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竞幕后史》是一部展现中国电子竞技20年、揭秘电竞圈幕后传奇故事的力作。
BBKinG国内资深电竞人 ,踏遍国内外30座城市,走访67位超级电竞人,全景展现电竞人、电竞组织、电竞赛事的跌宕20年发展。
零距离接触电竞大神的成长历史,细说电竞组织间的荣辱与共,透视各电竞赛事的起源演变,详解各电竞组织的起起伏伏。
马天元、李晓峰SKY、卞正伟Alex、伍声2009、海涛、马伯庸、花总丢了金箍棒、朱炫等鼓掌推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电竞幕后史 |
分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其他运动 |
作者 | BBKinG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电竞幕后史》是一部展现中国电子竞技20年、揭秘电竞圈幕后传奇故事的力作。 BBKinG国内资深电竞人 ,踏遍国内外30座城市,走访67位超级电竞人,全景展现电竞人、电竞组织、电竞赛事的跌宕20年发展。 零距离接触电竞大神的成长历史,细说电竞组织间的荣辱与共,透视各电竞赛事的起源演变,详解各电竞组织的起起伏伏。 马天元、李晓峰SKY、卞正伟Alex、伍声2009、海涛、马伯庸、花总丢了金箍棒、朱炫等鼓掌推荐! 内容推荐 中国电子竞技从1998年左右开始兴起,伴随了“80后”“90后”的整个青春。作为一种非主流的亚文化,电子竞技一度被大部分人认为是洪水猛兽,但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电竞也不例外。 《中国电竞幕后史》作者BBKinG用了三年的时间,走访了几十位专业电竞人,搜集了20年中国电竞发展的各种资料,完成此书。在书中,作者立体地展现了从开始到现在,电竞江湖里的那些奇人、著名组织、重大赛事、圈内趣闻。同时,对于电竞行业未来的发展,以及电竞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本书也有诚意的立场和恳切的劝告。 有料、有趣、有段子,本书将给你展示一个个神秘、真实极具励志气质的电竞圈幕后故事。 目录 自序 中国电竞,让路更多一些——TEDx演讲稿 破题 刀工与大厨 章一 电子竞技的百家争鸣 章二 贫民窟走出的电竞百万富翁孟阳 章三 中国《星际争霸》兴衰史 章四 马天元——《星际争霸》WCG双打世界冠军 问答 如何突破环境的限制从周围人中脱颖而出? 章五 电子竞技新闻网站的革新 章六 中国电子竞技对战平台兴衰录 问答 上初中的弟弟想退学打电竞,该如何劝他? 章七 StarsWar的电竞赛事娱乐化探索 章八 海涛和2009的宿命撞击 章九 女电竞人M 章十 女电竞人小苍 章十一 820的人生牌局 章十二 腾讯,他想干吗 章十三 忧虑的平媒《电子竞技》 章十四 EVA剑心补丁包 十年造 章十五 从俱乐部到联盟的演变 章十六 长发飘飘 问答 WCG为什么停办了? 章十七 “多玩”的绝招 章十八 U9,凶猛 章十九 WE.LOL队长:若风Misaya 章二十 Razer创始人兼CEO Min独领风骚 章二一 当李晓峰成为SKY 章二二 左手会跳舞的男人SuhO 章二三 抗韩英雄MagicYang 章二四 父母带他打比赛 山城鬼王 番外篇 电子竞技到底能为人类发展做什么贡献 章二五 西安高校电子竞技联盟XUGA 章二六 Replays.net、StarsWar和WE创始人ZAX 章二七 世界级中国《CS》指挥官Alex卞正伟 章二八 从剑舞红颜笑到IG.xiaoxiao 章二九 艾泽拉斯国家地理创始人Ediart 章三十 TI4世界冠军 Newbee队长张宁 番外篇 一封来自中国竞技麻将的邮件 章三一 苹果牛的《帝国时代》 章三二 电竞娱乐化浪潮 解说小智 章三三 中国电竞解说元老Alone 章三四 格斗天王 小孩曾卓君 番外篇 波士顿棒球记 预告一 雪猹“多边形”:我们错过的不只是几台游戏机 预告二 天狼的COSPLAY工业化梦想 预告三 WOW 暴雪其实不想跟九城“离婚” 后记 请问电竞圈的BBKinG到底什么水平 试读章节 海涛和伍声2009的宿命撞击 1986年6月18日,著名《DOTA》解说周凌翔(海涛)出生于江西九江。9个月后,1987年3月23日,著名《DOTA》世界冠军伍声(2009)出生于山西运城。命运仿佛注定要让这个时代热闹一点。 