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梦(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曹雪芹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温皓然女士举多年之功,以其独具特色的构思、古典优美的文笔,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续写《红楼梦》,进一步诠释了曹雪芹及其思想,也进一步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及其精神。

《红楼梦(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从情节的连贯、人物的刻画到文化气氛的营造,都顺理成章,又有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语言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有那种特别的韵味。一个当代青年女子能穿越时空,使用200多年前的语言,去呈现当时的生活境况,这着实让人惊讶,也可见其非同一般的功力。

内容推荐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主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本书前八十回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后二十回为当代女作家温皓然所续写。

目录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封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密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班衣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芸轩里召将飞符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社绝宁国府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危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第八十一回 甄英莲魂断返故乡 贾宝玉情伤归旧地

第八十二回 喻仙机帝都降祥瑞 显奇能公府展妙才

第八十三回 大观园外殒身舍命 潇湘馆内啜茗调琴

第八十四回 沐天恩贾政拜郎中 嗟往事湘云做新妇

第八十五回 韶华盛极鸾喜呈瑞 落红凄迷病符飞灾

第八十六回 失通灵兄弟种深仇 闻谗言妇姑结新恨

第八十七回 南安王丧师蛮夷地 薛文起罹祸桃源乡

第八十八回 沉酣梦详破鸳鸯侣 酴醵架惊现木石盟

第八十九回 欲救主花袭人易主 为和亲蕉下客辞亲

第九十回 高阳徒苦遭五鬼煞 潇湘子悲撰十独吟

第九十一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九十二回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第九十三回 懦菱洲归天还真元 孤藕榭出家悟虚化

第九十四回 叹荣华恰似三更梦 恨无常还同九月霜

第九十五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熙凤性迷赴冥曹

第九十六回 狱神庙忠仆慰旧主 沁芳桥寒塘渡鹤影

第九十七回 忏宿冤茜雪感痴郎 偿孽债妙玉从枯骨

第九十八回 走穷途宝玉耐嗷嘈 得生路巧姐出鬼蜮

第九十九回 青枫林下寒烟漠漠 白杨村里落叶萧萧

第一百回 青埂峰了息凡缘弃凡尘 空灵殿转破情机悟情榜

附录

 红楼梦续的文化意义/孔庆东

 古典唯美深闳简约——评著名女作家温皓然《红楼梦续》/赵建忠

 论《红楼梦》的新时期续书创作(硕士论文节录)——以女作家温皓然为考察中心/熊立娟

 独具匠心续红楼——读温皓然新作《红楼梦续》/高原水萱

 《红楼梦》刊行的又一“完璧”——读曹雪芹著、温皓然续《红楼梦》/付善明

 浅论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温儒敏

试读章节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何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联属,瞬息问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之不尽,乃问道:“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笼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人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人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曰:“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竞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污秽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干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拔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竞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词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哄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馀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以为何如?”

P1-3

序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曹雪芹耗尽毕生心血著就的一部传世之作。《红楼梦》一书流传至今,从曹雪芹去世的1764年计算,再加上他生前的“批阅十载”,至少已是二百六十年矣。期间,《红楼梦》所形成的两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一,版本多;二,续书多。迄今为止,《红楼梦》一书出现的诸多版本,总体可分抄本和刻本两部分。有关抄本,最初的《红楼梦》是以《石头记》为书名的手抄本形式,在作者周围的小圈子里流传,时间在清乾隆中晚期(约1754—1790),流传到今天的抄本大致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杨藏本、甲辰本、列藏本、己酉本、郑藏本、卞藏本等十多种。《红楼梦》的刻本始成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由书商程伟元和高鹗“在曹雪芹身后二十八年以后,竭力搜集曹公留下的前八十回及零散的后数十回书稿,‘集腋成裘’、‘细加厘剔’、‘截长补短’,终于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公诸同好’”衍生而成的。这便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程甲本”的活字印刷本《红楼梦》。1792年,程、高又推出了重校本《红楼梦》,就是后来的“程乙本”。对于程、高本的功过是非,长期以来,一直可谓见仁见智。

有人认为“程、高本开《红楼梦》刻本印刷的先河,成为二百余年间坊间一切刻本的源头,后世的刻本,包括各种白文本和评点本,也都是程、高本的翻刻本。可以说,程甲本的问世,是《红楼梦》得以广泛流传的开始。”而与此同时,一些在文学界享有盛誉的名家,以及相当一部分颇有建树的红学大家,则认为“高鹗的思想境界、美学旨趣,跟曹雪芹不仅是差距问题,许多根本点简直是相反的。”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不满续补“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指出,这显然背离了原作的精神。周汝昌先生则认为“高鹗的真实身份就是执行一场文化阴谋的‘大内文入’,其角色是扮演一个续写加删改的‘枪手’。”俞平伯先生更是撰长文批驳高续的粗劣之处,甚至一举列出煌煌二十点高续与原著特别有矛盾的、“冲突实在太凶了”的地方,以此论证高续的大破绽,大疏忽,大荒诞,大矛盾——“原著中已经死去的人,又被高氏写活了。‘五儿承错爱’,又是一点大破绽。”“无论宝玉或出家,或穷困潦倒,总没有做举业,登黄甲,这是无可疑的……因之我们也该绝对的否认现存后四十回回目是原来的。这不但是‘中乡魁’露了马脚,在紧接原书之第一回,即第八十一回已如此。续书第一回就说‘奉严词两番入家塾’,这明是高鹗先生底见解来了,所以终之以‘中乡魁’‘延世泽’等等铜臭话头。”“后来贾氏诸人对于黛玉,似太嫌冷酷了,尤以贾母为甚……贾氏诸人对于黛玉这样冷酷,文情虽非必要,情理还有可通。至于贾母是黛玉底亲外祖母,到她临死之时,还如此的没心肝,真是出乎情理之外。”“这并不是我故意挖苦高氏,他的确以为如此的:‘只有这一入场,用心作了文章,好好的中个举人出来……便是儿子一辈子的事也完了!’这是什么话!他把这样的胸襟,来续《红楼梦》,来写贾宝玉,安得不糟!又岂有不糟之理!雪芹是个奇人,高鹗是个俗人,他俩永不会相了解的,偏偏要去合做一书,这如何使得呢?我最不懂,高氏补书离雪芹之死,只有二十七年,何以一点不知道《红楼梦》是一部作者自传,且一点不知道曹雪芹底身世。想是因雪芹潦倒了一世,为举人老爷所不屑注意的也未可知。但既是如此,他又为什么很小心地去续《红楼梦》?”“我是再三申说,高氏底失败,不在于‘才力不及’,也不在于‘不细心谨慎’,实在因两人性格嗜好底差异,而又要去强合为一,致一百二十回成了两橛,正应古语所谓“离之双美合之两伤”……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现在主流红学的论点,多是基于俞平伯先生这篇文章的。

