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第2版民国人文温暖插画纪念版)/阅读大中国人物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俊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张俊著的《林徽因(人间四月天第2版民国人文温暖插画纪念版)》按照时间把林徽因的一生分成了十一个片段。本书取史料真实之长,舍其质朴无文之短;取文学描述优美流畅之长,舍其主观臆断、难窥全豹之短,达到纪实性、真实性、整体性和可读性之间的统一。

内容推荐

张俊著的《林徽因(人间四月天第2版民国人文温暖插画纪念版)》是一本随笔作品集,通过唯美的文字展现林徽因斑斓多姿的一生。全书以唯美、详实的内容带领读者走进人物情感内心,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目录

怨妾的女儿

长女徽音

《诗经》里的“徽音”

母亲印象

生活版曹七巧

偷走的童年和天真

祖母去了

二娘来了

我尤爱汝

尴尬的位置

病中奢侈的愉悦

伦敦蓓蕾

女中学生

游学欧洲

两个男人的“英伦之恋”

伦敦之谜

倾心建筑

执子之手

理想的婚姻制度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甜蜜与悲伤

父亲、父亲

东方新娘

白山黑水之间

梁启超的新女儿

应聘东北大学

年轻的建筑系教师

毕业以后的第一件作品

白山黑水之间

香山花海

逼上香山

花期的愿望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初入诗坛

“八宝箱”之谜

太太客厅

所有妇女的仇敌

太太客厅与山西陈醋

“逐林而居”的老金

京派文学的精神领袖

刀子嘴,豆腐心

太太客厅之外

中国营造学社

山西之行

路过一道伤口

第一个登上皇帝祭天宫殿的女性

发现佛光寺

流亡昆明

长沙惊魂

战争的缝隙,如水的沅陵

院士补袜子,太太做苦工

航校学员的“名誉家长”

实实在在地沦为乞丐

困顿李庄

病势汹汹

车站、站长和过客

宾客盈门

哭三弟恒

协助完成《中国建筑史》

新生与弥留

好消息与坏消息

重返昆明

凤凰涅槃

山雨欲来

人间四月天

试读章节

母亲印象

幼小的林徽因像一株充满生命力的幼苗,恣意地在祖父的宅院里生长。祖父是耀眼的阳光,他时而和一些体面儒雅的来客谈笑,时而给孩子们讲有意思的诗文和故事;祖母是轻柔的风,她像一条鱼游走在宅院里,一阵风似的指挥着、r鬟仆妇们浇花、打扫、烹调,当风停下来的时候,她能在枕头、被子、衣服上面像变戏法一样,变出美丽的图案;偶尔,阳光和风相遇的时候,会讨论那些孩子不懂的家事,也会一起写诗和写字。

祖父和祖母,是幼年林徽因的天与地,他们给了林徽因足够的宠爱、欢笑和无尽的满足,他们符合一个婴儿对“家”的全部渴望和要求。

至于父亲,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这个影子和祖父一样,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清俊的面容,也有亲切的笑容。只是,他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出现,偶尔冒出来,他会抱一抱她,但是没有更多的语言——显然,这个在当时已不算年轻的父亲缺乏抱孩子的经验,林徽因觉得没有在祖父和祖母的怀里舒服,于是哇哇大哭,父亲就手足无措地把小家伙“传送”出去。

祖父、祖母,包括偶尔小住的姑母和孩子们,甚至丫鬟仆妇,他们的脸都是安详的、令人愉快的,对于婴幼儿来说,愉快的就是好的。是的,一切都是好的,除了母亲。

小徽因从祖父那里得到阳光,从祖母那里得到清风,那么她从母亲这里得到的是什么呢?是阳光、阴霾、冰雹和暴风雨的集合。母亲也是一个面目姣好的女人,当她微笑,把小徽因紧紧地搂在怀里或者高高地举在头顶的时候,林徽因觉得这个年轻的女人是朝阳,有温润的美丽和温暖。但是,当这个女人眉头紧锁、泪水涟涟、满眼幽怨地盯着林徽因的时候,林徽因觉得万物黯然失色,欢乐和温暖都被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阴霾遮蔽。有时候,这个女人会没来由地用冷冷的、失望的目光看着徽因,那简直就是四面八方砸过来的冰雹;有时候,这个女人又会像着火了一样,怒气冲冲地大吼大叫:“你为什么离我那么远?你为什么不走过来?”

