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第4辑共6册)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徐鲁//眉睫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童稚的心灵,清洁的心灵,永远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希望所在。

徐鲁、眉睫编写的“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第4辑共6册)”作品或其作者,曾获国际、国内各项文学大奖,收录了《小秘密》、《童年的草哨》、《冬日河滩即景》、《河滩上的家》、《与小草对话》、《乡村雨季之歌》、《我的心啊,在山村》、《旷野上的茅棚》、《康乃馨》、《种葫芦》、《狂风中的橡树》、《晚秋之林》、《桔石榴飘香》、《我打江南走过》等作品。

内容推荐

徐鲁、眉睫编写的“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第4辑共6册)”作品或其作者,曾获国际、国内各项文学大奖,如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国际林格伦纪念奖提名、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张天翼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

目录

《艾晚的水仙球》精选

 一九八一年的冬天

 爸爸带回来三颗水仙球

 水仙球引发的混乱

《余宝的世界》精选

 我和我的死党

 学校停办了

 我的姐姐是天使

《遥远的风铃》精选

 场部

 学校

《草镯子》精选

 梅香得了一个洋娃娃

 在裁缝铺子里

 秀秀闯下了大祸

 梅香要把秀秀藏起来

《白棉花》精选

 天空中突然长出来一朵白棉花

 跳伞的飞行员去了哪儿

 保安旅和日本兵的一场恶战

 捕黄鳝有了意外发现

上篇

 最后一天快活的日子

 新老师跟在况校长后面走进来

 萝卜老师和别的老师不一样

 三(1)班“巨鹰足球队”正式成立啦

 我真后悔不该在语文课上想足球的事情

 我们要为国庆节准备四个节目

中篇

 我们班级一共获得三张大奖状

 我竞让萝卜老师在课堂上哭起来

 我和毕小虎听见况校长对萝卜老师说的话

 我和毕小虎放弃了很多玩的时间

 白琼把生物角打扮得漂亮极了

 真没有想到刘一人忽然变成了差生

下篇

 大考之前萝卜老师组织我们踢了一场足球

 我真没有想到我的语文只考了78分

 爸爸的大轮船上有一个大洞连轿车都能开进去

 我们要和况校长一起把萝卜老师找回来

 萝卜老师你能听到我们的呼唤吗

后记

电脑大盗变形记

纸包住的火

驿马

寻找月桂树

微型黑洞

暗星球奇遇记

南街和北街

想象一棵树

闪烁的霓虹灯

富翁与流浪汉

吐火者的后代

绸冰

魔法表情

食火兽

不要变成怪物

梦星

每天撒十个谎

绿星植物人

美容广场

打补丁的飞碟

远古的孩子

猫头鹰与小男孩

鸟和鱼

壁虎小武

住在先生小姐城

魔术师巴特

蓝牙之歌

淘淘和米粒的温情故事

当大地沉入午睡时,故事开始了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屋

沿着一条鸡和猫走的路,我走近了对面山上的石头房子

穿过屋里的鱼群和沙漠之门,进入绿色花园

园中的彩蛋与荷藕小人,以及镜框里的古装女人

老鬼和石像里藏着的两枚石头

奇异的江滩和奇怪的孩子

果树下的白婆婆

瑰瑰,你怎么是我呢

流泪的月光花园

白老头和远山上的蓝石头

永远消失的山坡及水屋子的传说

绿人阁楼

大姨夫遇到过一个玉米叶上的小人

小楼的植物在行动

绿头发三姨和大胡子博士

猜想小绿人的身世

轰动科学馆的三篇“小绿人作文”

一个叫白石头的摄影师

绿人考察队航行在一条水路上

当江风把白雾一下吹开的时候

搭船的八个小绿人

对小绿人“漂流”的相信和猜测

细看一座水草漂浮物的近镜头

古书记载的“豆人”和“瓜娃”

“古人”想同小绿人会面

玉米林中的小绿人“牧童影像”

旧州的寂寞灯火和船上夜谈

亚热带江峡上的绿童子寺

半夜,发生在南苍山房的神秘事件

护送豆荚棺材之中的绿人长老

抵达“沈雪树屋”

