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新的洞见(虎嗅2015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虎嗅编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虎嗅2015精选集。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每一次技术进步,模式创新,我们都习惯将之称为“风口”。它是下一个产业的引爆点,将推动世界上优质的资源,不断地向其涌去。

把握住创新的趋势,就等于守望住了“风口”。未来不全可见,但多少可被感知。如何从这些看似零星散落的事件中摸索出规律?又如何从这些独到见解里找出共通点?

你会在《创新的洞见(虎嗅2015精选)》里洞见到什么?是前人的经验,还是被隐藏的规律,你来定。

内容推荐

作为领先的科技创新媒体及交流平台,虎嗅网365天不停歇地在追踪趋势、讨论方法与得失。它发布的文章的角度与深度,令这个平台独特。

虎嗅编著的《创新的洞见(虎嗅2015精选)》是从它2015年近万篇文章中精心选择出来的代表作品,它们成功超过了时间施加在新闻上的速朽效应。希望读者能从这些看似乎零星散落的篇章里感知创新的去处、未来的风口。

目录

第一编:从零到一说创业

 事态从“BAT抄你怎么办”变成——“BAT不投你怎么办?!”  毛琳

 最好的成功学:5位创业者用8分钟讲出最痛的教训  虎嗅

 白鸦三次创业的反思:公司遇到问题,怎么走都是对的,吵架就死了  白鸦

第二编:创新有腔调

 写作还有什么用?  伯通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阑夕

 互联网死了23%,这只是开始  评论尸

 人文视角看互联网  肖知兴

 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一样也创不了业  评论尸

第三编:安全和隐私:互联网时代的权利运动

 黑盒里的数据:马化腾所说的“信息能源”指什么?  涵诏

 俄罗斯版微信Telegram的背后,有富豪、黑客高手、极权和阴谋…  霍炬

 携程可能摊上大事了——崩溃原因分析之「高能技术贴」  郭理靖

 元数据杀人?我们已被网络空间绑架  王小瑞

第四编:O2O,让创业者走开?

 O2O上门服务2015将退潮,裸泳者开始退场  路北

 刷单“黑市”折射下的O2O泡沫  董焘

 雕爷:让O2O实现流量变现的6大分析工具  雕爷

 腐败、低效的O2O线下组织如何进化  举个栗子

 内部干货分享:京东O2O是如何炼成的?  邓天卓

 阿里注资饿了么:四国军棋,两家霸业  阑夕

 生鲜O2O:游戏刚刚开始  李清乐

第五编:共享经济:光环与黑洞

 眼看着,共享经济就会渗透这10个行业  寻空

 共享经济背后的三大黑洞  响铃

 劳工问题:共享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  西西里闷牛

 “份子钱”和“优惠券”:为什么说专车服务的现行监管措施“治标不治本”?  涵诏

 垄断?垄断就对了:科技创业就是要制造“垄断”  涵诏

 专车监管创新的“上海模式”,前途在哪?  志刚水煮通信

第六编:娱乐业的两个棋眼:IP与二次元

 阿里腾讯华谊爱奇艺乐视五巨头共话IP:这究竟是个什么鬼  陈昌业

 动漫和二次元是两个东西,VC们本质上投资的是垄断  创新工场投资总监陈悦天

 阿里万达乐视腾讯,四巨头纷纷在体育上下了什么注  曾西瓜

 如果百度音乐与QQ音乐都撑不下去,其他人何以为继  张昭轶

第七编:互联网金融:奇兵逆袭或泥沙俱下?

 风口还是悬崖?互联网金融六模式在2015  康宁

 互联网金融:逆袭、普惠,还是众生平等?  王康的思想力量

 BAT都要连接人与服务:手机百度、微信和支付宝谁能胜出  寻空

 从红包大战,看银行与微信支付宝的差距  康宁

 勿以空想压垮微众银行幼苗  康宁

 众筹?哥(阿里)玩的是预售,以及优等生京东和成绩差的百度……  零壹研究

 一张图读懂国内股权众筹平台背后的商业逻辑  评论尸

 电商、银行、消费金融公司、P2P平台、分期网站……消费金融还缺什么?  零壹研究

第八编:未来风口之“奔向农村”

 现代农业除了科技感,还面临“四个新时代”  王航

 “互联网+农业”报告:一个近10万亿规模的市场,正被这些公司分食  IrisAlina

 京东农村电商VS 阿里农村电商,刘强东与马云谁更接地气?  李清乐

 工厂卧底,深度调查,“杀马特”级农民工APP机会何在?  姜十一

第九编:未来风口之“无人驾驶”与“虚拟现实”

