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篇文,一座城市……七年之痒,言无虚再说《六问镇江》。
一颗心,一本书,一段青春……十载职场,老青年奢谈人生理想。
一条路,一张网,一抹阳光……卅三回望,媒体人聊聊初心不忘。
《明知故问》为作者许益明发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结集而成,这些文章或针砭时弊,或一抒胸臆,或偶有所得,或感悟生活,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充满了人生的哲理,让人读来深有所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知故问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许益明 |
出版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人,一篇文,一座城市……七年之痒,言无虚再说《六问镇江》。 一颗心,一本书,一段青春……十载职场,老青年奢谈人生理想。 一条路,一张网,一抹阳光……卅三回望,媒体人聊聊初心不忘。 《明知故问》为作者许益明发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结集而成,这些文章或针砭时弊,或一抒胸臆,或偶有所得,或感悟生活,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充满了人生的哲理,让人读来深有所感。 内容推荐 《明知故问》为作者许益明发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结集而成,有《中国在下一盘大棋》对国家政策的思考,有《六问镇江:你究竟对得起谁》对地方发展的关注,有《别人干得你干不得,早晚你就没得干了》对职场的感悟,有《澎湃如昨,好歹等来一个机会》面对新媒体发展的澎湃之心,也有《像待儿子一样待老子》这样温馨的父子情感体验。 目录 明明白白告诉你 人生的意义 不要成为你所反对的人 混日子,小心被日子混了 我们,还有没有梦想? 你是五毛,还是美分? 中国在下一盘大棋 开会,你会不会? 拿出上访的劲头,何愁不成大事?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却是自己丢的 放慢脚步,才能看到风景 社交红利,人人有机会分杯羹 每天800字,写稿并不难 赶紧用脑,避免沦为人肉工具 澎湃如昨,好歹等来一个机会 人生处处有意外 不知死,何以生? 甲午战争120周年,我们怎样纪念? 那些年,洋快餐留给我们的记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后会无期,并不稀奇 那些你懂的,还有那些你不懂的 多说咱们,少说我们 新媒体改变世界,我们改变什么? 每个老男孩,都有个将军梦 因为爱情,所以悲情 偶尔啃啃老,其实是敬老 一群人的死亡,不能只是个数字 人与人奋斗,石头磨石头 如果无法逃避,不如迎头痛击 我们的网络社会,缘何如此凌乱? 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是境界 世界变化太快,吾辈现学现卖 别人的良药,或许是自己的毒药 今天越是苦逼,明天越是牛逼 很久不联系,不是不念你 想多了,就敏感了 别人干得你干不得,早晚你就没得干了 青奥竞技场上,其实也有你有我 猝死: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像待儿子一样待老子 明星吸毒不是空虚,是犯贱 “80后”明哥的邓小平记忆 改革的支持者,多是改革的受害者? 退休了,自由的人生才刚开始 冰桶挑战,挑战了谁? 每个母校的校训,都可以独树一帜 像赶列车一样赶人生 这世界牛人很多,咱可能都算不上半个 斯人因彪悍而亡——一篇早产的墓志铭 网络岂能不辨是非,只有站队? 这些年,那些公益事和爱心人 新闻会传染,还是事件会传染? 开学了,老子比儿子还紧张 满屏都是票贩子,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不疯魔不成佛,想混得好就得豁得出 造谣传谣信谣,或许是人的天性 六问镇江:你究竟对得起谁? 我待公信如初恋,能免网虐千百遍 互联网,让你我彼此更强 端午节,只吃粽子又何妨? 文明创建,咱期待实实在在 在意高尚到极致,也是卑鄙 营运微信公众号,你打算上市,还是干个体? 新媒体时代,你必须狂才能生存 社会组织,会不会取代网络群体? 