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步走军旅》是一部长篇军旅成长励志散文。绿色的军营是绽放梦想的舞台、实现抱负的疆场。作者刘高以真挚的感情讲述了对军队的热爱,从选择从军、新兵训练、文书岗位、军校生活、基层干部、机关干部和人武干部等七个阶段的108个故事,以质朴的语言记录了自己20多年军营成长成才的历程,写出了真情军旅、呈现了激情军旅,传递了军旅人生的正能量,是一部具有励志教育的作品,尤其对新兵如何走好兵之初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有过军旅生活的老兵也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正步走军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高 |
出版社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正步走军旅》是一部长篇军旅成长励志散文。绿色的军营是绽放梦想的舞台、实现抱负的疆场。作者刘高以真挚的感情讲述了对军队的热爱,从选择从军、新兵训练、文书岗位、军校生活、基层干部、机关干部和人武干部等七个阶段的108个故事,以质朴的语言记录了自己20多年军营成长成才的历程,写出了真情军旅、呈现了激情军旅,传递了军旅人生的正能量,是一部具有励志教育的作品,尤其对新兵如何走好兵之初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有过军旅生活的老兵也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内容推荐 绿色的军营是绽放梦想的舞台、实现抱负的疆场,每年有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又有多少转业复员退伍的老兵?当然,还有众多为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安居,而紧握钢枪,枕戈待旦的现役军人! 部队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火热的军营跳动的是青春的舞步!有人说“当兵三年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但不可否认的是,参军入伍的应征青年是怀着对绿色军营的无限憧憬和向往,而解甲归困的退伍老兵无不充满对部队生活的留恋与回味?作者刘高结合20多年的从军经历,秉承供入伍新兵借鉴、引现役军人共鸣和让退伍老兵回味的理念,怀着对部队深厚的感情、对军人特别的崇敬,经过几年的思考、整理,撰写了《正步走军旅》一书。 本书以激情工作为主线,用真挚的感情讲述了对绿色军营的热爱,用质朴的语言记录了对自身威长的感悟。作者分选择从军、新兵训练、新兵下连、军校生活、基层干部,机关干部、人武干部、沙场点兵和军人情感9个部分,以108个故事串联成章,全景式展现了火热的军营生活。作者的经历或许平凡,但点滴中孕育着伟大,给人一种正能量。不仅写出了真情,展现了激情,有趣味、有品味,是一部励志好书,激发战友们立足本职、再立新功的坚定信心,对入伍的新战友如何走好兵之初,都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能让有过从军经历的老兵品尝与回味! 目录 人生不能没有激情(自序) 第一章 选择从军:是偶然还是必然? 1.“年少时,叛逆的心?” 2.“落榜后,梦醒时分?” 3.“去不去,自己决定!” 4.“到部队,要好好干!” 5.“你——,来一班吧!” 第二章 新兵训练:是艰苦还是快乐? 1.“哨声,就是命令!” 2.“想家,必过的坎!” 3.“拉的,就是士气!” 4.“一班,就不一般!” 5.“快点,紧急集合!” 6.“人呢,跑哪去了?” 7.“保险,咋没打开?” 8.“今晚,吃饱喝好!” 9.“明天,结业考核!” 第三章 新兵下连:是磨砺还是成长? 1.“组织决定你养猪!” 2.“还是当营部文书!” 3.“其它事就甭管了!” 4.“怎么会遭围攻呢?” 5.“副营长正找你呢!” 6.“首长字就写不好!” 7.“未来将军在散步!” 第四章 军校生活:是梦幻还是涅槃? 1.“我的录取通知书?” 2.“眷恋只因离别时?” 3.“来炮院报到的吧?” 4.“又是一个机关兵!” 5.“诚惶诚恐看电影?” 6.“在烈士陵园宣誓!” 7.“教师节授红肩章 !” 8.“上课不能打瞌睡!” 9.“你们找什么点吧?” 10.“踏上兰考沙丘地!” 11.“亮灯地方就到了!” 12.“阅兵与疯狂三级?” 13.“是粒种子就发芽?” 14.“带齐‘两证一条’!” 15.“把馒头给捡回来!” 16.“毕业前的喜与忧?” 第五章 基层干部:是个性还是血性? 1.“特区有啥不一样?” 2.“小荷才露尖尖角?” 3.“争来争去当站长!” 4.“这次任务重大啊!” 5.“想享受常委待遇?” 6.“要注意军人形象!” 7.“接兵是游山玩水?” 8.“不合格的就不行!” 9.“这个角色你来演!” 10.“你为什么要逃跑?” 11.“不会让大家失望!” 12.“新官上任三把火?” 13.“带兵就要带士气!” 14.“你们四连想造反?” 15.“是军营红旗渠啊!” 16.“金红大道定江桥?” 17.“把连队拉到孤岛?” 18.“北部湾畔炮声隆!” 19.“男儿有泪不轻弹!” 