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上小学了妈妈怎么教
分类
作者 (韩)李谞昀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宝贝上小学啦!

从TA入学那天起,你们可能并不比以前轻松,反而变得紧张、好奇、坐立不安,而宝贝在学校的表现也常常令你们大吃一惊。

如果你们也正为类似的问题所困扰,或对养育孩子感到焦头烂额、精疲力竭或茫然无措,请翻开《孩子上小学了妈妈怎么教》,听韩国优秀美女教师李谞昀讲授她的快乐互动秘诀,让你们轻松解决亲子沟通问题,让育儿变得轻松而甜蜜。让亲子关系更紧密、更健康,让宝贝更快乐地成长。

内容推荐

孩子上小学后,父母难免会特别好奇或是担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状况。孩子的表现时常出乎父母的意料,让父母头疼不已,养育孩子常常让父母身心俱疲。

《孩子上小学了妈妈怎么教》的作者李谞昀凭借多年教学研究经验,从小学教师的角度,专业审视和解析了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作者分享自己的教育经,教家长学会与孩子正确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掌握沟通技巧,充分地用爱心与孩子沟通,从而完美地解决父母和孩子的问题。

目录

第1章 孩子听诊器

 01 没多少朋友

 02 被排挤

 03 严重偏食

 04 没有自信,小心翼翼

 05 满嘴谎言

 06 整天只想玩游戏

 07 不想学习

 08 注意力不集中

 09 太害羞,不能当众发言

 10 容易厌倦,没有耐性

 11 没有想做的事

 12 经常顶嘴,反抗父母

 13 没有主见

 14 孩子很自私

 15 不会整理

 16 被指责上课时间态度不端正

 17 经常丢东西

 18 经常和朋友打架

 19 经常骂人

 20 孩子有异性朋友,应该进行性教育吗?

 21 固执己见

 22 女孩男孩子气,男孩女孩子气

 Tip 在学校与朋友相处友好的孩子的特点

 Tip 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2章 父母听诊器

 01 我是布妈妈,还是铁丝妈妈?

 02 耳根子软的父母,没有自己的育儿框架

 03 什么事情都代替孩子去做的“直升机”父母

 04 完美主义的父母让孩子感到不安

 05 过犹不及、懂得太多的父母

 06 视孩子为所有物的父母

 07 孩子是皇帝,父母是臣子

 08 夫妻关系不和的父母

 09 否定所有事情的父母

 10 不能沟通的父母,能沟通的父母

 11 好妈妈情结

 12 保持中庸的父母

 13 握有幸福钥匙的父母

 Tip 称赞的技巧

 Tip 训斥的技巧

第3章 与孩子沟通的处方笺

 第1篇 情绪游戏

01 坦率表达内心

02 实现梦想的魔术套餐

03 养植物

04 开派对(家庭文化意识)

05 每天鼓励及称赞一次以上

06 想象性发问

07 熟悉感情表达方式

08 下载音乐

09 做志愿活动

 第2篇 学习游戏

10 带上“好奇手册”一起去图书馆

11 去书店买书

12 一起做作业

13 与孩子一起制作查对清单

14 写三种日记(感谢日记,未来日记,疑问日记)

15 制作时间胶囊

16 一起边看电视或电影,边聊天

17 Bed Time Story Reading(睡前讲故事)

18 玩拼图游戏

 第3篇 生活游戏

19 家庭打工

20 探险父母

21 表现爱意

22 收集贴纸

23 做饭

24 购物

25 旅行

26 用“照片”制造回忆

Tip 赋予孩子角色

附录

试读章节

01 没多少朋友

文静的静雅成绩优异,朋友不算多,不过同为数不多的朋友关系不错。静雅的妈妈为静雅性格内向、没多少朋友而担心。因此每当静雅放学回家,她都会问静雅“今天和谁一起玩儿了?”“最近跟谁关系最好?”,以此来确认静雅的朋友关系。现在静雅回家后,不等妈妈提问,就会主动说道:

“妈妈,我今天和敏智一起玩儿了,和萱智一起说了很多话。”

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一般都跑出去玩耍。仅仅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对孩子们来说无比珍贵。尽管如此,仍有孩子在休息时间不和朋友们一起玩耍,而是拿起书本看书。在休息时间看书的孩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孩子本身喜欢独处,喜欢读书。另一种是想和朋友们一起玩,但受到大家的排挤,不得不看书。

孩子性格内向,喜欢独处,想要一个人看书。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总是希望他能变得活泼,交到许多朋友,成为主导朋友间气氛的人。不过,内向和外向,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生活中因孩子性格内向、朋友太少而担忧的父母不在少数。不过,孩子活泼、性格外向也并不一定全是优点。内向型的孩子喜欢安静地做研究,具有冷静理性的优点。这也是过于外向孩子的父母的羡慕之处。如果静雅过分外向,注意力散漫,成绩不好,妈妈担心的又会是另外的问题了。妈妈在静雅放学回家后肯定会问:“今天好好听课了吗?”“今天学了什么?”

