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是另类淘宝卖家,生于淘宝发迹于社交媒体,通过高仿、单是、预售、定制等爆品法则沉淀了无数忠实粉丝,如cc皮草和复刻店。
第四种是生产线上的网红店,自带粉丝,在商业运营公司的资本下吱长起来,如大金。
网红不局限于淘宝等平台的美妆达人、街拍达人,也不限于美拍等平台的短视频达人。如今,对网红的定义越来越宽泛,基本没有固定的界限。比如拥有忠实粉丝的“自媒体”三表龙门阵等也算是网红;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微博大V也是网红,例如王思聪;善于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传统明星本身也是网红,例如薛之谦,他曾自嘲:“之前过气,刚变网红,管他什么红呢,能红就行”。而很多明星也因此经常在微博、美拍等网络平台和大家互动。
明星有着让人艳羡的生活,所到之处无不环绕着掌声和喝彩,最重要的是他们利用明星效应能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明星的收益分为两部分,唱片、演唱会、电影票房这类直接让粉丝给钱的商业模式,第二部分来自于商业品牌代言这类后向收入模式,这也是明星收入的主要部分。在国外,很多品牌更青睐于邀请网红们来代言。
过去,明星和网红是两个对立的群体,许多明星对“网红”不屑一顾。但在明星经济悄然变化中,新一轮话语权正在更迭:网红正在悄然取代明星的地位。网红比明星更接地气、更大众化、更善用移动互联网,这是收获粉丝的一大利器。
以在美拍迅速走红的skm破音为例。其标签是高颜值男歌手,与一般的歌手不同,破音的美拍内容很新颖,还特别注重和粉丝的互动:唱每一支歌都会和粉丝聊天,还会编一些幽默段子和大家交流。一时间,粉丝量飞涨,这得益于他的亲和力。
传统明星的偶像包袱太重,与大众的距离太遥远,无形中给了网红们崛起的机会。当然,也可称之为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弯道超车,互联网正在颠覆各行各业,明星亦不能置身事外。
如今,明星们都必须要接受去做网红的事实,在网络上和粉丝保持互动,如果一个明星在网络上没有人气和支持率,那么这个明星很快就会过气。网红和明星的概念越来越模糊,未来人气巨大的网红就是大明星,不是网红就不是真明星。就像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一样,如果明星不拥抱网红经济,就会被颠覆,被淘汰。
网络红人的分类
(1)以艺术才华成名,这一类型的网络红入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艺术才华获得广大网民的追捧。他们大多数地处草根,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所谓“正规”的训练,往往是依托其非同一般的天赋和兴趣支配下的自我学习,在某个艺术领域形成自己的特点。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个人网站或者某些较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并因为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位,逐渐积累人气,从而拥有固定粉丝群。
代表人物:许嵩
许嵩成名路
2006年年初,许嵩是一个在安徽医科大学读大二的男生。出于对音乐的爱好,也凭借儿时学习钢琴与古典音乐打下的功底,课余时间里,他用简单的音乐设备录制了一些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被他以“Vae’’笔名上传到个人网站,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一时之下,大家都开始关注这个叫‘‘Vae’’的神秘音乐人,人们开始“人肉搜索”这个唱功青涩但作品却颇有意思的年轻人。
2008年夏天,从安徽医科大学管理系毕业的许嵩,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做了一张叫作《自定义》的唱片。许嵩一个人完成了这张唱片的作词、作曲、编曲、录音、混音等一切大小事。
这张专辑得到了歌迷的热烈响应,在其个人网站预售了几日内便宣告断货。音乐方面,这张专辑得到圈内人较高的评价。但由于缺乏唱片公司的推广传播,没办法让这张专辑在主流媒体上得到传播;仅仅靠着歌迷自发宣传,这张专辑的知名度也逐步扩散开来。
唱片公司老板们瞄准了许嵩的价值,不断有人找他谈合作、谈签约,可是许嵩的要求是,必须由自己独立创作制作第二张专辑。很显然,没有公司会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下这么大的赌注,许嵩依然选柽一个人战斗下去。P11-13
网红一族的爆发和产生,是整个新经济力量的体现。
——阿里巴巴集团CEO 张勇
网红不是一股短暂的潮流,它是未来。一个有趣的人格,借助各种各样的形式载体,引发大规模聚集的“广场狂欢”。刚刚开始而已。
——逻辑思维创始人 罗振宇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最终目的是粉丝变现,与政治宣讲不同,网红经济是一种经济行为。
—— 品牌战略专家 李光斗
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物,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网红经济》一书系统讲解了这一新经济形态的运作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喻国明
创业者没有当网红的能力,就不要创业了。
——“真格”天使投资基金创始人 徐小平
这是最坏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传递方式从单一中心向外按层级传递转变为向多中心、无层级、同步快速的方式,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给社会系统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每天都在出现新的可能;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全面普及无情蚕食着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新媒体成为获取资讯的主流入口;传统行业正在被颠覆,整个社会被推到转型的十字路口——无论是行业还是个人,转型或不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答案标准的填空题。
不得不进行“自我革命”的时代来了。
这也是最好的时代,遍布奇迹。
