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是什么?成功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努力去做,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现代社会,如果只做专业化,靠认真是可以的,但如果干事业,就必须有一份超强的负责到底的责任心。
在这个世界上,各行各业的专家们比比皆是,他们可能靠认真地做好专业而小有成就,可真正能够有所建树,为人所钦佩的成功者只靠认真地做好专业是不够的,他们具有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负责到底的责任心,正是这种责任心让他们取得了事业的辉煌成就。
如果我们不是仅仅把工作当成一份谋生的职业,而是把工作当成用生命去做的事,我们就不会仅满足于认真,而会更有负责到底的责任心。人有了使命感,即使是在做一件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也会使之变得有意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所期望的成功。当一个人带着使命感负责任地工作时,工作已经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份事业、一个生命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一种崇高的生命本质。
王永庆开米店之初,由于他的米店铺面小,地处偏僻,又没有知名度,因而很少有人光顾。为打开销路,王永庆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古训:“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没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吝惜时间和力气想方设法经营得比别人更好,也正是这样的责任心让他成功了。
那时候,市面上稻谷加工普遍非常粗糙,大米里有不少糠谷、沙粒。买家卖家都习以为常。王永庆以此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改善米的质量,筛簸米中的砂石、米糠,使自己的米纯净质优。同时,王永庆还改善服务质量,不但送米上门,而且还帮顾客腾清、洗刷米缸,把新米放下层、陈米放上层。他做每一件事情都非常负责到位,就像给自己家干活一样,顾客都很受感动。
另外,王永庆还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详细记载了顾客家米缸的容量、人口以及月用米量的多少等,他估计该顾客米快吃完时,就主动将米送去。这样,时间一长,人们都认可了王永庆的米店,说他的米店质量优良,服务周到,信誉最佳。于是,他的米店生意兴隆起来。
稍有积蓄后,王永庆又开了一个碾米厂。因隔壁是一家日本人开的碾米厂,其设备、经验都比他的碾米厂优越,但王永庆以勤补拙,每天早开工晚收工,比日本碾米厂多开工四个半小时。这样,他的碾米厂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嘉义米行中有了好口碑。永庆米行在嘉义20多家米行中排在第3位,而他隔壁日本人的米行则排在第4位。
抗日战争期间,因粮食实行配给制,王永庆无米可卖,于是转行经营木材。日本投降后百业待兴,王永庆经营的木材业得到了发展的契机,到1946年,他的资本积累已达到5000万元台币。 在20世纪50年代初,王永庆开始经营塑胶产业。他还是以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任、干好事业的责任心,在塑胶产业中获得了令世人震惊的业绩。
P3-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