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上下五千年(共4册彩版图文天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墨人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四册,编者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织,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一一展现,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捷径。翔实的历史片断,弥足珍贵的图片,加之细腻的笔法,简洁的语言和亲切的文风,清晰地勾勒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真伪善恶,也使得此书成为名副其实的通俗易懂的历史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序,精心编排了从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故事,根据史籍材料,真实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同时涵盖了各个时期所创造的伟大成就,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了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内容丰富且极具趣味性和启发性,并配以精美的图片,让读者的阅读之旅变得轻松愉快。

目录

史前人类

中国早期人类概述

传说时代

盘古化育生万物

女娲抟黄泥造人

女娲炼五彩石补天

后羿射日解民难

嫦娥奔月

仓颉造字鬼神惊

燧人氏击燧取火

有巢氏构木为巢

神农氏播种五谷

伏羲氏结网渔猎

炎黄二帝战蚩尤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瑶姬神女助大禹

夏·商·西周

太康失国

少康中兴

孔甲畜龙乱夏

暴虐的夏桀

商汤灭夏

太甲复位

盘庚迁都

武丁中兴

武丁听信谗言屈孝子

商纣王暴虐无道

“龙骨”文字的历史

周文王求贤

武王伐纣

周公辅政

昭王伐楚一命丧

周穆王西游会王母

国人暴动

中兴之主杀功臣

幽王烽火戏诸侯

古蜀国与杜宇

楚开国人物——鬻熊

春秋·战国

周平王东迁

郑庄公掘地见母

叔隗纵欲乱国

鲁桓公醉中丧命

庆父死,鲁难已

齐襄公之死

齐桓公图霸

齐鲁长勺之战

鲁班的鬼斧神工

曹沫手剑劫齐侯

齐桓公称霸诸侯

齐桓公救燕击山戎

齐桓公讨伐孤竹国

纠集七国威服楚国

齐桓公匡扶周襄王

管仲病榻论相

神医扁鹊治病救人

石碏大义灭亲

夏姬“三为王后”

卫懿公好鹤亡国

濮水上的琴声

宋襄公定齐欲称霸

楚成王劫持宋襄公

宋楚泓水之战

俞伯牙和钟子期

晋献公假道伐虢

骊姬毒计杀申生

夷吾继位刺重耳

秦晋韩原之战

晋公子重耳流亡

晋文公平定内乱

李离舍身护法

晋文公践土主盟

百里奚饲牛拜相

弦高智退秦军

秦晋崤山大战

晋灵公失德丧命

程婴匿孤

戎部外交家驹支

商臣弑父夺大权

三年不说话的息妫

老莱子戏彩娱亲

郯子鹿乳奉亲

楚庄王一呜惊人

晋楚邲之战

楚令尹子越椒之乱

楚国令尹孙叔敖

楚灵王大合诸侯

齐晏婴楚宫舌战

晏婴二桃杀三士

田穰苴铁面诛监军

费无忌谗言乱楚

白公胜复仇乱楚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专诸刺杀吴王僚

要离毁家残身刺庆忌

伍子胥掘墓鞭尸

孔子周游列国

忠孝双全的闵损

复圣颜回

子贡游说变五国

宓子贱鸣琴治单父

子路受教于仲尼

盗跖名声若日月

勾践卧薪尝胆

贤臣范蠡和文种

三家分晋

西门豹治邺

涂身吞炭豫让报主

墨子破云梯

乐羊子灭中山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死报生仇

商鞅变法

孟母三迁

孙膑庞涓斗智

宋康王残暴亡国

无盐女劝谏齐宣王

一代儒学宗师苟子

苏秦首倡“合纵”

张仪说秦“连横”

秦武王恃勇丧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主父饿死沙丘宫

孟尝君聚士营三窟

燕将乐毅败齐师

齐将田单布火牛阵

齐襄王杀谗臣以谢安平君

楚大夫屈原沉江

黄歇智归楚太子

献孕妾春申君丧家

蔺相如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

触龙巧说赵太后

赵括纸上谈兵

用计谋廉颇败燕师

为雪耻燕王二次伐赵

鲁仲连义不帝秦

秦将白起

毛遂自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

秦灭周室迁九鼎

无忌归国受诬陷

吕不韦巧计归异人

甘罗十二岁拜相

兄弟相疑酿内乱

李斯谏逐客令

荆轲刺秦王

高渐离筑击秦王

秦王灭六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秦·汉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病死沙丘

