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Q.惠特曼著佀化强、李伟译的《合理怀疑的起源--刑事审判的神学根基(修订版)/宗教与法律经典文库》一书从道德神学的角度对西方刑事审判和合理怀疑规则进行了剖析,审视了西方刑事审判制度的发展历程。“合理怀疑”原则——刑事审判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事实证明规则,然而本书作者通过对西方世界神明裁判和基督教传统的追溯和分析,提出该规则最初并非是为了证明事实真相、保护被告人,而是起源于对裁判者(包括法官和陪审员,主要是陪审员)道德慰藉的需要。本书具有神学和法学双重学术价值,而本书对合理怀疑原则的分析在学术和实践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美国,一个人要被判决有罪,其罪行必须被证明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但是,什么是合理的怀疑?即使是博学的法学专家也难以解释这一根本原则。在这部深入浅出的著作中,惠特曼教授深挖了该法律的历史,并揭示出,我们已经忘却了“合理怀疑”最初的功效。他表明,该规则最初根本不是法律上的,而是神学上的。
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该规则旨在保护被告人。但是,詹姆士·Q.惠特曼著佀化强、李伟译的《合理怀疑的起源--刑事审判的神学根基(修订版)/宗教与法律经典文库》中惠特曼教授将其历史追溯到数世纪之久的基督教神学和普通法的历史,揭示出其最初的关切乃保护陪审员的灵魂救赎。在基督教传统中,一个人如果心存怀疑但判决一名无辜的被告有罪,他就犯有致死的罪孽。只要他们的怀疑不是“合理的”,那么,为自己灵魂救赎而忧心忡忡的陪审员就能确保自己安然无恙。今天,合理怀疑这一古老规则保留下来,但是其功效已今非昔比。这样的结果就是,陪审员备感困惑,同时,美国的司法制度也受到严重的道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