 通往无人驾驶汽车的两条道路  Eastland

 将融10亿美元的AR公司Magic Leap,正在把魔法带回现实  逐鹿网

试读章节

1 盈利的并购亏损的,估值高的并购估值低的

高估值(市场份额高)的并购低估值(市场份额低)的是行业的基本规则,毕竟高估值企业前景可期,为了取得更大的份额和止损避免价格战,VC也乐于推动。而盈利企业并购亏损企业也是新崛起的一个趋势。互联网公司在VC的吹捧下信奉以亏损换市场,以价格求用户,本身盈利的企业就屈指可数,他们的竞争力是靠价格补贴成长起来的同行所无法比肩的。众多盈利型公司纷纷借助并购来打压新模式消灭竞争,或投资团队补充新鲜血液,或迅速获得细分市场的份额。

2 BAT成为VC后的另一个并购主角

BAT就像孙海英广告说的一样,怎么哪都有你?在2叭5年中,BAr[’再度怒刷了存在感:阿里巴巴参与10余起近40亿美元投资;腾讯仅Q2就参与了10起投资事件,涉及领域涵盖了文娱、本地生活、医疗健康和汽车;百度也不含糊。一时问并购成为了BAT的“军备竞赛”,多样的产业布局和财务投资让人目不暇接,形成了VC投资之外的另一番风景。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就急转直下,最直观的表现是连百度、阿里、腾讯都停止了招聘,只出不进。二级市场不断下挫和美股中概股的低迷,上市窗口关闭带来了一级市场的恐慌,寒冬应声而至。资本寒冬席卷整个创投领域,泡沫最多的互联网行业首当其冲。据投中研究院的数据,中国互联网行业2015年Q2融资额仅为Q1的一半,与此同时创业投资基金的募资也出现了下滑。据清科研究报告指出:2015年7月中外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资本量38.86亿美元,与6月79.96亿美元募资规模相比下降51.4%,与2014年同期的47.05亿美元募资规模相比下降17.4%。寒冬到了,互联网的格局也将带来巨大的变化。正现金流公司拥有自我造血能力,能持续地发展自我,获得更多的机会,占得一席之地。

1.盈利才是王道,具备正现金流(自我造血能力)的公司才能占领市场

在互联网原住民眼里,从实业转入互联网的人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于保守,过于注重正向现金流导致企业发展速度受限,而愿意烧钱补贴的公司可以以价格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占领用户心智,获得更多资本的青睐,当然,中途耗死竞争对手就更好了。实际上以利润换市场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会陷入不烧钱数据下降,烧钱又难以为继的两难,甚至不得不为了烧钱而损害未来的利益。VC是一帖“大麻”,保准爽到你停不下来了,这不,易到用车在烧钱难以为继后不得不10月20日宣布7亿美金流血融资乐视。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公司才能扛过资本寒冬。资本就是苍蝇,哪里有腥味就出现在哪里,没有腥味的地方他们从来不会出没。资本是最吝啬的,不要指望资本能雪中送炭,在资本寒冬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只能靠企业自己活过来。在资本寒冬活下来的只有三类公司: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可以自我增长的公司,比如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暴跌后找到sp盈利模式的3大门户,期间死掉的公司你可能都记不住名字;寒冬前已经储备了一定余粮的公司,比如本次寒冬的58到家,比如阿里巴巴就是凭借着2007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募集的17亿美金才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不得已降低估值壮士断腕的公司,比如京东,在2008年雷曼倒闭一度无钱可融,启动B轮融资后估值从1.6亿美元下降至6000万美元,导致给京东做了四五次过桥贷款的今日资本心里也慌了;乐淘网2011年第四轮融资乐淘的估值只有8000万美元,但2010年同期乐淘的估值为2.5亿美元。

毫无疑问,第一种是最良性的发展方式,而第三种能流血融资已经非常幸运,大多的公司根本没能挺过来!以烧钱最多的020领域为例,2014年拿到A轮投资的企业高达846家,而拿到B轮的企业数量骤降至225家,c轮寥寥无几。c轮融资像一面陡峭的悬崖,很多企业面临逃不掉的“c轮死”。资金链断裂后企业只能被活活饿死,如果有正向现金流,很多企业都可以熬过来。