大泽乡起义

西楚霸王项羽

刘邦斩白蛇起义

张良运筹帷幄

鸿门宴项庄舞剑

萧何月下追韩信

楚汉相争

汉高祖杀马立誓

田横宁死不受辱

叔孙通制礼作乐

汉高祖白登被围

萧规曹随

吕后临朝称制

汉文帝择善而从

文帝尺书服赵佗

吴楚七国之乱

吉星高照胶东王

窦太主与董偃

汉武帝独尊儒术

友好使臣下西南

汉武帝欲挫匈奴

卫青和霍去病抗击匈奴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咫尺长门锁阿娇

草根皇后卫子夫

巫蛊之祸

倾国倾城的李夫人

武帝和刚直大臣汲黯

醉酒骂座客灌夫得罪

廉洁的酷吏张汤

张骞通使西域

李贰师宛城得马

苏武北海牧羊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汉武帝赐死赵钩弋

霍光尽心辅政

丙吉关照落难皇孙

傅介子扬威西域

赵充国安抚西羌

王昭君出塞

王莽复古改制

绿林赤眉起义

刘秀重建汉王朝

阴氏兄弟谦恭自全

寇恂、贾复二虎相和

安车蒲轮访子陵

硬脖子的洛阳令

老当益壮的将军

聪明豁达马皇后

楚王刘英之狱

班超投笔从军

窦宪骄横无度

张衡和地动仪

梁鸿携妻隐深山

蔡伦造纸

杨震之死

宦官十九侯

跋扈将军梁冀

党锢之祸

范滂辞母

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

昏庸无能的汉灵帝

黄巾军起义

何进开门揖盗

王允计除董卓

下邳城曹操杀吕布

挟天子以令诸侯

衣带里的密诏

公孙瓒之死

官渡之战

孙策占据江东

刘备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曹操取关中之战

智勇双全的张辽

盖世奇才苟攸

东汉神医华佗

蔡文姬归汉

天下奇才——庞统

刘备东吴招亲

刘备汉中称王

关羽败走麦城

三国·晋·南北朝

陆逊火烧连营

诸葛亮七擒孟获

曹植七步成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天下名巧马钧

司马懿装病

司马昭之心

嵇康死绝《广陵散》

魏师灭蜀

忠心邓艾遭陷害

晋师破东吴

石崇、王恺比富

羊祜仁声远播

西晋八王之乱

二陆兵败被杀

李特起义据巴蜀

西晋灭亡

石勒读汉书

祖逖中流击楫

王羲之写字换鹅

王猛扪虱谈天下

秦晋淝水之战

孙恩、卢循起义

有“三绝”之称的顾恺之

两晋治史成风气

魏晋名士多谈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十六国

南朝第一元勋刘穆之

范哗的悲剧

谢灵运之死

颜延之一生狂放

檀道济唱筹量沙

萧道成登基

山中宰相陶弘景

建新朝萧衍称帝

昭明太子萧统

大科学家祖冲之

无神论者范缜

盱眙大战

崔浩功高被诛族

北方三才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的分裂

南朝侯景之乱

陈后主亡国

隋·唐·五代

杨坚的“开皇之治”

贺若弼渡江平陈

韩擒虎智取金陵

独孤皇后专宠

长孙晟计破突厥

一代名将史万岁含冤而死

冼夫人安定南疆

裴矩通西域

隋炀帝游江都

杨玄感反隋

隋末农民大起义

李渊太原起兵

斗酒学士王绩

李世民取东都

玄武门之变

魏征直言敢谏

李靖夜袭阴山

玄奘取经

文成公主进吐蕃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滕王阁王勃赋文惊四座

女皇帝武则天

宋璟刚直不阿受信用

武则天仔用酷吏

狄仁杰桃李满门

李隆基的“开元之治”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孟浩然吟诗遭遣归

李白蔑视权贵

安史之乱

马嵬驿兵变

张巡草人借箭

李泌归山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颜杲卿斥贼赴国难

郭子仪平叛

杜甫写“诗史”

