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郑旺妖言案
大明王朝正德二年十月的一天,一个名叫郑旺的人,来到紫禁城的东安门,口口声声要面见皇上。东安门的守卫大声呵斥道:“你是什么人?皇上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郑旺毫不示弱地回答:“国母郑,居幽若干年,欲面奏。”(《武宗实录》)意思是,国母郑娘娘,这么多年一直被软禁在后宫,我现在要把这事当面告诉皇上!卫兵一听这话,不敢怠慢,立刻向紫禁城内传话,将此事报告给皇帝。为什么呢?因为当今国母明明姓张,怎么突然姓郑了呢?难道当今皇帝不是张太后所生?正德年间的皇帝是武宗朱厚照,他是大明王朝第十位皇帝,当他听到报告之后,立刻下令将郑旺拿下并且交刑部审讯。可是,这个案子拖了很久,最后并没有审出什么结果,却将郑旺处决了。因此,有人就怀疑说,皇帝朱厚照这是杀人灭口,目的是掩盖他自己的身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生母是谁。那么,皇帝朱厚照的生母究竟是谁呢?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中一个难解的谜。
为了解开这一历史谜团,就让我们从郑旺这个人说起吧。
郑旺是武城卫,今山东德州武城县人。明代的卫,是军事单位。一个卫由五千六百名士兵组成,下辖左、右、中、前、后五个所,每个所的士兵有一千多名。这种卫、所遍布全国各地。明代的卫所,是一种以军垦屯田为主的建军制度。兵源的构成就是军户,所谓“军户”也就是世代当兵的家庭。军户管理非常严格,一旦被编入军户,就必须世代相传,不能更改。军户的主要义务,就是出一名男丁到卫所当兵,称作“正军”,其他的子弟称作“军余”,郑旺就是武城卫的一名“军余”。不过,有人说郑旺是北京城东北角郑村镇人。无论说他是哪儿人,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家世代为军户。不过,我觉得郑旺家乡的两种说法也可以统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郑旺有可能老家是在山东武城卫,为生活所迫或者某种目的来到北京城郊,应该是较早的“北漂”吧。
作为武城卫的军余,郑旺的家里自然很穷。为了生活,郑旺居然将自己十二岁的亲生女儿给卖了。说是给女儿找条活路,其实就为了换点儿钱花。最初,郑旺将女儿卖给一个伯爵家,后来这位伯爵又将郑旺的女儿转卖给一位姓沈的通政家。通政是专门掌管各地给朝廷上奏章的官员,官居正三品。
郑旺自从把女儿卖掉以后,就再也没有将女儿放在心上。可是有一年,邻村发生的一桩事却让郑旺忽然想起了被卖掉多年的女儿。什么事呢?他听说附近驼子庄有户人家的女儿人了宫,众乡邻就说,这家人如今算是皇亲了。这事让郑旺忽发奇想,就觉得自己的女儿也一定进了皇宫。如果真的如此,那他郑旺不也是皇亲了吗?贫穷却又充满着梦想的郑旺,于是开始了寻找女儿的旅程。可是,他却不按转卖顺序先到伯爵家,然后再到姓沈的通政家打听女儿的下落,却直接奔皇宫而来,认准了他的女儿就在皇宫里。
就这样,郑旺来到了北京,找到了他的两位哥们儿,一个叫妥刚,一个叫妥洪,都是锦衣卫人员家的子弟。由于锦衣卫是皇家的卫队,跟皇宫多少都有些往来,所以郑旺就托妥氏兄弟走走太监的路子,设法打听一下他女儿的下落。从此,郑旺就住在北京,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
妥氏兄弟果然替郑旺联系上了乾清宫的太监刘山,过了一段时间,刘山传出话来,说郑旺的女儿找到了,的确在宫中,现在名叫郑金莲。她住在皇太后的宫里,实际上是当朝太子的生身母亲。同时,刘山还交给郑旺不少衣物,说是郑金莲对她父亲的赏赐。找到了女儿之后的郑旺,通过太监刘山,时常将一些时鲜水果等物送人宫中,郑金莲也经常托刘山送些衣物给郑旺。
郑旺本意并非要找女儿,因为他始终没有提出见女儿的要求,而是拿了这些东西之后,四处显摆,到处张扬自己是“皇亲”。本来,大明王朝第九位皇帝朱祜樘的皇后张氏,生下皇子朱厚照之后不久,就有流言说皇子是郑金莲所生,被张皇后强行抱了去,冒充自己的儿子。这件事虽然曾经传得沸沸扬扬,但也没有人认真去追究,有人甚至认为皇帝朱祜樘已经默认了这种传言。现在,又冒出来一个郑旺,就使得这种怀疑似乎被证实了。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