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新管理丛书/华夏智库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杨乔雅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是一本非常全面又深刻的书,书中剖析了中国何以缺少工匠精神,也提出为什么工匠精神才是核心竞争力。笔者杨乔雅提出问题让人思考的同时,不忘给出方法和解决之道,这也是这本书的原因所在。无论办企业还是在企业做工,都该秉持这种工匠精神,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然后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从而改进和传承。

内容推荐

工匠精神就是专注、追求极致。每一件作品,若想达到精致和完美,都必须把工作的每个环节做细和做到位。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需要传承和创新,需要借鉴他国的经验,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杨乔雅著的《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从工匠精神何以呼声震耳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缺失工匠精神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全球视野下的工匠精神典范,全面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了匠心之道,强调在工作中修行,揭示了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并由此呼吁全社会一起努力让匠心归来。

目录

第一章 工匠精神何以呼声震耳

 从中国人去日本买马桶盖说起

 越是缺什么,越是喊什么

 喧嚣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从制造到精造,隔着一个“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大国制造的精神之钙

第二章 中国何以缺失工匠精神

 原因1:一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

 原因2:投机能赚钱,谁还辛苦劳作

 原因3: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误解

 原因4:大行其道的机会主义思维方式

 原因5:人心出了问题,一切都出了问题

第三章 全球视野下的工匠精神典范

 一丝不苟——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一生专注——日本人的工匠精神

 从小做起——瑞士人的工匠精神

 创造财富——美国人的工匠精神

 硕果累累——中国曾盛行的工匠精神

第四章 何为工匠精神的内涵

 内涵1:想要做一件东西出来的情结

 内涵2:一种高度负责的生命态度

 内涵3:专注、专业,追求极致

 内涵4:把技术做成艺术

 内涵5:在每一个细节中体会做事的乐趣

 内涵6:工匠精神的实质就是持正守度

第五章 匠心是一颗什么样的心

 匠人易得,匠心难炼

 一流的技术来自一流的心性

 放下浮躁、投机和功利

 “守、破、离”——通往大匠的道路

 追溯“技进乎道”的文化源流

 熟能生巧,而且能生智慧

第六章 在工作中修行

 工作是提升心志的最好修行

 工作是纯粹赚钱的工具吗

 没有好工作,只有好事业

 做有魅力的工匠,从改变价值观开始

 以工匠精神谱写有价值的人生

第七章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靠工匠精神守住工业本体

 “互联网+工匠精神”才能创造优质产品

 创意无限、匠心支撑

 打通专注与创新的任督二脉

 协作——现代工匠精神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第八章 我们一起,让匠心归来

 各行各业都需要一份“匠心”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把工匠精神注人“中国智造”

 营造推崇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从中国人去日本买马桶盖说起

2015年初,中国游客在日本免税商店疯狂采购电饭煲、吹风机、保温杯甚至马桶盖,财经作家吴晓波抓住热点,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横空出世。吴晓波以中国制造业专家的身份,从“成本优势的丧失、渠道优势的瓦解”和“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等三个方面历数中国制造几大软肋,使该文日阅读量达到167.6万并刷新了频道开播阅读记录。

为什么中国人跑去日本买马桶盖?事实上,中国古时候非常多的技艺传去了日本,但是日本人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改造”后,成了日式的、焕发着别样生命的产品。比如在一个小小的马桶盖上,加人了集便盖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杀菌等多种功能。如果说这别样生命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日本人自己的“手的技巧”以及“美的感觉”。虽然手工艺不只有日本独有,但是日本的技巧,是纤细的、多样的,并且重视制作时候的精神和情感。“这个用心了”、“这个没用心”这样的话很常见,因为这样的精神,不仅自己知道,还能够传递给使用者。

日本的“用心”精神,不仅仅在工匠的身上能够体现,食品业、制造业乃至体育圈、演艺界,统统如此。在那些光鲜酷炫的背后,都是日本人对自己极限的一次次挑战,这种极度认真的精神,与工匠精神是完全契合的。它是实实在在地印刻于日本民族内部的精神。

