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留学日本(情谊酒吧)/一衣带水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英子//苏珊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胡英子、苏珊编著的《留学日本(情谊酒吧)/一衣带水系列》是一部反映20世纪80年代赴日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求学及生活的小说。小说主要记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赴日留学生岩岩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战胜种种困难求学成功及与日本百姓友好交往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希望加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及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望。

全书共26章,在简单交代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赴日自费留学的背景后,作者以女主人公岩岩打工的平民酒吧为主要场景,记述了岩岩初入酒吧、开始与日本平民交往、遭遇违约、适应日本生活和社会及求学成功、立足于日本社会的全过程,同时也展现了与岩岩同时代的中国在日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故事,反映了善良的日本百姓对中日关系的认识及侵华战争的反省和忏悔。

内容推荐

胡英子、苏珊编著的《留学日本(情谊酒吧)/一衣带水系列》讲述了:1983年,在日本政府提出了接受十万外国留学生的计划之后,一海之遥的日本国立刻就成为了中国年轻人留学的首选之地。

小门的上面,一盏不大的霓虹灯闪烁的光映在了他们三个人的脸上。此时,女孩儿的心情有些慌乱,她猜想着这道小门里面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秘密?自己要在那里面做什么?

岩岩不解地问:“这个数字跟雇佣书上写的不一样嘛!我每天在这里干八个多小时,你们却给我不到一半的工资,这让我怎么生活?”

竹本咬了一下嘴唇,说:“我,我——,我呀——,真的,真对不起你们国家呀!”说着,他颤巍巍地又站了起来,走到岩岩面前,“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1992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岩岩迎来了她一生中盼望己久的最美好的时刻:她毕业了!她自食其力地完成了梦寐以求的学业。

土田夫人焦急地道出了心声:“我们这一代人一直为那场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伤害感到深深的愧疚。我们不喜欢战争,不喜欢与你们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这座和睦友好的大桥何时才能完美地架在两国的海洋上?任重道远……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神秘小门

第二章 初入酒吧

第三章 遭遇违约

第四章 餐馆辛劳

第五章 友谊友情

第六章 善良爱抚

第七章 独闯学府

第八章 半夜遇险

第九章 情酸醋爱

第十章 婉拒求婚

第十一章 寻求帮助

第十二章 情谊酒吧

第十三章 心善女客

第十四章 学友杂事

第十五章 老兵愧罪

第十六章 各色男人

第十七章 故乡中国

第十八章 议员光临

第十九章 拼搏奋斗

第二十章 特殊客人

第二十一章 开阔视野

第二十二章 别了酒吧

第二十三章 教授中文

第二十四章 再次求助

第二十五章 亲人来日

第二十六章 友谊长存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女孩子站在路边上,寒冷的气流顺着她的大衣的下摆直窜到了上身,随着寒风在空中飘舞的旋律,大衣里面的冷气自由自在地上下跳蹿着,尼龙丝袜子带着凉气缠绕在她的腿上,她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随即把大衣领子立了起来。

冷风飕飕,女孩子借助昏暗的路灯好奇地望着那扇小门。小门的上面,一盏不大的霓虹灯闪烁着红绿色的光线,映在了他们三个人的脸上。此时,她的心情有些慌乱,她猜想着这道小门里面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秘密?自己要在那里面做什么?是不是自己从这一天起就要靠酒吧陪酒女的工作来维持生活?

正当她胡思乱想的时候,那扇小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女子。她身穿短衣长裙,婀娜多姿,笑眯眯地与中年妇女打了一声招呼后,便弯下腰,伸出右手请他们三个人进店里。

这就是女孩子要工作的地方——酒吧,日本人叫它“斯那库”。

在日本,干奇百怪的酒吧遍布在各个城市,各个角落里,有高级的酒吧俱乐部,有淫秽的地下酒场,有专门预订送上门去的女郎的性服务酒店,还有无标价的神秘酒座。斯那库是那种遍布在街巷民宅间的小酒吧,它不是色情卖身的地方,而是带着一种家庭风气的喝酒、唱歌和闲扯杂谈的大众化的消闲场所。三六九等的人们会选择自己应该去的酒吧去抒情,去解闷,去消烦,去痛痛快快地唱几首歌曲并与心悦的女孩子聊一聊天,去那种没有欺诈,没有陛服务的小店里得到应有的享受。

在日本人的眼里,斯那库是一处消愁解忧,喝酒唱歌跳舞的地方。在那里,男人们尽情地喝着各种酒饮,不受约束地吸着烟,扯着嗓子唱着歌,东西南北地闲聊着,嘻嘻哈哈,以此来排解工作中的郁闷与压力;也有不少男人把不住嘴巴说些低级趣味的男女之间的事情,发泄一下夫妻之间和家庭中的琐碎杂事带给自己的烦恼;更有一些男人喝醉了酒后,便会手舞足蹈,毫无顾忌地说些淫秽的话,接着,“哈哈哈”地大笑一通。

