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俄罗斯日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阿莹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位在前苏联援建的军工厂成长起来的中国作家,一段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情结”,一部记录旅俄故事的政治文化散文集,一项以俄罗斯艺术大师契诃夫命名的文学大奖——这诸多的俄罗斯元素汇聚在一起,成就了这部散文集《俄罗斯日记》。作者阿莹以一个东方访问者的眼光对俄罗斯社会的变化作了细致深入的观察,有思考、有疑惑、有真情、有思考,同时又不乏风趣和幽默,文笔细腻流畅,是一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集。

内容推荐

《俄罗斯日记》辑录了作者阿莹在俄罗斯访问期间撰写的二十余篇的散文游记和时拍的图片,他以一个东方访问者的视角对俄罗斯社会的变化作了细致深入的观察,文笔流畅优美,富于诗意,而阿莹对俄罗斯文化的探寻与剖析,又平添了几分思想和知识的厚重感,是一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集。

目录

自序

再版自序

早晨的太阳

漫步红场

走过克里姆林宫

胜利广场遐想

新处女墓故事

回归的建筑

阿尔巴特步行街

那凝固的历史

走近圣彼得堡

朴素的涅瓦河

阅读冬宫

壮烈的“阿芙乐尔”

城郊之秋

洁白的要塞

浪漫铜像

优越的情结

美丽的夏园

火炮的思考

也是阳春白雪

油画的感觉

附录

 中俄友谊的美丽象征——根·谢·施拉普诺夫

 散文的新空间——李若冰

 抒情在俄罗斯大地——周明

 散文创作个性化的“试纸”——陈孝英

试读章节

早晨的太阳

那莫斯科的太阳居然会穿透厚厚的窗帘映到床头上,我只好睁开眼,发觉已是当地时间九点多钟了。尽管昨天我们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抵达大使馆己是深夜两点了,但那充满诱惑的莫斯科就在窗帘的后面,寻访这片曾经激情燃烧的土地可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梦想,无论如何在俄罗斯的第一个早晨不能在床板上度过。是的,为找到这片风韵犹存的土地曾经的感觉,我在昨天的旅途中又一次捧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那影响了两代中国人的“钢铁”著作。主人公用生命在暴风雪中铺设的钢轨从那片冰封的土地出发远远地深入到了东亚的腹地,尤其那一声声来自涅瓦河畔的隆隆炮响,更是把沉睡中的雄狮震得睁大了眼睛。从那以后的几十年间,中国发生的许许多多事件都与“苏联”这个己经成为历史的名字纠缠在一起,时而阳光灿烂,时而暴风骤雨,时而大江浩荡,时而曙光微露。那强烈的好奇促使我跳起来拉开厚厚的窗帘,快意的阳光瞬时拥满了大使馆这套中式客房,一幅似曾熟悉的欧陆水彩在眼前舒展开来。

噢,一片灿烂的桦树林就簇拥在使馆的外边,几乎把窗框塞满了。一页镜面般的小湖镶在那里,有几个妩媚的太阳漂在湖面上微微笑着,好像在嘲趣窥视者的懒惰。依稀可见三五个老人在林间款款地遛狗,老人与狗的头上脚下都是黄黄的叶儿,鲜鲜嫩嫩的,犹如一块地毯铺在树林之间,深处则弥漫着一层浓浓淡淡的雾,似乎一缕一缕地飘浮着,与五彩的朝气游戏在一起,好像把无限的遐想也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感觉这莫斯科的郊外的确悠闲与恬静。

只是一会儿的工夫,浮在树林上边的一层雾霭便悄然退去了,一幢似曾相识的大厦神奇地在林后浮现出来,通体发散着亮晶晶的朝气。我认为那是一组从哥特式风格脱胎出来的建筑,高高耸起的主体顶部似一把利剑,两侧对称的裙楼则在腰间紧紧护拥着,最上面的“剑梢”上一个红色的五星光芒四射,傲视苍穹。我蓦然想起来,这就是体现前苏联中央集权思想的著名建筑莫斯科大学吧。这幢曾被印在台历与图册上的大厦挑起了我在青年时曾经的一个梦想,当然已经永远地封存在繁杂的回忆中了。盯着那栋孕含着革命思想的高等学府,好像许多像我这般己经不再年轻的年轻人,会在耳畔响起毛泽东那一段充满诗意与激情的演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这辈人就是在这一诗句的鼓舞下,走出学校,走进工厂,走进广阔天地,也走进五彩梦想,掀起了中国在二十世纪后半叶所有的激情与梦想。在我提笔修改这篇拙文的时候,央视恰巧报道了一对曾经亲耳聆听过领袖演讲、已经白发苍苍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尽管在那栋思维活跃的学府里度过了大半生涯,而对领袖风采的执着眷恋让我热泪长流。