海涛是我游戏风云的前同事,2009是我现在WE俱乐部同事,我跟他们都分别共事了很久,虽然他们现在都在从事《DOTA》解说的工作,同时经营着不错的淘宝店,但我一直觉得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所以直到采访海涛前,我都没有打算把他们放在一起写。 可是随着采访的越来越深入,我在两个人的成长经历中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有相同的也有很多相反的,假如放在一起写,可能我们会更明白他们在2011年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涛9大战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语言撞击,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而是在中国现今社会中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下培养出的宿命撞击。 海涛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九江当地一家餐饮服务公司的经理,虽然收入不高,但是性格随和爽朗,朋友很多。不幸的是海涛9岁的时候,他父母就离婚了,他跟父亲住在一起。海涛没有说父母离婚的原因,只是说当时他很希望父母能复合,从此开始了近6年的两头劝解,虽然在他15岁上高中时,父母最终复合,但这段经历让当时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海涛变得十分独立早熟。 伍声(网名2009)出生在山西一个背景还不错的家庭中,前几年他们全家迁到西安,有一次我们出差去西安时,他母亲开车来机场接我们,聊天时很慈爱睿智。 2009在跟我一起做校园行的时候聊起过他的父亲,似乎是位高管(没说得很清晰,我当时也没深问),也是一位很传统的严父。我们知道大部分的中国传统父子关系总会有些不苟言笑的较劲,再加上老一辈对“电子游戏”根深蒂固的质疑,这使得刚开始做《DOTA》职业选手的2009必然遭到父亲的反对,个性倔强的2009在外面不服输地硬撑着,母亲则一边在中间打圆场,一边偷偷给2009寄钱,好让他维持生活、坚持梦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2009最开始养战队的钱都是他母亲偷偷给的。 在这一点上我要为2009等电子竞技人说句话,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他们后来的收获,并没有看到他们最开始顶着压力和风险不计回报的付出,这是不公平的。 从出生背景来说,2009和海涛两个人有一定差距,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因为种种原因变得十分独立。海涛是因为父亲的性格很宽容;而2009是在2002年升高中时就被家里转到上海育才中学,成为一名高考移民,一个举目无亲的15岁男孩开始了异地求学之旅,并且最后还能在2005年以高分进入浙大,这不但需要很强的自控能力,也需要相当独立的自主意识。 P65-66 序言 中国电竞,让路更多一些 ——TEDx演讲稿 经常有人问我,电子竞技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电子竞技就是把“人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过程电子化了。只是必须以公平、公正和契约精神为前提。 所以,与一些人看法不同的是,我认为,任何游戏都可以做出电子竞技模式,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电子竞技选手。我们周围,很多年龄大的人在网上斗地主、打桥牌;小孩子坐在一起用iPad玩《愤怒的小鸟》比谁分高;女孩子玩体感游戏两个人飙舞;年轻人组队玩的《DOTA》《英雄联盟》,以及未来会越来越完善的3D虚拟技术游戏,这些项目只要在公平、公正和契约精神的前提下发展,就会衍生出比赛、明星、俱乐部、媒体、直播平台等复杂的电竞体系。 这就是我理解的电子竞技,说起来好像不到一分钟就结束了,但是这背后是全世界无数电竞人十多年的艰难探索和尝试。 1999年,韩国建立了第一个专业游戏电视台OngameNet,就是现在依然很有名的电子竞技赛事OGN的主办方,同年他们成立了韩国电子竞技协会KeSPA,也就是说,韩国人在1999年就建立了这样一个电子竞技模式。 