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卧云说不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苑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之一

8月初,秦朋友找到我说:“又到开学了,去年找你帮忙牵线扶助的那位学生还少点学费,能不能请你的那几位朋友继续资助一下?”

我说:“不知感恩的人,没有必要再让朋友破费了。”

断然拒绝了秦朋友的请求。

去年,县里一位女子考取了南方某大学,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左赊右借,卖猪卖牛,凑不齐学费。热心的秦朋友知道后,去到女子家里了解了实际情况,劝女子一家不要发愁,由他去想办法通过社会资助的力量,一定帮女子圆大学梦。于是,他找到我。我自己和秦朋友一样靠几个死工资过日子,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但乐于助人的朋友还是有一帮。见他说得动情,也激起我的仁爱之心,答应找朋友助她一把。为此,我游说于朋友。朋友们也都是满怀仁爱之心、急公好义的君子。听了我的游说,纷纷慷慨解囊,你八百、他一千,三天便凑集了8000元现金。

在秦朋友的陪同下,我亲手将钱交到该女子手中。她与家人作揖磕头千恩万谢,表示永不忘恩。她并且一再表示,一到学校,即把学校的情况和自己的学习成绩告之我们。

开学之日到了,女子如期登上南去的列车,进入她理想之梦的殿堂。

也许是这名女子新到学校,要做的事情太多,也许是她学习太忙,抽不出时间,也许她将这些资助她的人全忘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一个学期过去了,一个学年过去了,我与我的朋友却没有收到过这.名女子只言片语报平安的信,没有接到过一个感谢的电话。现在新的学年开始了,她缺少学费,又想起我与我的朋友了?

我与我的朋友做做好事扶助支持他人均是凭自己一颗善良的心,是不需要报答,不需要感恩戴德、立长生牌位永世不忘的。但是希望被资助的人起码是一位有诚信的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就像平常拜佛求菩萨,只求菩萨保佑解除困苦。菩萨法眼天下,佛法无边,救助有缘,有缘者只须心中一动,无须许诺还愿,菩萨照样会佑之而不会计较,而无缘者百求千求也无灵验。但有求之心情迫切或心术不正的人,唯恐菩萨不佑,就像人间行贿一样,在求之时,许下重诺,如果愿望实现,将如何如何还愿报答。对这些许愿者是否遵守诺言,兑现许愿,菩萨便特别注意了。人之一诺,重于泰山,何况是在佛前。

中华民族传统讲的是仁爱、兼爱、博爱,讲的是受人涓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天竺传入的佛教讲的也是普度众生,教化人要感天地恩,感众生恩,感父母恩。西方天主教徒们在饭前祷告,也是感上帝恩赐,殊途同归,其义皆同。因为,人生只有知恩图报,才知道世间有关爱,才会懂得珍惜关爱,才会在自己获得关爱脱除困苦后去关爱他人。我不知道这名女子是不是那种“要菩萨请菩萨,不要菩萨丢菩萨”的唯我所用的人。不过,现在社会确实有一种不健康的思潮,我穷,我困难,向社会呼吁,要社会资助是应该的。至于感恩、报答,不,知何物。试想,如果一个连感恩之心都没有的人,又何须资助?

也许是我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也许是我的误解?也许是一场误会?

其实,这名女子若真有感恩之心,哪怕再忙,抽出,一时半刻写上三言两语感谢或报知学习情况的真话或空话或套话甚至废话,或打个电话有何不可?她是有诺在先的。

可是,她什么也没做。

之二

还是20世纪60年代,听父亲说起,我的一位名黄杰的父辈生病买药后,同事提醒他“可到单位报销”。当时,对医药费报销的规定是:干部的全报,家属视情况可报销一半。而他却说:“共产党给我安排了工作,提拔为干部,每月拿那么多钱,生病吃药还要报销,怎么对得起党,对得起组织。”在这种感恩心的支配下,这位父辈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不计较得失,不谋取私利,直到退休,很少在单位报销过药费。

这是一种把感恩心化作具体行动的行为。

然而,在当今社会的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的员工中,有感恩心的人在渐渐减少,而抱怨指责的人在渐渐增多。有的人认为进了国家单位、国有企业,就是进了保险柜,单位、企业就要管吃管喝管病管养家糊口。管升官发财管生养死葬。有一分一厘的补助、照顾不到位,就心生怨气,认为亏待了他;有的人参加工作不久便被提拔为股长、科长、什么长,几年后未继续得到提拔升迁,便认为是冯唐屈才,或心怀不满,心生怨恨,情绪低落;或埋怨指责单位和领导对自己不公,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也被消极被动所替代,阳奉阴违,拖拖拉拉或干脆不干事只要钱。“端着碗吃肉,放了筷子骂娘”。他们不是比付出,比贡献,比业绩,而是比官大与官小,比提拔快与慢,比受的“委屈”多与少。有的人更认为国家的就是大家的,人人有份,不拿白不拿。于是乎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内外勾结、贪污受贿、鬻官卖爵,侵吞、蚕食国家利益等有损道德人格、违法违纪的行为层出不穷。

换位想一想,我们还有9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自己动手靠老天爷恩赐过活的农民,还有近亿靠低保度日的下岗工人,他们为了找一份工作,挣几个钱养活自己家人,是多么的艰难。如果有谁能帮他们找到一份哪怕是扫垃圾、掏厕所的工作,他们也会感恩戴德、感激涕零。与之相比,这些个在国家单位、企业工作的人捧着国家的金饭碗、银饭碗、铜饭碗、铁饭碗,收入不高,但含金量高,虽不算富有,但旱涝保收,绝不致饿死,无异于生活在天堂了。P3-7

