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大陆全面推出桂文亚儿童散文创作全貌的一套开放书系“思想猫心灵旅行家书系”,丛书既有回顾童年、感受亲情的动人篇章,又有游历世界,点评天下的精妙之作。其作品情感真挚,富含独特的意趣。行文或灵动幽默,或亲切温婉,或机智活泼,或深沉睿智,给读者最谐趣的童年体验,最惬意的阅读享受,最温暖的情感安慰,最新颖的人生感悟。《从岩石路八号说起》就是该书系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岩石路八号说起/思想猫心灵旅行家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桂文亚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首次在大陆全面推出桂文亚儿童散文创作全貌的一套开放书系“思想猫心灵旅行家书系”,丛书既有回顾童年、感受亲情的动人篇章,又有游历世界,点评天下的精妙之作。其作品情感真挚,富含独特的意趣。行文或灵动幽默,或亲切温婉,或机智活泼,或深沉睿智,给读者最谐趣的童年体验,最惬意的阅读享受,最温暖的情感安慰,最新颖的人生感悟。《从岩石路八号说起》就是该书系之一。 内容推荐 爱猫的桂文亚,把自己比喻成一只会思想的猫。 在“思想猫心灵旅行家书系”中,这只猫把她对生活的感悟运用散文体裁记录人生各种片段,如校园童年、亲情故乡、剑桥游学、旅游行走、生活品味、阅读写作等,处处流露真情实感,动人心弦,形成一边走一边写的心灵旅游,而唯一的宗旨是用正向思考来看待世界的美好!《从岩石路八号说起》就是该书系之一。 目录 ◆序 早安,彼岸的朋友(孙建江) 第一章 室友新鲜事 迎新茶会 哪来那么多的“不可以” 你来评评理 新编童话故事 法国辣妹西丽葳 兔子生气了 查太太的移民梦 瑞士帅小子派崔克 波兰来的拉拉头发顽童 第二章 有趣的英文课 古里古怪的老师 法兰克说鬼故事 食谱大追踪 玫瑰菠萝面包 上课演喜剧 哈哕,我想租车旅行 受欢迎的专题制作 第三章 快乐的生活 从岩石路八号说起 岩石路上的黄昏 远足到格兰切斯特 假日公园里的音乐会 情调午餐 花园晚餐 好吃的滋味 在剑桥看电影 现代小霸王“罗密欧” 波修瓦芭蕾舞团在剑桥 在新伦敦剧院看“猫” 莎士比亚其人其事 永远的娃娃 牛津大学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梦幻城堡之夜 参观苏格兰爱丁堡儿童博物馆 ◆作家与作品 温馨是一种哲学(沈石溪) 快乐的思想、智慧的思想(汤锐) 文亚与我(黄小玲) 关于一只猫的说法(四眼猫) ◆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桂文亚作品年表 ◆桂文亚荣誉记录 ◆桂文亚作品入选教科书年表 试读章节 一个周末的黄昏时刻,查先生、查太太、派崔克、西丽葳、玛丽娜和我六个人共进晚餐。 噢,我忘了介绍,玛丽娜是新室友,来自意大利罗马,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长得十分艳丽大方,特别是一双大大的黑眼睛,笑起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就像扇子似的扇呀扇呀好迷人! 西丽葳对我说了好几次:“我很想知道她的睫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们四个人好像特别投缘,加上那时我已经在剑桥待了一个多月了,说英语的能力进步不少,所以用餐时刻,聊得特别起劲。 那晚,我们的话题集中在隔壁新住进来的一位台湾女孩身上。 说到这儿,我得先介绍一下我房间的位置。我的书桌,正好对着隔壁二楼的窗户,那间房间本来是空着的,窗户则是关着的,所以每到入夜时分,开着桌灯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另一个“我”出现在对面的窗户上。