想成功,聪明人也得用笨办法 年轻人,别把欲望当能力 生病了,其实是想和自己说话了 眼见为实未必真,有图未必有真相 镇江,一座飘的城市 输不起,只会让你输很多 羡慕他人容易,改变自己太难 玩死人的必然还是人 堵了众人的路,才能走通自己的路? 锋菲恋,让人羡慕让人虐 别把自我扭曲当自我批评 人生有些弯路,或许不可避免 妖魔化的群体,需要神圣的个体 心想得太大,腿或许就软了 他本是人,奈何成神 英雄无名,无碍浩气长存 优待,误读了就是歧视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几许风霜 晒晒太阳补补钙 对不起,致那些默默生我气的朋友 解放思想,就是从灵魂深处革自己的命 假如装一辈子,那还是装吗? 假期余额不足,请用郁闷充值 有时候,城市就像那辆电动的人力车 以“变态”适应社会新常态 免费,其实最贵 雾霾虽然在天上,问题其实在地上 假如有来生,你真愿意做我的手机吗?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此中有深意,还原靠写意 书读得还不多,话反倒不会好好说了 别笑,人人心里都有个“女婿” 试问长江大桥取名哪家强? 或许不是冷漠,只是想得太多 去掉炉火气,好好接地气 因为怕死,所以拼命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丢人 温水煮青蛙,实验虽假道理却真 读书,应从苦读始 招牌式广告,不但浪费而且犯罪 他要钱,你就给他点饭 培训增能,功夫在会外 大数据,新青年 生活在别处,差距在云端 替人维权难,为己维权更难 标题党,让新闻很受伤 我们都是这座城市的外来户 以一个会结束一个会,不会也得会 是时候,革自己的命了 没有记者证的记者节,努力做颗发光发热的星 文明城市,看上去很美! 人性化执法,或许是知法犯法 媒体转型,说到底是媒体人的转型 每一个正义的儿子,总有一个邪恶的老爸 看相打带耳朵 《微信思维》,英雄所见略同 互联网大会,人人都有机会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朋友是一辈子的财富 文化很值钱,也很烧钱,可不能全为钱 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 城管之“牛”,源于时代之困 现学现卖的那些奇葩事儿 说与做,人的三种境界 新媒体时代,青年更易成为意见领袖 否定自己都不怕,还有什么不敢肯定呢? 雨中跑南山,模糊了双眸看到了星光 看人喝酒干杯少,酒不醉人人自醉 回眸过去,走向更好的未来 其实,每一个字都“不明觉厉” 饱汉不知饿汉饥,饿汉岂知饥中机? 任何学问,其实都是相通的 你感觉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委屈了你,其实是爱你 或许放手,才能做得更好 因为镇江南山,所以城市山林 这个世界,真是个矛盾的世界 无用,或许是大用呢? 因为亲所以仇,因为爱所以怨 国家公祭日,更是反思日 夕阳无限好,哥陪你天荒地老 兄弟从远方来,哥羡慕嫉妒不恨 朝三暮四,还是情非得已? 你不懂我,不怪你,你反怪我,我怪谁?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有些事想了,做了,也就成了 事死如事生,不是烧烧纸 晚年最大的优越感应是品德 说说洗澡那些事儿 逝去的“背面”,永恒的脸面 往死处生精彩 匆匆那年,任性活该 一个人的逝去,两个人的孤单 见不得别人好,自己也多半好不了 说不清的职业,很可能是事业 其实,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的 大数据时代,没隐私或许没问题 跟上蜗牛的脚步 去中心化,并不是无中心 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成了问题才是大问题 得了便宜卖乖,吃了苦头不冤 好想再听一声:没毛雄鸡替鸭愁啊 耗下去,真不知谁耽误谁 对自己狠一点,也要对小伙伴狠一点 她偷看我的,结果却考得比我高 规划好人生的每一天 人人都得开会,所以叫社会 每开一次会议,解决一个问题 到哪都一样,也都不一样 碰上无赖,只有认输才会赢 如果没有理解,每个职业都是秃鹫 六问肢解镇江,无知论调何时休? 每个人都是一件艺术品 乡愁,就是老家院里满墙的金银花 后记 试读章节 因为爱情,所以悲情 如今节日是真多,刚送走建军节,又迎来七夕节,铁汉柔情紧紧相连。这对明哥倒是好事,不用费太多脑子,明哥的选题多多,似乎早在千百年前都已排定。为让明哥的粉丝们又猜中明哥要写点什么,而小小得意一下,明哥干脆也从了吧! 明哥是个不大被过节所左右的人。于是乎,七夕节——这个被贴上东方情人节标签的浪漫日子里,没有任何特别的情况。