目录

第一辑 仁智辑

 不要忘恩

 不拾路遗

 不必“愚忠”

 不必指责

 不尊“孔孟”

 “不敬”诸葛

 不说关公

 不学庞统

 不要气馁

 不惧卑微

 不厌清贫

 不重收藏

 不忘外婆

 不忘瓜藤

第二辑 尘世辑

 不住北京

 不喜上海

 不去香港

 不慕出国

 不写官场

 不写日记

 不做笔记

 不写新闻

 不书繁体

 不求发表

 不做律师

 不言腐败

 不抖名牌

 不会上网

第三辑 食色辑

 “不读”红楼

 不娶“黛玉”

 不拒美色

 不说爱情

 不找情人

 不怕失恋

 不称“小姐”

 不求长寿

 不遵“医嘱”

 不避狐臭

 不敢说烟

 不怪罪酒

 不喝啤酒

 不喝普洱

 不贪玉食

 不吃药膳

 不吃宵夜

第四辑 烟火辑

 不言能源

 不言风能

 不言垃圾

 不言电改

 不言地电

 不言电价

 不言精细

 不凑热闹

序言

张家界作家中,李苑属于写作路子颇宽、收获颇丰却又一直保持低调的一类。这些年,他继出版散文集《岁月的印痕》、报告文学集,《世界第十二》和杂文集《卧云斋话集》之后,一口气推出《蛊毒》、《赶尸》、《辰州符》等三部地域文化专著(与人合作),现在,这三本书一直是摆放在书店和书摊上长销不一衰的特色读物。

前些日子,李苑君在电话中告诉说又有一部新作即将付梓,嘱我作序。我与李苑交往多年,既是文友,又是乡党,所以没任何犹豫,一口应承了下来。接到书稿时,一见书名《卧云说“不”》(“卧云”是李苑君的笔名),先是生出几分好奇,没来由想起香港凤凰卫视的“文涛拍案”之类。再看目录:百多篇文章的标题,每篇皆以“不”字开头,其中不少篇什颇有“另一种声音”的味道,譬如不去香港啦、不敬诸葛啦、不言腐败啦、不遵医嘱啦、不避狐臭啦,等等。读这些标题,就酽酽地嗅到一股与众不同的新鲜感,不期然生出来一缕缕异样的兴奋。再读文章:亦庄亦谐,亦俗亦雅,粗看标题似乎多少有些意外,但是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便觉得其挥斥激扬,皆是有感而发;抑扬褒贬,悉在情理之中。发常人所未尝发的李苑君,却原来在作“逆向思维”呢。

逆向思维好啊。

日常生活中,我们实在是拥有太多太多的不假思索和人云亦云,实在是拥有太多太多的共性思维、惯性思维等思维定式。殊不知古往今来这种人云亦云、惯性思维的瞎起哄和盲从,大至误国误民,小到误已误人,误了多少事情。多年前,读到山西作家李锐一篇题为《拒绝合唱》的短文,光这个名字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文章本意是批评中国文坛一大致命缺陷——听到的是太多的合唱,合唱“流行”且“时尚”,自然就人多势众,颇具轰动效应。作者于是感叹道: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来,中华大地上不是这样的合唱,就是那样的合唱,难道除了合唱而外我们真的就学不会欣赏独唱?真的就没有勇气独唱?

诘问得何等好啊!切中时弊得何等好啊!

那么,李苑的说“不”,当属有意识地选择“独唱”,企望在人们习惯了众口一词的大合唱声浪中,发出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声音了。在习惯于随波逐流的现实世界里,选择“独唱”的最大意义在于不流俗、不盲从,用自己的眼睛去察看,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文章中,既有哲学、宗教、人世沧桑等人文社会的感悟与反刍,也有生命、生活、生存等自然科学的认识,还有对能源、生存环境等的思考与观点,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充分展现了他广博而丰富的知识面,活跃而灵动的思维思想。每篇文章虽然不长,但精辟精练,寄寓人生的感悟和哲理。因此,李苑的百十个说“不”中即便有这样那样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也丝毫不影响它的思维锋芒和审美价值。诸如“不书繁体”、“不求发表”、“不找情人”、“不求长寿”、“不拒美色”、“不学庞统”……,可说是难得的佳作。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坛也好,’现实生活也好,若能多些李苑君这样有主见说“不”、有勇气独唱的角色,真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造化,我们这个时代的福音呢。

2010年4月17日,张家界

内容推荐

全书用“不”的标题形式和“仁智”、“尘世”、“食色”、“烟火”等四个专辑,阐发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不流俗、不盲从,说出与众不同的声音,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文章短小精悍,文笔朴素、流畅。

编辑推荐

在习惯于随波逐流的现实世界里,选择“独唱”的最大意义在于不流俗、不盲从,用自己的眼睛去察看,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书中收录的文章,既有哲学、宗教、人世沧桑等人文社会的感悟与反刍,也有生命、生活、生存等自然科学的认识,还有对能源、生存环境等的思考与观点,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充分展现了他广博而丰富的知识面,活跃而灵动的思维思想。每篇文章虽然不长,但精辟精练,寄寓人生的感悟和哲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