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奥尔波特生平
第一节 奥尔波特的成长背景
一、奥尔波特的父母
二、女性化的教养方式
三、哥哥弗洛依·奥尔波特
第二节 奥尔波特的学术生涯
一、初入哈佛(1915—1919)
二、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会面(1920)
三、返回哈佛(1920一1922)
四、游学德国(1922一1924)
五、再返哈佛(1924—1967)
六、主要著作
附录1 奥尔波特生平年表
附录2 奥尔波特主要著述列表
第二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篇选译
第一节 “统我”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一、躯体自我感
二、自我认同
三、自我增强
四、自我延伸
五、理性运用者
六、自我映象
七、追求统我
八、理解者自我
第二节 良心与心理健康
一、心理治疗怎样才是成功的
二、心理治疗与宗教
三、冲突和良心
四、整合方面
五、资源整合
第三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著解读
第一节 解读《人格的模式与成长》
一、人格研究的方法
二、人格的发展
三、人格结构
四、人格的评定
五、理解人格
六、评析《人格的模式与成长》
第二节 解读《个体及其宗教:心理学的解释》
一、奥尔波特宗教心理观的形成背景
二、奥尔波特宗教心理观的主要内容
三、奥尔波特宗教心理观评价
第四章 健康人格思想述评
第一节 人格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一、人格概念
二、人格结构
第二节 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过程
二、人格的动力系统
三、健康人格的特征
四、人格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奥尔波特健康人格理论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第五章 心理健康思想运用案例分析
第一节 珍妮的故事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问题分析
三、心理分析过程
四、人格分析过程
第二节 我不是我自己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问题分析
三、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四、结果与思考
五、点评
第三节 “我是天才”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问题分析
三、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四、结果与思考
五、点评
第四节 恨自己父母的男孩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问题分析
三、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四、结果和反思
五、点评
第六章 奥尔波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三、人本主义的发展与新进展
第二节 奥尔波特与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先驱
二、奥尔波特人本主义取向人格理论的思想基础
三、奥尔波特入本主义取向的人格理论
四、奥尔波特,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观
五、奥尔波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