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太平广记(双色插图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太平广记》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至北宋初年的短篇小说总集,其特点主要是‘广’,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书在内;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分类清楚,基本都属于志怪性质的故事,代表了中国文言小说的主流。

李昉编写的这本《太平广记》节选了《太平广记》中神仙、女仙、道术、异僧、报应、谶应等二十五类当中的部分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丰富的图片,为您展现出汉唐志怪小说令人惊奇叹服的想象力,藉此使您从中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风尚习俗。

内容推荐

李昉编著的《太平广记(双色插图版)》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书中收录最多的是小说,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说总集。

目录

神仙篇

 王子乔

 东方朔

 吕文敬

 凤纲

 琴高

 郭子仪

 鬼谷先生

 萧史

 李八百

 张道陵

 吴真君

 徐福

 月支使者

 卫叔卿

 阳翁伯

 张子房

 河上公

 刘安

 孙登

 左慈

 董奉

 郭璞

 玄真子

 蓝采和

 轩辕先生

 郑玄

女仙篇

 太玄女

 萼绿华

 园客妻

 西河少女

 梁玉清

 西王母

 上元夫人

 玄天二女

 钩翼夫人

 南阳公主

 麻姑

 秦宫人

 天台二女

 缑仙姑

道术篇

 周贤者

 王常

 叶虚中

 郑君

 程逸人一

 李处士

 骆玄素

 周生

 董仲君

异僧篇

 通公

 阿专师

 阿秃师

 骆宾王

 玄奘

 李德裕

 法喜

 法琳

 徐敬业

 法度

 素和尚

报应篇

 赵文若

 赵文昌

 新繁县书生

 王忠干

 王偁

 李元一

 娄师德

 王瑱

 江融

 李詹

 王公直

 黄敏

谶应篇

 神尧

 天后

 高颖

 突厥盐

 封中岳

 杨柳谣

 黄獐歌

 乌鹊窠

 鲤鱼儿

 黄犊子

 阎知微

骁勇篇

 马磷

 白孝德

 李正己

 李嗣业

 马勋

 汪节

 彭先觉

 王俳优

 钟傅

 墨君和

 周归祐

 柴绍弟

 薛仁贵

 赵云

 吕 蒙

 秦叔宝

豪侠篇

 昆仑奴

 红线

 兰陵老人

 僧侠

 聂隐娘

交友篇

 苟巨伯

 管宁

 竹林七贤

 嵇康

 王安期

 王敦

 孙伯翳

 唐霍王元轨

 王方翼

 吴少微

 张说

 陆龟蒙

 山涛

诙谐篇

 蔡谟

 诸葛恢

 周顗

 韩博

 习凿齿

 孙盛

 祖纳

 郝隆

 罗友

 张融

 何承天

 王绚

 王戎妻

 张祜

 晏婴

 徐孝嗣

 沈文季

 沈昭略

 陆机

嘲诮篇

 李远

 皮日休

 张鷟

 石抱忠

 郑情

 宋务先

 傅岩

 侯味虚

 贾言忠

 司马承祯

 李敬玄

 姜晦

 魏光乘

 邵景

酷暴篇

 张亶

 王旭

 京师三豹

 张孝嵩

 王弘义

 酷吏

 杨务廉

 李全交

妇人篇

 杨容华

 上官昭容

 谢道韫

 张睽妻

 关图妹

 鱼玄机

 赵飞燕

 夷光

 董氏

 高睿妻

 崔敬女

 李畲母

 卢献女

 邓廉妻

 肃宗朝公主

 潘炎妻

 刘皇后

 河池妇人

 贺 氏

夜叉篇

 杨慎矜

 江南吴生

 朱岘女

 杜万

 马燧

 薛淙

 丘濡

 陈越石

 张融

妖怪篇

 翟宣

 臧仲英

 顿丘人

 王基

 朱道士

 郑生

 赵士宗

 曹朗

 秆儿

 李约

草木篇

 合离树

 玉树

 荔枝木

 酒树

 娑罗绵树

 刺桐

 黄漆树

 木兰树

 椰子树

 没树

 槃碧穑波树

 棘竹

 筻筋竹

 菡蓖竹

 罗浮竹

 竹实

 摇枝粟

 凤冠粟

 绕明豆

 延精麦

 紫沉麻

禽鸟篇

 飞涎鸟

 精卫

 仁鸟

 鸐(dí)