第六章 机关干部:是服从还是服务? 1.“要常回家看看啊!” 2.“你当股长我干事?” 3.“固定喇叭这么难?” 4.“追着首长照张相!” 5.“留校任教员行不?” 6.“请基层发‘牢骚’!” 7.“典型不是‘吹’的!” 8.“请把对讲机关掉!” 9.“手机怎么打不通?” 10.“要夹着尾巴做人!” 11.“莫名其妙的鼓励?” 12.“你的任务完成了!” 13.“党管武装怎么管?” 14.“民兵能干多大事?” 15.“随时可以叫醒我!” 16.“不能有任何纰漏!” 17.“一个科里几条人?” 18.“材料送我先把关?” 19.“机关干部怎么当?” 第七章 人武干部:是到站还是出发? 1.“我在家门口当兵!” 2.“保密室是保密的!” 3.“假证采访真明星?” 4.“换了衣服再交班!” 5.“要保持良好心态?” 6.“干什么吆喝什么!” 7.“没讲的授课提纲?” 8.“要汇报学习体会?” 9.“做的事讲得出来!” 10.“要介绍征兵经验?” 11.“关键时候用得上!” 12.“任职是有时限的?” 13.“难忘的思想洗礼?” 第八章 沙场点兵:是战斗还是感动? 1.“机动,武汉地域!” 2.“待命,也是任务?” 3.“零点,急驰监利!” 4.“闸门,大垸命脉!” 5.“后方,心系前方!” 6.“截流,只能成功!” 7.“兵民,胜利之本!” 8.“五连,你在哪里?” 9.“感动,还是感慨?” 第九章 军人情感:是挚爱还是大爱? 1.一句期盼的嘱咐 2.一个美丽的传说 3.一路携手的伴侣 4.一篇获奖的征文 5.一句幼稚的问话 6.一次温馨的旅行 7.一段远逝的亲情 8.一封陌生的来信 9.一位难忘的恩师 10.一声感动的命令 11.一场热门的讨论 激情是快乐的源泉(后记) 试读章节 2.“还是当营部文书!” 1985年6月4曰,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轻轻伸出的一个指头震惊了世界。而我们教导师就是在百万裁军那年组建的。根据部队体制编制的需要,实行了5年的教导师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改编为乙种师。 我清楚地记得,1989年9月4日上午8时,全团召开军人大会宣布,我们高炮教导团改编为师直高炮营,除5连整体被师教导队收编外,其余营连及团机关、后勤战士都编入高炮营。以前在教导师、教导团,都是教练班长,而现在是战斗班排,为更好地履行战斗班班长的职责,接下来,全团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班长骨干集训。尽管我们6名留下来的新兵也参加了,但真正担任班长的概率似乎不大。因为团改营后编制少了很多,以前带我们的很多教练班长也只能当副班长,甚至是普通一兵。不过,我们认为,只要趁此机会,把自己的本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今年当不成明年再争取也是一样。因而格外珍惜这次与教练班长一同集训的难得机会。 10月18日上午9点,营里召开军人大会,宣布全营编成三个连队,一、二、三连分别是57、37高炮连和高机连。我们新兵三连有6名同志分配到一连和二连,其中有3名老战士和“小胖”等3名新兵,我分配在三连。看到一起生活工作了近半年的战友分配其它连队,心里真不是个滋味。由于部队编制少了,新组建的师直高炮营当天下午换防到4公里外的一个老营区。第二天,5连的战友整体调入师教导队,教导队在师部,而师部离我们这里有近20公里,营里派我们三连包括我在内的部分战士协助5连搬家。那天天气特别炎热,但任务完成不错。此外,我个人还有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他们扔掉的书籍和报刊中,清理出了一大箱我认为有用的书报,高兴的不得了。 21日是星期六,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制度,高炮营组织组建后第一次会操,内容是检查军容风纪。多说一下的是,会操作为部队的一项例行工作,主要是展现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和作风纪律养成,平时各单位很看重。这次是新组建的连队拉出来“溜一溜”,各单位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当然,我们每名官兵准备都很充分,一心只想为连队争光。当何连长带着高度紧张的我们,到营部大操场跑了几圈,列队检查军容风纪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上衣左侧的一个领花不见了。确切地说,这是检查的首长给指出时,我才知道的,当时真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特别是营首长在讲评时,全营只有3名同志领花有问题,内心更加紧张、非常害怕。想到给连队捅了这么大的“漏子”,在带回连队的路上,我做好了接受连首长严厉批评的思想准备。令我没想到的是,回连队后,何连长讲评时,也许是考虑我是一名新兵、又不是故意的,只讲了头发长的、指甲长的几名同志,却没有说我领花掉落的事。但我是一个自我要求严格的人,因而感到非常内疚,晚上睡在床上还辗转反侧。这次“洋相”让我一直铭记在心,在这之后的20多年军旅生活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军容风纪检查、队列会操,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闪失”了。 