给比下去了,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竖起大拇指评价说,写鹳雀楼的诗就数王之涣、李益和畅当三人写得最好。其实,最脍炙人口的、人们公认的第一名还是王之涣写的那首。所以,王之涣就顺理成章成了鹳雀楼的代言人。 可是,《登鹳雀楼》还不是最厉害的,打败李益、畅当等人还不能说明王之涣有多厉害,且来看看他是怎样让另外两位大诗人成为自己的手下败将的。 故事就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那时候,说起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都是好诗的缔造者,诗人中的诗人呀!后人也常常把这三个人放在一起做比较,认为他们是唐代边塞诗的三大顶梁柱。 王昌龄、王之涣和高适三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诗歌,但他们也是同病相怜的好朋友。这一天下起了小雪,三人约好来酒楼一起开怀畅饮。高适举着酒杯说:“难得有机会跟你们两个相聚,现今虽然落魄,幸好还有一壶小酒和两个兄弟!来,喝一杯!” 三人一饮而尽,心情大好。王之涣起了诗兴,就说:“既然酒也有了,人也齐了,我们就按照老规矩来几句风雅的,怎样?” 话刚说完,三人就被楼下嘈杂的人声吸引了,只见一群人三三两两走上楼来。原来,这是梨园的官员带着属下的弟子来酒楼喝酒聚会。唐代的梨园,可是一个专门训练乐工歌手的机构。唐玄宗酷爱音乐,喜欢把好诗、好词编成曲子,所以专门没立这样的机构给自己娱乐用。 三人觉得他们一大班人太吵闹了,就转移到角落里喝酒。没过多久,又有几个年轻的美女走了进来,三人定睛一看,原来这四位都是名动长安的歌伎。 王昌龄突然有个主意,他小声对王之涣和高适说:“我们比了这么多次,比来比去都分不出输赢,今天不如找点新鲜的来比。你看如何?” “哦,依你看,要怎么比?”两人问。 “你看她们几个美女要来唱歌练曲儿,我们三人的诗都是声名在外,不如就看谁的诗她们唱得多,多的人就赢,其他两人不许再争。” “好!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乎,一场千古佳话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且来听听歌妓们都唱了什么。 马上,一个歌伎就打开嗓子高歌:“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正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哈哈!”王昌龄满意地微笑起来,拿起一根筷子放在自己前面,给自己积一分,还示意其他两人说:“我一首。” 高适不服气地说:“才一首,别得意得太早,你来听,下一首一定是我的!”果然,下一个歌伎唱的正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高适得意地看着其余两人也拿了一只筷子放在自己前面,说:“这一首是我的。” 第三首,歌伎唱:“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