不过窗外这水彩一般的美丽似与昨天晚上我刚刚踏上俄罗斯土地时的感觉大相径庭。那海关就是国家的脸啊,几乎所有国家都与人一样喜欢把脂粉抹在脸上。然而我们从机舱里一出来就像进入了一个阴暗灰冷的工房,人们紧簇地杂拥在一起,等待那些脸上毫无表情的海关官员的审验。更想不到的是,他们工作的柜台陈旧又零乱,横在人关者面前的日光灯罩居然落着厚厚的灰尘,而且赫赫海关大厅竞没有空调,每位关员的面前都有一只尘埃落定的小风扇,难道在上世纪风光无限的泱泱之俄罗斯真就这样轰然衰败了?待排到我过关时,小心地用手一碰面前的遮光板,真是两个清晰无比的手印,我真想在上面画一个硕大的问号。带着这种感觉进入了期待己久的俄罗斯,尽管出了机场通往市区的大道还有规模,但我被那异域的灰尘折磨得心情阴霾挥之不去,以致沉进梦里还感觉到一种困惑充斥了我的所有感官,好像那俄罗斯就应该窗明几净,就应该气派非凡,就应该风情万种,而眼前这一片朝气迷乱的景色似乎给了我些许安慰,找到了一点昔日沉淀在脑海中的感觉。

我欢叫着抱起相机冲出了那栋被暖气烤得发烫的大楼,扑进那神话般动人的桦树林,想与露水和朝霞来一个亲密接触。然而,出得楼门才发现中国驻俄使馆是如此之大,俨然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园,我想转悠一圈随意看看新鲜的,回来时居然迷失了方向,几经周折才找到下榻的居所。那里可谓清水无痕,楼台亭榭,绿树环绕,曲径通幽,在早晨太阳的怀抱里英姿勃发,别具东方传统风韵。尤其一处廊形的展览馆前,正竖一高大旗杆,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蓝蓝的天际里妖娆无限,使人想起这是中国在友邦的大使馆。时有三三两两的晨练者,或跑步或打拳或读书或吊杆,与那小湖中苏醒的白鹅野鸭相映成趣。显然那些白鹅是被人们宠坏了,我刚一站到湖边就鱼贯着聚拢过来,伸长脖子冲你“咕咕”叫着,撩得人不免怜悯起来,随手扔出衣兜里几片饼干,便争先恐后地把宽嘴插进水里抢夺不停。若有小鸭过来逗食,白鹅会仰起头来礼让三分,似也优雅自然不失风度。这真是一块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啊,但不知两国关系的波澜可在这里留下了难以平复的涟漪?

P11-15

序言

我只要有机会跨出国门,就喜欢捡起年轻时的习惯,不管那天跑路多么疲惫,也不管那天回到宾馆有多晚,都会静下心来记上几页所见所闻,几次出访居然积累了厚厚的一摞日记。而且我还想炫耀的是,我喜欢用宾馆的信笺记笔记,那也蛮有意思的,开始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些纸页可能成为一种收藏。那些来自不同国度的信笺,规格完全一样,形态却各不相同,淡淡地张扬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上面不但印有地址电话网址,还有宾馆匠心独具的标志,有的还把宾馆的风景若隐若现地影印在信笺里,引得人竭力想揭开朦胧看清楚宾馆的面目。更有甚者在制作时就加进了地产味料,展纸伏案,笔锋未动一缕香气便扑面来了,不由得你思绪要飘飘然。其实这信笺就是一种不被人们注意的旅游纪念品,若抽暇翻阅那些涂得乱糟糟的出访记录,信笺本身所传达的信息与上面的文字便引起我的连连回味,真真是一种情意绵绵的享受呢。