李想雪夜入蔡州

段秀实挥笏击朱泚

贪赃厚敛的宰相元载

心比脸更丑的宰相卢杞

韩愈反对迎佛骨

自居易言事贬江州

甘露事件

牛李党争

唐末农民起义

唐王朝的末日

李存勖建后唐

唐明宗于民休养生息

石敬瑭建后晋

后汉、后周与北汉

周世宗整顿纲纪纾民困

钱锣建吴越

五代不倒翁冯道

北宋·南宋

陈桥兵变

李后主亡国

抗辽英雄杨业

寇准抗辽

元吴建立西夏

范仲淹实行新政

欧阳修改革文风

铁面无私的包拯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苏东坡游赤壁

方腊起义

阿骨打灭辽建金

靖康之变

女词人李清照

抗金爱国将领宗泽

八字军英勇抗金

钟相、杨幺洞庭湖上举义旗

黄天荡之战

岳飞精忠报国

两书生抗金

陆游临终留诗

贾似道误国

南宋名相文天祥

元·明·清(鸦片战争前)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太宗窝阔台

贵由的短暂统治

蒙哥汗对帝国的铁腕统治

忽必烈建元

郭守敬修订历法

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关汉卿创作《窦娥冤》

元武宗耽酒滥赏乱国政

元仁宗即位尊儒术

急行改革元英宗遇弑

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建立明朝

刘伯温料事女口神

靖难之役

朱棣灭方孝孺十族

郑和七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

于谦保卫北京

杨一清计除刘瑾

朱宸濠谋反丧命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

嘉靖帝崇祀道教

李时珍撰《本草纲目》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

海瑞刚正不阿

戚继光驱逐倭寇

张居正辅政

请立储风波迭起

矿税监害民激变

努尔哈赤建金反明

萨尔浒之战

迫害东林党的冤狱

袁崇焕大战宁远

闯王李自成

史可法死守扬州

郑成功收复台湾

皇太极松锦鏖战

孝庄后下嫁多尔衮

江阴城血流三尺

董鄂妃玉殒顺治欲出家

心怀天下的大学者顾炎武

康熙帝智擒鳌拜

康熙平定三藩

雅克萨的胜利

三征噶尔丹

江南科场舞弊案

太子胤}乃两次被废

胤稹矫诏夺嗣君

雍正宠信田文镜

雍正赐杀年羹尧

吕留良文字狱案

土尔扈特部回归

康乾盛世

皇后之死引起轩然大波

乾隆帝六次巡幸江南

巩固西北平准部

清官逸事话香妃

重国祚弘历育子孙

三绝怪杰郑板桥

乾嘉学术大师戴震

曹雪芹写《红楼梦》

大贪官和珅

白莲教起义

清(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一次鸦片战争

关天培血溅虎门

陈化成血战吴淞

三元里人民抗英

魏源著《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辛酉政变

金田烽火

天京事变

血染天国

捻军起义

小刀会起义

洋务运动

左宗棠收失地

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

中日甲午战争

刘铭传矢志保台湾

宝岛“抗日英雄”徐骧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同盟会成立

民主革命的先躯孙中山

为共和牺牲第一人——陆皓东

鉴湖女侠秋瑾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

陈天华蹈海警醒世人

保路运动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盖世之杰”吴禄贞

冯如航空救国搏命飞行

清帝溥仪退位

晚清谴责小说家李伯元

近代数学家华蘅芳

容闳艰难开辟留学路

近代西学先驱——严复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袁寿山以身殉国

学界泰斗蔡元培

京剧鼻祖程长庚

中华民国

窃国大盗袁世凯

宋教仁被刺事件

二次革命

白朗起义

护国战争

张勋复辟

护法运动

直皖战争

直奉战争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香港海员大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第一次国共合作

五卅运动

省港大罢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刑场上的婚礼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

民主斗士闻一多

绘画大师齐白石

蒋桂战争

中原大战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四次反“围剿”

创建红色政权

宁都起义

第五次反“围剿”

二万五千里长征

方志敏正气浩然垂青史

“九一八”事变

平项山大屠杀

长城抗战

恨不抗日死的吉鸿昌

何梅协定

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

西安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七七”事变

蓄须明志的梅兰芳

一代宗师程砚秋

“八一三”淞沪抗战

阻敌猛将谢晋元

尽忠报国的张自忠

平型关大捷

奇袭阳明堡

七亘大捷

阿部规秀丧命黄土岭之战

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会战

武汉会战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狼牙山五壮士

长沙会战

百团大战

皖南事变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陈纳德与飞虎队

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

华侨与祖国抗战

阎锡山“狡兔三窟”