新换防的营区是一个部队旧址,一切需要重新开始。那段时间,除了正常的学习训练、迎接各级检查外,主要工作就是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修筑进出道路、整修营房院落、平整训练场地、开垦农副业基地以及养猪种植蔬菜等,日子似乎过得既充实又飞快,一晃就到了一年一度老兵复退的时候。当时,有两个对我来说很好的消息:一个是营部徐书记是长沙市人,那年退伍,要找一个接替他的战士;另一个是选送部分新兵或第二年兵参加师教导队预提班长集训,要想担任班长必须要经过这种培训。 班长,谓之“兵头将尾”、“军中之母”,在部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兵的地方可以没有干部,但万万不能没有班长。因而,我对这一职务既崇拜又向往。而连队军械员兼文书,相当于班长级别。那个时候,连队胡指导员和朱副连长、杨班长已经告诉了我营首长的想法,要我自己选择。作为一名新兵,在这两个好事之间,我还真有些把握不准。杨班长是我的第二任班长,广东惠州市人,对我特别好,非常关心我。第二年,也就是我上军校的那年,他退伍回乡,被安置到惠州市一家银行上班。1993年7月军校毕业到部队报到时,我顺路去拜访了他,至今保持着联系。当时,他给我这样分析,无论是担任班长或当军械员兼文书,对于刚入伍的新战士来说,都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但相对在连队当班长和营部当文书来说,我个人偏向于到营部去。于是,我听从了杨班长的意见,选择了去营部当文书。 P43-45 序言 人生不能没有激情 一 人皆可成才,人人也皆能出彩。当然,这种出彩是相对的,因为在任何领域能够攀登绝顶的总是少数。和那些大放光彩的人物相比,很多人也许不够璀璨夺目。但是,只要“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份精彩。绿色的军营素有大学校、大熔炉的美誉,是广大官兵绽放梦想、实现抱负的疆场。20多年的激情军旅,回望一路走来的左右风景,甚至站在不同角度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感受颇多。把这些军旅生活点滴说出来,让自己珍藏、供新兵借鉴、引战友共鸣、令老兵回味,这是我多年的夙愿。只不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种念头,近年来愈发强烈! 二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老家也有句俗语:天有日月星,人活精气神。什么是精气神?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生命的体现是“神”。而充分展现精气神的是人的激情。激情既是个人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其本质在于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生命潜力的充分进发,是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因而,人活着,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千万不能没激情。 三 有记者采访方永刚:“您说哪怕讲五分钟的课也充满激情。激情从哪来?”他说:“人生的激情,是潜藏在每个人心底的火种。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激情。我热爱党的创新理论,首先是因为它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我要是不把这个事业干好,不说别人,就是父母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原谅我。”方永刚的回答告诉我们,激情是厚重情感的堆积与交织,热爱产生激情,忠诚产生激情,感恩也可以产生激情。 四 火热的军营跳动的是青春的舞步!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不看背景、不分男女、不识胖瘦、不认高矮、不管贫富,都是普通一兵。部队只有雷厉风行、整齐划一、军令如山;只有服从服务、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只有职务等级、首长士兵、同志战友;只有歌声笑声、杀声喊声、军号声;只有走如风、坐如钟、站如松;只有公平、正义、荣誉。当然,军营也有情也有爱,那是一种特别的情与爱!军营也有苦也有乐,那是只有身在其中才感觉到的苦与乐! 五 每个人“呱呱”一声降临,就注定与痛苦结伴。而人的一生,除去睡眠、餐饮以及幼年不懂事、老年不能做事,还有学生学习阶段,二生数十年,真正能为人类付出的时间,极为有限。