在斯那库工作的女孩子们,脸上挂着的永远是灿烂的微笑。只要男人愿意把金钱花在自己的身上,她们便会加倍殷勤地去伺候,献出最妩媚的笑容,即使酒后讨厌的男人在自己的身上动手动脚,那些有着超强忍耐力的女孩子们,也会用更加甜美的肉麻声哄着那些醉倒在自己大腿上的男人们。“喂,我饿了,想吃烤鱼干儿,再给我来一杯芒果汁吧!”醉眼惺忪的男人们吐着酒气,搂着女孩子的腰身冲着柜台里的马司他大声地吆喝着,“喂!给我的宝贝儿做点好吃的!”那些傻男人就是这样温顺地看着身边的女孩子吃着甜点,喝着饮料,乐呵呵地拍一拍自己的屁股兜,然后,傻呵呵地掏出钱包来,从里面抽出几张票子,稀里糊涂地塞进了女孩子的胸罩里。

关于斯那库里面的情况,这个亚裔女孩子多多少少地从中国留学生那里听说过,但她始终没有勇气去尝试这样的工作。此时,她坐在沙发里,忐忑不安的心情让她的心跳加快了许多。

那位年轻女子请他们三人坐下后,便走进柜台去做茶水。这个时候,亚裔女孩子面带着不安,心神不定地用一双迷茫的眼睛开始打量起了这家斯那库。

亚裔女孩子叫岩岩,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亚裔男孩子叫志友,是从中国台湾来日本念大学的留学生;那个中年日本女人叫枝子,是日本语学校理事长的太太。

坐在沙发里的岩岩两只手不停地搓着衣角;志友则跷着二郎腿身体靠在沙发背上,东张西望地看着这个小店;枝子的嘴里嚼着一块口香糖并发出“巴嘎巴嘎”的声音来。她与志友坐在沙发上有说有笑地聊着天,看上去非常亲密。他们说得很快,岩岩像个傻子一样连一句话也听不懂。

他们聊了一巡后,志友冲着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的岩岩得意地说:“岩小姐,我父亲和老板娘(枝子)的丈夫是大学同学。我到日本念书,她丈夫是我的保证人。他们把我当儿子一样,对我很好。”他停了一下,随后压低了声音说:“岩小姐,干嘛那么紧张?斯那库又不是那种色情的地方。来尝试尝试,你还可以了解一下日本社会嘛!”

岩岩看了一眼对方没有说话,她想起了自己刚到日本时的那一段。

中日建交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留学生开始进入日本国念书。到了80年代后半期,去日本留学成了一股潮流,大批的中国留学生涌进了日本国的大门。枝子的丈夫看到了这个不可多得的大好时机,在大家还都在睡梦中的时候,便在东京创建了一所日本语语言学校。在东京这块宝地上,他狠狠地捞到了一大捅金子,随后,他又扩建了学校,并派会讲日语的中国人去中国招收学生。就在那个时候,蜂拥而至的中国留学生们挤进了这所日语学校,学生们挤爆了各个教室,他不得不扩招日语教师。

日语学校就像雨后春笋般地在东京发展了起来,政府对于创办这种学校还没来得及制定出一个完善的政策和妥善的管理方法。十万留学生的计划势如破竹,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大学文化程度的限制,只要有日本人作保就可以来日本。于是,大家各行其是,语言学校就像爆米花一样蹦出了炉膛。十万人啊!多么诱人的数字!

P2-3

后记

二十多年以前,我们也和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有一个求学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们舍弃了优异的工作、离开了亲人,开启了留学日本的航程。

在日本,我们与绝大多数自费留学生一样,打工、念书是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在经历了异国生活的尴尬、心酸、无奈与艰辛的同时,我们得到了日本人民方方面面的帮助:从介绍打工,到送衣物,从带我们出去旅游,到作保证人。我们还得到了日本社会与民间无偿的援助。所有这些,使我们对日本人民,对日本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大学学习期间,指导教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学术上悉心指教,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并且经常在家里举办聚会招待留学生们。在我们读硕士课程的两年当中,不仅我们的学费被减免了,而且还得到了几次金额不菲的奖学金。那些钱包含了日本人民对留学生的真诚关爱,它是及时雨,帮助我们走出了生活的困境。我们的中国同学们也和我们一样,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日本社会和民间的援助。

中日两国政府关于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在交纳税金和医疗保险等方面有一项特殊的协议,即免除他们打工所得的税金,只要申请就可以减免医疗保险费用。每当我们拿到退还的税金,收到医疗保险费用减免的通知单时,都会忍不住掉下眼泪来。这些援助对于我们无根无基的留学生来说就像是雪中送炭,那是一种温暖,一种恩情。

