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格解码(精)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塞缪尔·巴伦德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格解码》是由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和神经科学家塞缪尔·巴伦德斯为普通读者撰写的人格读本。

本书由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主席约翰·奥德汉姆、哈佛大学知名教授史蒂文·海曼联袂推荐。

在我们的生活中,了解他人的性格、个性或人格非常重要,搞懂人很关键。《人格解码》一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揭开人格密码的简洁工具,使你可以在与人的交往中更聪明,更善于理解他人,更从容不迫。

通过阅读《人格解码》,更好地认识自己,确认自己的优势品格和不足,提升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格魅力。

在写作上,作者的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理论和具体分析相结合,通过解读大家所熟知克林顿、奥巴马、奥普拉、乔布斯、扎克伯格、富兰克林等名人的人格,为我们很好的展示了如何应用这套工具。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本书专为普通读者而写,适合对人格、人性感兴趣以及具有反思和自我提升意识的人。同时对于专业人士也具有启发意义,学习如何运用专业心理学知识为大众服务。

内容推荐

《人格解码》是由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和神经科学家塞缪尔·巴伦德斯为普通读者撰写的人格读本,它为我们提供了有效解读一个人的简洁途径。

《人格解码》介绍如何运用当代心理学最为著名的“大五”人格模型、“十大”人格类型,以及伦理学的“六大”品格特性,科学而又深刻地剖析你想要了解的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和类型,快速而又准确地读懂一个人。《人格解码》一书中贯穿了对克林顿、奥巴马、奥普拉、乔布斯、伯格扎克、富兰克林等名人人格的分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同时也使我们从科学心理学的视角,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些名人。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描述人格差异

 1 人格特质

 2 有问题的人格类型

第二部分 解释人格差异

 3 基因如何使我们各不相同

 4 发展个性化的大脑

第三部分 整个人,整个生命

 5 什么是好品格

 6 同一性:编织个人故事

 7 一幅整合的画面

试读章节

1 人格特质

我读高中时曾为学生报撰稿。为了引导我入门,编辑告诉我写故事的一些标准。他说我要确定地回答五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哪些人?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通过这五个问题,可以检查故事是否写完整了,新手有时会落下其中一项或几项。之后他就向我保证,我很快就不需要他们的帮助了,因为回答这些问题其实是我天生就会的。

记者们在了解别人时同样也要依靠直觉。经过多年的历练,记者们掌握了一些窍门,他们能够辨识出独特的人格特质,并且能用合适的词描述。那些富有天资的人对此非常擅长,以至于他们仅用一个段落就能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人物。比如说,乔·克莱恩对美国一位政治家做了如下描述:

他的公众形象里带有一种身体层面的东西,几乎和肉欲有关。他热爱他的听众,反过来听众也使他兴奋。在兜售政治的场合里,他声调高亢激昂。他似乎能感觉得到听众想听什么,然后投其所好——在某些场合他这么说,在另外的场合他又有不同的论调,总之是要取悦不同的对象。这同样也是他在进行私人会面时最为有效但也让人抓狂的特点之一:他总是抓住一些共同点,引导人们抛开大的意见分歧——这就使得他的追随者们强烈地以为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和谐一致。……他非常需要众人的仰慕,明显具有高胆固醇的特点;公众似乎也被他丰富多样而复杂凌乱的人性所吸引。尽管他竭尽全力想要保持身材,每天慢跑几英里,直到大腿发软,但他依然肉乎乎的。他吃垃圾食品是出了名的上瘾。人称他为好色之徒。所有这些又都浑然一体。’

注意到了吗,克莱恩只需要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词就能刻画人物的重要特征:肉欲的、需要众人仰慕、复杂凌乱、让人抓狂,肉乎乎的、上瘾和好色之徒。在描述中,他也使用了一些短语,如“他声调高亢激昂”,“高胆固醇的特点”以及“想要取悦听众”。当他找不到简单的词或短语来描述他认为特别传神的特点时,他就用句子:“他总是抓住一些共同点,引导人们抛开大的意见分歧一一这就使得他的追随者们强烈地以为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和谐一致。”通过运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词汇和短语,克莱恩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这个特别的公众人物的人格特点。

当然,词汇和短语的组合很关键。也有一些其他人很需要他人的仰慕,但他们没有表现出肉欲,也不好色。有些人或许说话高亢激昂,但并不凌乱,也不让人抓狂。是什么使得克莱恩的描述如此让人印象深刻呢?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所有这些特质又都“浑然一体”。

克莱恩是如何做的呢?他有凭直觉问自己一系列他很清楚的五大问题吗?他有没有遗忘什么重要问题?我们从中是否可以学到一些技巧,以便更准确完整地描述他人?

