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穿越战火硝烟,重温抗战历史,作者潘琦深人各地,探访幸存的广西籍远征军老兵,广泛收集各种与广西籍远征将士有关的珍贵史料,力图从亲历者的不同视角,复活这段充满硝烟与鲜血、经验与教训的远征战史。《中国远征军广西籍将士传略/桂学文库》收录原则:采访对象为原籍广西或外省籍后来定居广西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采写手法以历史资料、亲历者口述、笔记为主,辅以现场采访和其他外围调查、补充订正;内容主要以亲历为主,其他相关经历亦酌情选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远征军广西籍将士传略/桂学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穿越战火硝烟,重温抗战历史,作者潘琦深人各地,探访幸存的广西籍远征军老兵,广泛收集各种与广西籍远征将士有关的珍贵史料,力图从亲历者的不同视角,复活这段充满硝烟与鲜血、经验与教训的远征战史。《中国远征军广西籍将士传略/桂学文库》收录原则:采访对象为原籍广西或外省籍后来定居广西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采写手法以历史资料、亲历者口述、笔记为主,辅以现场采访和其他外围调查、补充订正;内容主要以亲历为主,其他相关经历亦酌情选登。 内容推荐 潘琦主编的《中国远征军广西籍将士传略/桂学文库》广泛收集了与广西远征将士有关的珍贵资料,内容包括将士的姓名、籍贯、生卒年、部队番号、职衔、远征经历及其他经历。本书的出版,旨在纪念为保证“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畅通而牺牲的远征军将士,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目录 一、前言 二、中国远征军 三、广西籍将士传略 (一)第6军 1.甘丽初 2.吕国铨 3.梁栋新 4.刘观龙 5.吕日清 6.廖汝昌 7.党宝鑫 8.刘世荛 9.刘士鹏 (二)第5军 1.黄学文 2.蒋家裕 3.段世辉 4.唐福生 5.李子振 (三)第66军 1.余国清 2.周友良 3.侯治安 (四)第1次入缅的独立兵种 1.刘赞琼 2.廖国祥 3.张祖武 (五)第11集团军 1.黄道祯 2.吴功斌 3.谭延煦 4.王良忠 5.甘瑞彝 6.陆耀辉 7.区辂 8.张鸿祯 (六)第20集团军 1.罗仪范 2.马平波 3.邱炳基 4.冼伟智 (七)直属团 1.熊寿明 2.颜艺超 (八)驻印新1军 1.潘文汉 2.容州 3.黄勇 4.曾瑞 5.谢胜齐 6.钟云清 7.莫仕修 8.彭国昌 9.张玉贺 lO.何文才 11.王中勤 12.宋高一 13.颜润桓 14.陆国议 15.黄振达 16.唐兴成 17.周武生 18.罗师明 19.卢建谋 20.张永龄 21.吕埠干 22.黄俞鸣 (九)驻印新6军 1.沈记明 2.陀北木 3.廖舜棋 4.蒋长云 (十)第2次入缅的独立兵种 1.武彪 2.闫瑞现 3.苏相封 4.陈佐刚 5.柯林 6.周胜祥 7.黄昌荣 8.庞广标 9.周有成 10.余忠 11.陈干 12.蒋世轩 13.李传保 四、部分广西籍中国远征军老兵简况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战争一开始,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一方处于攻势,英、法等盟国在欧洲战场节节败退。1940年6月4日,英法盟军在敦刻尔克大溃败,英伦三岛处于危急之中。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对日宣战。同日,日军第15军进驻泰国,直接威胁到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如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 腹背受敌的英国希望借助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力量,挽救其远东大后方的危局。而中国,也需要得到盟国的帮助,维系其最后的一条国际交通运输线——滇缅公路的畅通。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中国远征军,就是根据这个协定而组织的。 中英军事同盟本来早应成立,以便中国军队及早开入缅甸布防,可是英方顾虑重重,迟迟不决,直到1942年2月间,中国军队才先后人缅。3月12日,即仰光失守后第4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才正式成立,指挥三军在缅甸与英军并肩作战。这就是本书所称的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是一个笼统的称谓,严格地说,它前后经历两个阶段,承担着三种不同的任务,属于不同作战地区的组织。 第一阶段,自1941年12月11日中国军队人缅开始。属于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指挥范围。 第一次入缅远征失败后,退入印度的部分军队,其指挥部改称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军队亦改称“中国驻印军”或“驻印军”(因当时的印度尚无战事,故不能称为远征)。 另一部分军队退回中国境内怒江东岸,连同以后新增加的部队,于1943年春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此为后一阶段。 具体而言,中国远征军前后两个阶段、三种情况的实际组织如下。 第一阶段:自1941年12月11日中国远征军开始人缅起,至1942年8月间。 