而这次去俄罗斯进行学术交流,我与多年的朋友李魁武、余顺青、张明安、毕建民等人同行,一路兴致所趋欢乐融融。这些专家学者肩负着重要的考察项目,但我们还不约而同地对那个经历了剧变的社会产生了好奇。我企盼着又能带回一沓沓染着俄罗斯风情的信笺和影集,于是我带着笔也带着相机,更带着一种探寻的心态,走过莫斯科走过圣彼得堡,也走近了俄罗斯神圣的东正教堂和承载着几千万生命的二战纪念碑。的确,由于俄罗斯的历史与我们中国的发展道路有着太多太多的联系,几乎在我们经历过的每个阶段都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烙印,更何况我就是在前苏联援建的一个军工厂里长大的,在我那幼稚的记忆里就积存了许多关于苏联的疑问和传奇,所以在俄罗斯的日子,我尽管公务缠身,但我的目光却喜欢深入到街巷小屋树林河道去探寻。不过,那曾经在我们这代人内心留下的热情与梦想,依然会涌起共鸣和激动,那承载着许多历史故事的红场,那美丽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克里姆林宫塔楼上耀眼的五星,那浩浩荡荡流入芬兰湾的涅瓦河,那曾经被起义工农攻占的蓝色冬宫,那列宁格勒战役中浴血奋战的英雄,依然令我们这些来自东方的旅行者着迷,那红色情结始终在我胸中挥之不去啊。然而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有时候一个偶然的发现会使人仰天长啸,有时候又会生发哀叹愧疚。“苏联”带给我们的思索是沉重的,我们的确应该深入地准确地分析研究。我想去搜寻布尔什维克统治时期的辉煌业绩,但那曾经在许多画报和电影里出现过多少次的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己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我与百姓交流前后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异,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回答令我惊讶不己;我原以为在俄罗斯随处可见刚刚过去的那个时代的痕迹,可是除去那些个二战的纪念碑,可寻到的遗迹己如凤毛麟角;唯独让我感到钦佩的是俄罗斯人对艺术的喜好和尊重,在那颇多的城市雕像中我所知晓的那些艺术家政治家们都有一席之地。我多次遇见普希金、契诃夫、高尔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柴可夫斯基,当然还有列宁和朱可夫,而且俄罗斯人还为这些艺术品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当然,我也留下了一个非常的遗憾,我曾竭力想去瞻仰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那位伟大的文学家创造的不朽之作,让喜好文学的人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还在国内就仔细分析了托翁故居所在的图拉市位置,大概与莫斯科城有二三百公里,是一个以生产装备著称的小城,老人家就生活在城边的一个庄园里,如今里边陈列着托翁的生平手迹和生活用具,在那里我想一定会找到什么感觉会有什么发现的。可是没想到去那里的路还不好走,路途虽然不远但来回也要整整一天,原以为那么一个惊天动地的人物,一定是游客们趋之若鹜的圣地,一定会配备良好的交通设施,然而偌大的俄罗斯居然没有为这位伟人修造专用的旅游公路,加之我的同伴对肩负的工作充满了热情难以脱身,我只好放弃了这个在国内就酝酿了的念头,直到今日还耿耿于怀懊恼不己。前日去一位大名鼎鼎的朋友家索字,又在客厅见到托翁的头像,更是让我平添了些悔意。如果有机会重访俄罗斯,我一定会弥补心中的这个缺憾。

但是我必须遗憾地告诉朋友,在俄罗斯的日子,我几乎改变了在宾馆信笺上记笔记的习惯。在莫斯科,我们住的大使馆招待所,居然是真正意义上的“招待所”,服务册里夹着的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红色印刷体的中文办公信笺,毫无风情可言。而圣彼得堡的苏维埃宾馆却不愿意向客人提供方便,催得紧了就拿来几张复印用的白纸,这可把喜好收藏信笺的我给苦住了,只好将国内带来的一个笔记本派上用场,半个多月下来,居然书写了满满一大厚本,近来翻阅竟也读得心绪盎然激情满怀。于是我抵制不住诱惑,努力把其中的若干章节摘选出来,几经修饰便有了这一篇篇所谓的散文,几家报刊登载以后我便萌发了出一本俄罗斯游记的念头。完全是为了配合这些纷繁的日记,我听从朋友的建议,把我在俄罗斯拍摄的照片也塞进了书里。坦白地讲我并不懂摄影但我喜欢拍照,身处国外见到感兴趣的景物就禁不住要按动快门,每每出国回来便也会收获几大本的彩照,无聊时翻翻那些原汁原味的异域风情,欣赏自己拍照剪裁的摄影小品,也在不经意间进入了轻松的旅途,但不知收入书中的这几幅照片能否让读者也能产生这般共鸣。

感谢保庆、若冰、周明老师,为书题字、作序、撰文,也感谢出版社的朋友们为此付出的辛苦。

2004年3月6日午夜于古城南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