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或是迈入新阶段的一年,以GDP增速下了一个台阶为标志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银行坏账增加、影子银行违约和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为标志的债务风险增加;同时,2014年是贯彻、实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元年,是全面推动深化改革开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必将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和良好的法律保障。2014年经济学家们分析与建议都汇集深圳市博源经济研究基金会编写的《中国经济调整与改革深化》一书中。
深圳市博源经济研究基金会编写的这本《中国经济调整与改革深化》以经济学家扎实的训练与学识,以国际银行的资源与网络,以全球的视野和对中国的关怀,围绕“新常态”的新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既不回避困难和挑战,又看到解决困难、应对挑战的措施与方向,既回答了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疑惑和担心,又形成了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短期的看法和长期的共识。
前言【曹远征】
中国经济转型
发达国家去杠杆走出冬季【彭文生】
反腐与治污对经济的影响【宋宇】
最重要的一张图——2014年三大问题的关键线索【汪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14年2月《宏观经济观察》【孙明春】
中国经济若“硬着陆”,将会给全球带来怎样的影响【汪涛】
TPP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一项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研究【马骏肖明智施娱】
经济“遇冷”与稳增长
深圳市博源经济研究基金会第35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马骏张智威傅诚刚】
增长寻底【彭文生】
勿忘“底线”【孙明春】
中国经济转型呈现积极信号【王庆】
“稳增长”的必要性【孙明春】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风险与应对【汪涛】
房地产市场变化与货币改革
房地产:调整已经开始【张智威】
房地产市场的“再平衡”【孙明春】
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何东王红林陆尚勤】
地产危墙之下【彭文生】
货币政策不能承受之重【汪涛】
紧货币是否可以降杠杆【梁红】
利率市场化进入“最后一英里”——影响、应对与政策工具【秦晓胡斌】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及其国际影响
深圳市博源经济研究基金会第36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汪涛】
此轮经济复苏可以走多远——博道投资2014年7月《宏观经济观察》【孙明春】
大量海外资金流入香港股票市场【陶冬】
“中国经济崩溃论”的真相【陆挺】
中国经济转型的国际影响【孙明春】
中国信托业华衣褪去之时【胡一帆】
信贷收缩有多严重【汪涛】
为何没有频发影子银行信用违约事件【汪涛】
中国经济“新常态”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孙明春】
地方债务解决方案出炉【汪涛】
经济“新常态”股市新起点【王庆】
迈向“新常态”的路径【孙明春】
中国经济向新常态过渡——2015~2016年展望【汪涛】
2015~2016年展望:增长预计将步入“六”时代【汪涛】
多维探析中国新常态【胡一帆】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曹远征】
关于编制和使用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若干问题【马骏】
对外投资民间化战略【马骏】
通过改革来提高生产率【乔虹张胤】
《PM2.5减排的经济政策》前言【马骏李治国】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之路【野村国际(香港)】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求解【秦晓】
经济研究中缺乏的统计数据【深圳市博源经济研究基金会】
附录
活力犹存,病症待治——简评《21世纪资本论》【秦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