不只是日本,其实工匠精神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瑞士的制表师能不借助电脑和机械,一把镊子、一副眼镜,就能组装出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表芯。当我们捧起一块这样的手表,在陀飞轮、星相、音乐、报时等功能之下,我们能听到齿轮咬合的轻响,这便是制表师日日夜夜在工作台上创造的奇迹。同样的工匠还有许多,法国的高级皮具师、德国的跑车发动机调校师、捷克的水晶工艺师,他们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用自己的双手和技艺,创造出一件又一件完美的产品和艺术品。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是高档、完美的代名词。

那么中国的工匠精神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它:一件件精美的漆器、玉器、青釉、粉彩,古代的匠人们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创造出来,保留至今。当我们对着这些文物惊叹古时匠人精神的伟大时,又会情不自禁地想“我们现代的工匠精神在哪里呢?”当中国变为世界工厂,当机器替代了灯下工人的双手,当人们开始对千篇一律的电子产品热情不已,又有几个人会想到保护我们濒临灭绝的工匠精神呢?

知耻而后勇!

鲁迅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承匠人精神固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寻找根和魂,坚守民族情怀,传承中华匠心。只要拥有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每个人都是匠人。在岗位上坚守本分、不断进取、努力钻研是匠人精神;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关爱手艺人,尊重认可每一位匠人作品的价值也是传承匠人精神。

德国、日本的匠人精神火了,中国的匠人精神会更火!越是缺什么,越是喊什么

中国有着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苹果手机、日本马桶盖、电饭锅,德国不粘锅、滤水壶等持续热销,还有很多技艺精湛的货品、小而美的精品店在都市里受到热捧;《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题材电视剧更是播一部火一部。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国人对工匠精神的渴求。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工匠精神在我们身边仍然稀有!

越是缺什么,越是喊什么。越喊什么,并不代表这方面做得好,而是证明这方面很缺乏,问题严重。那么,缺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一个日本人,20岁开始做寿司。如果到了60岁还在做寿司,旁人大多会说:“啊,他做了这么多年寿司,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做寿司的前辈,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啊!”而一个中国人,20岁开始做包子,如果到了60岁还在做包子,旁人恐怕转身就对自家的孩子说:“看,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一辈子都在做包子。”这样的反差有点儿让人寒心,却很真实,至少能反映出中日两国在对待工匠精神上的文化差异。P2-4

序言

听到好友出书,由衷替她高兴。《大国工匠》这个“工匠”让我联想到德国。相较而言,德国面积小、人口少,但有一样东西不少,就是叫好又叫座的德国产品。无论汽车还是家电,德国的产品被我们所青睐,这就是因为德国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说白了,就是从细节上下功夫。华为的产品不仅外型好,拆开后发现里面的线路简直就是艺术画。德国大型车间的电缆线,不是杂乱无章堆叠,而是按颜色并列有序,如同工程绘制线路图。这样一旦某个地方出现电线短路,就会立刻发现问题所在并解决,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工程修理的复杂程度。瑞士手表誉满全球,经久不衰,集身份和尊贵于一体。同样一个表盘,瑞士手表无论是设计还是后期制作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不仅手表、军刀,打火机等产品也全球知名,这是它工艺高超的地方。那我们国家的很多产品为什么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究其根源就是缺失了这种工匠精神。总想走捷径成了我们的常态,产品偷工减料、食品掺假掺毒、服务偷懒耍滑,这样累积下来就成了我们口碑不理想的最好诠释。其实,中国并不缺少工匠精神,就像乔雅说的,先人留下的亭台楼阁、庙宇宫殿、国画、雕塑、手工艺术品目前仍是世界各大博物馆里引以为傲的镇馆之宝,还在不断刷新当代全球拍卖价格纪录。自丝绸之路开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制作出来的匠品,一直都在影响着世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精神逐渐丢失。现实是严峻的,没有好的产品就没有好的声誉,没有好的声誉就没有地位,没有地位就没有话语权!《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是一本非常全面又深刻的书,书中剖析了中国何以缺少工匠精神,也提出为什么工匠精神才是核心竞争力。笔者提出问题让人思考的同时,不忘给出方法和解决之道,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所在。无论办企业还是在企业做工,都该秉持这种工匠精神,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然后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从而改进和传承。如今可能有人觉得这种精神已经落伍。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缺一流的设备和材质,缺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情怀,就像书中笔者呼吁的那样,让新时代的我们一起匠心归来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