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六大湿地之一,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鄱阳湖汇集了赣江、修水、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系,湖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年均入江水量占其总径流量的15.6%,超过黄河、淮河及海河三大河流水量的总和,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被称为“长江之肺”,承担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饮水安全的重任。鄱阳湖区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湖区内拥有丰富的生物物种,汇聚了全球98%的湿地候鸟种群,是珍稀水禽及珍稀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场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0一2013)》由孔凡斌编著。
孔凡斌编著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0一2013)》是201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3JBGD028)资助成果,同时得到江西省人民政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专项资金和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研究》跨学科创新团队专项资金的联合资助。
本报告系统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背景和规划具体内容,利用权威统计数据,重点对规划实施4年以来,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行了定量评价,总结了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未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第1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背景及实施条件
1.1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条件
1.2 社会经济条件
1.3 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机遇
第2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内容
2.1 发展定位
2.2 产业发展目标
2.3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
2.4 生态与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2.5 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2.6 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重点
第3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情况
3.1 生态建设措施及成效分析
3.2 环境保护措施及成效分析
3.3 生态产业发展措施及成效分析
3.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成效分析
3.5 社会发展措施及成效分析
3.6 国家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要措施及实施情况分析
第4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任务艰巨
4.2 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4.3 局部地区的生态治理修复有待加强
4.4 整体推进力度不够
4.5 体制机制创新的推进力度不够
4.6 协调机制的推进力度不够
4.7 重大项目的推进力度不够
4.8 先行先试的推进力度不够
4.9 转变发展方式的推进力度不够
4.10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力度不够
4.11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4.12 《规划》政策含金量不高
第5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展望
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发展展望
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展望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发展展望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源发展展望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开发展望
5.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展望
5.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展望
5.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展望
5.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利建设展望
5.1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通信业建设展望
5.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基地和口岸建设展望
5.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展望
5.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建设展望
5.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建设展望
5.15 昌九一体化发展展望
5.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展望
5.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展望
附录 鄱阳湖神态经济区发展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