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求一种中国式样--早期现代中国建筑中的风格观念/话语观念建筑研究论丛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王颖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探求一种中国式样——早期现代中国建筑中的风格观念》是作者王颖博士在历时五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的结果。王颖博士的研究独辟蹊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有更深入的推进。她没有停留在对建成实物本身的风格描述和设计分析上面,而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从思想层面进行剖析,试图思考在中国20世纪反复出现而一直得不到真正解决的问题症结所在,并最终从对历史文献和实物的研究中发现了“式样一民族性”这一思维定式,这使她的研究和反思具有了面向当下实践的价值。她不满足于通常的仅仅从西方建筑影响的角度来理解,而是试图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外来影响相结合的要素,以此来解释这种建筑现象的成因。书中的主要观点是,传统观念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隐蔽而关键的作用,这一点有新意而又合情合理,对相关的研究不无启发。

本书选择把研究的切入点落在了“式样/风格”这一对似乎比较抽象的概念上,从词汇的变化这一语言现象入手,结合历史背景的树立和建筑案例的深入分析,比较恰当有效地抓住所讨论问题的本质。

内容推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竞赛和实施方案所引发的争论之中,建筑的“中国性”问题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和争论的焦点之一。王颖编著的《探求一种中国式样——早期现代中国建筑中的风格观念》认为,从建筑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产生肇始于20世纪初,而要真正理解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从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传统、西方建筑学思想传人以及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建立三条发展线索来思考。

本书的论述从上述三条线索出发,将“式样”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概念在近代建筑话语中的含义转变作为观察的切入点和论述的枢纽,通过比较式样与来自西方的“style”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凸现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观念的独特性。

建筑思想观念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建成的建筑作品或文本层面,而应把建筑师的具体设计实践和建筑话语都提升到思想层面来思考。本书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师在思考民族性问题时的思维定势的产生和影响,重新梳理中国近代民族式样的产生过程,并试图说明,在民族主义思想涌动的近代社会条件下, “中国式样”是随着民族意识的产生和源自西方的风格意识的影响在中国逐渐确立的。虽然这一过程并非仅仅是在建筑领域内,而是包含了服装、艺术、社会文化、国货运动和展览会等一系列的全方位行为,但是它对中国建筑现代化甚至直到今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至于成为制约建筑发展的桎梏。

本书试图从观念层面揭示出影响了中国建筑师一个世纪的“式样—民族性”的思维定势,并通过剖析这种思维模式在近代具体的文化、社会语境中实践的复杂性,最终希望从中西建筑文化历史的联系和差异中对影响中国整个20世纪建筑历史的“中国式样”问题做出新的解释和分析,进而从中找到突破这种恩维审势的可能路径。

目录

丛书前言

本书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民族意识与中国建筑

 1.1 中国中心观的解体与民族意识的产生

1.1.1 “天下”与“中国”

1.1.2 中国中心观念瓦解

1.1.3 中国民族意识的产生与“中华民族”的建构

 1.2 “中国建筑”观念的形成

1 2.1 “中国风”(Chinoiserie)

1.2.2 “中国建筑”形象的形成和转变

 1.3 “民族性”与建筑

1.3.1 改造“国民性”与“新民族性”的追求

1.3.2 建筑作为“民族性”的表征

第二章 中国建筑成为一种“风格/式样”

 2.1 “风格”/“Style”与“式样”

 2.2 “风格”(Style)

2.2.1 “风格”的历史发展

2.2.2 “风格”在布扎(Beaux—Arts)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2.3 对风格的反思和批判

2.2.4 宾夕法尼亚大学对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影响

 2.3 “式样”

2.3.1 古代与器物制造相关的“式样”概念

2.3.2 工匠的建造行为中的“式样”

2.3.3 外观的模仿:近代“式样”概念的延续

2.3.4 舶来的新意味与“外观”的民族性

 2.4 “中国建筑”开始成为一种可选择的“风格/式样”

2 4.1 传教士与“中国风”的回传

2.4.2 “中国式”:中国建筑作为一种风格

第三章 “风格/式样”与民族国家的建构

 3.1 政府对“民族式样”的推动

3.1.1 民族主义:中国与德国

3.1.2 建筑与规划的国家风格

 3.2 大众文化中的中国式样

3.2.1 “中式服装”

3.2.2 国货运动和国货展览会

3.2.3 “中国馆”

 3.3 作为民族主义者的中国建筑师

3.3.1 民族主义与中国建筑师

3.3.2 中国建筑的“风格”史重构

第四章 “中国式样”的多种探索

 4.1 中西之间:创造“中国建筑式样”的多种途径

4.1.1 中西与体用:“中国建筑”,一个还是多个?

4.1.2 折衷与现代:建筑师与社会风尚的多元性

 4.2 作为整体风格的“中国式样”

4.2.1 原点:南京中山陵

4.2.2 里程碑:南京原中央博物院,

 4.3 作为局部装饰的“中国精神”

4.3.1 “中国精神”与现代建筑

4.3.2 “外向”模式:以原上海市图书馆为中心

4.3.3 “内向”模式:以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与原国民大会堂为中心

 4.4 作为平面化装饰艺术的“中国美术”

4.4.1 “中国美术”与装饰艺术

4.4.2 实践:西湖博览会建筑

 4.5 “中国固有”,不仅是“式样”

4.5.1 建筑实践中的三种“中国建筑”

4.5.2 平面模式中的“中国性”

结语:超越“中国风格”

图片目录及来源

附录:1890s~1940s“中国式样”建筑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9: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