明哥的生活依然是工作,深夜还是继续折腾,来交作业。 不去一本正经地剖析七夕节到底是不是情人节,也不去批评它是不是成了“商业劫”。因为这样说,一点都不新鲜,更别提浪漫和有趣。那明哥就化繁为简,直奔主题,就说这个七夕节中最多的话题:爱情!这是个奇妙的东西。正常人都渴望拥有它,非正常人应该也渴望拥有不一样的它。明哥也曾为之神魂颠倒、疯疯傻傻。当然,那似乎都是很遥远的历史。可就像苏东坡所说的,不思量,自难忘。虽然赶不上他老人家那么惊天动地,咱那份无尽的忧伤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得了的。 七夕节,被美化成东方情人节,其实是不吉利的。你想想,人家牛郎织女多苦啊!一年才见一次,一次也就这么一天。他们的爱情流传千百年,哪怕万万年,又有谁愿意步其后尘? 当然,有个有趣的现象,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注意过。那就是古今中外经典的爱情故事几乎百分百都是悲情故事,而且一般是越悲情越经典。咱好好回忆回忆:《白蛇传》中痴情白素贞被镇雷峰塔,《梁山伯祝英台》郎才女貌只有化蝶才能翩翩飞,《孟姜女》就更惨了,千里寻夫,哭倒长城,才找到丈夫的白骨,自己也死在归途……看看有一个好下场的没有?所以,明哥说因为爱情,所以悲情嘛! 不仅仅是这些经典的爱情悲剧故事,还有其他形式载体所表现的爱情,其实也是如此。比如那一年春晚,王菲和陈奕迅对唱的《因为爱情》,曲调哀婉,如泣如诉,还不是演绎的一段无奈的爱情:再唱不出那样的歌曲,听到都会红着脸躲避。还有那一年热映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还有老谋子拍的《山楂树》,提到爱情,最终都是悲剧。 当然,这种现象可以用美学理论来解释,“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记得这应该是鲁迅先生说的吧,也有说是莎士比亚说的。反正他俩一中一西,都已作古,也没法计较版权问题了。还有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备有各的不幸。所以悲剧,特别是爱情悲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有故事,有情节,有震撼,有遗憾,因而更容易流传。 在这样的节日里,明哥却说了这些东西,绝对不是给那些正在享受美好爱情的小伙伴们煞风景,而是提供另一种视角和理念,其实,不用羡慕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平平淡淡才是真。吃过爱情苦头的过来人,应该都能明白。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渴望爱情一辈子,是相当不靠谱,唯有让爱情升华为亲情和陪伴,才能长久。到那时管它潮起潮落,风轻云淡。从蓝天白云,到夕阳晚霞,共同走过,夫复何求? 偶尔啃啃老,其实是敬老 周日也是忙里偷闲,仰赖兄弟大伟驱车来回三百公里,助明哥往返宜兴老家和镇江小家。自工作以来,几乎次次如此,匆匆去,匆匆来,四五个小时奔波在路上,一两个小时晃悠在父母跟前。看上去,这是一笔相当划不来的买卖,所以小气鬼明哥曾一度很不情愿。 屈指算来,上次匆匆往返,已是半年前。忙,忙,忙;累,累,累……能够找到很多理由给自己开脱。说到这个话题,明哥真心有感而发,也可算作是自辩书。此次匆匆回老家,其实是送六岁的儿子去过暑假。看望下老家父母反倒是顺道的事,不过,这其实应当是首要尽孝大事。 车行在无数次走过的路上,30多年来有关父母、有关家乡,还有与他们相关的很多事,都在脑海里浮现。没什么规律可循,就像是受了潮的烟花,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夜空闪烁。家门前的银杏树又粗壮了许多,枝条上都已挂满了果,想不起是在父母种下它哪一年。 父母乐呵呵地张罗着饭菜。虽然在前一天晚上电话里,一再请他们不要铺张不要忙活,可鸡鸭鱼肉大虾和时令蔬菜等还是整了满满一桌。吃,快吃,多吃点……这是他们饭桌上说得最多的话。虽然孙子早已过了会打酱油的年纪,可在他们眼里,奔四的儿子还是孩子。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事实上,浅层次的“知道”,只是知道养儿的不容易,而非真正理解父母的恩情。为人父的最初几年,明哥对这方面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这样的浅层次。特别是延续着工作以来的简单霸道,买房、结婚、生孩子,很多人生大事很少征求他们的意见,还一度得意扬扬,让父母少操了心。 