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2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
分类
作者 云晓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学1—2年级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地基阶段”。在这一阶段,妈妈的教育将决定孩子的一生!

由云晓主编的这本《1—2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将解析1—2年级孩子成长的秘密,帮助妈妈们更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孩子,帮孩子完成“幼小衔接期”的心理过渡。

内容推荐

1—2年级,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的内心有担忧、有恐惧,但更多的是对新环境和新知识的好奇和渴望。

1—2年级,妈妈最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孩子爱上学习、爱上老师、爱上学校!

《1—2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一书解析了1—2年级孩子成长的秘密,帮助妈妈们更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孩子,帮孩子完成“幼小衔接期”的心理过渡。

《1—2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由云晓主编。

目录

第一章 好妈妈早知道——孩子的心理成长阶段篇

 1 “我上小学了!”——帮孩子迈好学习生涯的第一步/003

◎方法一: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先行

◎方法二:培养孩子对学习的信心

◎方法三:让孩子从小就觉得自己有学习的优势

 2 “小学不如幼儿园好玩儿”——当孩子不想上学时/009

◎方法一: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老师和学校

◎方法二: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方法三:多给孩子讲讲学校的规矩和规则

 3 “我不是最优秀的”——正确看待孩子,并给予鼓励/016

◎方法一:让孩子跟自己比

◎方法二:请老师多鼓励孩子

◎方法三:把错题改对了,就给孩子打100分

 4 “游戏比学习更有趣”——孩子贪玩,从自控力培养入手/022

◎方法一:在等待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方法二:不妨跟孩子比比定力

◎方法三: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

 5 “太阳为什么会在天上呢?”——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求知欲/027

◎方法一: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

◎方法二:利用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方法三:关注孩子“在做什么”,而不是“做得怎么样”

第二章 好妈妈要明确——父母的责任篇

 1 告诉孩子“小学生”的意义/035

◎方法一:给孩子一项特权

◎方法二:多与孩子讨论学校的那些大事

◎方法三:让孩子多与高年级学生交流

 2 了解孩子的优缺点/040

◎方法一:辩证看待孩子的优缺点

◎方法二:放大孩子的小优点

◎方法三:用孩子自己的优点来改掉缺点

 3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046

◎方法一:“别怕孩子把牛奶洒在地板上”

◎方法二:别埋怨孩子做得不好,耐心教他怎样做得更好

◎方法三:分配给孩子一项固定的家务活

 4 营造好的家庭环境——爸爸妈妈要尽可能愉快/051

◎方法一:进家门之前,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绪

◎方法二:解决问题时避开孩子

◎方法三:定期举办有趣的家庭活动

 5 定期与孩子交流和沟通/057

◎方法一:搞个周末家庭会议

◎方法二:做孩子心灵的读者

◎方法三:每天抽出半小时来陪孩子

 6 为孩子指出危险的场所/063

◎方法一:家里也危险

◎方法二:和孩子一起制作安全地图

◎方法三:带孩子亲身感受一场危险事件

第三章 好妈妈要做到——孩子问题篇

 1 别太为成绩问题操心/071

◎方法一: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方法二:淡化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过程

