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上海香港台湾)(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守松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杨:2011年7月,纪念俞老诞辰一百零九周年的活动,会上说到,有人曾污蔑俞老,大家非常气愤。是不是可以从这里说起?

蔡:对俞老的攻击,主要是说什么俞老唱京剧,不像“传”字辈老师一直坚持。其实“传”字辈老师当时为生活所逼,纷纷改行,虽然没唱京剧,但是跟苏剧在一块儿唱苏剧去了。有些是干别的。我觉得都是无可非议。人家活都活不下去,你也不让人家找口饭吃?

在昆曲最最困难的时候,我就没有看到这些人站出来,为昆曲作一点贡献!现在大家开始重视起来了,你就是昆曲卫道士,好像保卫昆曲一样。真的,我是很看不起这种人!然后他又觉得某某某谁谁谁当时昆曲不唱,他去唱京剧。好像是在为昆曲鸣不平,他忘了一条,昆曲到这种地步是谁造成的?不是这些昆曲艺人造成的,是当时社会造成的,是当时社会制度造成的。你去埋怨这些艺人,我觉得毫无道理。

以周传瑛、王传淞他们为代表的这些人,跟朱国梁一起——我非常钦佩朱国梁,他不仅把这些昆曲艺人、“传”字辈老师吸收到他的国风苏剧团,让他们有一碗饭吃,而且我觉得他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让苏剧向昆曲学习。在苏剧里头唱了很多昆曲,也掺杂了演出昆曲,甚至于他带头演昆曲。《十五贯》是最典型的,他演过于执。他是苏剧的顶尖人物,但是他带头唱昆曲,所以给昆曲的“传”字辈老师一席之地,这个我觉得是很了不起!当时周传瑛老师、王传淞老师,还有周传铮、包传铎这些人,“传”字辈老师为了生活能够在苏剧团坚持下来演演昆曲,有时候呢也要演演苏剧,真的是无可非议!

这个跟俞老师一样的道理啊。他单独演昆曲他也不行啊,维持不下去啊,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去拜京剧老师程继先下海,既演京剧也演昆曲。跟四大名旦在一块儿,也经常演昆曲,这个也是在那种情况下,他对昆曲所负有的责任和贡献。好多人拿这段历史老攻击俞老师,这是毫无道理的!一点道理都没有!!

事实上呢,俞老师跟程砚秋搞的《春闺梦》,很多是昆曲的东西,对京剧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样对保留昆曲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能把它分开来说。

事实也是证明,由于他们当时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俞振飞学京剧、唱京剧,“传”字辈老师跟苏剧的一块儿,然后又到各个剧种去教戏、教身段,这个都是他们为了保存昆曲而采取的一种迂回战术。因为你要坚持不下去你人也活不下去,你还有什么保存下去的,不可能了!有些人是打着这种旗号,以所谓维护昆曲的这种面貌出现,来攻击俞老师,我觉得是毫无道理的!!

杨:真正的目的可能不在这里。

蔡:他的目的当然就是维护他们的小圈子。那个小圈子呢,对昆曲也稍微地接触了一点。说句老实话,他要跟“传”字辈老师比,跟俞振飞老师比,他谈不上,根本谈不上!他有什么资格来指责这些老先生,对不对?!对这种人我是很藐视的!!“传”字辈老师、俞老师他们这些人,在保存昆曲力量、维持昆曲发展这方面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只要有可能他们就宣传昆曲、教昆曲,拼命地以他们的努力来维持昆曲的生存。这个事情本身,比那些人动动嘴巴强百倍千倍!!

杨:主要的是想请老师讲,俞振飞作为你的老师,他的人品和艺品,你所感觉到的、直接体会到的一些东西。

蔡:俞老的人品艺品很值得我们这些人好好地努力地去学的。其实我跟俞老师学戏,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俞老的为人。因为我觉得演员这个为人,跟他的艺术是决然分不开的!很难想象一个演员平时的格调低下,修养非常糟糕,没什么文化,这样的人在台上演柳梦梅、演潘必正、演唐明皇、演蔡伯喈,演得非常好。我简直难以想象!!

从这个角度来讲,俞老师的贡献,他对京剧小生的贡献就是,他在京剧小生当中他的书卷气给京剧小生树起了一块响亮鲜明的榜样!当然俞老的书卷气首先表现在昆曲上。比如他演的潘必正、柳梦梅啊,演的李太白啊,这些文人雅士都是书卷气十足,台上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文人。

杨:我看的你的那本书里,学《太白醉写》讲了很多,很精彩。

蔡:是,因为我有亲身体会。老师他讲:他当时二十岁左右,跟沈传芷老师的父亲沈月泉学《太白醉写》。昆曲当中原来不叫《太白醉写》,是叫《吟诗脱靴》。后来俞老把它改成《太白醉写》。老师说当时他学了《吟诗脱靴》以后,他就感觉到他演不好,不敢演。他觉得他二十岁不具备像李太白这样高深的文化修养和气魄,要想演好这个《太白醉写》太难了。于是他就默默地把它藏起来,会是会了,但他不演。一直到四十出头,四十一二岁以后他才敢试演。所以他演的《太白醉写》是四十岁以后演的。

当时我是很想学这个戏,听这么一讲,我就不敢提了。但老师讲这个意思,绝对不是让蔡正仁这些学生你们免开尊口,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明这个戏的难度。

