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清编著的这本《周保中传》是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持续、深入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本书真实、生动和全面地反映了东北抗联重要领导人周保中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和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情操的奋斗生涯。它可以使我们从这一人物的生命轨迹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自由和解放的奋斗历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周保中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赵俊清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俊清编著的这本《周保中传》是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持续、深入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本书真实、生动和全面地反映了东北抗联重要领导人周保中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和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情操的奋斗生涯。它可以使我们从这一人物的生命轨迹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自由和解放的奋斗历程。 内容推荐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基本上是以‘南杨北赵东周西李’为军事指挥展开的。杨靖宇在南满地区,赵尚志在北满地区,周保中在吉东地区,李兆麟在黑龙江西部地区(1938年西征后)指挥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军事斗争。”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赵俊清著《杨靖宇传》、《赵尚志传》、《周保中传》、《李兆麟传》,对在东北地区从事领导广大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的四位将军的生平业绩进行了客观、翔实、全面的记录和描述,真实地还原了英雄本色和艰难曲折的东北地区抗日斗争历史全貌。作者以坚实的史料做基础,不做无事实根据的褒贬,不妄加臆断评说,以史家治学的严谨态度力求做到“文直,事核,不溢美,不隐恶”,从而使其成为信史。这四部抗联将领传记是东北抗联历史研究的丰硕成果,是东北抗日战争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史料和重要参考读物。 本书是其中的《周保中传》。 目录 再版序言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以身许国英雄志 一、洱海苍山下 二、立志竞高翔 三、从军护约法 四、进学讲武堂 五、游历东南亚 六、转战豫陕广 七、北伐建奇功 八、留学去俄邦 第二章 反满抗日为救亡 一、奉命回祖国 二、任职省军委 三、只身赴吉东 四、纵横论自卫 五、转赴救国军 六、竭力拯艰危 七、贯彻指示信 八、团结山林队 第三章 统一战线结义旅 一、会见平南洋 二、派人赴关内 三、建立同盟军 四、组织派遣队 五、分兵击日寇 六、“讨伐”被粉碎 七、创建根据地 八、吴平来相会 第四章 游击战争辟疆场 一、成立第五军 二、转战铁道北 三、扩展游击区 四、巩固基本队 五、谋划游击战 六、北湖头集会 七、部署反“讨伐” 八、筹建新省委 第五章 团结抗战展宏图 一、致信代表团 二、死里要求生 三、莅会洼洪河 四、攻打依兰城 五、参加执委会 六、策反伪森警 七、配合总抗战 八、设伏歼敌兵 第六章 力挽狂澜战三江 一、成立二路军 二、整顿各部队 三、辗转赴苏联 四、孤山垂悲泪 五、部署向西征 六、三江破壁垒 七、西巡刁翎区 八、突破敌重围 第七章 运筹帷幄反“围剿” 一、严厉惩叛逆 二、攻袭敌木场 三、转移赴宝清 四、战斗在下江 五、前赴伯力城 六、激战孟家岗 七、设伏七星河 八、毁路炸桥梁 第八章 艰难苦斗迎曙光 一、再次赴伯力 二、境外建野营 三、派遣小部队 四、整训练精兵 五、组建教导旅 六、派员侦敌情 七、成立党委会 八、准备大反攻 第九章 再驰疆场斗顽敌 一、抗战得胜利 二、组建自卫军 三、巩固根据地 四、主政在吉林 五、怒斥反动派 六、指挥夺长春 七、出击展攻势 八、围城困敌人 第十章 高风亮节书华章 一、参加高干会 二、赴任去云南 三、狠抓农林业 四、精心搞统战 五、人民好公仆 六、深情忆抗联 七、顽强驱病魔 八、千秋颂赤胆 附录 (一)周保中生平活动年表 (二)征引文献、资料索引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1932年春,中共满洲省委为了加强党在吉东地区的领导工作,决定派遣省委委员、军委书记周保中到宁安,指导抗日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游击队或设法打入在吉林影响较大的抗日义勇军——吉林自卫军或救国军,争取参与领导他们开展的抗日武装斗争。 吉东地区是以宁安为中心的吉林东部广大地区,大体相当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鸡西市、七台河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所属地域及吉林省东部地区。当时,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以松花江为界,江北归属黑龙江省管辖,江南归属吉林省管辖。吉东地区地处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完达山系,大部是山地、丘陵,山峦起伏,地势东部和西北部高,南部和中部低,水量丰盈的牡丹江自南向北蜿蜒注入松花江。中东铁路东部线(滨绥线)贯通这一地区。广阔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河谷盆地适于农耕种植。土地百分之五十以上为地主与富农占有,农民群众多是佃农,主要以租种地主土地维生。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兵连祸结,大批工人、职员失业,农民无力从事农耕,土地荒芜百分之六十。广大世代居住于此的汉族、朝鲜族人民,生活困苦。大批工人、农民脱离生产去参加自发的武装组织,投身反日民族战争。 该地区较早建有中共党组织。宁安是中共早期党员马骏的家乡。穆棱县在1927年建有2个党支部,1930年10月成立县委;牡丹江在1927年建立了党支部;饶河县在1930年建立县委,1931年改为中心县委;东宁县在1930年建有2个支部;密山县在1931年成立特支;宁安县在1930年9月成立县委,下设14个支部。