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绝士/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谈歌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绝士》精选谈歌的中篇小说,由《绝士》《大厂》《天下荒年》三篇小说组成。谈歌充分贴近生活,关注当下,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他几乎调动自己当工人、机关干部、记者等多方面的生活积累,再加上作家的敏感和责任,准确地捕捉住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客观真切如实地展现了“大厂”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困境,以及工人兄弟在大时代即将来临前所有的困惑、无奈、迷茫、痛苦、挣扎、苦斗等精神状态。

内容推荐

《绝士》精选谈歌的中篇小说,由《绝士》《大厂》《天下荒年》三篇小说组成。谈歌的《大厂》,以对现实的热情关注和深刻体察,艺术地表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举世瞩目的课题,塑造了一大批善良、真诚而又具有较高觉悟的工人形象,刻画了部分国有企业领导者大公无私、顾全大局甚至敢于为民请命的高风亮节。这些作品的存在,既表现了作家敢于为时代和大众代言的智慧及勇气,也是长期以来党和人民一直呼唤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艺术精品的结果。中篇小说《大厂》被中央电视剧制作中心改编成8集电视连续剧,被西安电影厂改编成电影《大厂》。《天下荒年》是其作品中较好的一部,可以作为“大跃进”前后中国农村精神状况的备忘录,的确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的欢迎,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等转载。

目录

不仅是为了纪念

——“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文库总序/野莽

绝士

大厂

天下荒年

谈歌主要著作目录

试读章节

绝士

民歌:有一个久远的传说,古老的石头会唱歌。

院内,摆着七口黑色的棺材。

高渐离站在越如的院内,一步也拢不动了。瓷住了一样。她(请注意作者用的这个第三人称的“她”,作者以现代汉语记叙这个数千年前的故事时,人物一概根据至今在易水河畔的传说)被眼前这惨烈的场面惊得呆了。越如一家七口被人杀死在院中。血已经凝固成黑黑的颜色。越如倒毙在院中的石凳旁。他的眼睛还没有闭上。他最后的目光是僵直的,恐惧的。脸上的肌肉好像突然被蛇咬了一样。僵硬地扭曲着。他一定是受了什么惊吓。高渐离想着。

雾在上升,更浓密了,已经十分的不透明了。院子里的七具死尸似乎在这不透风的雾气里漂浮,高渐离感觉到了一种可怕的包围,呼吸也有些急促起来。她的思绪在白白茫茫的雾气中跳动。

落叶在雾中沉沉地飘着。高渐离眉头紧锁,定定地看着越如。是谁干的呢?高渐离努力让思索冲出这雾气的包围。她知道越如三个月之前已经向秦王奏明他不想再做密报了。他已经做了二十年,他紧张了二十年的神经有些累了。任何一种职业,如果尽心尽力地做上二十年,也会疲惫的,也会把你最初的兴趣磨洗得失去了原色。何况这种冷酷的像影子一样不舍昼夜盯着目标的密报职业呢!秦王政已经同意了越如退出的请求。可是为什么越如刚刚到了赵国,就出现了这种残酷的事情?高渐离缓缓地在院子里走着,她试图能发现一些线索。突然,她猛地回身,她已经感觉到了有人在院外窥视。她飞身跃出来,脚刚刚落地,剑已经拔在手中了。可是,除了雾气,还是雾气。但是高渐离知道,刚刚的确有人来过。

是谁呢?凶手?没有人回答她。只有这满天的雾气。高渐离感觉自己落进了一个大网中,像一只没有抓住老鼠反而扑进网中的猫,她茫然失措了。她缓缓回过身,她要将这七具尸体装入这七口棺木入殓。凶手什么都做好了。只把人殓的事留给了她。

(高渐离将七具尸体人殓的时候,谈歌要写的第一主人公荆轲,已经急匆匆地从南边赶来,刚刚要渡过黄河。这两个人物曾在一年前萍水相遇,结为知己。三天后他们两个要相逢在去燕下都的官道上。而这一次会面竟是注定他们命运的一次会面)