再说说有关《红楼梦》续书的问题,据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红学家、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赵建忠的《红楼梦续书研究》等论著,迄今为止,《红楼梦》续书竟逾百种。赵建忠先生将其分梳归纳为八种类型,即“程高本续衍类”、“改写、增订、汇编类”、“借题类”、“外传类”、“补佚类”、“旧时真本类”、“引见书目类”、“短篇续书”等。同时,又正如赵建忠先生在该文中引用晚清著名谴责小说家吴趼人所讲的一段话:“自曹雪芹撰的《红楼梦》出版以来,后人又撰了多少《续红楼梦》《红楼后梦》《红楼补梦》《绮楼重梦》,种种荒诞不经之言,不胜枚举,看到的人没有一个说好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后来的续书虽然前仆后继,浩浩泱泱,却鲜有真正优秀之作。

直到2011年,我的《红楼梦续》由九州出版社首次正式出版,赵建忠先生读到此书后,撰写了万言长文,写下:“《红楼梦续》是温皓然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她的续红之作,毫不夸张地说,我认为是两百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那时,我与赵建忠先生尚未谋面。我想,赵建忠先生之所以会写下这样的评论文字,完全是出于他——一位严肃学者,一位长期以来对《红楼梦》孜孜研究、拳拳至爱的红学大家的真心之语。平心而论,我续写此书的本意无他,也从未想过要与任何人攀比、一争高下,我只是以我自己的爱的方式,去爱,去解读《红楼梦》,并向雪芹先生致意的。如此而已。

本书的前八十回,是精选最能反映曹雪芹《红楼梦》原始面貌、更多地保留了曹雪芹语言个性和思想锋芒的庚辰本为底本,并同时参考了甲戌本、己卯本进行整理完成的。后二十回续S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影响,如八十八回“宝黛酴醵架下互诉衷肠,及花袭人为保全二人,不惜以身领罪”的故事情节,就是以87版剧本为原型,进而修改、加工,再创作而成的。在此,我要特别向87版《红楼梦》电视编剧周岭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与谢意。另外,全书除了附录孔庆东教授为我原续书写的序,还特别收录了温儒敏教授、赵建忠先生和熊立娟、高原水萱、付善明的几篇评论文章。相信这部别具特色的百回本《红楼梦》,会给读者带来别样的审美愉悦。

温皓然

2015年8月21日

书评(媒体评论)

续书不易,续占人之作尤为不易。今之续《红楼梦》者,多以时语述一家之占,虽非不佳,然终不能补原作之缺也。唯津门才女温皓然抱师占之心,拟曹公之笔,所续篇章,近乎原作。

——著名学者文怀沙

读温皓然续写的《红楼梦》(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大感惊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二百多年来,多少作家都把它当作标杆,但大都只能望其项背,至今无出其右者。这是不可企及也不会重复的文学史奇迹。但温皓然这样一个当代年轻的女予,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要穿越历史,去续写这部经典,这本身就是极为大胆的。我认真拜读温皓然的续书,边读边想象这是否地道和本然,是否符合原著的精神血脉。我的感觉是,温皓然的续写是成功的,在《红楼梦》的众多续书中,这可能是难得的优等品。

——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温儒敏

续书是一件大难事,续《红》更是难上加难。温皓然是知难而上,可见她有大智慧、大自信、大魄力,大勇气。俗语有云“艺高人胆大”,皓然是“胆大包天”。这本书的看点就在于,读者可以从中检视,看她是否做到和如何做到将自己的血脉同曹雪芹的血脉相对接,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亦旧亦新,新旧融合的新的艺术生命来。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先慎

重出江湖试小舟,偶然识得这丫头。倩兮巧笑思无忌,如也燕居唱莫愁。

能向三余寻旧躅,敢从一梦续红搂。颦眉更对老夫指,何日诗轻万户侯?

——著名红学家87版《红楼梦》电视剧编剧周岭

雪芹创经典,皓然谱新篇。红楼传千古,中华飞九天。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庆东

《红搂梦续》是温皓然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她的续红之作,亳不夸张地说,我认为是两百年来《红偻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

——著名红学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赵建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