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族谱藏宝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的敬老日,也是一些地方上的祭祖之日。南方人叫作“拜太公山”或“拜龙山”。这一天对于家族中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日子,跟清明节一样,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山,特别是男丁,更不可缺席,否则会被视为不孝子孙。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跟随家人一大早赶回乡下拜太公山。我原来的名字叫作金七星,因为我们老家有一个叫七星岩的旅游景点,我爸想我长大后也像七星岩一样有名气。上小学时,七星岩变成了我的外号。我听着老大不高兴,因为我们这边的方言,“岩”和“癌”是同音,所以很不吉利。于是,在我的坚决要求下,父亲去问了族里最有威望的二叔公,他老人家说,“七星”组成的不就是“北斗”吗,就叫金北斗好了。于是我就用了这个名字。我这个人,从小方向感就很好,七星岩景区所在的七星山,方圆数十里,原始森林保护得很好,我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带着一拨同学进去探险,杏无人迹的地方,他们都不敢去,只有我去了,而且从来没有迷过路。大家说,怪不得我叫金北斗,原来还有这个好处呢。我有时候跟二叔公夸耀这事,他只是笑笑,说:“你这娃娃,就是不安生!”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父母到省城里做生意,全家也就都搬到了城里。
如今,我已经二十七岁了,大学毕业后在省城一家私人企业里工作。公司给的待遇还可以,只是工作极其烦琐枯燥。我的性格属于那种不甘于现状、喜欢挑战的人,便打算跳槽。其实大学毕业五年来我已经换了六份工作了,亲戚朋友说我眼高手低,沉不住气,耐不得苦。我自己知道不是。我就是不喜欢那种每天过得大同小异,今年就知道明年会怎样的生活。
扯了些废话,抱歉。还是说我回老家的事儿吧。
那是在一个叫石龙村的地方,一个以金氏家族为主聚居的小村庄。石龙金家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五代了。虽然自小在城里长大,但我跟其他同龄人不同。我的思想比较传统,对这些古老节日比较感兴趣。因为只有到了这种节日,才有大团结的出现,才能够见到许多亲人亲戚,隆重的场面就像郊游一样。在广东民间有一句这样的俗语,叫作“有咩事留着拜山先说”,其中一层意思就是拜山的时候肯定会见面的,那时再慢慢聊。
相反,比我小几岁的妹妹一听见要回乡下就一百个不情愿,说什么乡下很脏,又不好玩,又说拜山很累,总之叫苦连天。前两年清明节回去拜山的时候,她一个不小心踩到牛屎,至今心理阴影未消。不过再不情愿,她也得跟着我们回去。好在她对老家的乡亲族人倒不嫌弃,去了也能和村里的年轻妹子们玩到一起。
重阳拜太公山和清明祭祖差不多,都是要清除杂草、扫除垃圾、焚香秉烛、鞠躬或跪拜、奠酒烧纸元宝,最后放一挂大鞭炮才算礼成。唯一不同的是,清明祭祖要拜祭许多先人,什么三太公、四太婆,但重阳这天就只是拜祭金氏家族中最早定居到石龙的那位先祖。
拜祭完后,接下来就是要到祠堂进行所谓的“太公分猪肉”仪式了。我听说以前的确是由族中最老的太公来分那些拜祭食物,然后由各房辈分高者领取,到后来慢慢就变成在山上野餐。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全族人在祠堂里吃大锅饭,一直至今。
在吃饭的时候,原本的大好晴天突然暗了下来,天空开始乌云密布,不久便大雨倾盆。重阳节下暴雨,还是比较少见的。等雨变小的时候,我已经吃完了饭,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二叔公,找入打听下,才知道他已经被人送回家里去了。二叔公是金氏家族中年纪最大的,也是金氏家族的族长,听说过两年就成为百岁老人了。虽说年近期颐,但老人家身子不错,生活完全能自理,只是两腿患有风湿病,一下雨就酸痛。
P(4-5)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有将值钱的东西埋在地下隐藏的习惯,而历朝历代的达官贵人还会将一些宝物用作陪葬,以至于从古到今都有盗墓这一行当。但除了古墓之外,中国乃至世界上还留有很多前人埋藏或者失落的宝物。至于具体有多少,这个谁也说不清。反正,不时会听到一些宝藏被发现的消息。例如,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汉“金兽”,就是一个农民挖水渠挖出来的;还有炒得沸沸扬扬的天价乌木,也只不过是在自家门口的河沟里挖到的。所以说,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地大物博,真的有无尽的宝藏,只是未被发现而已。
因此,一种叫作“寻宝猎人”的神秘职业就应运而生。而我,就是从事这种职业的。“寻宝猎人”的工作性质和盗墓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入,而最终目的也是获取到宝物。但也有许多不同,比如我们采用的都是合法的方式,而且一般不去打搅死者的安息,更不会去破坏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迹。我们当然是为了宝物给我们带来的利益,但对于那些对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物,我们是绝不会贪心地占为己有的。说到我们中国境内的宝藏,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
第一种是古代某座烜赫一时的城池神秘消失后,随之一起失落的宝藏。例如云南抚仙湖宝藏、楼兰古城宝藏、黑水城宝藏等。
第二种是古墓里的宝藏,这些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说举例。
第三种是历史名人藏宝,例如闯王李自成、大西王张献忠、平西王吴三桂、翼王石达开等这些人在失败后,他们曾经积攒的大量财宝虽有一部分被缴没或者被部下瓜分,但据考证,应该还有更多的财宝被他们隐藏起来了,至今不知下落。2015年有新闻称在四川江口发现张献忠的沉银,数量不少。但据我们判断,这也只是张献忠当年大西政权的部分公库存银,来不及用来发放军饷或运走而只好匆忙沉于江中。而张献忠个人拥有的富可敌国的财宝,到底藏到哪儿去了呢?