这种感觉很新奇,就像有一面不太清楚的镜子,在记录着你的一举一动。 然后,忽然有一天,这扇窗子打开了,就在悬空不到十米处,一个黑色长发的女孩坐在我对面,她正在梳头,而且笑着对我说:“嗨,你好!” “你从哪儿来?泰国?日本?”我用英语问她。 “台湾!你呢?”她也用英语。 “台湾!我也是!”我立刻高兴地改说普通话。 “啊!我还以为你是日本人!”她也兴奋地叫了起来。 就这样,我多了一个新朋友,她就住在对窗的房间里。她也习惯开窗坐在书桌前,我每天都会看到她在梳头、吃便当、削苹果、读书或者——弹古筝。她是学音乐的。 “这种中国乐器的声音,听起来真刺耳。”查太太首先对古筝提出意见。 “我倒觉得很美,幽幽的,听了内心觉得很平静。”派崔克接着说。 “如果你一天听六小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查太太说。 “一天六小时?”玛丽娜有点儿惊讶。 “是呀!从你们出门上课以后,她就开始练习古筝,连续几小时不停,啊!我真恨不得把她的古筝折成两半扔进河里!” “那么,河里的鱼听见古筝的声音,一定都游了过来,而且吃下很多。古筝在鱼的肚子里开始哭泣,说是:查太太谋杀了我!请你们帮我报仇!于是每天晚上,你的梦里会出现更多更多的古筝。”我说。 “天啊!这是你新编的童话故事吗?”查太太笑了起来。 “不,这是你们英国人所谓的‘黑色幽默’!” “哇!”查太太再一次惊呼,“文亚,今天晚上是怎么回事?你忽然变得这么会说话!” “你不知道我正坐在一张魔术椅子上吗?”我继续开玩笑,“我今天坐的是派崔克平常坐的椅子,你们不觉得派崔克今天特别沉默吗?那都是这张椅子的缘故,谁坐上这张椅子,英语就会说得特别流利!” “嗨,西丽葳·查太太不是老批评你的英文有法国腔吗?要不要和我换个位子,然后请查太太坐上你的位子,说不定她马上就会说法文了!” “没想到你这么有趣。”一向只会挖苦人的查太太居然称赞起人来了。 “哪里,哪里,”我做出谦虚的模样,“可惜我的英语能力有限,否则我敢说,中国人的幽默并不比你们英国佬差!” 就从这次谈话以后,查太太似乎对我增加了不少好感。 譬如有个周末,查先生和她要到韦尔斯探亲,得到周日晚上才回来。她千叮咛、万叮咛,生怕我们这些住宿生忘了关门、关灯、关水龙头…… “你放心好了,我们会留意的。”我对她说。 “谢谢你们啦!” “不过,”我故意顿了一顿,“你们一出门,我们就要大开舞会庆祝!” “庆祝什么?” “庆祝你们不在家没人管呀!”我接着又补充一句,“你们两个最好永远别回来!” 这下子,连查先生也哈哈大笑起来了。说真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生敢跟他们开这种玩笑呢! P15-19 序言 早安,彼岸的朋友——序桂文亚“思想猫·心灵旅行家书系” 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认识文亚的。其时,正值台湾开放民众到内地探亲初期,两岸交流热络,呈第一拨小高潮,交流会、研讨会、恳谈会,各种各样的会一个接着一个,仅我自己就密集参加过好多次这样的会。1993年初夏,“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会”在四川成都举办,我和文亚都应邀与会,我即是在那次会上认识文亚的。那次交流会,台湾方面来的人不少,有的此前已认识,认识的自然多些话题,有的则属初识。我和文亚虽偶有交流,但也就是通常的问候和寒暄,完全谈不上深入。但也怪,那以后,我们却一直保持着联络,及至后来竟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世上的很多事情,似乎总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有的时候,一见如故,自始至终;有的时候,热闹开始,冷清收场;有的时候,迎面走来,却失之交臂,那也只能认命;有的时候,冷水泡茶慢慢浓,越品越有味。大千世界,纷纷扰扰,就看彼此有没有这个缘分了。 我和文亚交往这二十多年来,可说的事还真不少。 