◎方法三:激发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

 2 上进心的培养最重要/078

◎方法一:保护孩子的梦想

◎方法二:给孩子找个学习的竞争对手

◎方法三:降低目标,给予孩子成功的体验

 3 门门功课都不能落后——预防孩子的早期偏科/084

◎方法一:让老师去引导孩子爱上弱势学科

◎方法二:枯燥的科目也有趣味

◎方法三:用优势科目带动弱势科目

 4 集中注意力也是一种能力/090

◎方法一:营造一个安静适宜的家庭环境

◎方法二:用兴趣拴住孩子的注意力

◎方法三:制定时间表,让孩子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

 5 教孩子一些过目不忘的记忆窍门/096

◎方法一:帮孩子制定近期记忆目标

◎方法二:让孩子学会理解记忆

◎方法三:教孩子学会“手、心、口”并用的记忆方法

 6 孩子遇到难题,妈妈怎么办/102

◎方法一:面对小问题,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二:点拨是最好的帮助

◎方法三:面对大问题,让孩子从团队中汲取力量

 7 养成每天做作业的好习惯/109

◎方法一:用“不写作业”来“惩罚”孩子

◎方法二:给孩子自己布置作业的权力

◎方法三:让孩子感受到写作业的魅力

 8 让孩子学好英语,首先要赋予他们学习动机/115

◎方法一:激发孩子对英语的内在需求

◎方法二: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

◎方法三:积极归因训练,帮助孩子端正学习动机

第四章 好妈妈要精通——与老师沟通篇

 1 与老师进行有效对话的3个方法/123

◎方法一:与老师交流要有针对性

◎方法二:不做盲目护短的妈妈

◎方法三:把握好与老师交流的小技巧

 2 当听到老师对孩子的否定评价/130

◎方法一:做一个有辨别能力的“妈妈法官”

◎方法二:不做传声筒,做桥梁

◎方法三:引导老师看到孩子的优点

 3 孩子被忽视——做一位吸引老师的妈妈/136

◎方法一:孩子有进步,及时向老师表达谢意

◎方法二:向老师讲讲自己的教育理念

◎方法三:教给孩子一种吸引老师的“绝技”

 4 要不要给老师送礼/141

◎方法一:培养个好孩子送给老师

◎方法二:送小礼不送大礼

◎方法三:不要让礼物成为老师的负担

第五章 好妈妈要辨别——因村施敦篇

 1 学习好的孩子——能力、成绩同时提升/149

◎方法一:保持并继续挖掘孩子的学习能力

◎方法二:成绩不是一切,小小坏习惯不能忽视

◎方法三:切忌培养高分低能的孩子

 2 头脑聪明但学习不好的孩子——教他们把聪明用在学习上/156

◎方法一:教孩子不要把聪明当做“救命稻草”

◎方法二:教孩子“在玩中学”的技巧

◎方法三:教孩子科学用脑

 3 学习中等的孩子——用鼓励激发潜力/161

◎方法一:找准中等生的“鼓励穴”

◎方法二:要为中等生量身打造课堂45分钟

◎方法三:挖掘中等生身上成绩以外的潜能

 4 学习费劲的孩子——学习方法灌输很重要/167

◎方法一:适时调控孩子的学习过程

◎方法二:让学习费劲的孩子互相帮助

◎方法三:降低学习难度,创造成功机会

第六章 好妈妈要引导——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篇

 1 教会孩子大声朗读/175

◎方法一:选好朗读材料

◎方法二:妈妈要做孩子的听众

◎方法三:让孩子从大声朗读中收获自信

 2 让孩子爱上课外阅读/180

◎方法一: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方法二: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

◎方法三:和孩子交流阅读心得

 3 引导孩子写日记并不难/186

◎方法一:即使只写了5行,也是优秀的日记

◎方法二:用漫画来写日记

◎方法三:教会孩子写随感日记

 4 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191

◎方法一:鼓励孩子举手发言

◎方法二:学会向孩子问问题

◎方法三:多做语言游戏

第七章 好妈妈要用心——智力开发、拓宽视野篇

 1 带孩子接触大自然/199

◎方法一:允许孩子做一个“野孩子”