1932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将中共宁安县委改组为中共宁安中心县委,隶属北满特委,下辖宁安、东宁、穆棱、密山4个县(区)委。据1931年底统计,宁安县党员有114人,其中男99人,女15人。支部13个。1932年3月,日军曾占领宁安县城,但被救国军一举收复。在宁安一带有大批抗日义勇军活动,吉林自卫军总司令李杜、救国军总指挥王德林都曾活动于此地。 李杜原是吉林省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第二十四旅旅长。他民族意识强烈,爱国情怀浓郁,见到祖国遭到外敌侵略,便于九一八事变后仅六日(1931年9月24日),高举义旗,在依兰向其部队及所辖各县通电,宣布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1932年1月下旬,日本侵略者指使伪军于琛潋部进犯哈尔滨。1月25日,李杜、丁超、冯占海、邢占清、赵毅、王之佑等率领部队开抵哈尔滨市进行布防。1月27日,伪军于琛潋部遭李杜、冯占海等部抗日部队痛击,粉碎其第一次进攻。1932年1月30日,驻守双城堡车站的自卫军赵毅所部与日军第二师团第三旅团展开战斗。1月31日,李杜等在哈尔滨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由李、丁、冯、邢、赵、王等所率各抗日部队联合组成吉林省自卫军,公推李杜为总司令,组织哈尔滨保卫战。由于日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双城堡阻击战失利。2月2日起,日军第二师团在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向哈尔滨市内发起猛烈进攻。自卫军李杜所部第二十四旅、赵毅所部第二十二旅等部队顽强御敌。但防区一再被压缩。2月4日,日军突破顾乡屯防线。2月5日北满重镇哈尔滨陷落。哈尔滨失陷后,李杜、丁超率自卫军总部撤至依兰,不久自卫军总部所在地依兰又在日军强攻下失守,李、丁由依兰撤向勃利,以后转战于中东路东段哈绥线一带,其所属各部在珠河(今尚志)、密山、勃利、宁安等地活动。 当时,活动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的规模较大的抗日义勇军是王德林所领导的国民救国军。王德林,山东沂水人,1874年生,农民家庭出身。原是驻守在吉林瓮声砬子(今安图明月沟)一带的东北军第二十七旅六七六团第三营营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第二十七旅旅长兼延吉镇守使的吉兴遵照日本人和汉奸熙洽的旨意投降日军,但广大具有爱国天良的官兵则不愿随吉兴降日附逆。王德林就是其中之一,他决心率部抗敌,并时刻准备寻机举旗反日。为鼓动和帮助王德林率部起义抗日,中共东满特委派遣胡泽民、王毓民、孟泾清、刘静安、金大伦(李成林)、贺剑平等10余名党员参加王德林部队开展宣传鼓动工作。 1931年11月间,日本侵略者为打通扩大侵略东北腹地通道,急于修通吉(林)、会(朝鲜会宁)铁路,以使尽早全线通车,便从敦化派出一支日本测量队到瓮声砬子进行铁路路基测量。12月7日,这支测量队在日军保护下进入六七六团第三营防区,并占领了第三营在砬子上的一个哨所。王德林即命令部下向日军开火,当场击毙日本测量员2名。事后,日本人顾问迫令吉兴将第三营调驻他地,并拟将该部缴械。第三营广大官兵基于对日本侵略者强烈义愤,纷纷表示要坚决反抗。1932年2月8日,王德林率全营官兵500余人来到延吉县小城子(今汪清县舂阳镇)宣布起义。在抗日誓师大会上,宣布成立“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王德林任总指挥,孔宪荣任副指挥,吴义成任前方司令。之后,救国军以王德林领导的第三营为基础,吸收了吉林东部各县警察、保安队及红枪会(成员多为农民)和青年学生参加,数日内部队人数迅速发展到1200余人。 救国军成立后,与王德林过从甚密的中共党员李延禄由中共延吉县委派遣参加救国军工作。李延禄,吉林延吉人,1895年生。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救国军后被王德林任命为救国军总参谋长兼补充团团长。中共汪清县委派遣李光组织以党团员、革命农民为骨干的别动队,参加救国军。在救国军中,许多党员都担当了重要职务,胡泽民任前方司令部参谋长,孟泾清、刘静安分别任救国军总部正、副参议长,李成林、贺剑平分别任总部宣传部正、副部长,王毓民任前方司令部秘书长。这些党员干部参加救国军,使救国军进步力量大增,有力地促进了救国军内部政治建设和部队发展。救国军成立后不久,于1932年2月,在王德林指挥下于2月15日攻打了敦化县城,之后又攻下额穆索(今蛟河)及宁安县沙兰镇。不久,救国军指挥部先后移驻宁安五虎林(今林口五林镇)和穆棱兴源镇等地。此时散在吉东各县的义勇军、山林队及许多失业工人、破产农民见王德林英勇抗日,所率队伍纪律较好,受到群众拥护,便纷纷来投,加入其中。一时,救国军迅速发展,到1932年3月问,已编成7个旅、2个骑兵团,总兵力达2万余人,活动于吉东地区宁安、东宁、穆棱、安图、珲春、汪清等10余县。 P38-39 序言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赵俊清撰写的《周保中传》历经数年耕耘,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长篇人物传记的面世,是赵俊清继《赵尚志传》《杨靖宇传》之后又一部反映东北抗日著名将领人生战斗历程的力作。 《周保中传》是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持续、深入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本书真实、生动和全面地反映了东北抗联重要领导人周保中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和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情操的奋斗生涯,它可以使我们从这一人物的生命轨迹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自由和解放的奋斗历程。 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之一,是和杨靖宇和赵尚志齐名的东北抗日战争杰出领导人,是我党和军队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革命者。在他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先后经历过北伐战争、白区地下工作,远赴苏联莫斯科学习;九一八事变后,他到东北从事抗日斗争,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指挥抗联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搏斗,予敌以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又参加了东北的解放战争,为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位身经百战、屡建功勋的东北党组织的重要领导者和军事指挥员,不仅是有着崇高革命情操的爱国者,同时也是一位赤胆忠心,有着宽阔胸怀的共产主义战士。