当兵作为人生一种难得的特殊经历,且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因而,就不能、也不允许在平凡、甚至痛苦中度过,必须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看待,必须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当过兵的人常说,当兵三年后晦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而我认为,激情军旅丰富了我的人生,快乐生活充实了我的军旅岁月! 六 建军80周年时,我参与了由中共常德市委党史办和常德军分区政治部编辑出版的《军旅岁月》一书,征集到500多位正团职以上常德籍现役、退役军人和外地籍在常德服现役、退役留常德工作的军人写来的文章,其中少将以上40多人。他们从一名普通的社会青年成长为共和国将军,就是因为部队为他们搭建了成才的平台,提供了优质的土壤,使他们拔地参天,成梁作栋。当然,人生的精彩也不一定在于你站得有多高,不同的人即使走同一条路,在路上得到的收获也各有不同。虽然我只是一名正团职干部,但我真切地感到,部队是有志青年的世界,他们始终充满朝气、阳光、活力。如果你有些许耐心,那就带着激情与快乐随我一起出发吧! 后记 激情是快乐的源泉 一 出一本书,是我连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奢望。委实地说,几年前,曾有把一些“易碎品”重新组合、留作纪念的念想,却因跟风迎潮不是我‘的秉性而搁浅。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谈何容易?坦率地说,我向往绿色,热爱部队,留恋军旅。把军旅生活全景式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令自己回味,这种愿望过于迫切。为此,我激动过,困惑过,彷徨过,甚至一度折磨得我寝食难安。但是,我从没有放弃过。几年来,我利用工作之余,一直收集整理军旅生活的点滴与感悟。 直到2013年5月23日,在军校毕业20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当我诚惶诚恐地把以“全景扫描军营生活、完整记录从军经历”写本书的想法说出来后,得到了我军校时的队千部、教员和同学们的充分赞许。他们再三嘱托,不要操之过急,要本着真实、真情、真诚,写出趣味、品味、韵味。更有教员、同学感慨地说:“我也曾有过这个念头,却因这样或那样原因未能如愿。你是帮穿过军装、穿着军装或即将穿上军装的人,圆一个梦啊!” 二 如此说来,原本只是个人的一点小想法,却忽然演变成了“众人”的愿望。能否肩负起把军旅故事讲好的重任?作为才疏学浅的我,真的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感谢这场史无前例的反“四风”作风建设,给了我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当我把并不成型的写作提纲,送给主编过《宋教仁》的姨父审阅时,他鼓励我说,“这个题材好,有点意思,要我抓紧写,如有需要,将推荐给出版社。”我的各级首长、领导、战友、同事、朋友听说我在写“书”后,‘给了我更多的关怀和关注。湖南省军区政治部姜主任来我部检查指导工作,听到此事,也肯定地说,“这件事情很有意义,不说写作文笔、手法如何,能把这么多年的军旅生活说出来就很不容易,能通过文字表述出来更不容易,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啊!” 三 望着这厚厚的书稿,我不由得感慨起来,真正体会到了曹雪芹那句名诗:“看来字字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写书,是一个自找苦吃的差事。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不说别的,单是争取时间这一点,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断然不行的。节假日别人外出游玩的时候,深夜里他人安然入睡的时候,便是自己强打精神,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敲击键盘的时候。写书不同于写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集中几天,加班加点完成后,可以缓冲一下,而一本书则不行,首先是构思整本书的框架,然后才是一篇一篇地写,但写了上篇还有下篇等着,全部书稿没完,就容不得你喘口气,只能是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尽管在动笔之前,做了充分的资料素材准备,但真正动起笔来,才深感写出一本书确实不容易,写出一本高质量的书更不容易。不管我的这本书读者如何评价,但我的初衷是:给入伍的借鉴、给在伍的共鸣、给退伍的回味。大凡写书的人,都想把书写得质量尽量高一些,而真正操作起来,却很难。书稿虽然出手了,自己却总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总感到没有达到自己原先追求的理想境地。不知读者带着激情随我一同穿越这20多年的军旅岁月后,激情尚在?感觉如何? 四 我深知,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绝不是对生活的直描、照搬,而是渗入了作者的生活、情感、思想的艺术创造。