电视台+电子竞技+KeSPA这个模式相当厉害,电视台天生拥有推广渠道和变现能力,电子竞技做产品,行业监管强化了规则和契约精神,让行业各个链条可以标准化,环环相扣,稳定发展。 而且韩国的游戏电视频道的覆盖率非常高,2006年,OGN在韩国接入了1300多万户家庭,而这一年韩国的总人口才4700多万,再加上韩国政府的支持,他们的电竞赛事赞助商都是大韩航空、三星、现代这样的大企业,有如此高的群众基础和完整的商业模式,让韩国电子竞技经历了从1998年到2008年辉煌的十年。 同时期的中国电子竞技,在2004年之前发展得非常快,大家通过WCG、CPL和ESWC等国际赛事,开始见识到韩国电子竞技商业化运作的成功,他们的模式也被我们认为是当时最好的模式。 所以当2003年11月,中国电子竞技被国家体育局设立为中国第99个体育项目时,我们欣喜若狂,一方面因为我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把韩国电子竞技的模式在中国搞起来了,另一方面中国很多卫视都已经做好了游戏节目的入口,比如,旅游卫视的《游戏东西》,上海电视台的《游点疯狂》,西安电视台的《游戏俱乐部》,CCTV5的《电子竞技世界》,而且这些节目的收视率都名列前茅,可以说中国电子竞技在那一刻有着无与伦比的资源和市场前景。 而这一切,都停止在2004年4月12日,那一天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刚才说的那些节目,全部被停掉了,这意味着从那一刻起,韩国电子竞技的那条路,在中国彻底被堵死了。 所幸的是,中国电子竞技爱好者和电竞人都没有放弃,我们找到了一条新的路,也是当时唯一的一条路。 后来又有了互联网+电子竞技这条路,可是,怎么走呢?我们当时并不是太清楚,但是我们发现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时期有很多亚文化都被挡在主流媒体的外面,而这些越来越强烈的发展诉求终于逼出了一个新的技术。 它叫P2P流媒体直播技术,实现了点对点的视频传输,这个技术简单地说就是,让互联网上的视频看的人越多速度越快,这样就解决了单一服务器无法支撑很多人同时连接的问题,很有意思的是,正好在2004年这个技术突破了关键难点,随后在中国出现了PPLive和PPS这样的直播平台,让中国电子竞技也找到了新的模式。 P2P直播平台+电子竞技新模式,正是这个模式,让中国电竞爱好者,从2005年开始,只需要坐在家里或者网吧里就可以看到中国乃至世界级的电竟比赛,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的WCG世界总决赛,WE俱乐部的SKY李晓峰获得WCG两连冠时,身披国旗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全世界的电竞爱好者都同步看到了。也就是在这之后,我们出去跟厂商谈合作的时候,终于不用先花一个小时解释什么是电子竞技了。 可是,客观地说,这种模式受时代的限制太大了,即使到现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互联网的用户培养,如今在网上看视频直播的观众数量跟传统媒体相比,依然差距巨大,更别说10年前了。 所以,这个模式当时能给赞助商的回报就比较小,给人蒙酌少,得到回报就不可能很高,于是,这让电子竞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能饥一顿饱一顿地活着,根本谈不上发展。 而这个时期电子竞技活得最滋润的模式是什么?大家猜一下? 富二代模式。 大家别笑,中国电子竞技最困难的时期,就是在这些对电子竞技非常热爱的富二代的接济下走过来的。 可是,这个模式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稳定,这个钱说断就断了。 于是,当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没有赞助商、推广渠道太窄、基本没有变现模式的电子竞技又一次跌回了黑暗中,很多电竞组织被打散,很多电竟人被迫去了其他行业。 在2008年到2010年的这3年里,中国电竞人吃了很多苦头,但是现在回头看,这是很值得的,正因为那3年的全行业萧条,让电竟人和电竞爱好者都深深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个行业光靠理想是发展不下去的,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推广渠道、自己的变现模式,才能活下去,就像郭德纲说的,我们必须要活得很好,才谈得上发展,才谈得上壮大。 