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追逐太阳的航程(哥德堡号中国之旅)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作者 邓武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5年10月2日,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从哥德堡港起航,驶向遥远的中国。这是一次浪漫之旅,一艘二百多年前的古船被原汁原味地仿制出来。她将沿着当年的航线驶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这是一次探险之旅,她的三座桅杆上扯满了风帆,木制流线型的身躯将去搏击海上的狂风与巨浪。这是一次友谊之旅,她将在经停五大洲上的五个国家后,重访她的老朋友——中国。中国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两位特约记者邓武和沈光华,全程跟随了这次航行,他们用生动的文字和精彩的摄影图片,记录下这次浪漫、惊险、有趣的梦想之旅。

内容推荐

《追逐太阳的航程——哥德堡号中国之旅》一书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程式记录了“哥德堡号”的这次航行。书中的文稿和图片是中央电视台记者邓武和沈光华在9个多月的随船采访中陆续发回的,它们以生动饱满的文字和精彩丰富的摄影图片,叙述了这次搏击海上狂风巨浪的探险之旅。出席首发式的瑞典驻华大使雍博瑞表示,“哥德堡号”揭开了当代瑞中友谊的新篇章。

目录

引言

飞向瑞典

起锚之日

哥德堡港--北海--英吉利海峡

吃在哥德堡号

法国海滨半日

冲过“风暴角”

王子和灰姑娘

世界的帆船节沃尔沃环球帆船赛

歌德堡号的形象大使麦茨

难舍歌德堡号

北欧与古东方航线中最重要的中转站——加迪斯

我们的船长

祈风舞与光明节

经历赤道

初识巴西

糖罐里泡大的城市——累西腓

歌德堡号上的见习船员

折羽大西洋

从将军到水手

格林尼治线上的信天翁

早安,好望角

歌德堡号的安全系统与现代设备

飘过三大洋的歌德堡风帆

歌德堡号上的一对老师徒

魅力南非

咆哮的南纬40度线

船长皮特

天青海蓝的日子

歌德堡号的垃圾处理与排污

歌德堡号上的中国水手

歌德堡号上的48小时

你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一隅——弗里馒特尔

飘香四海的中国菜

船长皮特爬杆记

跨国行动

歌德堡号上的中国日

感受印度尼西亚

航向中国

后记

试读章节

接受艰巨的任务

2005年9月27日,我和我的同事沈光华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登上了北欧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瑞典,空中客车用了十个小时的时间,从上海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划出了一条欧亚大陆的对角线,而我们知道,我们的回程将用去十个月的光阴。

一切的辛劳都是为了哥德堡号,这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在一个月前取得对哥德堡号之旅全球独家电视报道权后全栏目上下高效而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也包括老沈和我在接受任务后匆匆把手中的工作交接给别的同事并为获得签证在几个沿途国家驻华大使馆的之间奔忙,但这些辛劳比起瑞典人已经为哥德堡号所付出的巨大热情和精力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哥德堡号的传奇经历

新世纪的阳光刚刚出现在海平面上,一艘正在孕育的帆船引起了全世界航海爱好者的兴趣,她就是瑞典1000吨级的木制风帆船哥德堡号。这艘船是18世纪中叶瑞典同名远洋商船的复制品。2003年6月6日,经过十年的辛勤打造,在十万名瑞典人的欢呼声中,哥德堡号顺利下水。

哥德堡号原型船诞生于1738年,在她身上,体现了当时许多最新的造船理念,堪称当时最先进的远洋商船。虽然如此,在那个长达几百年的千帆竞渡的航海时代,哥德堡号比起郑和的宝船、哥伦布的圣玛丽亚号和麦哲伦的维多利亚号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尽管她那流线型的尽乎完美的船身在航海史上算得上是惊鸿一瞥;在她从诞生到沉没的七年间,她三次往返瑞典和中国,所行驶的航线是当时欧洲商船已经行驶过无数次的海上“丝绸之路”,而在哥德堡号身后,又有更大、更快的航船往返于这条航线。那么,让瑞典人难以忘怀、让哥德堡号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一笔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答案应该是复杂的,但不能不承认,她那戏剧性的沉没为她短暂的生命写下了一连串的问号和惊叹号。

我们不妨简要地回顾一下哥德堡号原型船那轰轰烈烈的一生。

1731年,志在开发“亚洲航线”的“瑞典东亚贸易公司”成立。1738年下水,并以瑞典最大港口哥德堡港命名的这艘帆船是当时瑞典最大的商船。从1739年初至1745年夏,哥德堡号先后往返中国三次,运回了大量的瓷器、丝绸和茶叶。这些货物在当时的欧洲几乎都是奢侈品,因此,据说哥德堡号每次航程所带回的货物总价值就相当于当时瑞典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1743年夏天,哥德堡号离开瑞典,开始了她的第三次中国之行,但这次旅程从一开始就不顺利,在到达太平洋之前,瘟疫已经夺去了三分之一船员的生命,当船勉强驶达印度尼西亚时,南来的季风已经错过了,因此船员们只得在港口等待了八个月才再次起航。1745年初,满载着中国货物的哥德堡号离开广州,又经历了八个月的行程,终于驶入北欧的卡特加特海峡,哥德堡港已经出现在船员们的眼中了。然而,就在距港口900米处,哥德堡号莫名其妙地偏离了航线,驶进了著名的汉尼巴丹礁石区。霎时间,海水涌入船舱,哥德堡号缓缓地在倾斜中下沉。由于周围众多船只赶来救援,沉船上的船员们全部脱险,无一身亡。然而哥德堡号所载的货物中,只有四分之一被抢救了出来。但仅凭这部分货物,瑞典贸易公司的股东们也赚到了利润,连造船的本钱也捞了回来。P3-4

序言

这是一次探险之旅,一艘二百多年前的瑞典木帆船哥德堡号被原汁原昧地还原出来,此时,她的桅杆上已扯满了风帆,即将去搏击21世纪的风浪。狂风、巨浪、寂寞孤独甚至海盗都可能盯上她那木制的流线型的身躯,这艘1000吨的帆船能一路平安吗?

