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国才所著的《共产党人的旗帜--军中焦裕禄杨业功》系统叙述了“新时期焦裕禄”杨业功爱党爱国、爱兵为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善于学习、不断创新、身患重病、拼搏一生的感人事迹,作者通过精心选取主人公穿密林、闯戈壁、钻深山、上阵地、战严寒、斗酷暑、练精兵、忙备战,把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杨业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展示了杨业功的人品官德和公仆情怀,也塑造了杨业功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光辉形象,为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共产党人的旗帜--军中焦裕禄杨业功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周国才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周国才所著的《共产党人的旗帜--军中焦裕禄杨业功》系统叙述了“新时期焦裕禄”杨业功爱党爱国、爱兵为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善于学习、不断创新、身患重病、拼搏一生的感人事迹,作者通过精心选取主人公穿密林、闯戈壁、钻深山、上阵地、战严寒、斗酷暑、练精兵、忙备战,把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杨业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展示了杨业功的人品官德和公仆情怀,也塑造了杨业功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光辉形象,为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内容推荐 由周国才所著的《共产党人的旗帜--军中焦裕禄杨业功》系统讲述了“军中焦裕禄”杨业功爱党爱国、爱兵为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拼搏一生的感人事迹。 作者通过精心选取主人公穿密林、闯戈壁、钻深山、上阵地、战严寒、斗酷暑、练精兵、忙备战,把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杨业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展示了杨业功的人品官德和公仆情怀,也塑造了杨业功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光辉形象,为全国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本书堪称是一部精品力作,既是广大党员干部律己修身的必读书籍,也是广大读者立身做人、教育配偶子女的好读物。 目录 风采篇——打动人心的杨业功 引言 第一篇 家风家教、家庭文化 ——培养了他勤劳善良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1.杨业功取得的成绩与他小时候受到的家庭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 2.父亲杨士恺力求把儿子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孩子。 3.父亲杨士恺很注重对儿子艰苦朴素的品质的培养。 4.高中阶段的杨业功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文理皆优。 5.人活天地间,渺小而短暂,唯有道德高尚,才能彪炳千秋。 第二篇 老区熏陶、英烈教诲 ——影响了他早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1.杨业功的家乡应城巿古老又传奇,人杰又地灵。 2.鄂中这块地区,在近代拥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鄂中人民更是拥有艰苦奋斗、不屈不侥的革命斗争精神。这儿,确实是一块革命的热土。 3.汤池训练班成了培养革命力量的“熔炉”。 4.革命先烈的事迹对杨业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篇 携笔从戎、不怕苦累——选择了报效祖国的正确途径 1.入伍之初,杨业功没有因生活条件差而思想动摇。 2.业务学不好,无颜见父老。 3.中国的导弹部队独立自主发射的那天终于到了。 4.杨业功在同年入伍的应城兵中第一个入党、提干。 第四篇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铸就了成就事业的辉煌篇章 1.杨业功当排长是个好排长,当参谋又是个得力的“高参”。 2.杨营长的“三板斧”:聚剑气、激血性、强技能。 3.当上基地作训处处长后,他始终聚焦提高战斗力这项军队建设的中心工作,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想高招、出大计、谋良策。 4.“三年大抓基层”时期杨业功的发展经:这本事,那本事,善谋打仗才是真本事。 5.20世纪90年代,一个海湾战争,打出了一个世界军事的新天地。一场“沙漠风暴”,令全球军人幡然猛醒。 6.杨业功和他的战友们创造了用极其简陋的训练器材,驾驭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武器的世界军事奇迹。 7.一次非同寻常的发射之后,第二炮兵建设发展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8.杨业功在训练上坚持: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9.杨业功尽职尽责,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无私奉献。 10.杨业功拿着“放大镜”找问题,狠抓落实。 第五篇 勤恳敬业、忘我拼搏——展示了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1.杨业功参与指挥东南沿海重大演习,重担在身。 2.已磨砺成为一名优秀军事指挥员的杨业功,经常眺望东南沿海那片不平静的海天,喃喃地对陪同人员讲:“我有一个梦想没有实现,此生还有一仗没打。” 3.为准备国庆50周年阅兵,他选择了奉献和牺牲,选择了国事和兵之大事。 …… 感悟篇——说不尽的杨业功 资料篇——感动中国的杨业功 思念依然无尽 ——写在父亲杨业功去世10周年之际 杨业功纪念馆简介 杨业功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杨业功是这么认识的,也是这么去做的。 长期以来,他一直以焦裕禄为榜样,朋友圈里都是一些普通百姓。他为了摸索新型导弹的秉性和特点,朝朝暮暮与普通官兵摸爬滚打在一起,与他们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大家跋涉几十万公里,闯密林、穿戈壁、战高温、斗严寒,弄清了新型导弹的性能和主要参数,汇编了几百万字的第一手资料,为新型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如此,杨业功还多次到导弹生产厂家,找车间的老师傅讨教“真经”;到航天部门找专家学者,拜他们为师,听取他们的真知灼见;即便是刚分配到基地的大学生,杨业功也不放过,与他们结交为好朋友,经常向他们学习新知识、请教新问题……杨业功就是这样,善于同群众广交朋友,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熟人、有朋友。训练场上、工厂车间、科研机构、高等学府,都能见到杨业功的身影。 杨业功当领导干部几十年,一直把古人“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黄金交友戒律铭记在心,工作之外的吃喝一律不去,巴结恭维的事一律不干,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事更是不做。杨业功从政以后,“朋友圈”确实有,但“共腐圈”绝对没有。 一次,杨业功所在旅准备上马一个工程。不少包工头听说后,纷纷找到杨业功,因为他有定夺权。一时间,包工头使出各种招数,有请他吃饭的,有约他去按摩店的,有请他去歌厅唱卡拉OK的,也有按照“潜规则”将红包偷偷塞进他家沙发悄悄离开的……面对纷至而来的诱惑,杨业功没有在包工头的“围猎”中迷失方向,而是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开诚布公地讲:“你们请我的饭局我不会去,请我去享受我不会享,送的红包我也不会收。要吃饭,我爱与官兵吃份饭;要洗澡,我爱与官兵泡池塘澡;要唱歌,我爱与官兵一起唱军歌。你们还是丢掉这些歪歪招,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提高工程质量上吧。如果我现在吃了你们请的饭、收了你们给的红包,将来工程质量就不会有保证。”一席话,说得包工头们无不点头称是。最后,一家工程队没跑没送,凭着过硬的实力,在公开招标中中标。提起这件事,不少包工头感叹说:杨业功真是个善于抵制诱惑“病毒”的人,也是个有品性、有个性的人。他与我们交往,不搞拉拉扯扯,绝对公私分明,让我们从心眼儿里佩服!联想到当下有些领导干部与大款、商人交往,没有底线,没有界限,没有分寸,没有节制,与杨业功相比差了一大截子。我们要记住这样一句话:官商勾肩搭背,迟早必被所累;官商过从甚密,早晚瓮中捉鳖。 “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这是杨业功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谈起交善友,其实可以追溯到他当新兵的时候。 那时,杨业功刚入伍,他与同乡、同学又是战友的彭炎忠十分投缘。彭炎忠在学校时文科学得好,而杨业功理科尤其拔尖,彭炎忠健谈善写爱画,杨业功沉稳刚直爱书法,两个人彼此都很赏识对方。因此,他俩成了从军路上一对比翼双飞的好战友、感情真挚的好朋友。 一次,彭炎忠正在团里布置学习专栏。杨业功走上前去问:“炎忠,今天放什么电影呀?”彭炎忠开玩笑说:“还是‘老三战’呗!(即《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彭炎忠说话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将一篇文章的标题写错了,但谁也没有注意到。第二天上午,好学的杨业功早早来到专栏前,仔细看彭炎忠布置的专栏,发现有一处致命错误,而且是不该出现的。杨业功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和与人为善的原则,迅即找到彭炎忠,要他赶紧把写错的那一页撕下来,重写一张补上去。彭炎忠赶到现场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场吓得脸色发紫、汗毛直竖。原来,彭炎忠的一笔之误,将一位领导人的姓氏写错了,险些犯政治错误,成为那个年代被批的对象。 P123-124 序言 国才同志新著《共产党人的旗帜——“军中焦裕禄”杨业功》我虽才粗阅,但已感受到: 杨业功这个焦裕禄式的人物——新时代的典型,很值得我们火箭军甚至全党全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并使大家受益。他几十年如一日,苦干实干、真抓敢干,有时甚至是拼命地干,其实干精神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即使是他患病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还在想着部队达标考核的事、军事斗争准备的事,算得上是一个思打赢、谋打赢、钻打赢的“干将”;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意志像铁一般刚强,信仰像雪一样纯洁,不论时代如何发展,环境如何变化,诱惑如何多多,始终校准信仰的罗盘,修正好从政方位,一生信党爱党毫不含糊;他工作之余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对头脑进行升级,使自己具备现代指挥员军政皆通、指技合一的高素质,算得上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儒将”;他坚守“底线”,不闯“红线”,不踩“黄线”,“党性不在一张宣纸上失守”,不但自己做出好样子,还严以对待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展现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是一个清正廉洁、名副其实的“廉将”。 这部书是为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而写的好书。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杨业功之所以被广大官兵敬重和爱戴,是因为他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生为了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严实作风,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须臾不可缺失。