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航447空难发生在2009年6月1日,我在网上读到“洪洞山人”博客是2009年7月17日,虽然得知这些信息离飞机失事已经一个多月,可当时,我还是希望通过儿子见见张展,因为《致无尽关系》,我和这个孩子似乎有了微妙关系,我想帮帮他,不管他如何跟父亲决裂,父亲去世,对他都是重大灾难……可儿子绝不配合我,他的理由非常简单:他不会见你!当时高考结束,他很有可能回到山西老家,不在大连。可儿子不说他不在大连,只说他不会见我,仿佛我是什么虎狼怪兽。事后用心想想,这看似简单的理由倒也并不粗暴:不管他在哪儿,总要尊重受难者,总得让他安静。
后来,儿子断断续续向我描述了张展。他向我描述,不是为了让我了解,而是他高考结束,在经历和同学的告别,某些往事让他不能释怀。儿子没有遗传我喜新厌旧的基因,他是一个深度怀旧的病人——怀旧是一种病,这是我的定义,因为它会让生活变得无比沉重——他的房间里堆满了他用过玩过的所有东西,电子宠物,四驱车模,电子火车,以及他穿旧了的校服,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所有试卷,给我收拾卫生带来巨大麻烦不说,没事儿时,他从那里翻找旧有的时光,一边叹气一边摇头,活脱脱一个八十岁老人。我十分清楚,儿子描述张展,不过是为了打开一段属于他的过去,如同从校服和试卷中翻找旧有的时光,而我,不过是一个意外的分享者,或者只有我的分享,才使他的怀旧更有质感,反正,关于张展的描述只是他的自言自语:
“这个张展,是我见到的骨子里最倔强、最我行我素的人,你知道他爱上的那个发廊女有多大,比他大八岁。
“这家伙真是个怪人,从不主动跟人交往,可身边总有人围着他。他从不用心学习,就爱画画,有时上课也画,可学校全年级三百名学生,他考试从来没掉下前八十。他会做饭,会做山西的土豆宴,还会收拾家,他爸妈给他在西安路租了个房子,那家里收拾得比咱家还干净。
“我最佩服他的,是他爸妈给他和妹妹找了个交换妈妈,一个区下面的局长,每到年节,她都来请他到大饭店吃饭,他不但坚决不去,也不让妹妹去。有一回他过生日,把我们请回家吃土豆饼,交换妈妈送来生日蛋糕,他坚决不让打开,后来交换妈妈发现,气得都把蛋糕摔到我们身上了。这小子的个性我太崇拜了。”
可说到这里,儿子的情绪突然低落下来,像一个在荒野上奔跑的小马驹突然被同伴遗弃,神情惶恐而迷乱,并求救似的看着我说:“妈妈,我,我伤害了张展,他父亲去世后,他姥姥也突然去世了,可你知道我给他发了条什么内容的短信吗,我说不要悲伤,上帝是在造就你,是在爱你,你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妈妈我绝不是想让张展拿亲人的死亡和成功交换,你能理解我不是那个意思,可他,从此再也没和我联系。”
我当然能理解,但把不幸看成财富需要时间,人在遭遇不幸时说这样的话,不但达不到安慰的效果,还有一种看光景不怕乱子大的幸灾乐祸。
是那个时候,我知道儿子武断地回应我,并不是张展不见,而是他也找不到张展。
是那个时候,我知道儿子成天念叨张展,不仅仅是怀旧,而是陷入想解释自己又打不通对方电话的焦虑和无奈中。
也是那个时候,我知道了儿子一到节假日就出去玩一天是去了哪里,知道了一个区下面的小局长本事究竟有多大。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这世界上还有交换妈妈这一角色:本地孩子在外地上学,外地孩子在本地上学,为了不脱离有权有势大人的庇护,相互把孩子移植到对方家庭。让我不能想象的是,太原市某区里的官,和大连市某区的官,远在两省两地,他们怎么就相互认识就接上了头儿……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