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纪律的习得与纪律感

孩子从小就要学会遵守纪律,因为纪律是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团队精神。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会秩序,纪律都很重要。

任何人参观我们学校,都会对孩子们井然有序的纪律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班上有3~7岁的40个小家伙。在教学中,他们每个人都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情:

有的孩子在一个木头框架上给布系扣解扣;

有的孩子在打扫灰尘;

有些孩子坐在桌边;

有些孩子坐在地板的地毯上;

有些孩子踮起脚尖走动,发出轻微移动的声音;

有的孩子正在进行一项感觉练习;

有的孩子在做算术题目;

有的孩子在玩字母;

有的孩子在画画;

有时候会有高兴的喊叫声,孩子急切地喊着:“老师!老师!看!看我做的!”

这些孩子完全沉浸于手中的事情,他们互不干扰。

与此同时,教师也在安静地走着,走到叫她的孩子身边,通过这种方式,任何需要她的人都能感到她就在身边,而不需要的人则根本注意不到她的存在。时间静静流逝,很快就过了几个小时。没有任何话语。

孩子都沉浸于“工作”的巨大兴趣中,他们没有为争抢物品而争吵。这些小家伙被誉为“小大人”,或者就好像“正在沉思的法官”。如果有哪个孩子非常好地完成了什么“工作”,那他的作品就是其他孩子快乐和羡慕的源泉。没有人嫉妒他人的财富,有的只是一个人的成功让其他人都高兴,这样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3岁的孩子在7岁的孩子身边,静静地“工作”着,就好像他满意于自己的身高,而不嫉妒大孩子的身高一样。这一切都在平静当中进行。孩子看上去都很高兴,并满足于自己所能做的事情,而感觉不到对其他人行为的任何嫉妒。如果出现变化,教师希望孩子们集合起来去做什么,举例来说—

让孩子离开感兴趣的手头“工作”,教师所要做的,只不过是简单地用一种很低的腔调说话或做一个手势。这样,孩子们就会注意到来自老师的信息。他们都会用一种急切的目光看向教师,想要知道如何听从教师的命令。

这样的命令不是武断,而是亲切平等的,老师与孩子之间也是平等的关系。

不仅是教师,所有提出正当要求的人,只要是在尊重孩子的情况下,他们要求孩子做些什么,都会对孩子那种对细节的关系、愉悦地服从,感到震惊。经常有参观者希望听正在画画的小朋友唱歌,只要他们的要求是得体而礼貌的,这个孩子就会放下正在画的画,去唱歌给客人听。而在礼貌地表演完唱歌后,他们就会立刻回到画画中。不过有时候,一些小一点儿的孩子,会在服从命令前,先完成自己的“工作”,因为他们需要别人尊重他们的“工作”。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孩子是受到了压抑才表现成这样。

其实,事实胜于一切。只要看一看孩子是不是胆小怯懦;是不是幸福而自由;眼睛是不是明亮;对来访客人希望看他们作品这类请求是不是诚恳对待;接待访客和向访客解释事情时的态度等,就会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P2-5

书评(媒体评论)

在让儿童敏感于世界的美,以及唤醒对生命之谜的好奇方面,没有比蒙氏教育更好的方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蒙台梭利教育描述出孩子每个阶段的敏感期,提供适合个性的教育,这正是孩子需要的。

——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我们的成功不应该归功于斯坦福大学,而应归功于蒙台梭利学校。

——Google(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

蒙台梭利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西方教育史》

目录

第1章 儿童的时代

 1.纪律的习得与纪律感

 2.缺乏纪律性造成的异常

 3.服从的3个阶段

 4.尊重儿童纪律性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2章 性格形成靠儿童自己

 1.儿童性格发展的特征

 2.儿童是自己性格的塑造者

 3.性格缺陷

 本章小结

第3章 培养社会化小公民

 1.什么在影响着儿童

 2.社会秩序的培养

 3.儿童的整体意识

 4.让儿童的社会意识自然地发展

 本章小结

第4章 警惕偏离正轨的孩子

 1.神游

 2.抵触

 3.依附

 4.占有欲

 5.支配欲

 6.自卑感

 7.恐惧

 8.说谎

 9.如何纠正孩子的性格和道德

 本章小结

第5章 学会爱你的5岁孩子

 1.教育者的心理准备

 2.不要娇生惯养

 3.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4.爱孩子的智慧

 本章小结

附录

 动作灵活性训练

 图形认知训练

 语言组织能力训练

 自我表达训练

 意志力训练

 控制错误训练

 服从意识训练

 专注力训练

 调节情绪训练

序言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是军人,母亲贤淑文静,博学多才。

蒙台梭利从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虽然是独生女,但父母对她从不溺爱。幼年起她便自律自爱,独立,同情弱者。13岁时,蒙台梭利选择米开朗琪罗工科学校学习数学,这在当时的女孩子中是很少见的。而她从这所学校毕业时,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后来她学习了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此后对生物学产生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学习生物学。在学习生物学期间,她又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学医。由于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是没有女子学医的,她的决定不仅遭到父亲的反对,而且不被当时的教育体制所允许。但蒙台梭利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断的努力做到了,获准进入医学院。1896年,26岁的蒙台梭利获得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许由于她自己的选择从来都遵从于兴趣,才有她后来的“教育要根据孩子兴趣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的理论。

