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新领导力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新领导力“新”就新在与新常态的引领相关,与现代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相关,与顺应时代大趋势的新领导观相关,与领导特质、领导行为、领导情境及领导变革相关,更与贴近实际的领导艺术密切相关。所以,刘峰编著这本《新领导力》分为六章对新领导力加以论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领导力/国家行政学院名师文库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刘峰 |
出版社 |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新领导力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新领导力“新”就新在与新常态的引领相关,与现代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相关,与顺应时代大趋势的新领导观相关,与领导特质、领导行为、领导情境及领导变革相关,更与贴近实际的领导艺术密切相关。所以,刘峰编著这本《新领导力》分为六章对新领导力加以论述。 内容推荐 刘峰编著的这本《新领导力》是国家行政学院在20周年院庆之际,隆重推出《国家行政学院名师文库》系列丛书的一本,主要研究领导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研究领导者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研究领导力的生成、构成和发生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本书能够给广大读者以启发。 目录 第一章 新领导观与新领导力 第一节 现代治理与新领导力 一、治理能力重在新领导力 二、新领导力的内在构成 三、新领导力的外在特征 四、新领导力的权力基础 第二节 领导替代与新领导力 一、正视领导替代现象 二、新领导力不能“被” 三、新领导力应运而生 第三节 新领导力的四大定律 一、新领导力第一定律 二、新领导力第二定律 三、新领导力第三定律 四、新领导力第四定律 第四节 新领导力的价值导向 一、价值领导和共享领导 二、简约领导和平民领导 三、柔隐领导和法治引导 四、科学领导和艺术领导 第二章 领导特质与新领导力 第一节 领导者与众不同 一、领导特质与领导知识 二、领导特质从何而来 三、领导特质理论的作用与局限 第二节 新领导力的“三德”修炼 一、新领导力的“智德”修炼 二、新领导力的“仁德”修炼 三、新领导力的“勇德”修炼 第三节 领导者的成才之道 一、领导者要学会超越自我 二、领导者要尽快走出“彼得高地” 三、领导者一定要“来去自如” 第四节 领导者成才与新领导力提升 一、领导成才要“方圆兼顾” 二、领导成才要“好事多磨” 三、领导成才要“贵人相助” 四、领导成才要“共同进步” 五、领导成才要“顺势而为” 第三章 领导行为与新领导力 第一节 领导行为的界定 一、从领导风格到领导行为 二、中国特色的领导行为 三、新领导力重在领导“两为” 第二节 领导决策行为 一、领导决策行为的要领 二、领导决策行为的准则 三、领导决策行为的逻辑 第三节 领导用人行为 一、领导行为重在用人 二、用人行为重在激励 三、新领导力的着力点 第四章 领导情境与新领导力 第一节 领导情境的作用 一、新领导力依赖领导情境 二、新领导力顺应领导情境 三、领导情境重在领导制度 第二节 新领导力重在服务力 一、领导者要当好公仆 二、领导服务力的创新 三、领导服务力与现代治理 第三节 新领导力重在应变力 一、从硬权力到软权力 二、软权力重在赢得认同 三、新领导力的传递和放大 第五章 领导变革与新领导力 第一节 领导变革与变革领导 一、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 二、习近平领导全面深化改革 三、领导变革理论的形成 四、变革型领导者的特质 第二节 领导变革的价值追求 一、领导变革在于新民 二、领导变革如何新民 三、领导变革止于至善 第三节 新领导力重在自我领导 一、自我领导的突出特点 二、自我领导力的开发 三、人人具有新领导力 第六章 领导艺术与新领导力 第一节 领导决策力与决策艺术 一、领导决策力的两个环节 二、领导决策要避免“布里丹选择” 三、全脑思维的决策艺术 四、修正决策的领导艺术 五、决策目标优化的艺术 第二节 领导影响力与用人艺术 一、领导者要敏于识才 二、领导者要善于选才 三、领导者要能够容才 四、领导者要重用人才 第三节 毛泽东的领导力与领导艺术 一、“两个气质”和“两个情结” 二、“两件大事”和“两个集中” 三、“两个结合”和“两个务必” 四、“两个变化”和“两个艺术” 附录 中国领导科学学人风采 后记 试读章节 二、新领导力不能“被” 我们不能只去观察现代领导活动中出现的领导替代的表面现象,重要的是要深入分析领导替代的真正原因,审视领导替代的本质,找到应对领导替代的策略,从而有效提升新领导力。 领导理论在20世纪兴起之初关注的是领导者特质的重要性。特质理论认为,领导活动的绩效取决于优秀的领导者,取决于领导者特有的素质和突出的能力。其后发展起来的领导行为理论则认为,领导活动的绩效取决于领导者的风格,取决于领导者合适的领导行为。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个理论强调的都是领导者的作用,领导者的重要性。 领导活动的实践证明这两个领导理论既有合理的一面,符合领导活动实际的一面;又有明显局限的一面,不符合领导活动特点和规律的一面。因为领导绩效不仅与领导者的特质和行为有关,而且与追随者的能力和态度有关,与领导目标及领导活动所处的阶段和情境有关。总而言之,领导绩效与领导情境密切相关。 领导情境理论的新意在于,它提醒我们为了提高领导绩效应该在领导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上多下功夫,应该在领导情境的诸多因素的综合匹配上多下功夫。