来到母亲身边,小徽因永远战战兢兢,因为这个女人有问不完的为什么,这些问题是小小的林徽因没有办法回答的;因为母亲身上四种天气同时存在,它们之问的转换轻而易举、毫无预兆,让林徽因防不胜防。

小徽因面对母亲的质问,唯一的办法就是哭,哭就是她要离开的语言,所以林徽因一吃完奶,通常都会被抱走,回到祖母那温暖的港湾。

大一些了,林徽因会说话了,她问:“祖母i为什么姆妈总是对我不满意?我哪里做得不好吗?”

祖母弯下腰,仔细地问了母亲说的话和动作,然后淡淡地对林徽因说:“好了,祖母知道了,徽徽什么都做得很好。”  这个对话之后,祖母就带着林徽因到大姑母家住了十天。就是这十天,让林徽因意识到,那个变化莫测的女人,让林徽因又恨又害怕的女人,是她的母亲,她们彼此是爱着的。

是的,小时候,林徽因害怕甚至恨这个女人,因为她经常大吼大叫着说:“我是你的母亲!我才是你的母亲!”林徽因真希望她在撒谎,她宁愿自己不是她生的,她宁愿自己是祖母的小女儿。甚至有一段时间,林徽因坚决认为,自己就是祖母生的。这个女人在骗人。

但是这事过后,不知道是林徽因长大了,让她懂得了这个女人的爱,还是血液里的亲情作用,她突然明白一个事实,自己真的是她的女儿。她所以经常发脾气,是因为……她太孤单,太……可怜了。  

小时候,母亲曾经有一次笑盈盈地问她:“徽徽,你和谁是一家的?”

林徽因脱口而出:“和祖父祖母。”

母亲脸上出现了乌云,但是她忍耐着、驱赶着乌云,继续问:“那你的阿爸和谁一家呢?”

“和祖父祖母。”林徽因想了想,没有更好的答案,只有照实说。

“那姆妈和谁一家?”母亲已经要发怒了。

“姆妈一个人一家!”林徽因已经豁出去了,她没有更好的答案,只好这样了。她看见母亲的脸因为怒气而发红,她以为她又要大吼了,像往常一样。但是这一次没有,母亲突然涌出泪水,呜呜地哭,而且,她照例什么也不说,就那样哭。林徽因想到她是她的母亲,只好走上去,轻轻地拽了拽她的衣袖,说:“姆妈,等我长大了,我和你一家。”母亲因为这句话哭得更伤心了,她抱着这个小女孩亲了又亲,坚定了小女孩长大以后和母亲在一起的决心。

……

P7-10

序言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

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

她美艳如花、风华绝代,但是她生命中的一半时间在和肺病做斗争,中年以后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她出身名门、留学欧美,但是她有一个寂寞的童年,她是一个怨妾的女儿,二十一岁时父亲去世。

'

她可以在北京城豪华的“太太客厅”里优雅地谈笑风生,也可以风餐露宿,坐三等火车,住鸡毛小店,出没于荒郊野外进行考察。

她是三角恋的女主角,诗人徐志摩为她抛弃发妻,哲人金岳霖为她终身守候,建筑学家梁思成呵护了她一辈子。

她是家庭妇女,也是作家;她是两个孩子的慈母,也是建筑师;她是优雅的沙龙女主人,也是风餐露宿进行田野考察的学者;她是貌美如花、情感细腻的女性,也是四处奔走、理智刚毅的“男性”;她拖着病弱的身躯,却带给身边的人们无限的活力。

她真诚、热情、细腻、直率,同时也有几分自恋、自傲,她一生缺乏女性朋友,是有名的“刀子嘴,豆腐心”。

这是我所知道的林徽因,一个多面的、并不完美的林徽因,一个超越了绯闻女主角的林徽因。

很难说林徽因是幸运的,抑或是不幸的。上帝关闭一扇窗,也许会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样,如果上帝打开一扇门,也许就会关闭一扇窗。

大多数时候,生命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暗黑的底子,有的人偏要把它涂成明亮的彩色,有的人却在黑暗中沉沦下去。林徽因是前者。

爱情,是大部分女性存在的理由。所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庐隐嫁了有妇之夫,高傲的张爱玲在胡兰成面前,低到了尘埃里。

可是,爱情常常承受不起生命的重量,一些女子为了钟爱的男子,殉了情,殉了一生。

没有了爱情,生命的意义何在呢?