所以到2010年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我个人认为此时的中国电子竞技才算开始成熟了。 而在这一年也发生了几个非常重要的事情,2010年12月8日,优酷上市了,上市之前,优酷就开始大力推广游戏频道,特别是电子竞技,很多《DOTA》的退役选手和解说,开始在优酷上开自己的频道。 也是这一年,团购网站的概念兴起了,网页游戏联合运营的模式出现了,以及最重要的一点——“90后”20岁了。 简单地说,这一年电子竞技不但突然有了新的推广渠道,更多变现手段,而且市场也更大了。 2011年有个游戏服装品牌,它的创建人也是电竟爱好者,他有很多做服装的资源,于是把电竞和自己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做出了印游戏图案的服装,然后他找到一个知名解说帮他做推广,没想到这个解说开了个淘宝店,第一个月就做到30万的月销售额,之后每个月都在翻。 大家突然发现,原来电子竞技还能这样玩呀,于是,很多电竞明星和解说纷纷开起了自己的淘宝店,卖东西,最开始是卖跟电竞相关的鼠标、键盘这种外设,后来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现在不但有服装、外设、零食,还有箱包、生活用品、旅游产品,甚至成人用品等。其中就有大家经常听到的肉松饼模式,它的成功意味着电子竞技的新模式也就此成熟。 新路:优酷+淘宝+电子竞技。我个人认为,这个模式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把这个模式称为自我关注度变现。这意味着中国电子竞技,有自己的推广渠道,有了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变现方式,从这一刻起,即使没有赞助商,没有富二代,电子竞技也可以活下去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存在多年的矛盾终于被激化了。 我把它叫中国电子竞技的泡沫战争。 这种泡沫战争在中国电子竞技发展的这17年里,打了好几次,其中最大的一场发生在2010年的《DOTA》时代,由于电竞行业展现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吸引了很多资本的疯狂涌入。 他们进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抢这个行业的核心资源——电竞选手,当时的挖人大战已经打疯了,他们是无视合同违约金的,比如,你俱乐部跟选手签的合同里写违约金是50万、100万,他们直接把这个钱扔在你脸上,然后说,这个人我要定了,就把人挖走了。。当这个泡沫战争打到最后时,所有参战的俱乐部发现自己都是输家,因为花出去的钱根本赚不回来,于是,大家开始意识到,这个事不能这么搞了,电子竞技要重建契约精神,要有规矩。 于是,2011年,中国12家最大的职业电子竞技俱乐部,抱团成立了一个电子竞技联盟。 又经过这近5年的探索和完善,如今的中国电子竞技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行业格局,联盟提供了一种沟通协商的基础,现在每个赛季结束后有专门的转会窗口期,在这个时期里俱乐部的经纪人可以去找其他俱乐部的负责人商谈选手的转会事宜,如果选手出现作弊、代打、消极比赛等行为,甚至是出席活动时的穿衣和言谈举止不合适,联盟都有具体的条文做规范。 到了2014年8月,美国亚马逊以9.7亿美金收掉电竟直播平台Twitch后,很多类似Twitch的直播平台在中国火起来了,又一次引发了资本和大众对电子竞技的新一轮关注,电子竞技的模式也变得更加复杂,我们过几年再来评论它。 关于未来,我认为电子竞技会像当年电影行业刚诞生时一样,它大大降低大众休闲娱乐的消费成本和门槛,而且它比看电影还要方便、廉价、互动性强,这些都将带来一场互动娱乐形式的新革命,并且会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娱乐产业格局。 最后我要说,我今天的这个演讲,并不是来说电子竞技有多好多完美,大家都来玩吧,不是,电竞只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有很多问题我们还在寻找解决方法。 比如,我们经常接到家长的电话,跟我们说自己的小孩子要退学打电竞,他什么办法都用过了,还是拦不住,希望我们能找个电竟明星出面帮忙劝劝他的孩子,我们通常都会帮他劝的。 