单靠领导者不行,单靠追随者也不行,单靠领导情境的一个因素也不行,要靠领导者、追随者和领导情境的多个因素配合起来共同发挥领导作用。 我们完全可以说,领导替代是石破天惊的发现。它给我们各级领导者的启示太重要太深刻了。这就如同天文学史上“地心说”向“日心说”转变一样。传统的领导观是完全以领导者为中心的,追随者任何时候都围着领导者转;而现在的领导者未必处在领导活动的中心,追随者却时常处在中心,领导者要学会追随追随者,学会围着追随者转。领导工作的开展和创新要特别注意发挥以下六个替代因素的作用。具体来说,一要充分发挥追随者的积极作用;二要发挥组织文化及规章制度的积极作用;三要发挥工作任务结构化、程度化及反馈化的积极作用;四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领导工作中的合理作用;五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在领导工作中的合理作用;六要充分发挥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在领导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不论是什么替代因素发挥作用,最后都会归结为追随者对领导者的替代作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在21世纪,原来意义上的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扮演着更积极更主动的角色,他们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而原来意义上的领导者不再独领风骚,不再独揽大权,他们的作用和影响无可挽回地在减弱。换句话说,传统的领导者和领导力没有原来那么风光、那么重要了,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社会进步。 被领导者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被领导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那么,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换句话说,被领导者越来越成为一个积极的追随者,越来越成为一个自我领导者。在新领导力的话语中,被领导者完全成了一个过时的概念。组织成员不愿意“被”领导,他们成了更加主动的追随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领导者。因此,现代领导者必须学会面对追随者,追随追随者。 三、新领导力应运而生 领导替代的意义就更清楚了。追随者替代了领导者的部分职能和部分作用,并不意味着领导者就无事可干了。可以这样认为,追随者替代的作用本来就是追随者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领导者的职能和作用被部分地替代以后,一方面要聚精会神地行使好剩下来的领导职能,另一方面还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去行使新的领导职能,发挥新的领导作用。比如说,一些具体的业务型、事务型的决策职能过去是由领导者承担的,在它们被替代以后,领导者就应一方面集中精力去做剩下来的重大的、战略性的决策,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为追随者的具体决策活动提供原则和愿景,提供服务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具体的事务决策和业务决策效果。很显然,领导替代催生了新领导观,催生了新领导力。 领导者的部分职能被替代,领导者就应该由多为到少为,由直接领导到间接领导,整个领导活动必然显示出明显的新趋势,即不断减少领导工作的量,不断提高领导工作的质。 领导替代告诉我们,领导不只是领导者自己的事,领导创新也不是领导者的创新。领导创新主要是创造环境、创造条件让追随者去创新。有时候,领导者少一点创新,普通群众就会多一点创新。应对领导替代必须提升新领导力。 领导替代的实质就是领导者手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被人拿走了,它包括领导者手中最重要的权力,最重要的能力、信息、资源,以及最重要的关系。传统的领导者手中握有权力和资源,握有现成的“优势”,而且对被领导者就可以指手画脚,就可以指挥控制。作为一名领导者,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是因为,领导者手中的“优势”不仅对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而且对被领导者来说更是最重要的。离开了领导,离开了领导者,被领导者寸步难行。 根据前面的分析论述,我们可以肯定:领导替代削弱了领导者的优势。一是被追随者动了领导者的优势。追随者的知识增多,能力增强,权利意识增强,他们对领导者不像过去那么百般依赖,所以事实上削弱了领导者的部分优势。二是领导者自己拿走了自己的优势。优势一定要是新鲜的才有价值。不少领导者满足于已有的认识,满足于现有的能力。而这些东西在今天已过时了,没用了。领导者糟蹋了原有的优势,又没有适时地创造出新的优势。三是领导情境拿走了领导者的优势。是市场经济的体制,是健全的民主法制社会,是这个变化了的时代拿走了领导者的“特权”。领导者必须正视领导替代这个痛苦的现实,并及时地用新领导观和新领导力来应对新问题,适应新常态,开拓新局面。P12-14 序言 中国当下最缺少也最需要新领导力,新常态与治理现代化需要新领导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都需要新领导力。