2.盈利能力是企业良好运营能力的背书

在同等条件下,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盈利能力是企业内功的佐证,这是纯靠烧钱所烧不出来的。同样的,在需要以利润换市场的大规模投入阶段,拥有盈利能力和盈利经历的公司更能让资本放心,因为你烧钱烧得更有效率,烧得更有性价比,这是企业在资本催熟下脱颖而出的不二法宝。否则只会变成没有了资本,企业会迅速萎缩,进而死亡。所以,VC的追捧不是让你花钱,而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花钱。

3.盈利能力可以让企业不受桎梏地拓展新战略

古语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一个成年人日日为填饱肚子忙活,那就不要指望未来能有多大的空间。企业也是一样,当受制于资金支持随时可能断炊时,企业唯一能做的只有活下来,而不是过更好。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当当网,除了2014财年,上市一直处于亏损,2015年上半年更是亏损8140万元,受制于资金,成立16年的当当仍然不得已龟缩在图书领域,连Q1的拓展熟悉阅读的新业务都被PR包装为放弃盈利激进拓展,殊不知李国庆一直看不起的京东,其市值已是自己的67倍有余。

4.VC逐利的本质带来骨子里的短视和与企业的天然冲突

VC的资金来源是有时间限制的,长则八至十年,短则三至五年,到期就需要进行资金清算,这是VC最主要的利润来源。VC利润来源的机制决定了他们的投资期限必然是中短期的。因此,资本最希望做的就是尽可能快地催熟企业,进而拉升估值快速找到新的接盘侠脱手。在特定时期VC可以让企业催熟、早产,甚至也不排除考虑杀鸡取卵。  但创业者一般都希望基业长青,打造百年老店,持续地做大做好企业。所以VC和企业是有天然的诉球冲突的。VC为了达到快速催熟的目的,也有非常多的手段,比如对赌。对赌协议的作用是保护VC约束创业者,以KPI的方式强行建立创业者与VC目标一致的中短期激励机制,促使创业者关注对赌期的利润成长,忽视长远的计划。对赌协议有可能让创业者牺牲未来的发展机会,实现短期收益,甚至也不得不为了达到对赌期目标损害企业的根基,站在企业角度看,不见得是好事。所以,我的朋友悦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储峰在融资选择时宁愿要香港的实业资本,也不愿意要著名VC的投资,要知道VC给的价格更吸引人。P4-6

书评(媒体评论)

商业、科技、未来轰然而至,你需要的是带着好奇心、别致视角、见识和趣味去观察它。这些刚好本书都有。

——虎嗅联合创始人 蔡钰

我借他的笔,你借我的眼睛。作者与编辑们每日如农民般翻拣耕耘,存着希望“手作出更多价值而不是垃圾”的侥幸。至于这侥幸有几分成真,评判者是你。向在虎嗅平台上辛苦劳作365天、7×24小时无间断写作与编辑的人们鞠躬,感谢!

——虎嗅创始人 李岷

2015年是我在虎嗅工作的第一个完整的年份,工作中结识了非常多的作者朋友,我想特意介绍其中的一位:人造天堂,江湖人称“天叔”。有同事评价其曰“语言上下翻飞、指东打西,引用来源广泛得令人发指,动漫、电影、历史、文学,安排无不妥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虎嗅网上搜索“一发地图炮”……

——虎嗅编辑 王子中

入学虎嗅将近一年,“水平一般能力有限”。虽然靠做内容养自己糊口,但仍在热闹之中学习门道。虎嗅的作者们在我看来就是一批会看门道的人。

——虎嗅编辑 鲁茜瑶

在虎嗅的乐趣大概是可以大尺度地张扬个性和文采。再一个乐趣则在于每天看着虎嗅作者文笔翻飞,喜欢的是伯通和阑夕,从容不迫里偶带金戈铁马。

——虎嗅编辑 周超臣

虎嗅每天收到各行各业的作者投来上百篇文章,而通过率只在5%左右,这本书更是优中择优、对热门行业的复盘。很难断言未来一两年,互联网影响大的行业会是什么,你不要指望得到确定的答案,但或许你能从这些文章里感受到某些思维方式、以及对未来不停息的焦虑,不知你会如何,但这对我来说就够了,不枉无数概念、符号、泡沫这么热闹地起伏一回又一回。