◎方法二:放松的同时,巧妙引导孩子学习

 2 在大自然中训练孩子的观察力/203

◎方法一:帮孩子明确观察目标

◎方法二:和孩子一起观察

◎方法三:和孩子一起做观察笔记

 3 在游戏中丰富孩子的想象力/208

◎方法一:让孩子给妈妈讲故事

◎方法二:丰富孩子生活

◎方法三: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

 4 引导孩子多看有益的电视节目/214

◎方法一:和孩子一起看电视

◎方法二:制作一个看电视时间表

◎方法三:利用电视节目培养孩子的性格

第八章 好妈妈要细胞——综合素质提升篇

 1 随时随地的道德课堂/221

◎方法一: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道德准则

◎方法二:从细微处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道德观

◎方法三: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引发羞耻心

 2 给孩子正确的金钱教育/226

◎方法一:延迟满足孩子的欲望

◎方法二:做零花钱的管理者

◎方法三:给金钱降降价

 3 教孩子做个懂礼貌的“小大人”/232

◎方法一:你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别人

◎方法二:当孩子有不礼貌的行为时,及时地制止他

◎方法三:表扬孩子的礼貌行为要具体

 4 帮孩子摆脱拖拉、懒散/238

◎方法一:引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方法二:让孩子保持精神和体力上的活力

◎方法三: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5 把孩子培养成社交“小达人”/243

◎方法一:不做自私的孩子

◎方法二:不做没有主见的孩子

◎方法三:让孩子自己解决与伙伴之间的冲突

试读章节

当孩子进入小学后,妈妈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第一天上学的路上,孩子们昂首挺胸,神气得很;戴上红领巾后,他们高兴得犹如士兵戴上了勋章;如果在路上遇到去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就更神气了,俨然一个小大人,背着书包,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上学了。

其实,作为老师,在多年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也明显感觉到了这一点。在这些初入校门的孩子的脸上,我能看到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在他们稚嫩的言语中,我更能听出发自内心的骄傲:

“我上学了!我是小学生了!”

“我有红领巾,你有吗?”

“我发新书了,好多好多本呢!”

其实,孩子之所以表现出这些骄傲的行为,说明他们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型期。孩子上了小学,不仅他们的身高和年龄在变化,还面临着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儿童成长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是孩子人生的重要“分水领”,如果说上学之前的孩子可以统称为“幼儿”或“小小孩”,那进入学龄阶段的孩子便可以被称为“小大人”。因为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校,这些孩子时常会以“小大人”自居。

关于这一点,我的感触颇为深刻,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轻易就接受一些浅显的道理了。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都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个月给孩子们上一次“成长课”。所谓“成长课”就是教他们一些与知识无关却关乎成长的内容,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周末帮家长做一做家务……据妈妈们反映,在小学1—6年级中,做得最好的却是1—2年级的孩子。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小学1—2年级,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们犹如从长长的睡眠中刚刚醒来一样,他们有热情、有激情,总想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小大人”身份。因此,他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以“小大人”的身份来要求自己,所以很多妈妈往往会感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作为老师,我要在这里提醒妈妈们的是,在我们倍感欣喜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孩子所处的特殊阶段。小学1—2年级,孩子刚刚接触正式而系统的学习,因此在这一阶段,孩子对学习的印象如何、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直接影响他的整个学习生涯。

在一篇教育论文中,我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整个学习生涯犹如一幢高楼大厦,小学就是这幢大楼的地基,而作为人门阶段的小学1—2年级,就是地基中的地基,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最关键的部分。

所以,要想帮孩子打好地基,妈妈们首先应该了解,进入小学1—2年级之后,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应该如何教育他们……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帮助孩子迈好学习生涯的第一步。

◎方法一: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先行

在小学1—2年级,妈妈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很多妈妈经常向我抱怨,说自己的孩子有很多坏习惯,比如,马虎、坐姿不正、拖沓……大人纠正了很多遍,孩子就是改不了。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那些坏习惯几乎成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要么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要么损害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对此,妈妈们很是忧心。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身上总会不可避免地有这样那样的坏毛病,比如坐姿不正,几乎是小学生的通病。面对这些坏习惯,如果妈妈在孩子小学1—2年级的时候就引起注意,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并监督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就很有可能受益终身。