这是一次新奇之旅,来自瑞典、西班牙、巴西、南非、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一批年轻人将轮流登上哥德堡号担任见习船员,他们拥有的现代知识和经验能帮助他们适应和驾驭这艘18世纪的帆船吗?

这是一次友谊之旅,她将满载着从她的原型母船中打捞上来的中国瓷器和丝绸,在经停五大洲上的五个国家后,驶向她二百多年前的目的地——中国。

这是一次浪漫之旅,她将随着三大洋上的季候风,追逐已经南移过赤道的直射阳光,绕非洲好望角,一路航向东南,直至2006年7月,哥德堡号与悬挂在她风帆上的太阳一起到达北回归线上的中国广东。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决定把这本记录了哥德堡号航行过程中点点滴滴的书定名为《追逐太阳的航程》。

后记

2005年8月的一天,我的顶头上司、中国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制片人王新建忽然找到我说:“我有件事等会儿和你谈。”就在这个“等会儿”期间,我一直在栏目的办公楼前踱来踱去,思考近来有什么事情做错了,直到最终被“召见”我才明白,原来领导是让我随哥德堡号进行采访报道。

有理论说,在现代战争中如果你在战场上看到一辆坦克,那么后方就会有十辆各类保障车为它提供支持,假如我们两个随船记者是那辆坦克的话,那么我们的领导、同事、亲人和许多在航程中认识的新朋友,就默默地充当了保障车的作用。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我们的报道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们的制片人王新建虽然比我本人大不了几岁,但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和宽厚的兄长,他不仅在航行初期为整个报道定下了事后证明是非常高雅而切实的基调,而且在以后的九个多月中不断对报道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及时的远程指导,并对我们在船上的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的执行制片人盘振华同样几年来一直关注着哥德堡号,在我们刚刚上船还不知如何收发中文电子邮件时,他为我们发来了第一封英文的慰问信。《探索·发现》栏目的策划戴晶晶在哥德堡号航行过程中是与我们联系最频繁的,她策划并联系了十家国内报刊对我们每周报道进行连载,又直接策划了本书的出版。在报道的初期阶段,我们和十家报刊还处于合作的磨合期,是她四处联络,不断传递着大家相互间的意愿和建议,使哥德堡号的平面报道日趋稳定和成熟;在生活上,戴晶晶也成了沟通我们两位记者与各自家人的桥梁,当船停西班牙和巴西时,她没有顾及自己刚刚会叫妈妈的女儿,代表领导两次专程飞过半个地球前来探望,并不远万里带来了许多生活必需品。组里的制片王宇和会计王哲由始至终为这个项目倾注了许多心血。当我们的素材拿回北京时,是编辑王哲进行了出色的剪辑,并为我们以后的航程出了许多好主意。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好领导和好同事,经过他们的辗转安排,船到巴西时我看到了让我难忘的一幕,我的女朋友王晓阳被带到了我的面前,一个多月后,在我回北京休假时,我们领取了结婚证。

在航行期间,我们有许多贵人相助,这其中首推西班牙旅西华人联盟主席方新民先生、西班牙华侨华人企业家联合会会长陈晓耕先生和巴西资深侨领王志山先生。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在西班牙吃到了久违的炒肥肠,看到了大名鼎鼎的直布罗陀海峡;在巴西,因为盛情难却,我们叨扰了王志山先生一个星期,并住进了他在三多士港的公寓。在澳大利亚,我们还得到了中国驻珀斯总领馆副总领事阮平先生的大力帮助,是他为我们及时联系上了需要提供签证的印尼领事馆。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但掐指算算,进入新世纪后,我在国外留学加出差的时间占到了一半左右,而我年过七旬的父母却对我的事业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与前女朋友现任妻子在一年中经历了热恋别和新婚别,终于在7月得以在广州相会。在这十个月间,承蒙组里同仁对我家人的关照,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相思之苦。

这部书里的主人公是以瑞典人为主的来自五大洲的船员们,他们确实是值得一写的,相信也是值得一读的。一直认为,如果要去一个国家,你应该在那里多呆些日子,这样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和人民。这次接手对哥德堡号航程的采访报道,虽然我们赶到瑞典后仅仅四天就起航了,但在以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我在这块小小的漂流在大洋中的瑞典国土上充分感受到了瑞典船员不畏艰险、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些精神在航程中给了我无穷的动力,他们的真诚、善良和友好,也将成为我心中抹不掉的记忆。在这里,我也祝曾经同舟共济的各国朋友们幸福、平安!

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广东教育出版社:作为全国的优秀出版社,他们在时间紧迫、文图不断更新的情况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编辑出版了这本书,才得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哥德堡号、了解此次航程,才能够使这段环球友谊之旅图文并茂地永久留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