毕业后的蒙台梭利成为罗马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精神科临床医生。由于当时残疾和智障儿童的治疗是在精神病院进行的,蒙台梭利的工作就是治疗这些儿童。蒙台梭利对这些孩子发自内心地同情,认为他们不该被关在这里,他们所受到的粗暴对待是导致他们智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她对智障儿童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去帮助他们。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蒙台梭利总结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这一认识使她能够从一位成功的医生最终转变成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因为她发现,智障儿童虽然比同龄孩子差,但与更小的孩子在智力和行为能力上有许多共同点,自己为特殊弱势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一定也适用于正常儿童。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圣罗伦斯区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她特意选址在罗马最贫困的地区,招收3~6岁普通儿童,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加以教育。结果是惊厶的:那些贫寒家庭的儿童,经过她几年的教育,全部成为聪明活泼、举止优雅、自信自强的孩子,心智较之前有了巨大改变。她这套教学方法立刻轰动了意大利甚至欧洲其他国家。到20世纪40年代时,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地,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

1952年5月6日,82岁的蒙台梭利在荷兰去世。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她曾3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英国教育家称赞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美国教育家称赞:“当前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国教育家这样评论她:“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虽然经过了近百年,但她的名字和她革命性的教育观却延续下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发育“敏感期”的观念,认为无论是行走、语言、绘画,或是音乐、数学,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敏感期,孩子在这一时期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且能轻松学会任何他们渴望学习的事情。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对他们加以引导,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没有到达敏感期,任何逼迫的学习都是徒劳的,而延误了时机,则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障碍。

从出生到3岁,儿童会积极、专注且自发地吸收外界的一切印象。这期间的吸收,完全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他们吸收了周遭种种的习惯、风俗、生活习态等,并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蒙台梭利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在3~6岁之间,儿童已发展出有意识的心智,可经由双手从外界环境中汲取经验。这时,儿童的感觉器官会变得十分敏感,透过感官所感觉到的事物,逐渐完成儿童的精神发展。因此,成人应该跟随孩子的兴趣去帮助他们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或是强行灌输知识。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中国也有多种对蒙台梭利著作进行翻译、简写或改编的作品,但是按照儿童阶段发展进行编译的比较少,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按年龄阶段进行编译的则更少。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们将蒙台梭利的经典学术名著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系列丛书。我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内容、结构进行了梳理,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编译,这样做的目的是:

◎帮助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更直接地获取相关知识;

◎减少阅读障碍,使读者享受轻松的阅读:

◎基于不同年龄,掌握蒙氏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套丛书主要针对儿童早教,包括1~6岁六个年龄阶段,每个阶段的敏感期、学习的重点、教育的核心等皆不相同,据此,书中会给出蒙台梭利所倡导的不同教育策略和智慧。并且,在每本书的最后,我们还附上了根据蒙氏理论与中国儿童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早教游戏训练,旨在帮助读者将书中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在实践当中。

读者既可以按照年龄阶段来进行阅读,也可按照问题进行阅读,这会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每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并不能依年龄来强制划分。但前期的发展必为后期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无法以跳跃的方式来进行的。这要求我们既需要有针对性的阅读,也需要对孩子和蒙氏教育有整体性的了解。

希望本书的内容可以对读者朋友的生活、学习或工作有所帮助,这将带给原作者及编译者最大的满足。在本书的编译过程中,得到了李好、李值、焦婷、刘斌、杨婷、刘绍勇、刘晨希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当然,本书肯定还会存在不少问题,再次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刘妍

2015年冬

内容推荐

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如何科学、适当地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是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为我们揭开了儿童成长的神秘面纱。她一生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并首次提出“儿童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 ”“婴儿要经历生理和精神两个胚胎期”“儿童的心灵具有吸收力”等理念。这些极富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在20世纪的欧洲、美国引发了一场幼儿教育革命。其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更是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

《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首次提出“蒙台梭利分段育”的概念,以年龄为线索队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重新解读,帮助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要学习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养育,同时,也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完善地成长。

编辑推荐

玛丽亚·蒙台梭利著的《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主要针对儿童早教,包括1~6岁六个年龄阶段,每个阶段的敏感期、学习的重点、教育的核心等皆不相同,据此,书中会给出蒙台梭利所倡导的不同教育策略和智慧。并且,在每本书的最后,我们还附上了根据蒙氏理论与中国儿童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早教游戏训练,旨在帮助读者将书中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在实践当中。

读者既可以按照年龄阶段来进行阅读,也可按照问题进行阅读,这会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每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并不能依年龄来强制划分。但前期的发展必为后期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无法以跳跃的方式来进行的。这要求我们既需要有针对性的阅读,也需要对孩子和蒙氏教育有整体性的了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