我教育女儿,就是从一年级下的工夫。女儿刚上小学,我就告诉她应该怎样合理地利用时间,应该怎样安排学习与玩耍的顺序……总之,在坏习惯还没形成之前,我就教给了她正确的做法。我还告诉她,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洗手,吃点儿东西活动一下,然后再写作业。

当然,对于那些冷不丁出现的坏习惯,我也丝毫不松懈。但面对坏习惯,我并不是单纯地批评她做错了,而是告诉她正确的做法,并监督她做好。例如,女儿刚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坐姿不对,总喜欢趴在书桌上。于是我找来一根小棒,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教女棒”。这小棒很小,跟筷子一样细,打在身上不痛,我主要用它来警告和提醒女儿。女儿写作业时,我就坐在旁边,看她的姿势不对就敲她一下,腰弯了也敲一下……时间久了,女儿就养成了好习惯,坐有坐姿,站有站相,写作业的时候姿势很端正,字也写得很漂亮。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常常对妈妈们说,要想让孩子拥有好习惯,就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千万不要小看良好行为的重要性,科学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坚持2l天就会成为习惯,一个习惯坚持一年或者两年,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终身的行为。

俗话说,好的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所以,妈妈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就等于帮孩子的人生积累财富。

P3-5

序言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常有家长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来说,哪个阶段最重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常会先给家长讲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胖子去餐馆吃面,吃了一碗,没饱;又要了一碗,吃完还是没饱;于是又要了第三碗、第四碗……直到吃完第九碗,他才摸着滚圆的肚子、打着饱嗝说:“终于吃饱了!”然而到了付钱时,看着桌上9个空空如也的大碗,他才无限沮丧地说:“早知道吃完第九碗会饱,我就不要前面几碗了!”

听完这个笑话之后我们免不了要嘲笑那个胖子:“没有前面的8碗打基础,你只吃第九碗怎么会饱呢?”

其实孩子的人生也可以套用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对于开头的那个问题,有人说初中阶段重要,初中阶段是促使孩子走向成熟的最重要阶段;有人说高中阶段重要,高考成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但我想请家长朋友思考的是:如果孩子小学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他又如何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呢?

如果把孩子的一生比做一幢高楼大厦,那小学阶段便是它的地基,地基出了问题,这幢大厦只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豆腐渣”工程。

当老师几十年,教过多少学生、接触过多少家长,连我自己都记不清楚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对母子在我脑海中的记忆却久久挥之不去。我之所以对他们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那个孩子曾是我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他叫乐乐,虽然有些小内向,但头脑却聪明得很。他成绩非常好,奥数也学得非常棒,大大小小的奖拿过很多次,当时学校里的老师都断言:这个孩子长大后肯定会有大出息。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乐乐在性格上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不敢争第一。即使已经知道了答案,他也不敢大声喊出来,而是等别人喊出之后,他才会跟着继续喊;排队时,即使是第一个到场,他也不做排头,而是心甘情愿地“缩”到中间去;哪怕在玩游戏时,他也不敢第一个尝试,而是等前面有了“出头乌”,他才敢去玩……

于是我劝说乐乐的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敢于争第一的精神,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会变得不思进取。

但乐乐的父母却这样对我说:“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再说了,孩子年龄还小,等他长大后自然就会积极进取了!”

就这样,小学毕业后,乐乐去了别的学校。一晃将近20年过去了,偶然一次,当我再打听起这个孩子的现状时,他的同学无比惋惜地告诉我:“由于工作不好找,乐乐大学毕业后便一直在家里‘啃老’,这种现状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为什么曾经那么优秀的孩子却沦为“啃老族”了呢?