因为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小孩子,所以我知道,大部分小孩子的内心其实并不是十分确信自己适合走电子竞技这条路的。他们只是在自己学业受挫之后,潜意识里在给自己找新的出路。 我其实根本不在意他是否选择电子竞技,我在意的是,他选的这条路他是不是真的喜欢、是否适合自已,并且知道该怎么走?可这正是问题的根源,我们的社会给小孩子提供的路太少了,除了高考那个独木桥之外,并没有给出什么其他选择,于是,貌似精彩热闹的电脑、互联网、游戏,便成了他慌乱中抓住的救命稻草。而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努力地探索和开拓新的路子,建立一个可以包容孕育新文化的世界,让我们的下一代敢想、敢选、会做,让那些健康向上的亚文化都有机会发芽生长,将来可以站在阳光里,走在沙滩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便是我这个演讲的全部目的,谢谢大家! 后记 请问电竟圈的BBKinG到底什么水平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提问,提问者并不友善,但我还是回答了,因为我觉得有些问题,可能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会想到,于是我用这个回答来做后记,作为本书的结尾。 请问电竟圈的BBKinG到底什么水平? 我就是个幕后做事的,很多人骂我撸狗,而实际上我的工作从没限定在《英雄联盟》,我2001年从《CS》记者入行,经历CCSK记者组、CGA新闻组、Replays商务、WE经理、StarsWar总导演、《游戏风云》人物传记类节目编导等,除了2叭3年尝试客串了一下StarsWar的主持人,基本把这个行业的幕后职位都做了一遍。 新闻报道方面从2002年起就现场报道WCG中国总决赛,2003年报道SK战队首次访华,2004年写了《左手会跳舞的男人苏昊》,2005年写了《当他成为SKY》,后来被李晓峰SKY拿去做了自己的书名。 2005年到上海进了Replays.net,我开始担任StarsWar的总导演,WE和GamesTV是我们的兄弟公司,都在一层楼里。2006年进了上海文广开始做人物传记的电视节目,Moon的视频传记、MagicYang的视频传记、小苍的视频传记等,这些如果你在优酷上搜索“电竞人生游戏风云”就都能找到。 直到现在ZAX、King、SKY我们依然在一起,公司业务线也越来越长,因为我一直在幕后负责商务和执行,也不太参加圈子里的聚会,可能圈内见过我的人都不多。 我经手过的游戏项目赛事从《星际》《CS》《WAR3》《FIFA》《DOTA》《LOL》到《WOW竞技场》《劲舞团》《CF》《跑跑卡丁车》,甚至《泡泡堂》等游戏。 有些人可能会鄙视,这些都算电竞吗? 这么说吧,从2001年到现在,我们为了活下来,为了把StarsWar这个国际电竞赛事办下来,我们什么活都接过,我们做过Chinajoy暴雪的展台全案,也做过徐家汇电脑城前边发传单的路演,StarsWar做了8年,我们贴了8年的钱。 不怕大家笑话,到2012年之前,wE俱乐部仅仅只是收支上的持平。StarsWar对我们来说,是每年赚点钱都陪进去换吆喝的奢侈品,我了年跑全国20个城市的校园行,都是为了贴补公司的支出。 也正因为这些经历,我们早已经学会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游戏项目里去思考整个电子竞技,有人批评说我唯发展论,我只同意一半,电子竞技在2014年之前,还在温饱线上而已,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发展之路要走。 何况,即使是到现在,电子竞技的传播渠道依然很狭窄,电视渠道不能用,互联网视频和直播观看人数与主流媒体相差甚远,加多宝宁愿花上亿去冠名《中国好声音》,也没有给我们个零头。所以,扩大发展渠道,兼容并包,争取到所有能争取的力量推广电子竞技,我个人认为依然是我们的重点。 《权利的游戏》中有句话叫:Winter is coming。 很多人不明白2011年整个电竞圈为什么顶着压力也要把电子竞技联盟建立起来,因为他们没见过这个行业曾经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是有多黑暗,那是一片吃人的丛林,大家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地相互竞争和内耗。 