林徽因爱上了建筑,这是她十六岁就认定的梦想。她选了一个学建筑的丈夫,一同在这个领域探索。作为一个女人,她对建筑是纯粹的爱,她帮助丈夫撰写了《中国建筑史》而没有署名。

对于女子来说,爱情就是手中的沙粒,你攥得越紧,就流失得越彻底。你必须要寻找到另外的理由来充实生命,比如一份职业,一个爱好,一种生活状态。

当爱情不是生命的唯一,爱情之花,反而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次第开放。

人们都认为理智是爱情的天敌,其实它们是亲密的朋友。爱情是花,理智是阳光,没有阳光的沐浴,花儿会很快萎谢。林徽因理智地选择了梁思成,爱情的鲜花变成了婚姻的硕果,一生一世。陆小曼不理智地嫁给了徐志摩,爱情的鲜花残酷地萎靡在无聊的鸦片床上。

女性常常夸大自己的脆弱,认为自己是一株藤蔓,必须缠绕在一棵树上。其实如果内心强大,女性本身就是一棵树。林徽因用脚去丈量,用心去写作,用病体去工作,在忙碌中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管身边是什么样的男性,都不必去依附。她赢得了他们的爱和尊重,一辈子。

林徽因,不管她有多少光环和身份,她的本质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她的人生不算长,可是经历了繁华与优渥,也历尽了贫困与疾病;收获了亲情、友情与爱情,也获得了圆满的婚姻。

她有一个充实丰满的人生。

后记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多少算愤激之言吧。作者却向来不惮以最好的好意来揣测中国人,因此,一些有关林徽因的绯闻,例如在伦敦给四个人发电报,因为对出处的不信任,所以本书不收录。有据可查的林徽因对梁思成坦白爱上别人的“感人”片段,本书也进行了分析。本书尽量收录当事人的信件来佐证叙述的真实性,当然,为了增加可读性,也有许多合理的“小说家言”。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林徽因的传记,有的以史料真实丰富见长,但可读性不够;有的胜在文笔优美,但是一鳞半爪,缺乏对林徽因一生总体、真实的描述。真实性和可读性,也许是传记的一个矛盾吧。

林徽因本人有着奇怪的、迷人的混合气质,她在建筑和文学之间,理智和情感之间,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之间,甚至男性和女性之间,爱情与友谊之间达到了惊人的和谐。在本书的写作上,作者也想像林徽因本人一样,做一个兼收并蓄的尝试:取史料真实之长,舍其质朴无文之短;取文学描述优美流畅之长,舍其主观臆断、难窥全豹之短,达到纪实性、真实性、整体性和可读性之间的统一。

本书按照时间把林徽因的一生分成了十一个片段,在取证和资料的搜集上下了不少功夫,有时候为了寻找一个人名、地名,弄清楚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但是照顾到可读性,最后出现在书中的仅仅是几个字。但是,我乐在其中,无怨无悔。因为,林徽因值得这样的辛苦;为林徽因这样的知识分子作传,也需要这样的严肃和认真。

当然,即使如此,书中仍然不免有遗失错漏之处,望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一年多以来,我的丈夫孙书民、儿子孙浩然给了我写作的很多支持,谨致以深深的感谢。

感谢本书策划艾嘉女士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我的亲戚、朋友和学生都对本书的写作做出了贡献,在此一并致以真挚的感谢,他们是:张力、谭平、张信兴、张秦川、陈黎明、周小舞、黄跃东、曾雪琼、陈娅文、唐菊红、付小燕、袁婷婷、李茜、曾薇、黄马荣、吴松、郭凤兰、唐雪芹、陈佳、张姚、王键、马天浩、李贵东、邱洋洋、杨姝、林晶、陈小佳、宋超、何力、易雪梅、周玲、王仙菊、陈俊丽和杨燕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