这一阶段的著名战役有同古(即东瓜、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即彦南阳)解围,棠吉(即东枝)、腊戍、曼德勒(即瓦城)、惠通桥阻击战及缅东方面诸战役。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方面,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司令长官卫立煌,未到任,由杜聿明代理;继任罗卓英,副司令长官杜聿明。第5军军长杜聿明(兼),下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新22师,师长廖耀湘;第96师,师长余韶;游击司令(即第5军新兵训练处)黄翔。第6军军长甘丽初(广西人),下辖:第49师,师长彭璧生(继任刘观龙,广西人);第93师,师长吕国铨(广西人);暂编第55师,师长陈勉吾。第66军军长张轸,下辖:新38师,师长孙立人;新28师,师长刘伯龙;新29师,师长马维骥。 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准备反攻及打通中印公路(亦称史迪威公路)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又分为两个方面:印度方面,自1942年8月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及新22师、新38师等部队退入印度起,至1945年日本投降止;中国方面,自1943年4月前后至1945年3月前后。 从印度经缅甸打往中国,统称缅北反攻,著名战役包括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及打通中印公路诸战役。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方面,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史迪威(兼),副总指挥罗卓英,继任郑洞国。新l军军长郑洞国,继任孙立人。新30师师长胡素,继任唐守治。新38师师长孙立人,继任李鸿。第50师师长潘裕昆。新6军军长廖耀湘。新22师师长李涛。第14师师长龙天武。 从中国云南攻往缅甸一带,统称滇西反攻,著名战役有中缅边境的松山、腾冲、龙陵、滇边、畹町会师等战役。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方面,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陈诚,继任卫立煌,副司令长官黄琪翔;第1l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下辖:第2军,军长王凌云;第6军,军长黄杰;第71军,军长钟彬;第5军第200师,师长高吉人;第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章;第53军,军长周福成;第54军,军长方天;直属部队;第8军,军长何绍周。 P3-P5 序言 2015年9月3日,是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为此举办了隆重的阅兵式,并广泛邀请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参加。 70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把这个世界搅得人仰马翻、天昏地暗。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击法西斯最重要的东方战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死伤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一串串冰冷数据的背后,是国统区、敌占区无数的家破人亡,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场场不屈抗争,是中华儿女2900多个日日夜夜的煎熬与期盼…… 八年抗战,每一场不屈的抗争,都值得这片土地上活着的人们永远铭记。70多年前,为保住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号称“抗战输血管”的滇缅公路的畅通,中国先后动员数十万兵力,两次人缅抗击日军,开启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首次出国征战。 在这场悲壮的远征中,广西人冲锋在前:最先开拔出国的第6军第93师、第49师,其军长、师长均为广西人,士兵多为八桂子弟;远征军中的第5军,前后在广西全州驻军长达4年,该军中广西籍士兵也占有相当比例。 在盟军的帮助下,中国远征军最终重创日军,赢得了胜利,为八年抗战甚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穿越战火硝烟,重温抗战历史,我们深人各地,探访幸存的广西籍远征军老兵,广泛收集各种与广西籍远征将士有关的珍贵史料,力图从亲历者的不同视角,复活这段充满硝烟与鲜血、经验与教训的远征战史。本书收录原则:采访对象为原籍广西或外省籍后来定居广西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采写手法以历史资料、亲历者口述、笔记为主,辅以现场采访和其他外围调查、补充订正;内容主要以亲历为主,其他相关经历亦酌情选登。 战争渐行渐远,幸存者终将老去,零零星星的回忆片段,都是死里逃生后活着的历史,它记录着国家的重量、和平的珍贵、人性的复杂、生命的意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