——虎嗅编辑 李清乐

与作者的交流仅限于网上。有时候隔着文章会好奇,他有怎样的经历会写出这样的稿子。也会羡慕那些能一针见血、点名要害的作者。入职虎嗅四个月,错过它2015年的大半年,希望这本书能弥补上。

——虎嗅编辑 吴倩男

你怎么知道,互联网死了23%,才只是开始。你怎么知道,动漫和二次元是两个东西。你怎么知道,BAT是更好的“接盘侠”。你怎么知道,“共享经济”并不只会出现在出租车业和酒店业。你怎么知道,互联网金融是风口还是悬崖。你怎么知道,你不在了,手机还在,微信还在。你怎么知道。看这本书就知道。

——虎嗅运营 华思雨

我记得《人物》有一篇稿子说知乎的周源是“文火熬汤”,其实虎嗅何尝不是。过去这几年,作者们像工蜂一样给虎嗅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内容,有深扒有分析有点评,甚至还包括《现代化十六讲》这样看似和商业科技无关的内容,在我看来,虎嗅的优点在于自由,自由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生产上的自由,以及从信息到人的自由,说解放思想有些夸张,但启蒙心智、开阔视野则毫不为过。

——虎嗅编辑 马伟民

致素未谋面的你:

你和我#或许只是我#大的问题在于

书读得太少而想太多、见识太少而鸡汤喝太多、视角太窄而心太宽

为此,我有一个还不错的建议

2015,关于商业科技和未来视角…

那些你不该错过的细节沉淀,可以来这翻翻。

还想说的是

我们在招人

明年的序你来写

猴不猴啊....

——虎嗅运营 周栋

作为一枚在虎嗅呆了两年的新人,学习当是常态,而本书中不少作者被我尊为老师,他们每或以视角之新奇、见解之深刻、笔触之辛辣打动我,叫好之余又感叹一下差距,亦算鞭策。

——虎嗅编辑 王立娴

精选二字似乎代表着干货、方法论甚至创业成功学。但我认为在虎嗅文章里,更可贵的是遇见“为什么?”“这不对!”以及“还有呢?”这背后是质疑、否定和求索——这些推动创新的原动力。虎嗅有些招黑,也有人说虎嗅戾气重,但正是他们的惴惴不安、嬉笑怒骂和脑洞大开逼人们去思考。你开始了,就没法停下……

——虎嗅编辑 罗砚

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农村,一个高贵冷艳,一个无比接地气,究竟谁会掌握2016年的下一个风口?还有哪些从没爆发过的能量,会在某个不知名的领域发出巨响?

——虎嗅运营 张依依

2015,我在虎嗅的第一年。开始渐渐习惯在自己所工作的平台上,看见以往似乎遥远的意见领袖、网络红人们说学笑骂,也开始渐渐沉淀,试图碰触那些词汇的巧妙组合背后深刻的洞见。这一年,和过去的每一年一样,风云变幻,或许多年以后想起来亦平淡无奇,但当你再读起这些对于“变化”的思考,你会突然懂得2015里潜伏的深意。

——虎嗅编辑 曾欢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割裂 (inequity)。这种不均等,体现在财富分配上,更体现在教育上。尤其是,体现在信息的获取和掌控上。如果说人类经历过公民平权运动,那么二十一世纪,我们将面对的是一场捍卫公民隐私权的斗争。科技的飞速进步,改变了商业的形态,也改变了政府管理国家的手段。科技成了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办法。捍卫公民隐私权的议题,从来没有这样如此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在虎嗅,我们关注前沿的技术趋势,我们也同样关注因技术发展而带来的更加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现阶段或许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但是必将在未来愈加凸显。

——虎嗅编辑 韩昭

某位虎嗅读者讲过,三十之后,思维结构逐渐固化,再看文章,不求体系完备,但求观点新奇,甚至能刺痛自己,逼自己从舒适区挪出来透透气。在我看来,评论尸和伯通的文章就有此等妙用,当然,还有我喜欢的人造天堂,别错过。

——虎嗅编辑 姚坤

好文章要做到四点:一是让当事企业无话可说。他们都是行业专家,但面对有理有据的点评甚至批评,心中不爽也不便发做;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很少有文章能够成为经典,但至少要做到一两年后回过头来看不会被“打脸”。做不到这一点的文章对读者的价值也不大。三是有“景深”,被描述的事件发生在今天,但写作者心里要知道昨天、前天并将必要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四是不能被“机器人”替代。比如虎嗅这本精选集里的文章。

——虎嗅编辑 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