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晓风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东邻的竹和西邻的壁

午夜,我去后廊收衣。

如同农人收他的稻子,如同渔人收他的网,我收衣服的时候,也是喜悦的,衣服溢出日晒后干爽的清香,使我觉得,明天,或后天,会有一个爽净的我,被填入这些爽净的衣衫中。

忽然,我看到西邻高约十五公尺的整面墙壁上有一幅画。不,不是画,是一幅投影。我不禁咋舌,真是一幅大立轴啊!

大画,我是看过的,大千先生画荷,用全开的大纸并排连作,恍如一片云梦大泽。我也曾在美国德州,看过一幅号称世界最大的画。看的时候不免好笑,论画,怎能以大小夸口?德州人也许有点奇怪的文化自卑感,所以动不动就要强调自己的大。那幅画自成一间收藏馆,进去看的人买了票,坐下,像看电影一样,等着解说员来把大画一处处打上照灯,慢慢讲给你听。

西方绘画一般言之多半作扁形分割,中国古人因为席地而坐,所以有一整面的墙去挂画,因而可以挂长长的立轴。我看的德州那幅大画便是扁形的,但此刻,投射在我西邻墙上的画却是一幅立轴,高达十五公尺的立轴。

我四下望了望,明白这幅投影画是怎么造成的了。原来我的东邻最近大兴土木,为自己在后院造了一片景致。他铺了一片白色鹅卵石,种上一排翠竹,晚上,还开了强光投射灯,经灯一照,那些翠竹便把自己“影印”到那面大墙上。

我为这意外的美丽画面而惊喜呆立,手里还抱着由于白昼的恩赐而晒干的衣服,眼中却望着深夜灯光所幻化的奇景。

这东邻其实和我隔着一条巷子,我们彼此并不贴邻,只是他们那栋楼的后院接着我们这栋的后院。三个月前他家开始施工,工程的声音成天如雷贯耳,住这种公寓房子真是“休戚与共”,电锯电钻的声音竟像牙医在我牙床上动工,想不头痛也难。三个月过去,我这做邻居的倒也得到一份意外的奖品,就是有了一排翠生生的绿竹可以看。白天看不算,晚上还开了灯供你看,我想,这大概算是我忍受噪音的补偿吧?

我绝少午夜收衣服,所以从来没有看到这种娟娟竹影投向大壁的景致,今晚得见,也算奇缘一场。

古代有一女子,曾在夜晚描画窗纸上的竹影,我想那该算是写实主义的笔法。我看到的这一幅却不同,这一幅是把三公尺高的竹子,借着斜照的灯光扩大到十五公尺,充满浪漫主义的荒渺夸大的美感。

此刻,头上是台北上空有限的没有被光害完全掐死的星光,身旁又有奇诞如神话的竹影,我忽然充满感谢。想我半生的好事好像都是如此发生的:东邻种了一丛竹,西邻造了一堵壁,我却是站在中间的运气特别好的那一位,我看见了西园修竹投向东家壁面的奇景。  对,所有的好事全都如此发生,例如有人写了《红楼梦》,有人印了《红楼梦》,有人研究了红学,而我站在中间,左顾右盼,大快之余不免叫人来一起来瞧瞧,就这样,竟可以被叫做教授。又例如人家上帝造了好山好水,工人又铺了好桥好路,我来到这大块文章之前,喟然一叹,竟因而被人称为作家……

东邻种竹,但他看到的是落地窗外的竹,而未必见竹影。西邻有壁,但他们生活在壁内,当然也见不到壁上竹影。我既无竹也无壁,却是奇景的目击者和见证人。

是啊,我想,世上所有的好事都是如此发生的……

——原载1995年12月4日《人间副刊》

P132-136

书评(媒体评论)

张晓风手中的那支笔,是亦秀亦豪的健笔。这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

——余光中

目录

半片木 (代序)

一本书,仍有它出航的必要 (自序)

女人,和她指甲刀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喂!外层空间人,有闲再来坐

同巷人

我是拥有一枚柿子的柿长

虽然,五公尺之外便有人

粉红色的挑发针

不朽的失眠

光采男子

我家独制的太阳水

被忧伤的眼神凝视过的丝茧

唐代最幼小的女诗人

“反正,都是他家的分数!”

请来与我同座,那弹琵琶的女子

只要让我看到一双诚恳无欺的眼睛

乌鲁木齐女孩

成圣的女子

“浮生若梦啊!”他说

包子

女子层

那一锅肉

秋光的涨幅

谁说我不懂法文?

六桥

啊,少年吔,你的台北和我的台北

“它怕什么?”

鬼,也是濒临绝种的生物

东邻的竹和西邻的壁

奖金六元

黄金葛和它的罐子

什么东西在“大减价”?

小鸟报恩记

二陈集上新搬来的那一家

就拿保险赔偿金来展出吧!

小蛇事件

比比看,哪里不同?

当下

三个辣

常玉,和他的小土钵

大师·树林·鸟蛋

岁月·飞鸟·钱夹

酒井先生的笑容

肖狗与沙虱

自作主张的水仙花

误入桃源

立志把自己惯坏

五点半,赴汤蹈火的时刻

关于老连欠我钱的事

闻歌

有谁死了吗?