此外,对父母“开源节流”,少取多予。每次回家,除了一大堆叮嘱唠叨,他们还会准备鸡蛋、大米和蔬菜等一堆农产品。早些年,明哥相当不耐烦,嫌麻烦不愿意拿,反过来给他们算账,东西价值不高,扛起来却辛苦不少,这也是划不来的买卖。 随着经济缓缓宽裕,逢年过节甚至平时难得回去,明哥都会孝敬一点。同时,不无牛气地说,如今儿子能挣钱了,你们也年纪大了,脏活累活甚至农活都可以不干了。可他们常常不听,明哥没少批评他们。即便这次回去,还是让明哥发现,早过花甲之年的父亲,这些天竟冒着酷暑高温,跑去邻村,到一户正盖房子的人家做杂工。放在过去,明哥是要狠狠批评的,这一次只是反复提醒着留神安全就行,还调侃领了工钱,要给孙子买冰激凌吃。他乐呵呵地说,“那还用说?干一天,可以买好几个,要什么就给买什么。” 实现这样的转变,来自于反思。工作以后,一度以为父母想什么,需要什么,自己样样清楚,一味地减少对他们的依赖。殊不知,这常常难以契合他们的内心,甚至有时候南辕北辙。以至于小姑偶然提醒,父亲虽从不抱怨儿子常年不在身边,聚少离多,可这些年开始哀叹自己老了,帮不了儿子什么。 这让明哥警醒,孝顺父母并不是孝敬多少吃穿用度,也不是让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是享福,更不是减少对他们的依赖。相反这些都会让他们感到失落——子女翅膀硬了,不再需要他们了。父亲就曾半开玩笑地说,养个好儿子有什么用?最多是可用来吹牛儿子在外多有出息,让人羡慕~下。真正有个头疼脑热,还不是鞭长莫及,远不如别人家读书不行、干活不行、留在身边的傻儿子。当然,更多的时候,父母不会这么说,临别叮嘱中,除了关照注意身体,更多内容是好好工作,做出成绩。 为了让父母开心,觉得子女离不开他们,如今每次匆匆回趟老家,明哥都会提前打电话,要这要那。这一趟回去,一桶鸡蛋,两袋大米,还有一些瓜果和蔬菜,收获不小。特别是扛大米上楼,着实把明哥累得不行。报平安,电话那头,明哥还会“抱怨”父母几句,大米又装太多了,扛不动了。父亲会特别开心,得意地批评儿子身体素质太差,干不了体力活,还不如他老人家。 虽然难得回去,且次次匆匆,可明哥常常会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晒一晒这样幸福的片段。有小伙伴、老大哥常常点赞评论:“又回老家啃老啊?”“一个大记者竟然如此清贫,还要老父亲接济大米。”甚至还帮着回顾回顾,上一回明哥又从父母那里巧取豪夺了哪些好东西。 想必明哥这样的啃老,还是很受小伙伴们支持的!分享这点心得给大家,特别是刚刚工作的年轻人,别再像明哥这样走歪路啦!孝顺父母也要有技巧哦。偶尔啃啃老,其实就是敬老,就是孝顺。父母老了,其实心态却小了,有时就像儿时的我们。想要依赖我们,却无法明说,而我们要细心察觉,最好用依赖他们的方式满足他们对我们的依赖。 P42-45 序言 文字是很奇妙的东西。字里行间,总能显出喜怒,透出性情,定格下五味杂陈的思考,记录下一路走来的足迹。 明知何必故问?明知为何不能故问?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本《明知故问》,处处充满了睿智,理性而又不失感性。书里的话题,涉及家事国事,关乎世相百态,道尽人生况味。益明总是能用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将这些话题一一信手拈来,娓娓道出,翻作妙文。展阅此书,仿佛和益明对面而坐,香茗一杯,海阔天空,高谈阔论,不亦乐哉! 益明是个有思想,有主见,做事又颇有恒心毅力的人。犹记十年前,他大学毕业,只身一人,来到这座江南小城,成为一名报社记者。那时他笔底的文字虽稍显稚嫩,但却比同龄人显出更多的灵气,文字背后时有缘于思考的力量。镇江的山山水水,对老家古阳羡的他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但他却没有显出怯懦,相反很快融入了这座城市,成为“新镇江人”。对于镇江的发展,益明有着自己深刻的思考。于是,才有了那篇署名“言无虚”、在镇江引发热议共鸣的网络热帖《六问镇江》。初来乍到,能对城市发展有如此认识高度,实属难能可贵。没有学习,没有积累,想做到这一点,无疑是不可能的。 益明一度被委派到报社上级部门锻炼,据说曾有机会步入更高的平台。但对新闻的这份情有独钟,让他毅然放弃了很多人眼中的“终南捷径”,投身到了新闻一线。都说新闻是件“苦差事”,但益明却从不这样看。在新闻一线,他干得风生水起,佳作频频,在省市好新闻评选中屡有斩获。纵使晨昏颠倒,纵使风餐露宿,却又如何?只要胸中怀着理想,怀着坚守,为了梦想而去追逐,便是人生最华美的精彩。