 韩朋

 细鸟

 王母使者

 张氏

 漱金鸟

 鹜

 纸鸢化鸟

书篇

 蔡邕

 钟会

 师宜官

 梁鹄

 左伯

 胡昭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韦昶(chǎng)

 张旭

 隶书

 章草

 行书

 飞 白

 草书

 汲冢书

画 篇

 冯绍正

 张藻

 陈 闳

 韦无忝

 卢棱伽

 老君庙

 金桥图

 崔圆壁

医篇

 张仲景

 范光禄

 徐文伯

 徐嗣伯

 腹瘕病

 李子豫

 华佗

 陶俊

梦篇

 郑玄

 杨炎

 窦参

 李逢吉

 王播

 豆卢署

 韦词

 皇甫弘

 高元裕

 杨敬之

 卢贞犹子

 周昭王

 吕 蒙

 吴夫差

 侯君集

 元稹

 刘道济

神 篇

 四海神

 宣州司户

 崔圆

 屈原

 齐桓公

 温峤

 伍子胥

 季广琛

 刘可大

 奴苍璧

 南缵

 王常

 张璞

 葛祚

鬼篇

 魏徵

 嵇康

 赵伯伦

 朱彦

 桓回

 周子长

 荀泽

 桓軏(yuè)

 朱子之

 杨羡

 王肇宗

 张禹

山 篇

 大翮(hé)山

 山精

 石鸡山

 新丰山

 庆 山

 瓮峰

 夸父山

 插灶

 河山石斛

 嵩梁山

 石鼓山

 射的山

 鸣铙山

水篇

 零水

 暴水

 渝州滩

 神牛泉

 燕原池

 陆鸿渐

 绿珠井

 临沅井

 火井

 盐井

 御井

 王迪

 贾耽

 八角井

试读章节

神仙篇

王子乔

【原文】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①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日:“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注释】

①好:喜欢,喜爱。

【译文】

相传,太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他平时很喜欢吹笙,能够吹出凤凰呜叫的声音。有一次,他在河南的伊水和洛水之间漫游的时候,被一个叫做浮丘公的道士接到了嵩山上居住,一住就是三十年。到了后来,人们到山中去寻找他,桓良看到了他。他便对桓良说道:“麻烦你转告给我的家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缑氏山上便可等到我了。”到了七月七日那一天,人们都来到缑氏山上,果然看到了太子乔骑着一只白鹤停在了山头之上。只是他看着人们,并不到大家的跟前,只是频频举手向人们致意,过了好多天才自在地骑鹤飞去。后人为他在缑氏山和嵩山立下了祠庙。

东方朔

【原文】

东方朔,小名曼倩。父张氏,名夷,字少平;母田氏。夷年二百岁,颜若童子。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死时汉景帝三年也。邻母拾朔养之,时东方始明,因以姓焉。年三岁,天下秘识,一览暗诵于口,恒指挥天上空中独语。邻母忽失朔,累月暂归,母笞④之。后复去,经年乃归。母见之大惊日:“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吾?”朔日:“儿暂之紫泥之海,有紫水污衣,仍过虞泉湔浣②,朝发中还,何言经年乎?”母又问日:“汝悉经何国?”朔日:“儿湔衣竟,暂息冥都崇台,一寤眠,王公啖儿以丹栗霞浆,儿食之既多,饱闷几死,乃饮玄天黄露半合。即醒,还遇一苍虎息于路,初儿骑虎而还,打捶过痛,虎啮儿脚伤。”母便悲嗟,乃裂青布裳裹之。朔复去家万里,见一枯树,脱布挂树,布化为龙,因名其地为“布龙泽”。朔以元封中,游鸿漾之泽,忽遇母采桑于白海之滨。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日:“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朔既长,仕汉武帝为太中大夫。武帝暮年,好仙术,与朔狎昵。一日谓朔日:“吾欲使爱幸者不老,可乎?”朔日:“臣能之。”帝日:“服何药?”日:“东北地有芝草,西南有春生之鱼。”帝日:“何知之?”日:“三足乌欲下地食此草,羲和以手掩乌目,不许下,畏其食此草也。鸟兽食此,即美闷不能动。”问日:“子何知之?”朔日:“小儿时掘井,陷落井下,数十年无所托。有人引臣往取此草,乃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与臣一只履,臣乃乘履泛泉,得而食之。其国人皆织珠玉为簟,要臣入云韨之幕,设玄珉雕枕,刻镂为日月云雷之状,亦日‘镂空枕’,亦日‘玄雕枕’。又荐毫之珍褥,以百之毫织为褥。此毫褥而冷,常以夏日舒之,因名‘柔毫水藻之褥’。臣举手拭之,恐水湿席,定视乃光也。”

