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著的《阴谋与爱情》讲述了一个平民女儿与贵族男子的爱情及其如何被阴谋所破坏的故事,反映了进步青年要求打破封建等级制度、要求平等的思想。另一方面,席勒在这部作品中,竭力揭露德国封建贵族阶级的腐败和罪恶。文中配以和情节紧密相关的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读者全面、具象地理解世界文学名著的丰富内涵提了有益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阴谋与爱情/外国文学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席勒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席勒著的《阴谋与爱情》讲述了一个平民女儿与贵族男子的爱情及其如何被阴谋所破坏的故事,反映了进步青年要求打破封建等级制度、要求平等的思想。另一方面,席勒在这部作品中,竭力揭露德国封建贵族阶级的腐败和罪恶。文中配以和情节紧密相关的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读者全面、具象地理解世界文学名著的丰富内涵提了有益的帮助。 内容推荐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目录 译本序 主要人物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试读章节 第五场 宰相家的大厅。 宰相颈上挂着枚十字勋章,勋章旁边还有一颗星,和秘书伍尔穆一同上场。 宰相迷上了一个姑娘!我的儿子?——不,伍尔穆你永远别想让我相信。 伍尔穆请大人恩准我提供证据。 宰相要说他向一个市民的小妞献献殷勤——说些个奉承话——甚至胡诌什么情呀爱呀的——这些事情在我看来通通可能——通通可以原谅——不过呢——竟然是一名吹鼓手的女儿,你说? 伍尔穆是乐帅米勒的闺女。 宰相模样儿俊吗?——那还用问。 伍尔穆(提起了劲头儿)标准的金发美人,毫不夸大地说,即使排在宫里的佳丽队中,仍然出众超群。 宰相(笑)你告诉我,伍尔穆——你显然看上了这个妞儿,我断定。——可你瞧,我亲爱的伍尔穆——如果说我儿子也对姑娘有好感,那就让我产生了一个希望:夫人小姐们将不会因此嫌弃他,他在宫里原本是有所作为的。你说那姑娘很美,这使我为我儿子高兴,他眼力不错嘛。他在傻丫头面前表现得很真诚?那就更好嘛——我看,这说明他足够机灵,可以拿谎话换得实惠,是块当宰相的材料。他甚至得手了?妙极妙极!这说明他交了桃花运。——闹剧竟然以一个健康的小孙儿收场——那更妙得无与伦比!那我便要为我家庭的兴旺发达再喝一瓶西班牙甜酒,并且替他的婊子代缴风化罚金。 伍尔穆我唯一的希望是,大人,您不会为了消愁解闷,才不得不喝这瓶甜酒。 宰相(严肃地)伍尔穆,你放明白点,我一旦相信什么,就会相信到底;一旦生起气来,就会暴跳如雷——你企图煽动我,我却拿它寻开心。你意在摆脱你争风吃醋的对手,对此我深信不疑。你想从姑娘身边挤走我的儿子却力不从心,就打算拿我这个老子当苍蝇拍使,这我也觉得可以理解——你出手不凡,将来定会成为一个大无赖,这甚至令我不胜欣喜——只是呢,我亲爱的伍尔穆,你千万别妄想连我也算计进去。——只是呢,你了解我,千万别把你的阴谋诡计搞来破坏我的基本准则。 伍尔穆大人原谅。即使真的——如您所疑心的那样——在这里存在着吃醋的问题,那充其量也只是用到了眼睛,还没轮上舌头。 宰相我倒认为完全可以不吃醋。你这个傻蛋,你从铸币厂得到金币,或者从银行里得到金币,这两者难道有什么区别吗?你只要想想此地的贵族老爷们,你便会心安理得啦:有意也罢,无意也罢——在我们这儿举行的每一次婚礼上,至少总有半打以上的男宾——或者侍从——是对新郎的乐园的几何尺寸了如指掌的。 伍尔穆(鞠了一躬)在这点上,大人,我宁肯做个平民。 宰相不过,现在我要让你高高兴兴,给你一个反击情敌的绝好机会。正是目前,为了迎接新公爵夫人的到来,内阁正筹划安排弥尔芙特夫人假意离开,并且让她新结一门亲事,以便把事情办得毫无破绽。你知道,伍尔穆,我的声望在多大程度上仰仗夫人的垂青——我的权势如何受到公爵的情绪影响。他正在为弥尔芙特寻找新的搭档。也有别人可能去应征——去做这笔交易,通过夫人博取公爵的信任,变成他无法离开的宠幸——是的,为使公爵仍然留在我的家族的网中,我要让斐迪南去娶弥尔芙特……你明白了吗? 伍尔穆我豁然开朗,眼花缭乱……宰相大人至少向我证明,他当父亲只是位新手。要是斐迪南以牙还牙,像您做他慈爱的父亲似的做您孝顺的儿子,那就会违抗您的要求,外加提出抗议。P15-17 序言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eh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文学史上与歌德齐名的大诗人、大剧作家和美学理论家。他最著名的诗作为经贝多芬谱曲后唱遍全世界的《欢乐颂》;此外,他还有一些抒情诗、哲理诗和叙事谣曲,也受到后世广泛的重视。 但是,作为剧作家,席勒的成就更多、更大,在德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更加显赫和重要。他创作的《强盗》、《阴谋与爱情》、《堂。卡洛斯》、《华伦斯坦》三部曲、《玛利亚.斯图亚特》、《裴阿斯柯在热拉亚的谋反》、《奥尔良的姑娘》和《威廉.退尔》等剧本,至今脍炙人口,经常搬上德国和世界的戏剧舞台,有的还多次被拍成电影,而其中的《阴谋与爱情》又是最著名和最富影响力的一部。 《阴谋与爱情》(1784)是席勒青年时期创作的主要代表作,堪称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少数几个最硕大的成果之一,曾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故事发生于18世纪分裂、落后、名存实亡的所谓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具体讲则在德国境内数以百计的小邦之一的某一个公国。