“金龟子一号”甲虫型机器人

小绿人森林大表演

白骨的森林

消失了的林中秘闻

秘密拍摄的小绿人生活史

《小绿人探秘记录》摘录

“金龟子一号”的叛逃

尾声:落难的贵族

上篇 诗歌

 献给老师的花束

 你好!新年

 大地巨人

 儿童短诗四首

 渡口,一只小船

 美丽的愿望

 夏日雨景

 信念

 蚂蚁进行曲

 一片红树叶

 夏天之歌

 理想是一只美丽的彩蝶

 给爷爷的信

 山道上的小女孩

 朗诵给祖国听

 无名的墓地

 致中学生

 听爷爷讲北方

 像小麦一样生长

 一只小野鸭

 老船长之歌

 十四岁的天空

 当夏天已经过去

 中学时代的朋友

 我穿过静静的广场

 走遍大地

 致将要离去的春天

 最后的朗诵

 假如每个人都在春天种一株丁香

 我们都是孩子

 冬天

 热爱生活

 致我的热情

 我不曾有过这样的快乐

 城市里的蟋蟀

 呼声

 黄昏的小号

 呼唤

 雨的记忆

 告诉我,那个孩子是谁

 小屋

 小人鱼的歌

 一张发黄的毕业照片

 代数课的回忆

 旅人之歌

 蒲公英梦歌

下篇 美文

 冬至的梦

 丑小鸭是怎样变成天鹅的

 哭泣的昆虫

 迎春花

 柳树的美

 金色的池塘

 童年的夏天

 旷野上的星星

 童年时代的老橡树

 花朵低垂的向日葵

 燕子的春天和秋天

 雁阵啊雁阵

 刺猬的冬天和春天

 松鼠的家

 甜甜的祭灶果

 打着星星的灯笼

 芦花在风中飞舞

 寻找桑叶

 小秘密

 童年的草哨

 冬日河滩即景

 河滩上的家

 与小草对话

 乡村雨季之歌

 我的心啊,在山村

 旷野上的茅棚

 康乃馨

 种葫芦

 狂风中的橡树

 晚秋之林

 桔石榴飘香

 我打江南走过

 乡间小鸟(一)

 乡间小鸟(二)

 乡间小鸟(三)

 飞翔的蝉声

 春节断忆

 遍插茱萸

 童歌与游戏

 麦地月令

附录

 让甜美的诵读声响彻童年时光

 徐鲁作品获奖记录

 中小学语文课本和试题中的徐鲁作品

试读章节

一九八一年的冬天,冷得有点邪乎。还没进腊月,早早地就下了第一场雪。堆在马路牙子上的雪很脏,因为路两边的住户们铲雪时,连带着把地上的污泥一同铲起来了,白雪变成了黑雪,又堆得不均匀,东一摊西一撮的,平坦的马路忽然间成了癞痢头,一疙瘩一疙瘩斑斑驳驳,令人恶心。天总是阴着,寒气飕飕地往人的骨头缝里钻,积雪就化得很慢,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才看见雪堆下有一圈湿痕,到四五点钟时雪水又重新结成冰,闪出乌糟糟的、浓鼻涕一样的光泽。

屋檐口的冰棱一条一条挂下来,短的像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长的像肉滚滚的小孩子胳膊。冰棱比路边的积雪洁白许多,仰头从下往上看,晶莹剔透的,像是里面藏着深深的秘密。我们喜欢拿竹竿把那些棱柱打下来,握在手里,看它如何一点一点地融化。手虽然冻得通红,胡萝卜一样肿胀,毕竟还是有温度的,冰棱被手心握住的那一段,慢慢地慢慢地就变细了,有了几道手指形状的凹槽,还有冰水从手指缝里流下来。再坚持下去的话,冰棱肯定会从中间断开,一根变成两根。可惜这时候我们的手已经完全没有知觉,握不住东西,不得不放弃这个“勇敢者的游戏”。

隔壁人家的小九子,早晨上学时从屋檐下面过,不知道怎么有一根冰棱掉下来了,不偏不倚砸在他头顶,头皮砸破了,还鼓出一个杏子大小的包。小九子被惊吓得不轻,哇哇地大哭,赖着再不肯去上学。他妈妈一声令下,他们家的大哥二哥三哥全都冲出来,每人举一根竹竿,沿着我们上学的路线一路啪啪地打过去,把所有屋檐下的冰棱打个一干二净。

小九子名叫罗欢庆,是我的同学。我很羡慕他有八个凶神一样的哥哥,随时都会有其中的一个跳出来,替他开山劈水,铺路架桥。相比之下,我只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我们家显得势单力薄。所以我从小就知道躲着小九子,不去沾惹麻烦。

下雪的天气,到处湿答答的,洗过的衣服挂在屋檐下,白天化冻,夜里再上冻,总也不得干,真是急死人。蜂窝煤好像也是湿的,放一个进炉子,马上有白汽袅袅地冒出来,煤气味也特别浓,散不出去,呛人。如果不小心把炉子弄熄了,那就糟糕了,花上比平常多双倍的引火柴,都不见得能引上火。这时候我姐姐艾早就要把炉子拎到邻居家里,从人家炉子里讨一个烧得半红的蜂窝煤当引煤,然后还给人家一个没有烧过的煤。做这事很不合算,因为买煤球要凭票,我们家的煤球票从来就不够用。所以,每天临睡前伺候炉子,小心照料不让它熄火,是我们家的一项大工程。

雪什么时候才能化干净,太阳什么时候才能露个笑脸让我们看看呢?