孩子本身不喜欢夹在人多的地方,如果勉强他和朋友们好好相处,反而会给他带来压力。性格内向的孩子,他的父母多数也是性格内向、喜欢独处的人。从这一点看,也许父母更能理解孩子。对于内向的孩子,与其强制要求他交更多的朋友,不如对他说“交朋友慢慢来吧。不是说朋友越多越好,只要跟好朋友好好相处就行啦”。这样孩子就会自己寻找到与自己合拍的朋友,当孩子有想要亲近的朋友时,我们只需鼓励他去靠近朋友即可。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勉强他去交和自己不合拍的朋友,最终只会导致孩子和朋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特别是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否定,如“交朋友有那么难吗?你怎么就是不会和朋友好好相处呢?”会使孩子变得自卑。

朋友关系固然重要,但朋友的质比量更重要。在学校只要交到一个好朋友就可以增加孩子在学校生活的自信。可是一旦被同学们排挤,学校生活就会变得十分苦闷。因此孩子朋友少不是问题,没有朋友才是问题。

当孩子想交朋友遇到困难时,作为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帮助。不过买好吃的给孩子的朋友们,或者经常抓一把零食让孩子分给其他同学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这么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孩子交友。但交朋友的过程应该是发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主动地靠近,最后成为好朋友。如果没有经历这一过程,别的小伙伴只有孩子分发零食的时候才稍作停留,是无法交到朋友的。

有的孩子天生擅长交朋友,与朋友友好相处。这样的孩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很高。不过决定朋友关系的重要因素不只是遗传,还要后天的习得。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与朋友相处的方法。例如,要用心去关怀朋友,当自己的想法和朋友的想法发生冲突时,应该灵活地寻找解决之道。

如果父母能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并将自己的感情直率地表达给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学到表达感情的方法。父母还应该教给孩子如何去表达难以言说的感情。当孩子与朋友发生矛盾时,如果孩子用发火或者因为小事哭泣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会使朋友们疏远孩子。

总是忍住不发火是不对的,认为只要发火生气就是错误的想法更加不对。孩子应该学会如何用合适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当孩子与朋友因意见不一致而感到生气的时候,家长应该教孩子通过“我觉得这样做是对的。你不能让步吗?你让步的话我会这样做”等方式与朋友达成一致。

大部分家庭教育中,与朋友关系相比更重视成绩。父母送孩子去补习班,让孩子多做题,并认真教孩子“如何”学习。但是对于朋友关系,家长一般只说一句“和朋友好好相处”。孩子与朋友的关系是否和谐,取决于在家庭中学到的习惯以及父母对此的关心程度。孩子受欢迎是有其原因的,而父母的努力就是原因之一。

如果希望孩子同朋友和谐相处,就认真教孩子亲近朋友的方法,与朋友闹矛盾时的解决方法吧。朋友是孩子上学的动力,也是生活的乐趣所在。同朋友友好相处会让我们的孩子更加享受学校生活。

P2-5

序言

你是饲养孩子的家长,还是教育孩子的家长?

打破野鸡生下的鸡蛋,用手按压蛋黄,可看到蛋黄变形,松开手后.蛋黄会迅速恢复原形。不过用同样的方式按压家鸡生下的鸡蛋的蛋黄,蛋黄会轻易碎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野生状态下长大的鸡要经历各种磨炼和险境,因此恢复能力强,而在狭窄的鸡棚中饲养的家鸡没有能够战胜外部磨炼和险境的能力。

同样,将孩子封闭在狭窄的空间中,只让他动脑学习的方式不是教育,而是饲养。在温室中饲养长大的孩子,无法具备战胜外界困难的能力。

从“家长”变身为“父母”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归父母真正的身份。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放弃让孩子所有科目全优的野。12,。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才能。然而上学会使孩子为了提高“成绩”,磨灭掉他们的“个性”。

“学校”的英语单词是“school”,这个单词还有“一群”的意思。例如“一群鱼”用英语说就是“a school of fish”。学校应当是发掘孩子隐藏的才能,培养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地方,但现实却并不尽如人意。

本书中,作为小学教师的作者针对父母和孩子出现的问题,提出用“游戏”的方式解决的建议。对于父母苦恼的问题,作者用发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实例予以详细具体的解答。书中还介绍了各种父母和孩子可以在家中玩的情绪游戏、学习游戏、生活游戏,其中包括游戏效果、准备物品、贴心提示等。

这本书如同随笔,引发共鸣;如同哲学,发人深省。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本书,在寻找幸福的过程中,向孩子传递信赖与爱。这本包含李老师经验和智慧的书籍,可以让大家马上行动起来,培养幸福的孩子。大家对这本书感到好奇吗?那就打开它吧。

汉阳大学教育学教授、知识生态学者刘永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