创建陕甘宁边区政府

延安“大生产”运动

水上神兵“雁翎队”

敌后武工队屡建奇功

驰名中外的地道战

威震敌胆的地雷战

神头岭伏击战

新四军首战韦岗

车桥战役

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

回民抗日英雄马本斋

日本投降

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江竹筠血染红岩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20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重庆号巡洋舰起义

渡江战役

向全国进军

开国大典

试读章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

清朝前期的专制主义和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已远远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落后使中国成了西方列强的靶子。因而,当洋炮洞开了中国的国门,清朝的那些主子们这时才不得不睁大惊愕的眼睛。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把同一个王朝划分成了两个时代,并把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19世纪初,英国加大了对中国的鸦片输入量,并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白银,高额的利润回报,极大地刺激了英帝国本土的鸦片生产,一些不法商人更是疯狂利用走私等手段,将大量的鸦片偷运到中国来换取白银。英、美、沙俄等帝国鸦片输入量从19世纪初的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由于鸦片的输入量猛增,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受到了极大地摧残,国民的素质一度下降,有的丧失了生产劳动能力,甚至因吸食过量而导致死亡。当时清廷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再不加制止,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最终会导致亡国。”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

1839年3月,清政府决定严禁鸦片入口,并查缴还在进行交易的鸦片。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当即通知外国商人在3天内将所存鸦片全部缴出,听候处理。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110多万公斤,并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面对清政府的禁烟举措,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那些从事鸦片生产、走私、销售的烟商和制造公司,立即要求英政府进行武装干涉。英国政府也因清朝此举阻断了他们的财路,很快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侵华英军共出动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战争爆发后,英军于7月初侵占了浙江定海,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英军却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发动进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提出的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等条件。琦善私允英军条件,违背了清廷的旨意,后来受到严惩。但在26日,英军却不待中国政府同意就占领香港。

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立即对英宣战。2月下旬,英军攻陷虎门炮台,水师提督、爱国将领关天培与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5月,英军逼近广州城外,清军全部退入城内。下旬,新任靖逆将军奕山向英军乞和,与英国订立了可耻的城下之盟——《广州和约》,规定由清朝方面向英军交出广州赎城费600万元。

英国政府不满足义律从中国攫取的利益,面对清廷的软弱,他们又变本加厉,进一步提出了许多无理要求。1841年8月下旬,英国政府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舰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厦门。9月英军侵犯台湾。10月攻陷定海、镇海、宁波。1842年5月,英军继续北犯,6月攻陷长江口的吴淞炮台,宝山、上海相继失陷。接着,英军溯江西上,8月5日到达江宁(南京)江面。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于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使英帝国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第一次鸦片战争在英帝国主义的鲸吞得到满足之后才宣告结束。  P10-11

序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以其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五千年的悠悠岁月之中,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至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传承至今。

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滔滔黄河养育着华夏子孙,滚滚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勤劳勇敢的先民们在广袤深厚的中华大地上,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开疆拓土的壮志,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汗水,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明。远古燧人氏取火,碰撞出了人类最初的光明;有巢氏构木为巢,开启了改造自然的历程;穿过春秋战国的烽火硝烟,听着巧舌如簧者们的纵横联盟;感受到的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变革悄然而至;仰视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从中评论君王的得失功过;从大泽乡起义的揭竿而起,昕到了发自劳苦大众的第一声怒吼;鸿门宴的暗藏杀机,唐宗宋祖的辉煌鼎盛,马嵬坡下的荡气回肠,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铮铮誓词…段段历史记录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圣君明主的文治武功,圣人先贤的深度哲思,政治舞台的暗藏玄机,军事角斗的计谋韬晦,所有的一切都启迪着后人去领悟王朝更迭的规律、成败的原因和兴国富民的道路。

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件,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给青少年读者,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为此,我们精心编选了这套丛书。全书共分四册,编者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织,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一一展现,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捷径。翔实的历史片断,弥足珍贵的图片,加之细腻的笔法,简洁的语言和亲切的文风,清晰地勾勒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真伪善恶,也使得此书成为名副其实的通俗易懂的历史读物。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热爱中国文化的广大青少年读者们!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