原本号令天下的巨头可能一夜之间摇摇欲坠,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而名不见经传的小辈,可能悄然之间异军突起。平凡人们通过网络成为美妆界红人、时尚界红人、读书界红人、投资界红人……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带来了无数机会,消费者主权更是打破了原有的造星方式,大众用手中的权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偶像。雪梨、张大奕等火爆网络的网红,就是在用户自主选择前提下注意力经济效应的明证。
而不久前Papi酱拿到1200万融资事件则标志着“新网红时代”的到来。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千亿红利市场就此开启。Papi酱的天价广告是网红初始时代的缩影,尚属于纯草根起家的1.0时代的粗放型网红经济。随着资本的涌入,网红经济必然向2.0时代的机构化、资本化和产业化转型。网红产业从2015年年末开始被资本疯狂挖掘,各大巨头都希望能在网红产业链中分得一杯羹。在抢滩登陆网红经济上,阿里是最积极的一个。2016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就表示:“从运营商品到运营内容,淘宝正在聚集一大批内容生产者,从最大的商品市场迈向最大的消费者社区、超级消费者媒体。淘宝将利用阿里生态圈的内容平台,紧密打造从内容生产到内容传播、内容消费的生态体系。”
不管是阿里的极力追捧还是聚美优品陈欧亲自微博参与,都证明网红经济依托的广阔市场。在Papi酱一夜蹿红、万众狂欢之时,广电总局的一纸整改令给“网红”浇上了一盆冷水,随之而来的各种争议不绝于耳:网红是昙花一现,网红经济是无稽之谈等。在我看来,很多人之所以焦虑、恐慌、困惑,皆是因为未曾意识到自己身处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移动互联网却是一个时代。网红经济是基于移动互联网诞生的产物,是用户主权的选择,网红经济不但不会是昙花一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资本的介入,我们还会迎来一个崭新的网红时代。网红经济的爆发是传统企业的巨大机会,网红的品牌和流量将助力传统企业快速高效地转型升级,能否抓住网红经济的千亿红利市场,将是考量传统企业能否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实现互联网转型的关键要素。 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的网红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借助新媒体成名的网红从根本上而言是注意力经济的附庸,如何实现网红从“注意力经济”向“影响力经济”的过渡,让网红品牌化、IP化才是王道。网红行业自身存在天然短板,如缺乏持续生产优质原创内容的能力、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专业的市场和产业化运营等,网红经济的发展将会受限。未来网红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是“机构化+专业化+资本化+产业化”。不管是网红还是企业,千亿市场才刚刚开启,谁能抓住红利占据风口,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十年最大的王者。
我们庆幸,赶上了最好的时代,见证了整个互联网江湖的风风雨雨,我们的青春也与互联网一路相随。正是看到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巨大红利,我们邀请了喻国明、石述思、沈阳等人,联合发起成立了NewMedia联盟,聚合了新媒体平台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名人,打造了中国第一网络名人联盟;为迎接千亿红利市场的网红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还联合了倪伟、王赟明、刘俊杰、岳靓等人,打造了深度结合供应链的网红产业链服务平台——“人人都是网红”。
我们将继续怀揣激情与梦想,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也为自己曾经无怨无悔的青春。期待更多关注网红、希望共享网红经济红利的小伙伴们,与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移动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着我们的生活,随着自媒体、网红、短视频等新生代的崛起,衍生于互联网的新事物不断涌现,并开始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强调个性化的网红经济正在成为互联网产业又一发展方向。网红经济的爆发是传统企业的巨大机会,网红的品牌和流量将助力传统企业快速高效地转型升级,能否抓住网红经济的千亿红利市场,将是考量传统企业能否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实现互联网转型的关键要素。袁国宝、谢利明著的《网红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千亿红利市场)》从网红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入手,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这一新经济形态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详细系统地阐述,是一本超前的具有深刻参考价值的商业著作。
网红经济,从吸睛到吸金,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到底是谁给网红插上了商业的翅膀?
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网红经济的爆发是传统企业的巨大机会,网红的品牌和流量将助力传统企业快速高效地转型升级,网红经济必将是继共享经济后又一颠覆性商业革命。
“新网红时代”到来,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千亿红利市场就此开启。
袁国宝、谢利明著的《网红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千亿红利市场)》从网红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入手,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这一新经济形态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详细系统地阐述,是一本超前的具有深刻参考价值的商业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