如果容许我多宣布一天公定假日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序言

一本书,仍有它出航的必要

我从高雄荣总打电话回台北,问女儿电话留言机里有什么事情没有,她说:

“有,九歌出版社催你的书序。”

医院空无一人的长廊上,我的泪哗哗然流了下来。

出书,原是一件美丽的事,三十年前,我二十五岁那年,《地毯的那一端》已经在丛书的森林中冒地成苗。而今,在写了那么多年之后,出书不再是兴奋的事,不再是清晨小鸟雀跃的喧呶聒噪,而是黄昏教堂清钟扬声之际的庄穆淡远。

少年岁月中,我曾发誓不容任何轻慢的文字出自我手。多年来,我自信大概可以无愧,我知道自己不曾有过“不诚恳”的笔墨。

但此刻,我泪下如雨又是为什么?因为父亲在加护病房里,他已经住了二十七天,没有一个医生可以告诉我他明天将如何。我坐在“家属等候区”,每一秒钟都可能有噩耗传来,而即使医生不宣布什么新的坏消息,父亲也已昏迷,不省人事。

我爱父亲,然而此刻我能给他什么?在他发如残雪气若游丝的晚年,我能给他什么?医生能给他什么?即使把地球缩成一枚宝石放在他掌心,又能增加他一刻寿命吗?整个“家属等候区”全是悲伤惊恐的脸,深夜三时,有人来推我,我惊跳而起,去接电话,加护病房专用的那只“坏消息电话”。啊!原来叫的人弄错了,不是我,是另外一个人。那人飞奔而去,不久传来哭声,第二天,我看到一张空了的床。然而,空床也可能是我父亲的那一张啊!

每个等候的人都是惊弓之鸟,等待那无可躲避的子弹。

我心神俱瘁,然而出版社说:

“给我们一篇序——我们等着出书。”

我的泪流下来,有父有母并且兄弟姐妹俱全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儒家认为是上天所赐恩福中最大的一项。而今年秋天,我还能继续拥有我的父亲吗?

文学原是我所爱的,我愿一生忠挚不贰。但此刻,面对死亡,文学好像全然无力招架,死亡是滔天巨浪,文学的小舟在其间又怎能抵御?

“文学算什么?”我第一次问我自己。

文学,一向如此高华,如此美丽,而现实人生却遍布生命干疮百孔的剧痛。而文学一旦面对剧痛,又能如何?我的一本小书是有意义的吗?我在无人的长廊上垂泪。啊,如果文学笨拙到无法触知死亡,如果文学碰不到人生最剧烈的悲情,则文学何益?出书何益?为书写一篇小序又有何益?

然后,我回到“家属等候区”,众生悲苦的脸丛聚在那里。我注意到有一个家族坐成一堆讨论病情,大概因为家人都来了,便不得不把小孩也带来。他们带来的大约是个五岁的男孩。大人的脸一张张都枯索黯败,孩子的脸却光洁似月,两眼闪烁如日头。我被那张脸吓了一跳,多日悲苦,几乎忘了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幸福放光的脸庞。

小孩瞪着那双晶灼好奇的眼睛,听大人说话,表情在迷惑与了解之间。忽然,他很正经地发言了:

“妈!是阿公的病厉害?还是糖浆厉害?”

别人都不懂他说什么。他的母亲忍不住笑了,一面向家族成员解释:

“他感冒,都是吃糖浆,他以为所有的药都是糖浆。”

那么,这只小脑袋正在想一则很难解的问题——究竟常见的状况是“药到病除”?还是“药石罔效”?

我呆看那孩子,他像另一种人类。其实世上并无“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之分。要分,应分成不同程度的“光皮族”与“皱皮族”。这小男孩皮肤光莹透红,和病床上那些比枯叶比槁木更黑皱的肤表相较,两者简直好像各自属于另一种生物。

在整个死亡的阴影里,只有那孩子光洁的脸是一种救赎,他是新放下的一枚棋子,天机浑妙,可以挽回整盘棋的颓势。

在巨大神秘的死亡面前,他的小脑袋瓜显然太小,他提出的问题几乎笨到令人发笑——可是他双目炯炯,他在认真思索。

我忽然明白,那孩子恰如文学,在巨大的苦难面前显得稚小蠢笨,说的话也莫名其妙,碰不到正题。可是他双唇似花红,目光如青电,给他一点时间,他未必没有答案。在生命的本体之前,“文学”能说的话无非也像童言,像梦话,破碎而不周全。但那半句童言细听之下或者也隐藏几许玄机吧?

我呆呆地看那孩子,看他卖力思索的表情(那表情,诸天都要敬畏),我想,在我和众生的悲痛里,能有这样美好的孩子现身并前来救赎,真是上天的恩宠。

文学,仍是可加期待的。一本书,仍有它出航的必要,是为序。

晓风

1996年8月21日

内容推荐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中作者张晓风以情入里,出入古今,仰视宇宙之大,从喧哗的都市中寻找悠闲生活之美。她倡导环保、关怀乡城的变化,细绘海峡两岸纠结的爱与愁,怜悯万事万物的生之苦,珍惜当下的生之乐,内容深刻精博,值得细品珍藏

编辑推荐

张晓风的散文《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写的或是生活轶事、或是古人古事,有时写的是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如《粉红色的挑发夹》、吃《包子》;有时写的会是于家国之大事《比比看,哪里不同?》。不论写的是什么,每篇大抵都是要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也可以说,她借着每个故事或事件,道出对人生种种的看法和体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