第四种是中国海域内的沉船宝藏,例如近年来成功打捞的“阿波丸”号、“南海一号”、“碗樵一号”和“华光鞘一号”等沉船宝藏,这种宝藏如果熟悉水性,或从事水上作业的人可以去碰一下。但茫茫大海,而且要求的技术条件很高,一般人可承担不起。能否有收获,运气的成分很大。
第五种是海盗宝藏,最出名的有上川岛的海盗张保仔的宝藏和南澳岛大海盗吴平的宝藏。这种宝藏几乎每天都有人打着旅游的旗号偷偷去寻找,但至今也不见有谁寻获。
第六种就是民间传说的宝藏。例如洲湖村船形古屋藏宝、镇棠港村的宝藏传说等。中国有许多古老的乡村,这些古村不多不少都会有一些藏宝传说流传下来,这里的流传并不是指正式记载于史册而流传下来,而是指地方上流传,更多是出自于农村。古人藏宝的技术,可以说是包罗万有、博大精深,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之精华,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悟解。许多宝藏传说流传下来,都没有所谓的藏宝图。因为古人知道,地图是最容易落入他人之手的。凡藏宝者皆是大人物,藏宝数量都是以车以坛为单位计算,如此庞大工程,其身后必有能人异士相助。因此,他们留下的只言片语或寥寥几笔的符号,就成了开启宝藏大门的“金钥匙”。
我从事“寻宝猎人”这一神秘职业已经有好几个年头,虽说不上经验丰富,但也收获不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一本旷世奇书——《藏龙诀》。此书由何人所著,如何流传下来,我也一直在试图解开答案。此书内容涉及甚广,读起来晦涩难懂,三言两语难以说明。而我在寻宝期间所经历的种种惊险离奇事件,更是令人惊心咋舌。当初为了心中的“宝藏梦”,年少轻狂的我甚至差点就把自家祖坟给挖了,这也是我开始走上“寻宝猎人”这条路的起点。至于故事的始末缘由,这就要从我回乡祭祖那天开始说起……
古人藏宝的技术,可以说是包罗万有,博大精深,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之精华。而凡藏宝者皆是大人物,藏宝数量也很巨大。如此庞大工程,其身后必有能人异士相助。因此,他们留下只言片语或寥寥几笔的符号,就成了开启宝藏大门的“金钥匙”。而要猜测这些谜语或者符号,则非一般人所能为也。
由申示山人所作的《藏龙诀(夜郎迷城)》的主人公金北斗无意中得到了自己家族族谱中隐藏的藏宝信息,为了寻得祖宗留下来的宝藏,金北斗拉上搭档马骝、九爷和张大牛,一起前往贵州寻宝。凭借一本旷世奇书《藏龙诀》的记载,一行人历经万险,逃出卧龙山吃人洞,辗转来到空心村。传说的金氏宝藏就埋藏在这个荒废而又神秘的百年古村下。却不曾想,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迷城。地底迷城中怪虫、妖尸频现。金北斗发现,原来金氏的祖先,是古夜郎国的大人物。棺椁中,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盗墓悬疑小说继《鬼吹灯》后又一里程碑式神作。
由申示山人所作的《藏龙诀(夜郎迷城)》第一部全面展现中华几千年藏宝文化、藏宝秘诀的小说。
天文、地理、历史、星象、文化无所不包,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探险小说。
与一般盗墓小说不同,本书作者深入了解中华几千来的藏宝文化。从各种历史古籍和历史传说中总结古人的藏宝秘术。告诉读者,真正的藏宝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所谓靠藏宝图找到宝藏,只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