杨业功之所以至今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怀念,也是因为他一生时时刻刻“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部书有创新有突破。从内容上讲,作者突破以往宣传杨业功的一些固有常规做法,由点到面,由平面到立体,由国事、兵事到家庭“烦心事”,娓娓道来,从杨业功的青少年一直写到病逝,从他携笔从戎一直写到当将军,从他父母的言传身教写到家乡革命老区英烈对杨业功的影响,从辉煌时刻写到平凡小事,使本书更具独创性、可读性和感染力,把一个多侧面的普普通通的可信可敬的杨业功充分展现给大家。从形式上讲,作者在写人叙事的同时,适时穿插进了一些议论和抒情,寥寥数笔,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高度、深度和厚度立马显现。 看来,作者是动真情用真功写出了这部接地气使广大读者爱看的书的。12年前,国才同志就参与了杨业功事迹的了解搜集工作,在杨业功生前所在部队参加座谈和走访,找基地党委常委了解情况,找部门领导深入座谈,找旅团主官反复核实,找杨业功的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进一步深谈,为杨业功这个典型的宣传并走向全军全国做了扎实而不可或缺的工作。12年来,国才同志继续跟踪挖掘杨业功的方方面面素材,找熟悉杨业功的同志搜集,找杨业功的生前战友了解,找杨业功的家人回忆。在此基础上,数易其稿,写出了这部系统全面、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书。如果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和严谨的作风,是不可能写出如此打动人心的书的,也不可能把握好杨业功这个重大典型的宣传分寸。由此可见,深人扎实的采访是源头和活水。唯有扑下身子、潜入深水,才能写出被时代所认可的精品力作,才能真正谈得上为人民放歌、为时代抒怀。 后记 奉献给读者的这部新书,可以说,是我用心用情用汗水写就的,也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杨业功去世12年来,我一直在跟踪挖掘杨业功的先进事迹。目前,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光彩照人的杨业功、打动人心的杨业功、高大而崇高的杨业功。然而,杨业功也是个普通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出现过一些顾此失彼现象。比如说,由于他一生节俭惯了,从不乱花一分钱,因而,他掌管所在基地大量经费后,对其他人的要求也十分苛刻,经费预算和报销报到他那里,不是被砍上几刀,就是掰着手指头算细账,弄得办事的人心里很难受;由于他一生工作坚持高标准,故而对其他人的要求也不含糊,眼睛里总是揉不进一点沙子,有时个别人工作标准不够高,他会当场训斥人家,搞得人家下不了台;由于他工作责任心强,加上什么事都想管,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影响了一些同事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部队建设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过滑坡;由于他一心扑在军事斗争准备上,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考虑随军家属们的住房和福利待遇,导致一部分人对他不理解,甚至有意见;由于他个性特别强,加上脾气有点倔,有时研究讨论事情时,过于坚持己见,弄得与他共事的人心里不痛快;还有,有些同志说,他在干事创业方面确实是无可挑剔,但是,他有点迂腐,不怎么会“来事”…… 这些固然是杨业功存在的一些弱项和短板,但我觉得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杨业功的光辉形象,也影响不了这位时代英模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和分量,反而更能从一个侧面映衬杨业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个有一定局限性和血管里流淌着常人基因的人。 如果杨司令员在天之灵能听到我这番实事求是的评价,他会感到欣慰的,因为人无完人嘛!况且,我讲的这些都是大家想说的一些心里话。但愿杨司令员能够理解,相信广大官兵也能理解。 此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省应城市委宣传部、人武部和应城市一中的真诚帮助,得到了杨业功家人和生前战友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火箭军某基地的有力配合,也得到了火箭军首长和政治部首长的全力支持。在此,一一表示感谢。 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原第二炮兵副政委阴法唐老首长,他在百忙中为本书写了序;感谢原第二炮兵副政委邓天生首长、某基地原副政委迟志江将军,他们在百忙中认真审阅了书稿,并提出了十分中肯的修改意见,这些都让我十分感动;还有,要感谢战友杨春光、王德君、何煦、彭炎忠、柴时钟、彭波等同志给予的指导和鼓励;感谢人民出版社侯俊智主任,责任编辑侯春、刘志宏同志,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感谢战友杨波涛、宋远高为本书提供了珍贵图片;感谢战友聂建忠、陈寿富、杨奕、胡中豹、徐琳、徐兴禹、刘刚、魏朋、罗勇等同志,他们均帮我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在此,深表谢意!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正能量,进一步掀起学习杨业功的热潮,使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及作风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传承。如能这样,算是对杨司令员的一种最好纪念,也算是我献给战略导弹部队组建50周年的一份厚礼!我真诚地期待着! (说明: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军队的深化改革,第二炮兵已更名为火箭军。由于本书中涉及的内容均为军队深化改革之前的事,故沿用第二炮兵名称) 周国才 2015年12月31日于北京寓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