我妈妈说:“怕是不容易。雪等伴,雪等伴,雪落下来不肯化,就是在等着下面一场雪跟它做伴儿呢。”  我姐姐艾早咬牙切齿说,要是再有第二场雪,她都要疯了。

真是这样,下雪天我们不能穿棉鞋去上学,要穿胶靴,胶靴很单薄,脚穿在里面跟伸进冰窖里一样冷。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挤麻油”、“跳格子”,把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斗鸡”,让自己活动一下,暖和一点儿。上课不行,上课是不能随便动的,坐久了之后,脚麻木得简直没有一点知觉,像木桩子,偶然被同学踩一脚,根本没反应。有人实在忍不住了,就轻轻跺脚。一个人跺,大家一齐跟着跺,越跺越响,教室里“啪啪啪啪”跺成一条声。老师这时候比较体谅人,会放下教鞭,站到讲台旁边,由着我们尽情地跺一阵。老师也是从学生过来的,对于下雪天穿胶靴上课的痛苦,老师肯定也深有体会。P3-6

序言

江南三月,细密的雨声中,传递着温煦的杏花香气。这时候,应和着天边隐隐滚过的隆隆雷声,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漫长的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而出的力量。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了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像鸡雏顶破蛋壳,像幼蝉;中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它们从厚积的枯口十和泥土下脱颖而出,那一瞬间,它们似乎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扩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再向上!这似乎已经不是在生长,分明更像是在飞翔……

——这是我刚刚写完的一篇散文中的一节。漫步在江南早春时节青青的楠竹林里,我也想到了我们的儿童文学。我甚至觉得,目前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与这春天的楠竹林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颇为相似。各种出版与传播通道的拓展与打开,给儿童文学作家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只要你拥有生长的梦想和力量,这片土壤以及土壤之上的空气、雨水、微风和阳光,就是属于你的,属于每一株绿色的生命的,正如白桦先生那句名诗所歌咏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然而,创作上的空前活跃与繁盛,也使儿童文学的编辑和出版者们面临着新的考验。丰富的资源就像大自然里的春天,摆在人人面前,读者真正需求的是什么,也许只有少数细心的人才能知悉,而如何把最好的书送到最热爱它的读者手中,却永远是一个秘密。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把诗人郑愁予这句诗中的“诗人”二字换成“编辑”,其实也很恰切。最好的编辑出版人,不也是黄昏时分的点灯人,为在暗夜中行路的读者挂起温暖和明亮的灯盏,照耀着他们回家的小路吗?而且,面对着如此繁盛和泥沙俱下的创作资源,一个优秀的编辑出版人,必须具有披沙沥金的耐心、采铜铸鼎的本事和撒豆成兵的艺术。

眉睫君和游安良君,是近几年在少儿出版界纵横驰骋的两匹“黑马”,两个人都很年轻,富有开创和进取的力量与信心。前者的强项在编辑和学术,后者的强项在出版和发行。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与童书出版界结缘并历练了不短的时间,对童书出版拥有热爱和敬畏的情怀,也累积了不少的经验、智慧和资源。我相信,这样两股力量与智慧合在一起,必将为当下的童书出版带来一些新的作为。那么,这一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作家们的代表作选本丛书,算是他们的“东风第一枝”,是第一次的“竹林爆笋”。  首先,从这套书的作者阵容看,无疑是一份极其华丽的名单。当下活跃在儿童文学界的老中青四代作家、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皆在其中,如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任大星、张秋生、曹文轩、彭懿、黄蓓佳、刘先平、冰波、汤素兰、殷健灵……

其次,从这套书的书目来看,几乎每位作家都拿出了他们的代表作品、获奖作品,或是作家们自己偏爱和看重的个性作品,用“名篇荟萃”来形容,实不为过。如《小布头奇遇记》《怪老头儿》《妖湖传说》《会唱歌的画像》《甜橙树》《野妹子》《我要做好孩子》《窗下的树皮小屋》《小巴掌童话》《中国孩子的梦》《驿马》……

