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
郑时培
作者简介
郑时培,浙江衢州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创作“相思湾系列”小小说300多篇,作品曾入选《读者》《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20多种刊物,并多次获奖。《棋王》是他的小小说代表作,曾入选《99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大学语文》等。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黄麂》《绿龟》《白乌》《红鼠》《旧纸片》等。
导读精华
本篇采用白描的写作手法,欧·亨利式的短篇小说结构,生动刻画了一位被尊为“棋王”的抗日英雄。
经典美文
相思湾的傍晚,残阳如血。郑氏祠堂门口,少年郑寿直望着面前的棋盘焦躁不安,不时提起衣袖抹额上的汗珠。许久,郑寿直手里那枚已经捏出汗的黑子才犹犹豫豫地落下。坐在他对面的叶知春不慌不忙挽起袖子,轻轻拈枚白子往棋盘中一摆,站起来狂笑道:“寿直,你输了!哈哈哈……”
郑寿直也站起来,一脸肃穆,呆呆地看着棋盘。这盘棋他们是下过赌注的,郑寿直事先发誓,要是输了就自己剁掉右手。一边看热闹的乡亲都替郑寿直担心,叶知春这人可不是个好人啊。
叶知春笑够了,轻蔑地说:“你要是肯跪下来称我为棋王,发誓以后再不下棋,我便饶了你。”
乡亲们知道郑寿直的师傅是苇河流域闻名的棋师,人们都敬称为棋王,叶知春曾是他手下败将。眼下棋王刚谢世,乡亲们都知道郑寿直未必肯按叶知春说的那样去做。几个上了年纪的都劝郑寿直依了叶知春,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郑寿直回头朝郑氏祠堂上的门匾看了一眼后,一把夺过叶知春手上的砍刀,右手往棋盘上一放,手起刀落,乡亲们还没明白过来,郑寿直那只细嫩的右手已经断在棋盘上。一瞬间,鲜血染红了整个棋盘。郑寿直望着目瞪口呆的叶知春和乡亲们淡淡一笑,说:“以德以艺,你配称王?你等着,我一定会赢你的。”
说完,郑寿直也不等叶知春回答,扯下一条布带将自己的手腕扎紧,沿苇河边大步走去,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连天的芦苇丛中。
几年后,相思湾的乡亲差不多已经忘记了这件事,都忙于为生计奔波,很少有人再去挑战叶知春。即使有几个富家子弟和叶知春较量,也大多尊叶知春为棋王,有向他讨教的意思。
民国三十一年端午节,郑寿直突然回到相思湾。这时候,叶知春已经做了日本鬼子的保安,专陪鬼子头头下棋,屡下屡败。郑寿直找到叶知春说:“听说你已经称棋王了,你可晓得棋界规矩?” 当时叶知春刚和鬼子头头下完一盘棋,见郑寿直来挑战,笑笑说:“手下败将还谈什么规矩,是不是还有一只手也不想要了?”
鬼子是半个中国通,见郑寿直与叶知春叽里咕噜地要较量棋艺,便在一边怂恿他们下赌,说输了的砍头大大的好。叶知春不敢驳鬼子的面子,冷笑一声应承下来,心里想对付鬼子不敢用真本事,对付你郑寿直真是小菜一碟,便激郑寿直说:“皇军说以头相赌,你还是算了吧,我本不想伤你。”
郑寿直扬眉一笑。抖出一张棋盘往桌上一摊,稳稳地坐下说:“下吧。”
叶知春一看,认出是当年的那一张,心里不由一愣,碍于鬼子的面子还是缓缓地坐了下来。棋下得相当艰难,从早上下到傍晚,两人不断拼杀。掌灯时分,叶知春站起来将棋子一抛,拱手认输。鬼子的小头头骂了声什么话,郑寿直没听懂,只见叶知春脸色一变,,转身逃出门去了。鬼子顺手一枪,击中了叶知春的头,叶知春当即倒下。
郑寿直收起棋盘想走,鬼子转过身来按住说:“我们下一盘,赌头。”
桌上摇曳的灯照着鬼子,屋子里阴森森的。郑寿直重新坐下来,感到肚子有点饿,这才想起已经一天没吃饭了。棋下得更加缓慢,郑寿直的心里平静如水,只几手便看出鬼子的棋艺远在叶知春之下。
天亮时分,疲惫至极的郑寿直终于以绝对的优势赢了。鬼子望着输定的棋,忽然将棋掀下桌,掏出枪来朝郑寿直大喊:“八格牙路。”
郑寿直看着鬼子那熊样,不由仰起头来狂笑。笑毕,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鬼子腰间的佩刀,就势抹向鬼子的脖子。鬼子没防着郑寿直会来这一手,待扣动手枪扳机时,头已落地。
听见枪响,鬼子从睡梦中惊醒,立即把郑寿直围在屋里举枪乱射。许久,鬼子见屋里没有了动静才走进去,只见郑寿直以刀做杖,至死不倒。
这以后不断有鬼子失踪,没多久鬼子惶惶地都逃出相思湾。郑氏乡亲拾掇了郑寿直的遗骨厚葬,树碑日:棋王之墓。自此以后,相思湾人再也不碰棋,,更无人敢称棋王。
赏析点评
《棋王》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优秀短篇小说。作者怀着深厚的感情,以冷峻的笔调,描写了棋王郑寿直一生中所下的最血腥的三盘棋。小说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戏剧性的尖锐冲突充满张力,惊心动魄的紧张场景让阅读者几乎喘不过气来。可以这样说,小说《棋王》构思精巧,风格冷峻道劲,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充满了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的英雄篇章。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