【注释】

①笞:用鞭、杖、竹板抽打。

②湔浣(jiānhuàn):清洗,洗涤。

③鸿濛: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濛。

④狎昵:指过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译文】

东方朔的小名叫做曼倩。他的父亲叫做张夷,字少平,母亲为田氏。张夷活到了二百多岁,面貌仍然像是小孩子一样。东方朔出生三天之后,母亲田氏就死去了,时年汉景帝三年。邻家的一个妇女抱养了他,这个时候东方刚刚发白,妇女就用“东方”作为他的姓。东方朔三岁的时候,就能够过目不忘,任何经书秘文他只要看过一遍就能够背诵出来,还时常指着天空自言自语地说话。有一次,养母忽然之间发现东方朔失踪了,过了一个多月才回来,养母便鞭打了他一顿。到了后来东方朔又离家出走,一年之后才回到家中。养母看见他之后大吃一惊道:“你走了一年时间,叫我怎么能不担心呢?”东方朔说道:“孩儿只不过是到紫泥海玩耍了一天,海里的紫水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又到虞泉中洗了洗,早上出去的中午就回来了,怎说我去了一年呢?”养母就问道:“你都去过什么地方了?”东方朔便道:“我洗完衣服之后,就在冥间的崇台稍事休息,睡了一小会儿觉,冥间的王公给我吃了红色的栗子,喝了玉露琼浆,我吃得十分饱差点撑死了,就又给我喝了半杯的九天上的黄露。醒来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只深青色的老虎,就骑着它往回走。因为我着急赶路使劲捶打那只老虎,老虎把我的脚都给咬伤了。”养母听完之后,心中十分难过,撕下一块青衣裳布给东方朔包扎了脚伤。到了后来,东方朔又离家出走,到了离家一万里的地方,看见了一株枯死的树,就将养母给他包扎脚伤的布条挂在树枝上,那布立刻化成了一条龙,后人就把那个地方叫做“布龙泽”。汉武帝元封年间,东方朔到宇宙未分天地时的大湖上游玩,忽然之间看见他的母亲田氏在白海边上采桑叶。过了一会儿,一个黄眉毛的老人来到他的面前,说道:“她从前是我的妻子,是太白星神转生到了世上。从现在开始,你也是太白星神了。我吞气修炼已经九十多年了,我的瞳孔之中发出的青光能够看见阴暗的地方隐藏的东西。我三千年换一次骨骼和骨髓,两千年蜕一次皮除一次毛发,我生来已经换了三次骨骼蜕了五次皮毛了。”东方朔长大成人之后,在汉武帝朝中担任太中大夫。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十分爱好道家的神仙方术,和东方朔很是亲近。一天他对东方朔说道:“我想让我喜欢的人长生不老,这个可以做到吗?”东方朔说道:“我能让陛下做到。”汉武帝便问道:“那需要服什么药呢?”东方朔说道:“东北有灵芝草,西南有春生鱼,它们都可以让人长生不老。”武帝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东方朔说道:“三只脚的太阳神鸟曾经下地想要吃下这种灵芝草,羲和氏用手捂住了它的眼睛,不准它飞下来,担心它吃草。鸟兽如果吃了灵芝草,就会全身麻痹动弹不得了。”武帝又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东方朔说道:“我小的时候挖井不小心摔到了井底下,十年的时间上不来。有一个人就领着我去采灵芝草,但是隔着一条红水河渡不过去,那个人脱下一只鞋给了我,我就把鞋当成了船,乘着它过了河摘到灵芝草吃了。那里的人都用珍珠白玉串成了席子,他们带着我进到云霞做成的帐幕之中,让我躺在墨玉雕成的枕头上,枕头上刻有日月云雷的图案,这样的枕头叫‘镂空枕’,也叫‘玄雕枕’。又给我铺上了十分柔软的毫毛编织的褥子,是用一百只的毛织成的。这样的褥子摸上去凉凉的,通常是夏天才铺它的,所以叫做‘柔毫水藻之褥’。我用手摸的时候,认为是水把褥子给弄湿了,而定睛一看才发现是褥子上面有一层光芒。”P1-3

