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主编的《中国思想史(修订本)》分先秦编、秦汉编、魏晋南北朝编、隋唐编、宋元编、明清编、近代编七编,上自远古时代,下讫近代新文化运动,对每一时期中国思想史的基本内容(思潮、学派、人物、著作、思想的主要点、范畴、概念等)作了系统的梳理,特别是每编专辟一章介绍原始的基本思想史料,为读者进一步查阅和深入研究作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如关于中国思想史的社会历史背景,关于某一时期学派间的思想分野、融合会通、传承创新,关于中国宗教思想、近代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和发展演变等方面都作了论述,体现了思想文化的创新性。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和总结中国思想史最新成果的学术力作。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思想史(修订本)》讲述了思想史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发展史。确切地说,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中国思想史是整个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理论化的中国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经过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过滤,成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思维,他们的思想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思想中的精华永远是中华民族子孙们共有的精神财富。
所谓思潮,就是一个历史时期思想领域内的主要倾向。思潮往往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的相互联系。中国思想史的思潮是接连不断涌现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表现为诸子之学;在汉代,主要表现为经学;魏晋时期则为玄学;隋唐时期主要是佛教的传入和佛教的中国化;宋以后是理学;清代是考据之学;近代则是中学与西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