第三,这套书在编选上,另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做法是,以作家最优秀的代表作品为基准,不拘泥于篇幅的长短和体裁的异同。有的作家的长篇作品也只是节选其最精华的章节,而给另一些中短篇杰作留出容纳的篇幅。有的作家在不同体裁形式里都有自己优秀的作品,则予以兼顾,尽可能在一本书中呈现出这位作家完整的创作风采。这种编选方法,在编辑艺术上的“含金量”最高,也最能体现编辑和出版者的眼光和功力,当然,编辑投入的心思也最多。

在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多说几句。我记得20世纪50年代时出版过一本《普希金作品选》(戈宝权译),就是这样编选的,长篇节选、中短篇,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在其中,直至今天,这本书仍然是我阅读普希金的一个“宝典”般的选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80年代也编辑出版过一套方形开本的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选本,有《叶圣陶作品选》《冰心作品选》《张天翼作品选》《柯岩作品选》《管桦作品选》《葛翠琳作品选》《孙幼军作品选》《袁鹰作品选》等等,这些选本也是采用了这种长短不拘、体裁不一,只以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基准的编法。所以,这套书三十多年来也一直为我所珍爱。老一辈的编辑出版家其实早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本,可惜的是,今天愿意这么去效仿的编辑越来越少了。很多编辑是怎么省事、怎么简单怎么来,以至于许多作家最终被“选来选去”的,全是浮在大家眼前的那么一两篇作品,好像这位作家就只写过这么一两篇作品似的。

儿童文学事业,无论是创作、编辑、出版、传播,都应该是纯净、精美、细致和仁爱的。这是天使和圣母般的事业。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是真善美的文学。冰心老人生前曾告诫我们:从事儿童文学事业,必须拥有一颗“慈母的心”。由叶圣陶、冰心、陈伯吹那一代儿童文学先驱所创建和奠定的一些伟大和美好的儿童文学传统,正在一代代作家和出版家手中薪火相传。

“金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道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当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一条,由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曾经用弗罗斯特的这几句诗来形容过自己的儿童文学之路。其实,儿童文学也并非是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世界上也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借用一句伟人的话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是将会默默地、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还是回到江南青青的楠竹林里。在春天的楠竹林里徜徉,我也想到了中国一代代儿童文学家们的美好情怀:他们和四季的风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发着药香的野菊花一起,和那些临冬的苦养一起,和一道道永远流淌不尽的山泉一起,在各自的山坡和深谷间,以群体的追求、探索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这份事业的忠诚、依恋和守护,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而透过早春三月楠竹林里的爆笋奇观,我还发现了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将是金色的。

是为总序。

2014年早春时节,写于东湖畔

后记

很明白地说,这部作品是我为儿子缪拉写的。

答应他写是三年前,而写出来已经是三年后,儿子都进中学了。

这期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国内,不在儿子身边,只是每年回国探亲的几个月和儿子在一起,这便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幸福时刻。我每天都送他到学校,然后晚上再去学校接他,我珍惜同他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听他没完没了地对我讲述他的同学,他的老师,他的学校。

我因此认识了儿子的好朋友曹思宇、庄成纯、王城等:还喜欢上他们班几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毛希文、苏静、鲍峰等。尽管他们在班级里并非都是老师所喜欢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我却发现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最纯净的亮点,而这种亮点是在成人世界里无法寻觅到的。

我因此极喜欢和儿子的同学交谈,听他们讲他们渴望讲但又没有大人愿意听或有耐心听的话;极喜欢去看他们写的周记和作文,在那方小小的本子上我所读到的是一个充满幻想的无比宽广的奇妙世界,它让我感动,让我欣喜,让我终身难忘。

许是因为这一切在我内心屯积得太多、太久,有种胀满的感觉,有一天我便对儿子说要写写他和他的同学们,儿子听了用热烈的眼神来表示他的赞许,以后便是没完没了的催促。而三年之后当我写出了这部书,里面有很多趣事和对话儿子却已经忘记了,还以为是我编出来的呢。这让我深感生命的急促和纷杂,有许多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在若干年之后都已经不知丢到了哪里。

所幸的是我替儿子记录了一部分他过去的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记录我自己的,因为我也有过三年级,也有过和吕小小、白琼、贝球他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尽管我们所处的年代不同,然而童心是不分年代的,也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界的。

值得一提的是,儿子曾有过爱他的老师,尽管儿子不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这对儿子以后的成长实在太重要了,它关系到一个孩子对自己有无自信心和认可自己。

缪拉喜欢自己并且相信自己。

那么与缪拉相似的孩子是否也有缪拉这份幸运呢?

作者写于1999年3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7: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