由于我缺少文学细胞,也没有受过专门培训,要想写出一本富有思想性的书的确很难,可以说是简直不可能。我只能是凭着一种强烈的热爱和使命担当,尽量做到:书如其业,文如其人,言如其心。 我在部队工作20多年,写的全是军旅生活,应该说是书如其业。我是一个自信而固执的人,对认定了的某件事、某项工作,会穷尽一切办法,尽可能无可挑剔地完成。有时为一份材料或某项工作,因坚持自己所谓正确的观点,也常常与同事、甚至首长领导争论得面红耳赤。正因为追求近乎完美,我常常生活在痛并快乐中。 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半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他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炼出自信。我认为,要拥有自信起码具备两条:一是必须对所要做的事情做详尽了解和准备;二是不断成功的经验形成的心理优势。为了保持“自信”,我有时对自己几近苛刻。多年来,坚持午休不超过半个小时,很少在凌晨一点前睡过觉。偶尔与人玩得正高兴,一想到我的同龄人此刻在加班加点,我会突然跑到办公室,哪怕是随便拿张报纸看看,才觉心安。 为了做到言为其心,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尽可能还原当时的场景,有些采用的还是原稿,力求保持原汁原味。有些战友、朋友善意地提醒、建议:能否将书中的我,适当“拔高”。我也曾考虑过,但最终这种念头还是放弃了。我觉得,“拔高”的作品是文学,我写不出来,我写的顶多只能算“纪实”,甚至是“记录”,“拔高”了的我就不是真实的我了,也就违背了我的写作初衷。 五 有时,我也以为写书是一件快乐的美事。生活一再表明,充满痛苦的人生是不幸的,但从未尝过艰苦滋味的人生则是不完美的。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认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以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其实,一个人,躲过了压力,也同样躲过了动力。生活给人施加压力的同时,也为人准备了一份智力,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承受巨大的压力下取得的。哪一代人都活得不轻松,哪一个人也不应该活得太轻松,太轻松的生活,有如醋酸,会软化人精神的钙质,使人无声无色、平平庸庸走过自己的一生。当我们感到活着“挺累”的时候,有时恰恰是活得最美好的时刻。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快乐对于农民来说,是丰收的喜悦;对教师而言,是桃李满天下;对军人来说,是赢得胜利;对自己来讲,是一次次完成工作后的愉悦感。而当经过3年艰辛耕耘的含有墨香的新书摆在我面前时,带给我的那是无尽的快乐,好似赛场上一举夺冠时的兴奋,也有初为人父时的欣喜…… 六 乔治·沃克·布什在《抉择时刻》致谢中说,“最后,我要感谢美国军队中的男男女女。虽然这本书是献给劳拉、芭芭拉和詹娜的,但是给予我最大激励的是穿着军装的军人和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成就在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我人生当中最大的荣耀就是曾经担任过三军统帅。”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军人,但是,我无比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能为自己身在其中,而时常倍感骄傲和自豪。 在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仿佛将我这20多年的军旅生涯重走了一遍。那些事历历在目,那些人亲切可爱,因而,我始终满怀激情,心潮澎湃,常常因为过于兴奋而夜不成寐。有时想一想,人的一生,非常短暂,真正能拥有的财富,其实就是这些美好的记忆。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军旅生涯只是其中一段。美国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21世纪简史》中写了一个故事: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起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超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你最好开始奔跑。 我一直秉持“激情工作、快乐生活”的信条。从一辈子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一天的努力奔跑,每一天的坚韧不拔,每一天的永不放弃,最后就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精彩的画面。 2014年8月1日于常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