那个时候我最早学的时候十八岁,我进学校四年,学了四年,根本就想都不敢想我要跟老师提出来学这个戏,根本不敢!为什么当时会提呢?是学校的领导,几次三番把我找去。他们当时搞了一个什么运动,就是“攻尖端、攻难关”,敢于向最困难的进行挑战,还有什么二十年赶上英国啊,反正就那段历史。

杨:1958年,“大跃进”那个时候。P5-7

后记

2005年退休后,经过大约两年的思考和准备,开始了我的“昆曲之路”。

选择这条道路,使我遭遇了几近残酷的考验,不仅面临经费问题,更主要的是,这对我而言几乎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所幸,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打下的底子,在社会上风吹雨打的诸多经历,还有在“昆山之路”所体验到的经济背后的政治和文化的经验,成就了我的选择。

不久后,《昆曲之路》悄然问世。其间,吴新雷老师给了我专业的指导和审定。之后,作为过渡,又写了《昆虫小语》。接着,《大美昆曲》如期推出。

起初,这些作品是对伪文化的一种反抗,但我很快意识到,身上还肩负着一种责任。于是我开始酝酿和计划《昆曲大观》的写作。这不仅是一个“项目”,还是一个“工程”。一个人去做,有些冒险,或者不自量力。但总有一种精神在支撑、在牵引,让我只能不惜一切也不顾一切地往前走,孤单、寂寞地往前走。

十年来,我采访了数百位昆曲人,大部分是七十岁以上的艺术家,尽可能详尽地记述他们的老师、他们的足迹、他们的心声。只是可惜还是晚了点,有的好不容易联系到地址已经过世(朱世藕);有的飞越大洋赶过去,却已经不能言语(张充和);有的采访到了但已经垂垂老矣,说不出太多故事……

不仅遗憾,更多的是难受:自采访以来,倪传钺、洛地、范继信、吕传洪、姚继荪相继去世;有的采访后便得知患了癌症;有的突然中风不能言语……

或悲或喜,五味杂陈。所幸还“抢”了一点,写了一点。

《昆曲大观》全书共六卷,大体布局如下:

第一卷“前世今生”,在《昆曲之路》和《大美昆曲》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和补充,从纵横两条线着手,主要写的是1921年传习所建立以后,昆曲的起起落落和现当代海内外的昆曲状况,尽可能选取方方面面、角度不一的代表人物,同时,相关的专家、领导、源头以及争鸣等,也做了力所能及的概述。

第二卷“玉山曲话”,主要将第一卷因体例原因难以收入的昆曲资料,以短文的形式写出。

第三卷至第六卷为“名家访谈”,主要以七十岁以上的昆曲艺术家为采访对象,将我对他们的采访对话整理留存。这几卷均按照生旦净末丑的顺序排列,前后则按辈分排列。同时,也保留了对昆曲专家、学者、曲家和其他重要相关人员的采访。为避免重复,在第一卷中作为代表写到的人物,访谈部分从略。由于访谈中涉及的内容太多,只能删节部分,但尽可能保留被访者的基本观点,观点相左者,也保留各自的陈述。访谈文字稿大多由被访者审阅过,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部分被访者未能审阅,只能根据当时的采访录音整理,若有不妥,还请见谅。

访谈的原始录音和部分录像、图片,将另行制作,少量留存;相关评论及作者的昆曲日记,作为《昆曲大观》的参考资料也将结集出版。

我清楚,这样的访谈,感兴趣的可能不多,或者很少。众声喧哗,未必有几个人注意寂寞的行者。但是寂寞本就不是为了喧哗。选择寂寞,为的是留给后人声音,留给后人财富。

一辈子的寻找与守望。真实不虚,俯仰无愧!

十年来,苏州当地乃至文化部和中国作协,给了我很多支持。尤其是苏州宣传部和文联,他们知人识人一以贯之的态度让我温暖。我寄寓的昆曲源头巴城镇的领导和村民,还有家人、朋友、工作室同事和昆山的“甲乙丙丁”们,给了我有力支撑。2015年以来,昆山的领导给予了可贵的支持……

感谢昆曲,感恩所有。

杨守松

2016年12月

目录

上海

 蔡正仁

 岳美缇

 华文漪

 梁谷音

 张洵澎

 王芝泉

 方洋

 陈治平

 计镇华

 陆永昌

 刘异龙

 张铭荣

 周志刚、朱晓瑜

 张静娴

 叶长海

 徐希博

 倪大乾、冯力英

香港

 郑培凯

 台湾

 曾永义

 洪惟助

 王安祈

 蔡孟珍、杨振良

 朱惠良

名家短评

后记

内容推荐

杨守松编著的《昆曲大观(名家访谈上海香港台湾)(精)》为上海、香港、台湾昆曲名家访谈录,采访对象涵盖蔡正仁、岳美缇 、华文漪 、梁谷音、张洵澎、王芝泉、计镇华、郑培凯、王安祈、张静娴等近三十位昆曲名家、曲家、学者, 其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上的昆曲艺术家,按照生旦净末丑的顺序排列,采访内容涉及访谈者从艺经历、对昆曲的感想、昆曲的前尘往事,该书口述历史,如同昆曲活化石。

编辑推荐

杨守松编著的《昆曲大观(名家访谈上海香港台湾)(精)》中对精彩纷呈的昆曲世界有极为生动活泼的描绘,特别是写人记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本书是一项为昆曲人立心、为中国百戏之师溯源、为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作招魂的宏大工程。

作者一边采访,一边就有人过世。实际上作者是用自己的精神“抢救”了历史。而这个历史全都是健在的昆曲人的“口述”,他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4: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