在艰辛的留学生活中,我们也有过难以忘怀的激动时刻,我们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出席奖学金颁奖典礼的那次盛况。奖学金财团的创始人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用自己一生艰苦创业积攒下来的钱,奖励那些来日本读书的、有为的外国留学生,以及那些出去留学的优秀的日本学生。那一天,这位老人身穿一身藏蓝色西装,端坐在椅子上,银灰色的发丝下,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和蔼温和地注视着前来参加活动的留学生们。一个一个兴奋激动的学生们排着队走到他的面前,毕恭毕敬地向他鞠躬,发自内心地表达着自己对他的崇敬和衷心的感谢。他静静地倾听着每一个留学生对他的热情问候,然后,含着微笑送上一句激励留学生们的话语: “努力吧!”那种神态就像父亲一样慈祥。尽管奖学金是面向所有来日本的国际留学生,然而,获得奖学金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是这其中最多的。

在每一位获得奖学金的留学生毕业以后,不论他们走到世界的哪一个国家,在生日的那一天他们一定会收到奖学金财团寄来的生日贺卡,在元旦那一天必定会收到贺岁年卡。即使在天涯海角,他们依然会定期收到奖学金财团的季刊杂志,从未间断过。

日本人民对中国留学生的援助和帮助是那样的实在与纯朴。在这些深情厚谊,济困解难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学业。现在,每每回想起那些虽然艰苦。但是却充实的日本留学生活,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二十多年前的人和事也会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脑海里闪现出来。

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日本朋友们,现在都已经进入了古稀之年。通过新年贺岁的越洋电话,听着日本朋友们亲切熟悉的声音,猛然间,我们意识到,岁月不等人,我们应该写出来,写出来在日本打工求学的岁月里,中国留学生们所得到的日本人民的帮助和真实感人的经历。受人点滴之恩,要涌泉相报,我们应该尽快地写出来,以便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日本朋友们在有生之年,看到他们曾经帮助过的中国学生没有忘记他们的恩情。我们要用文字来表达我们深深的谢意,献给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昔日的日本老朋友,我们的恩人们和日本人民。

《留学日本:情谊酒吧》是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去日本求学的中国留学生经历为素材而创作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岩岩是那个时期留日中国学生的代表。在她平淡的留学生活中,她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的意志和乐观积极的态度,使她冲破了寂寞与孤独的障碍。她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孩子。也是一个勤奋向上的女学生,她不但坦诚而且自尊、自强、自爱。她的留学生活既平淡,又充满了异色光彩;既艰辛,又充满了人间情谊。虽然,她是一个普通的留学生,但是,她的求学生活却反映了当时留学生的各个层面。她的故事是众多在日优秀留学生的缩影,是那个年代一段值得留恋、值得回忆的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

去日本留学,不是单纯地去拿学位,也不是为了去挣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向日本人民传播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学习日本的文化和历史,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才是留学的根本所在。如果每一个去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都能走入日本人民中去,了解他们,与他们成为朋友,那么,你就会发现日本人民的纯朴善良,同时,日本人民从你的身上也会知道中国人民的聪明勤奋与善良。如果每一个留日学生都能向日本人介绍一种中国的文化,同时,向他们学习一种日本的文化,可想而知,中日两国的文化将会在两国人民的心中开花结果,就像中国有樱花树,日本有中华街一样。

80年代后期的日本留学潮已成为过去,而且类似的情况恐怕也难再出现。那些割舍家庭,忍痛割舍心爱工作的男男女女们,他们是如何在日本求学和生活的?我们决定把那些勇敢的中国留学生们求学的生活写出来,让故乡的人们了解那个时期他们的留学生活,同时也了解日本人民,了解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老兵的情感,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提一句的是书中的奥田校长。他不但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而且也是中国文化的热心传播者。90年代初期,他慧眼卓识,果断地在他的学校开办中文兴趣班,倡导用介绍中国文化的方法,培养学生们学习中文的兴趣。他的做法与孔子学院向国外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方法是一致的。今年是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而奥田校长推广学习汉语的方法,比孔子学院早了十多年。

日本人民用签名的方式,反对政府修改和平宪法,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他们反对战争,希望和平的强烈愿望。他们申报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希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国民。

向故乡的人们介绍日本人民和日本社会,为中日友好尽力,这些愿望激励着我们去写《留学日本:情谊酒吧》这本书。

我们细细地回忆着二十多年前自己在日本求学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情感,用心血书写那段珍贵的历史。我们要用自己的经历向故乡的人们传递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情感,为中日友好尽自己绵薄之力。

我们期望这部小说能够成为中日友好的鸿雁,传递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心声,重新缔结两国人民友好的情感。

 架设中日两国人民和睦友好的大桥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为友好而耕耘不辍,这座和睦友好的大桥一定会完美地架设起来。

胡英子苏珊

2014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