新领导力需要愿景方向,需要凝聚力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新领导力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新领导力“新”就新在与新常态的引领相关,与现代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相关,与顺应时代大趋势的新领导观相关,与领导特质、领导行为、领导情境及领导变革相关,更与贴近实际的领导艺术密切相关。所以,本书分为六章对新领导力加以论述。 第一章新领导观与新领导力。新领导观是新领导力的引领,新领导力是新领导观的运用。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必然追求领导力的新境界、新内涵。新领导力一决策力×影响力,作者对新领导力进行了科学化和中国化的努力,借助这个公式,中国的新领导力可以自信地与世界对话,并能彰显中国特色、中国话语和中国力量。从外部特点看,新领导力一硬权力×软权力,现代治理既要法治又要德治,要刚柔相济,新领导力新在软权力。 第二章领导特质与新领导力。领导者与领导力两条线相得益彰,表里对应。领导者成长一定伴随新领导力的提升,这是本书最基本的观点,领导者要尽快走出“彼得高地”。新领导力重在智德、仁德和勇德的修炼,本书把领导特质修炼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来去自如、方圆兼顾、好事多磨、贵人相助、顺势而为和共同进步更是本书论述新领导力的精华所在。 第三章领导行为与新领导力。新领导力不是表面的领导风格和领导方法,它与领导工作的两件大事密切相关,与领导工作的本质特征以及领导者的本职工作密切相关。新领导力一是愿景方向,战略决策;二是选人用人,凝聚力量。 第四章领导情境与新领导力。新领导力离不开领导情境,它来自实践,来自群众。新领导力不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人对人的直接作用,而是包括制度、文化等因素的领导情境对组织成员的作用。新领导力不仅因人而变,而且随境而变。 第五章领导变革与新领导力。与交易领导和权变领导不同,新领导力不仅要被动应变,更要主动求变;新领导力不仅求真,而且求善,止于至善。新领导力既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既改变了追随者,也改变了领导者自身。 第六章领导艺术与新领导力。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需要对话,需要牵手。新领导力必须结合实际,必须中国化和本土化。领导艺术更富于中国特色,更强调领导实践中的灵活应用。毛泽东超强的领导力和炉火纯青的领导艺术告诉我们,权变不是权术,领导艺术没有唯一答案。领导艺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领导力没有完成时,她永远是“新”的,让我们用“心”拥抱她! 后记 好雨知时节,好风凭借力。当年改革开放大幕刚刚拉开,中央就决定成立国家行政学院。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久,经过精心筹备,国家行政学院于1994年正式挂牌成立。弹指一挥间,学院二十年。二十岁风华正茂,前程可期。作为学院人,我热爱学院,祝福学院。此时此刻,值得纪念。 1994年,记得方克定教务长牵头办中美公共管理研讨班,我和刘熙瑞教授、汪玉凯教授等学人有幸作为国家行政学院首批学员参加。来自哈佛等世界知名教师的授课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从此知道了什么叫世界眼光。可以说是行政学院一见钟情,心向往之,两年后我正式调入国家行政学院任教。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国家行政学院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应运而生。我的人生也顺应时势抓住了机遇。一是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恢复高考,我抓住人生第一个机遇,考上了大学,改变了人生命运。第二个机遇是18年前调进了国家行政学院,从此人生有了更大的平台和舞台。第三个机遇是选择领导力和领导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人生能够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能够拥有那么高的平台,那么神圣的讲台,感到足够幸运! 1984年我在武汉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研究领导学,至今我从事领导学研究已整整30年,同样值得纪念。十年前我开始构思撰写“新领导”丛书。2004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新领导观》,之后就想写《新领导力》《新领导者》和《新领导学》,但俗务缠身,迟迟动不了笔。值此庆祝国家行政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名师文库,我也忝列其中。于是就在前两年出版的《简约领导》《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和《领导力与领导艺术》的基础上综合提炼改写成这本《新领导力》,完成了十年前的一个心愿。感谢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踏遍青山人未老,前边风景更好。今年我正好60周岁,也很值得总结,值得纪念。做社会人文学科研究,也许60岁刚刚开始,刚刚开悟。为我挚爱的干部培训事业,为新领导力和领导科学的学术研究,我愿再奋斗20年!相信学院40周年时,一定会建成世界一流的行政学院。中国有梦!学院有梦!人生有梦!祝中国梦、学院梦和个人梦都能梦想成真! 学院20年,给我机遇,值得纪念,感恩学院!学科30年,给我平台,值得纪念,感恩学科!人生60年,给我感悟,值得纪念,感恩人生! 刘峰 2014 感恩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