序言

《太平广记》是宋代人编纂的一部传奇小说总集。全书共五百卷,九十二大类,一百五十多个小目,近七千个故事,约二百八十万字。入选的故事大多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藏等典籍,无论是神怪故事,还是人间的故事,都表现出鲜明的“搜奇觅怪”的倾向,因而历来受到传奇和志怪小说史家的重视。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李防、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开始编纂此书,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取名《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虽然内容庞杂,体量巨大,但因为分类合理,所以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如全书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小类中的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因此查阅起来非常方便。

从内容上看,《太平广记》收录得最多的是小说,因此被视为宋代之前的小说总集。其中有许多故事,其原书多已失传,仅在本书内存有佚文,因此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作品。全赖此书而得以流传。书中最受后人重视的是杂传记9卷,包含了《李娃传》、《柳氏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传奇名篇。还有器玩类的《古镜记》,鬼怪类的《李章武传》、神异类的《离魂记》《任氏传》《南柯太守传》等,也都是现存最早的本子。

总观《太平广记》诸篇章,其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收入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术、方士、异人、异僧、释证和草木鸟兽精怪等,可谓汗牛充栋。由此可以看出,“志怪”是汉唐五代小说的主流方向。这种志怪的特征,自春秋战国以来,直到清代《聊斋志异》系列的拟古派小说,都跳不出这个框。

细究起来,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这种志怪倾向,与道教、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有直接的关系。此外,历朝历代普通百姓生活困苦,他们渴望超脱现实的苦难,这就更加助长了这种志怪的倾向。到了唐代,道教、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达到巅峰,社会矛盾也空前激化.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唐人传奇和志怪小说,这也是该书中唐人传奇和志怪小说占据了相当大比重的原因。

在唐代,道教和佛教竞争激烈,道教虽然不占上风,然而由道士和信奉道教的文人编造出来的神仙故事却影响很大,产生了不少优美动人的小说。例如写方士上天入地寻找杨贵妃的《长恨歌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此外,唐代小说中的名篇如《柳毅传》、《无双传》、《虬髯客传》,以及《杜子春》、《张老》、《裴航》等均收录该书,这正是该书的亮点所在。

正是由于该书具有了以上的这些特征,因此明清以后,历代研究我国古代小说的人.都要以《太平广记》为蓝本。例如,鲁迅在编辑《古小说钩沉》和《唐宋传奇集》时就充分利用了该书。他在《破(唐人说荟)》一文中说:“我以为《太平广记》的好处有二,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收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别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们看到厌而又厌,对于现在谈狐鬼的《太平广记》的子孙,再没有拜读的勇气。”

此外,《太平广记》对后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宋代以后的话本、曲艺、戏剧,大都是从《太平广记》当中选取素材,或将许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编。例如演张生、崔莺莺故事的《西厢记》,有各种不同的剧本,这个故事差不多已经家喻户晓了,可是最早保存在该书里的素材《莺莺传》,却很少有人知道。因此,当下倘若有心的读者将《莺莺传》和《西厢记》的部分篇章对照阅读,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与发现。

有了以上的这些看点,就促成我们编纂一本《太平广记》的精选版本,以供当前的读者选用学习。

本书节选了《太平广记》中神仙、女仙、道术、异僧、报应、谶应等二十五类当中的部分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丰富的图片,为您展现出汉唐志怪小说令人惊奇叹服的想象力,藉此使您从中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风尚习俗。

需要指出的是,书中有不少宣扬佛法灵验和因果报应的故事,希望读者以客观历史的眼光对待。因为,若是完全剔除这些内容,则本书即无存在之必要;我们既然是希望通过这些篇章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风尚习俗,就不得不原原本本地加以选入。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