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经济发展与健康:目标与现实的碰撞
1.1.1 中国健康改善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1.1.2 国民健康和宏观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目标
1.1.3 失业率与国民健康趋势关系到政府卫生投入
1.2 失业率升高,健康恶化:不一定!
1.2.1 研究结论不统一,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1.2.2 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研究匮乏
1.2.3 社会发展阶段和民生政策差异可能导致失业率对健康的差异化作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格鲁斯曼健康需求模型
1.4.2 宏观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固定效应模型、2一stepGMM估计和无限期滞后模型
1.4.3 微观面板数据分析失业率对健康水平的影响:多层线性模型
1.4.4 微观面板数据分析失业率对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倾向分值匹配的倍差法模型
1.5 本书的特点
1.5.1 可能的贡献
1.5.2 不足
2 失业率影响健康的理论机制:基于格鲁斯曼健康需求模型
2.1 格鲁斯曼健康需求模型
2.2 失业率影响健康行为的路径——以吸烟、饮酒为例
2.3 失业率影响健康结果的机制
2.4 经济增长影响健康不平等的机制
2.4.1 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
2.4.2 与就业状态相关的健康不平等
2.5 结语
3 失业率影响健康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吸烟、饮酒为例
3.1 为什么要研究吸烟和饮酒?
3.2 失业率对吸烟和饮酒的影响:文献评述
3.3 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及计量模型
3.3.1 数据来源
3.3.2 测量指标
3.3.3 计量模型
3.4 失业率升高,吸烟和饮酒增加
3.4.1 统计描述
3.4.2 回归结果
3.5 结论和讨论
4 失业率影响死亡率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4.1 失业率降低,死亡率降低?
4.2 失业率对死亡率的影响可能不是线性的:文献评述
4.2.1 地域、时间的差异
4.2.2 病种的差异
4.3 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分析数据和方法
4.3.1 数据来源
4.3.2 计量模型
4.4 计量结果:失业率对死亡率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4.4.1 统计描述
4.4.2 回归结果
4.5 讨论和结论
5 失业率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基于微观个体数据的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和方法
5.2.1 测量指标
5.2.2 计量模型
5.3 计量结果
5.3.1 统计描述
5.3.2 回归结果
5.4 讨论和结论
6 失业率对健康效应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
6.1 为什么要细化失业率对人群的影响?
6.2 失业率对健康影响的社会经济状况差异
6.3 失业率对健康影响的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差异
6.4 结论和讨论
7 失业率对健康不平等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
7.1 失业率对健康的异质性影响会转化为健康不平等吗?
7.2 倾向分值匹配的倍差法模型
7.3 失业率对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的影响
7.4 失业率对与城乡相关的健康不平等的影响
7.5 结论和讨论
8 结语和政策建议
8.1 失业率与国民健康的矛盾与冲突
8.2 在中国,失业率攀升会拖累公众健康
8.3 健康融人所有政策
8.3.1 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居民健康,必须坚持将健康融人所有政策
8.3.2 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与国际理念一致
8.3.3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
8.4 实现健康经济
8.5 政府卫生投入逆经济周期上扬
8.6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