这个公国虽说小,其在剧中所反映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情的方方面面,于当时整个德国的现实却极具典型性,可以作为其封建、腐朽、愚昧的象征和代表。 该剧通过一对门第悬殊的年轻人由于相恋而毁灭的悲惨故事,对荒淫无耻、阴险卑劣的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作了无情的揭露和鞭笞。剧本情节紧凑、曲折,矛盾冲突环环相扣,然而演进、展开却自然合理;临近高潮时剧情紧张得叫人几乎透不过气来,但于紧张激烈之中又不乏抒情和诗意,阅读起来也与看舞台演出一样地引人入胜。一些场次,如第二幕第二场老侍从给弥尔芙特夫人送去公爵以无数青年给外国充当炮灰为代价换来的珠宝,第四幕第七场露意丝与弥尔芙特夫人之间的尴尬会晤和唇枪舌剑,以及第五幕剧终前年轻的恋人双双为爱情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等,都可谓精彩之极,堪称德国古典戏剧不朽的经典。 剧中的人物全都刻画得十分成功:正面人物一个个除去其可爱之处,又令人信服地有着各自的弱点,如男主人公斐迪南侠肝义胆,对爱情无比忠诚,同时却嫉妒、多疑,其毒杀恋人的举动更不能不说是可怕的自私的表现①;女主人公露意丝天真无邪,心地纯善,同时却生性软弱而且迷信,结果便给了坏人可乘之机;乐师米勒作为德国市民阶级的代表,虽不乏自爱、自尊,却惧怕官府,等等。在反面人物中,宰相封·瓦尔特寡廉鲜耻,残忍毒辣,无疑是一个古今中外都有的权奸典型,他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势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儿子的终生幸福;宰相的秘书伍尔穆更可谓一肚子坏水,是个为虎作伥、阴险诡诈的地道小人,人间的悲剧往往由这种看似不足道的人引发,剧中的伍尔穆为此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侍卫长封.卡尔勃则是任何封建宫廷里都少不了的小丑,在剧中同样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还有一个看似次要的人物即公爵的情妇弥尔芙特夫人,其身份、遭遇、性格都既复杂又充满矛盾,在剧中地位尴尬而又关键,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和颇堪玩味的典型人物。 读《阴谋与爱情》,很容易想到莱辛和莎士比亚的一些著名悲剧,例如前者的《爱米丽雅·迦洛蒂》,后者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奥赛罗》,等等。不过比较起来,《阴谋与爱情》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似乎更明显,批判的锋芒也更锐利、有力,也正因此,它才成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综上所述,《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一部杰作,不仅在德语文学史和世界戏剧史上占有突出而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少有地精彩和好看。 这两个场面很是感人。它们有力而具体地说明,中国青年——包括出身经历不同的现代青年——是怎样理解和接受席勒的悲剧杰作《阴谋与爱情》的。 至此,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部在两百年前产生于德国诗人笔下的剧本,能获得中国文艺界和中国观众包括现代青年的理解和喜爱,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呢? 原因应该说不止一个,除了原著本身巨大的文学魅力,除了中文译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等的演出以及德发电影制片厂的影片都相当成功,还须提及的是中国也有许多类似题材的传统文学作品,因而群众接受起来没有任何困难。但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原因,仍在于剧本那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门阀观念、争取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题材和主题思想。具有这类题材和主题的优秀作品,一般较易超越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因为它们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而对于刚刚脱离“四人帮”封建法西斯桎梏的中国,人们的这一理想和追求又更加强烈。在中国,封建社会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很不彻底,千百年来以至于“文革”时期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演出了多少“阴谋与爱情”的悲剧。也就难怪,《阴谋与爱情》这部杰作能为我们的读者和观众很快地理解、接受。出于同样的原因,《少年维特的烦恼》和《茵梦湖》则成了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德语古典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这样一类的文学接受现象,应该讲绝非偶然或巧合,而是读者集体心理意识的曲折流露和群众理想追求的隐蔽反映。也就是说,从读者的接受和反应不仅可以判断作品优劣,而且能窥知一定的社会现实。这,似乎也证明了文学接受与影响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杨武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