根本问题就出在“地基”上!小学阶段不仅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地基”,更是性格养成的“地基”。这时的孩子就像在刚刚学习走路,他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会对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不管将来走多远,他们会一直延续现在走路的姿势、走路的方式。

在小学阶段,如果孩子不敢争第一,凡事不想出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便会慢慢习惯退缩,进而形成不思进取的性格。当一个孩子习惯了不思进取,他便会惧怕一切——即使困难很小,所以曾经成绩很棒的小学生乐乐,长大后沦为“啃老族”也在常理之中了。  正因如此,如果非要给孩子的人生选个最重要的阶段。我就选孩子人生中的“地基阶段”——小学阶段!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人生的地基打得坚如磐石,但在小学这个最重要的“地基阶段”,谁能决定孩子的“地基”打得是牢固还是松跨呢?

是妈妈!

关于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前人们如是说:

美国总统林肯说:“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妈妈既是好老师,又是好榜样!

在许多名人访谈类节目或成功人士的回忆录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类似的话语:“在我非常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做个诚实的人……”“从我记事起,妈妈就常常鼓励我去勇敢拼搏……”“当我第一次对自己失望时,是妈妈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的思想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在小学阶段,妈妈的教育将决定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我是一个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孩子打好人生基础呢?在工作中,我是一名老师,经常有家长向我询问类似的问题,于是,我萌发了这样一个想法:用文字去帮家长们解决困惑。

而在我周围,恰恰又有一群不谋而合的同事,经过多次的交流,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有着相同的目的:想帮我的、我们的以及天下所有家庭的孩子打好人生的基础。于是便有了本套书的创作——《1—2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3—4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5—6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

而这也形成了本套书最闪耀的特色——我们的创作团队,既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经验丰富的妈妈。

在我们之中,有的人教出过无数名优秀的孩子;有的人的孩子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些孩子的成绩、能力、性格及品德都得到了周围人的一致认同!

我们为这些优秀的孩子感到骄傲,同时也为自己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感到骄傲!

除此之外,在本套书中,我们一直站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角度,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向家长们呈现本套书的三大特色:

◎特色一:I以老师的身份跟你说说心里活

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孩子进入小学之后,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之外,妈妈们需要关注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如何与老师沟通、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如果引导孩子与同学处好关系……

在本书中,我们将站在老师的角度帮妈妈们分析老师的心理,为妈妈们提供最直接也最实用的建议。例如:用正确的方式与老师沟通,老师才会对您提的问题更加重视……

在小学阶段,妈妈能否恰当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涯是否顺利、是否快乐。

◎特色二:以家长的身份向您诉说孩子的学习和人格培养要兼顾

通过分析很多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发现:孩子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智力上的差异并非是决定因素,孩子是否拥有好个性、好习惯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养成积极进取、勤奋好学、认真仔细等好习惯,往往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但在学校,老师们关注最多的是孩子们的成绩,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每个孩子的性格。正因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一定要格外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个性。

在本书中,我们将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具体介绍一些良好习惯与个性的培养方法。毕竟,我们希望带给孩子的是一个美好、成功的未来,而不单纯是次次满分的优异成绩。

◎特色三:按不同年级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指导

小学6年,孩子在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1—2年级,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的内心有担忧,有恐惧,但更多的是对新环境和新知识的好奇和渴望;3—4年级,孩子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已经轻车熟路了:但此时他们身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会主动学习,马虎、拖拉等坏习惯一大堆;5—6年级,面临升学,孩子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所以,在不同阶段,妈妈的任务也各不相同:

1—2年级,妈妈最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孩子爱上学习、爱上老师、爱上学校;

3—4年级,妈妈最紧迫的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教会孩子主动学习;

5—6年级,妈妈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并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

在本套书中,我们不但为妈妈们指出了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而且详细地列举出了应对方法,以帮助妈妈们更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孩子。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在此就不多作介绍了。希望您能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特别提示一

由于参与撰写此书的教师妈妈较多,所以我们在人称上统一用“我”以及“我们”来泛指作者,以方便读者阅读。

特别提示二

该套图书与方舟老师主编的《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3年级,激活孩子一生的关键》《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5—6年级,成就孩子一生的关键》系列图书,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同为教育小学阶段孩子的精品图书,特推荐家长朋友们共同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5: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