只有真正见过那种冬天的人,才会懂得我们要抱在一起取暖才能活下去,所以T13那年惨败,无论外界怎么责骂联盟,俱乐部们依然抱在一起,核心的人心里都很清楚,分开大家都会被冻死。 可是没有经历过电竞之前发展的人,可能在一开始是很难接受联盟的存在的,大家看到的只是突然出现了一个什么都要管的机构,选手赛后不想跟对方握手言和要管,选手不爽队友想跳槽也要管,偶像们抱怨,粉丝们心疼就来骂联盟。 没人喜欢被管着,我也不喜欢,但如果行业内没规则,大家只凭自己开心做事,基本的契约精神不建立,这个行业是没办法往前走的,外面的投资商也只会觉得不成熟。 可是有些人一边喊着要规范行业,一边做着破坏契约的事情,而且他自己还意识不到。 所以King在被选出来做联盟主席的时候,他就做好了被骂的准备。他说,十年前我们去韩国看比赛,门口都有人举着牌子抗议KeSPA的(韩国电子竞技协会),我们就是来做黑脸的。 就凭这句话,我一定会站出来支持他,为了让这个行业更好一点。 这也就是我站出来写《中国电竞幕后史》的原因,记录电竞人在那些冬天里的挣扎。 当然,被骂一定是有地方没做对,探索总归要试错,这是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 还有,中国电子竞技不仅仅只有一些台前的解说和主持人,可能你无法想象,你看到的每个台前人员的背后,都至少有10个人在做幕后支持工作,这是一个庞大而被忽视的集体,却有很多故事。 你可能不知道有联盟的工作人员被黑社会电话威胁杀全家吧?联盟约束住了太多人的贪婪,这个人性的矛盾几乎无法调和。 有人说,BBKinG你写的东西根本不是历史,最多是素材。其实我根本不在意这是什么,名字而已,我想做的只是把这个事起个头,把能写的先写了、能做的事做了。 当然,我写的内容有立场,我承认,写作这个事情,你怎么客观都是一个主观创作行为,30多章的幕后史,我大江南北采访了近50个人,就是为减少主观,混电竞圈时间长了有个好处,就算那事我没亲身经历过,我也能马上找到亲身经历过的人。 本书意为抛砖引玉,近20年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很多分支就足够写一本书了,再加上很多电竟人因为种种原因没能采访上,造成书中一定有很多错漏的地方,部分文章的成文时间较早,将来我也会不断完善,希望大家能一起探讨,我会再出续作。 平时我还会继续在知乎网站上回答问题,搜索BBKinG就可以找到我。欢迎邀请,就算题目没那么友善,我也会回答,我没那么矫情,感谢阅读!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一章都凝聚着电竞人丰富的人生经验,正是这些成功的探索经验,影响着中国电竞未来的发展,也吸引了无数爱好者为中国电子竞技的辉煌前仆后继,努力奋斗。 ——《星际争霸》WCG双打世界冠军 马天元 BBKinG是我见过的非常认真的资深电竞人,他的《中国电竞幕后史》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有深度的一本书,在这里我也向那些喜欢电竞的朋友们推荐下,这本书值得一看。 ——魔兽争霸WCG两届世界冠军 李晓峰SKY 一个经历了电竞十五年长跑的资深从业人员,BBKinG朴实的语言有血有肉有深度,业内无人能出其右。 ——《DOTA》世界冠军、前《DOTA》职业选手、现著名解说 伍声2009 一代代人或壮丽似海,或暗涌如潮,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肺腑的青春故事,就组成了一段段历史。电子竞技是我的青春,所以这就是我的历史。感谢我的好友刘洋记录下这段历史,你应该看看。 ——著名电竞解说 海涛 这是一本既能概括电竞历史,又具有很强说服力的书! ——前WE俱乐部LOL分队队长 若风 带你走近那些酷爱玩游戏的熊孩子,看看他们创造的世界! ——著名电竞解说女选手 小苍 当游戏成为文化,当电竞不再小众,当年轻时的乐趣逐渐成为时代的记忆,我们需要一位记录者去把这些变迁写入史书。 ——著名作家 马伯庸 这是一部属于新时代竞技者的史记,作者的笔下展开了一幕波澜壮阔的画卷,电子竞技的江湖与传奇人物跃然纸上,生动而有趣。 ——著名作家 花总丢了金箍棒 真实,且饱满着,属于游戏者的故事组成了波澜壮阔的画卷,虚拟世界之外的惊涛骇浪,游戏人生中的快意恩仇,谁又能说它不励志,谁又能说它不燥烈。 ——《年少荒唐》作者、著名编剧 朱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