文亚是个严守信用、认真执着的人,答应了的事一定不会食言。1995年,班马提议两岸同好在大陆搞一个自助散文之旅,此提议获朋友们一致认可,台湾方面,文亚最为积极和认真。由于地点确定在江南,所以我这个地主和班马成了整个活动的策划人。那个年代,两岸举办“集体”活动,资料手续需要齐全完备,并事前报备获准,操办起来不算容易;倘是“私人”聚会,则更加不容易,何况是流动性的自助游,各种各样的申请报备得一一完成,为这事我没少和文亚联络。曾经有一阵,想着那些种种悬而未决的申请报备,我实在担心活动无法如期启动,曾试探着问文亚,之旅还进行吗?她回曰,怎么不,这么有趣的活动,当然进行!所幸,在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下,美梦终于成真。她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管家琪。后来,为了纪念这次活动她还自掏腰包编了一本书,叫作《这一路,我们说散文——’96江南儿童散文之旅》(亚太经网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8月版)。许多两岸朋友获悉这种既私人游走又聚焦学术、既好玩又有意义的之旅后,羡慕不已,皆纷纷预约下次同行同乐。不经意间的一次两岸同好自助交流,成就了一个小小的游学“经典”。若不是她严守信用、认真执着,这个在当时看来多少有点异想天开的举动恐怕早就夭折了。 …… 十分难得的是,文亚的少年散文还具有一种女性作家少见的幽默感。由于这种幽默感在她的作品中并非是个别的现象,而是带有某种普遍性,因而,幽默感之于其作品的重要性亦显得十分突出。文亚的幽默不是那种让人手舞足蹈、开怀大笑的“外”幽默。她的幽默讲究慢慢品味、细细咀嚼。文亚在叙述中,常常会插入一“强化”语句来制造幽默感。这些语句如果单独看并无什么特别,然而一旦置于特定的语境,其“强化”的意味就显示出来了。在《直到永远》中,“我”不喜欢一个“坐在泥巴地上像个撒赖的三岁娃娃胡乱踢动自己的双脚”的男生,决定离开他。作者这样强化:“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决定离开他。”还只是“决定”,就采用了“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我”也不喜欢另一个不通“人性”、老爱打架的男生,人家帮他说话,他却“恩将仇报”,于是,“我决定立刻讨厌他”。“讨厌他”本来很“正常”,但作者却是“立刻讨厌他”。很显然,这里的“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立刻讨厌他”都是作者强化了的语句。这样,当这些强化了的语句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一种文化的错位感及其由此而来喜剧效果便产生了。文亚也采用着意安排的情节来制造幽默感。《不公平待遇》写“我”对房东查先生和查太太的“气”。“我”需要汤匙吃药,向查先生借,没想到,“他微皱眉头看着查太太,好像很为难的样子”。查太太倒很干脆:“对不起,我不能借,我们的汤匙都是一套的。”“我”只好尴尬地说:“没关系。”可心里却“气”得不得了:“难道我会连汤匙一块儿吃下去吗?”这里的“气”,实际上已与“笑”联系在一起了。 这就是文亚的少年散文,这就是文亚独具魅力的少年散文。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文亚已经步入退休的行列,但她创作的那些美丽的文字永远不会退休,好作品从来都不惧怕时光的磨砺和筛选。 她数十年来播撒的友情的种子,正一路开花,一路结果,一路芬芳四溢。 老友文亚嘱我写此序文,欣然遵命。 行文至此,已是清晨。此时的杭州,东方既白,清风徐来,满城金桂飘香,万物苏醒,生机勃发无限。 那么,容我道一声:彼岸的朋友,早安。 2015年9月15日 杭州柳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