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周保中始终都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战士,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有着伟大理想和不懈奋斗精神的共产党员。他曾说过:“共产党员的一辈子就是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以至生命都献给革命的事业。”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心里想的不是自己身体的病痛,而是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的夫人曾劝他多休息一会儿,他却认真严肃地回答道:“我为党工作的日子越来越少了,只要我能动,就要为党做些工作。”他用自己在战争年代的那种永不妥协、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用颤抖的手撰写了大量回忆东北抗日斗争的文章。他说:“东北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一部分。现在活着的人不多了,我有责任和义务抓紧自己有限的时间把它整理出来,汶样才对得起牺牲的先烈。”就是这样,他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到革命的事业之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周保中的一生,可以说,他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民族和人民,也无愧于时代。在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曾是千千万万个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而英勇献身的中华优秀儿女的一个缩影;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追求光明、坚持真理、永不后退的革命干劲和斗争精神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写照。我们今天的和平、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正是有着无数像周保中这样的革命先辈的奋斗和流血、牺牲才换取、铺就的,我们世世代代要永远遵循这条道路,不断开拓前进。 当今,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巨大成就众所瞩目,但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展好周保中等老一辈革命者开创的事业,尤其要始终不渝地继承和发扬他们创造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东北抗联精神。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向社会宣传东北抗联英勇斗争业绩,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是史学工作者始终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党史研究部门有义务把这项工作完成好。我们相信《周保中传》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前出版,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宣传东北抗联的历史,振奋人们的精神,激励人们奋进,起到一定重要的作用。 2011年8月 后记 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出版社有意再版《周保中传》,我很高兴。 《周保中传》自2011年出版以来得到社会好评,一些读者反映,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到东北十四年抗日斗争的大体进程,了解到东北抗联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了解到东北抗联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更认识了周保中这位抗日民族英雄。 本书作为一部党史、抗联史人物传记,我深深知道由于本人能力所限,书稿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资料的取舍运用上还欠缺功夫,在对传主思想层面的研究还不很够。也有些读者热心指出书中文字、史事错讹之处。自己很想有机会再版时加以更正、补充。 现在,有再版的机会,就很有必要将出版后发现的不足、错误之处,加以修订。为此,本人对书稿又重新阅读一遍,对记叙过于简略地方,又增加一些内容。对传主之所以能够长期在极端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坚持与敌苦斗,所凭藉的诚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两大精神支柱作以适当阐述。同时,对于近些年发现的新的、有价值的史料,如传主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所写的简略自传等,吸纳到本书中。对有些史事做些必要的补充、分析。在修订中,改正一些因笔误产生的错别字。 此次再版,承蒙抗联史研究专家孔令波同志为之作序,责编李智新同志费尽心力,郭健军同志帮助校对,我深表谢意。我还要特别感谢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同志。多年来,王军同志在办好企业的同时,热心弘扬将军文化,创办了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成立了哈尔滨将军文化研究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他倡议建立东北抗日联军将士纪念碑,建立抗联著名将士纪念长廊,出版东北抗联将领传记,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王军同志热心宣传军旅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令人敬佩,值得赞誉。 在王军同志的资助下,本传记得以再版。于此,本人再次向王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赵俊清 2014年9月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