黄河的涛声奔马一般扑上来,然后粉粉地摔碎在岸上。荆轲就是这样感觉黄河的涛声的。

荆轲牵着一匹白马,站在黄河岸上,喊过一个年轻的艄公。艄公把小船摆过来,荆轲牵马上船,年轻的艄公打量了一下这个跟他年纪相仿的汉子。这个汉子两条粗重的眉毛给艄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荆轲没有注意艄公在观察他,荆轲目光稳稳地盯着黄色的河水。他知道,过了黄河,就走进赵国的地界了。小船像一只灵巧的水鸟,在河上悠悠地行进。荆轲坐在船头,他觉得十分扫兴,他很想看看黄河奔流的样子,可是白雾茫茫,他只能听到雾中的涛声。艄公似乎看透了荆轲的心思,笑着说了句什么。荆轲没有听清,也没有再问。小船终于穿过黄河,荆轲回头看,白白茫茫的雾气已经在河面上更加猛烈地升腾起来了。他把钱付给那个年轻的艄公,牵马跃上湿漉漉的河岸,向北走去,道路已经被雾气蒙罩得近乎消失了。太阳像一只没有煮熟的鸡蛋黄,在雾中向西天沉沉地坠落。天即黄昏,或者说,不管天是否黄昏,路程也是不能再快了。雾气越来越厚。荆轲感觉自己的衣服全被雾气蒙湿了。内心也雾蒙蒙的。雾能渗透到心里吗?他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怪怪的念头。

P1-3

序言

不仅是为了纪念

——“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文库总序

野莽

尚书房请我主编这套大型文库,在一切都已商业化的今天,真正的文学不再具有20世纪80年代的神话般的魅力,所有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文化团队与个体,已经像日光灯下的脱衣舞者表演到了最后,无须让好看的羽衣霓裳做任何的掩饰,因为再好看的东西也莫过于货币的图案。所谓的文学书籍虽然也仍在零星地出版着,却多半只是在文学的旗帜下,以新奇重大的事件冠以惊心动魄的书名,摆在书店的入口处引诱对文学一知半解的人。尚书房的出现让我惊讶,我怀疑这是一群疯子,要不就是吃错药由聪明人变成了傻瓜,不曾看透今日的文化国情,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却来费力不讨好地搭盖这座声称走向世界的文库。

但是尚书房执意要这么做,这叫我也没有办法,在答应这事之前我必须看清他们的全部面目,绝无功利之心的传说我不会相信。最终我算是明白了他们与上述出版人在某些方面确有不同,私欲固然是有的,譬如发誓要成为不人俗流的出版家,把同行们往往排列第二的追求打破秩序放在首位,尝试着出版一套既是典藏也是桥梁的书,为此已准备好了经受些许财经的风险。我告诉他们,风险不止于此,出版者还得准备接受来自作者的误会,这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未曾预料的问题。由于主办方的不同,相同的一件事如果让政府和作协来做,不知道会容易多少倍。

事实上接受这项工作对我而言,简单得就好比将多年前已备好的课复诵一遍,依照尚书房的原始设计,一是把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被翻译到国外的,重要和发生影响的长篇以下的小说,以母语的形式再次集中出版,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收藏;二是精选这些作家尚未出境的新作,出版之后推荐给国外的翻译家和出版家。人选作家的年龄不限,年代不限,在国内文学圈中的排名不限,作品的风格和流派不限,陆续而分期分批地进入文库,每位作者的每本单集容量为二至三个中篇,或十个左右短篇。就我过去的阅读积累,我可以闭上眼睛念出一大片在国内外已被认知的作品和它们的作者的名字,以及这些作者还未被翻译的21世纪的新作。

有了这个文库,除去为国内的文学读者提供怀旧、收藏和跟踪阅读的机会,也的确还能为世界文学的交流起到一定的媒介作用,尤其国外的翻译出版者,可以省去很多在汪洋大海中盲目打捞的精力和时间。为此我向这个大型文库的编委会提议,在编辑出版家外增加国内的著名作家、著名翻译家,以及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希望大家共同关心和参与文库的遴选工作,荟萃各方专家的智慧,尽可能少地遗漏一些重要的作家和作品,这方法自然比所谓的慧眼独具要科学和公正得多。  当然遗漏总会有的,但那或许是因为其他障碍所致,譬如出版社的版权专有,作家的版税标准,等等。为了实现文库的预期目的,那些障碍在全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尚书房会力所能及地逐步解决,在此我对他们的倾情付出表示敬意。

2016年5月7日写于竹影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