咫尺间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本《明知故问》里收录的文章,都是益明调至全媒体中心之后在个人自媒体上玩票之作。“纸媒的冬天来了”,这是时下传统媒体普遍存在的担忧。对于传统媒体的走势,以及新媒体的发展,他一直密切关注,有着比常人更多的见解和想法。近几年负责报社全媒体中心及镇江本地唯一一家国家一类新闻网站金山网工作后,他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更是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看得出来,作为媒体人,益明对媒体发展,倾注了特别的感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益明总是勇于并乐于去吃“螃蟹”。当初还在一线当记者时,他便能熟练地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将视频上传网络,让传统媒体的新闻也能活起来,动起来。这回,益明又去尝试微信公众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此一发不可收”,并拥有了一大批称他“明哥”的“明粉”。这本《明知故问》里的文章,便是他微信公众号“明明白白”的结集。这些文章几乎每天一篇,在承担大量日常事务的同时,每天都要抽出点时间来写写东西,这需要怎样的热情和毅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正是缘于这份坚持,才有了这本三十万字规模的作品。这也算是天道酬勤吧。 和益明共事多年,点滴过往,历历在目。《明知故问》细细读来,便存着一份格外的亲切。多年的新闻生涯摸爬滚打,益明的文字已越发老辣成熟。这些文章或针砭时弊,或一抒胸臆,或偶有所得,或感悟生活,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充满了人生的哲理,让人读来深有所感。相信读者诸君定会和我一样,掩卷长思,“心有戚戚焉”。 这是益明的第一部著作。相信他一定会在新闻战线上笔耕不辍,用如椽之笔,写出更多有力量、有分量的作品来,给喜欢“明哥”的人更多惊喜。 习斌 写于2015年6月18日夜 后记 这是明哥的第一本书。其实,在敲最初的一些调侃文字时,明哥也没想过要出版。 机缘巧合,无心插柳。说来得感谢东台蔡菁老兄。2014年7月,在宁受训,同宿一室,坦诚相伴,受他指教,明哥试水微信公众号,从此一发不可收。截至2015年春节前,几乎每天一篇千字文,竟积累下近30万字。 坚守中,萌生了结集出版的念头,得到了很多小伙伴的支持。感谢父母、岳父母、妻儿等组成的强大亲友团,感谢报社领导前辈宽容甚至纵容明哥不务正业,感谢相知多年的同事、网友点赞鼓励,还要感谢认识或不认识的明粉。 特别要感谢明平老兄和温柔妹子两位好友,一个为明哥联系出版社忙前忙后;一个为明哥的处女作取了个好名字——明知故问,且卖力吆喝。 此外,还要特别感谢当初恨不能换脑相授的前辈习斌欣然作序,还有摄影书法双绝大咖王理题写书名并提醒莫忘体现母校骆驼精神,还有同年兄弟黄跃巍帮助设计封面配图等创作性工作,以及江苏大学出版社编辑老师不辞辛苦、细细打磨。 最后,还有特别感谢镇江这座让人深爱的城市。十年前,大学毕业,明哥来到这座城市,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结识的那些人、经历的那些事,有些已随风飘逝,有些将此生铭记。大恩不言谢,大家的名字,就不一一点了,因为大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正是因为大家的支持,才有了明哥的坚持,才有了明哥的今天。 老实说,最近这两三年,明哥过得有些苦闷,就像与赖以生存的传媒业一样,经历着迷茫、苦痛与挣扎。从报纸到网站再到新媒体,从采访到编辑再到媒体运营,从微信传播回到书本承载……一路走来,吃了不少辛苦,忙了不少无用的事,也丢了不少成就感。 当然,辛苦不会白费,无用或有大用。在敲打这些文字的大半年时间里,明哥一直在思考推动媒体融合,起码自我反思实践。从微信上的点滴,到书本里的汇聚,乃至浸润着几许互联网思维,尝试构建新媒体形势下的媒体人全产业链。这样的尝试,起码就个人而言,或许只要努力,应当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谨以此书献给我最爱的小伙伴们!世界这么大,相逢相知相守是缘分。 幸运、珍惜、感恩、加油,让我们共同奋斗,彼此宽容,蓝天白云相伴,直到天荒地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