词典里的词汇

用简单方法对人格进行描述,这一探索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高登·奥尔波特在20世纪30年代发起的。尽管奥尔波特非常清楚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但他也清楚,科学研究始于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正如我们通过确定一些有限的元素来了解众多化学物质一样,我们或许也可以通过确定一些有限的重要成分来理解各种各样的人格。但这些组成成分都是些什么呢?

奥尔波特的回答是“特质”(traits),即以某种持久的人格品质行动、思考和感受,这些品质在人类所有的语言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描述词。正如化学元素氮与氢能和其他很多化学元素相结合,形成不计其数的复杂物质一样,诸如“外向”和“诚实”这样的特质也可以和其他很多特质相结合,从而形成不计其数的复杂人格。但到底有多少种特质呢?奥尔波特又如何找出这些特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奥尔波特和他的同事H.S.奥德伯特从《韦氏新版国际词典》中列出了有关人格的词汇。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分析这张词汇表,找出人格的核心组成成分,我们的祖先对这些核心的人格成分非常清楚,并发明了很多词来描述它们。奥尔波特和奥德伯特没有仅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发明一张人格特质的清单,而是参考了记录在词典中彰显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词汇。

这些研究者很快就发现自己犯了“贪多嚼不烂”的错,因为可以“将一个人的行为区别于其他人”的词汇竟有17953条!面对这么多词汇,他们只能根据一些标准进行筛选。首先,他们剔除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如attractive(有魅力的),因为这样的词是评价性的,而不具有本质性的意义:“当我们说一个女人很有魅力时,我们不是在说其内在的品质,而是在说她对其他人的影响。”另外四分之一也被剔除掉了,因为它们描述的是大脑暂时的状态,而不是定义人格特质的持久品质,如frantic和rejoicing(狂喜)。还有一些词也被剔除了,因为它们的含义模棱两可。最后,约有4500个单词符合研究者所谓的“稳定特质”这一标准。

这并不是说人格有4500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列表中的很多词汇很容易被确定为近义词。例如,outgoing(外向的)和sociable(好交际的)是可以通用的。而且,有很多是相应的反义词,如solitary(孤僻的),它也是对这一行为的描述,但其含义与前面两个词相反——一般我们不说“不爱社交”或“不外向”,我们说“孤僻的”。事实上,自然语言的一个神奇特点就是,它本身可以从不同的等级(或维度)来对人格的特定组成部分进行描述,从极端外向到极端孤僻,其中又有某个程度的具体修饰词。简单地说,发明语言(所有语言)的祖先们给了我们很多选择去描述形形色色的人格。

认识到outgoing(外向的)和solitary(孤僻的)是同一特质的不同方面,那还会有多少其他类似这样的词呢?我在我的同义词词典里查outgoing时发现了这些词:gregarious、companionable、convivial、friendly和jovial。当我查solitary时,我得到的同义词是retiring、isolated、lonely、private和friendless。于是我明白了专家们之所以将同一类别的词归在一起,是因为他们认为所有这些词都同属于一个所谓“外向一孤僻”(outgoing—solitary)的类别。毋庸置疑,组中的每个词或许都还有自己独特的含义。比如,solitary、lonely、private这三个词的意思并非完全一样,像乔·克莱恩这样的作者或许就要仔细考虑选取合适的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知道这些词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奥尔波特这样的心理学家而言,这些词都是指某一种特质。

P21-26

序言

译者序

拿到此书,随手一翻,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能将人格心理学对人性的解读功能,如此运用自如地展现给读者,足见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我将书名确定为《人格解码》,也是力求突出作者的这一用心所在。

人格心理学是一个以复杂而著称的理论系统,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霍妮、埃里克森、沙利文、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罗杰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凯利等等心理学大师级人物,都将自己的理论思想贡献给了人格心理学。因为他们清楚,人格心理学是最能体现心理学研究入的特征的一个分支领域。心理学理论学家们从人性哲学、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人格动力、人格成因、人格改变、人格测评等七大主题入手来建构了人格心理学,博大精深、气势宏伟。每个人格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他们的科学研究以及对人生的体验和对社会的思索之上。因此。了解他们的理论观点,可以启迪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并指导人生。但是,阅读理论需要配有深刻的思考,肤浅的浏览只能是浪费时间。然而,现代人的快速生活节奏,似乎使他们无暇静心品味理论了。《人格解码》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不仅能使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轻松的阅读,收获到对生活和人生发展有帮助的应用型知识,而且的确能启发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作者正是依据现代人的阅读方式与目的,组织了这本书的内容。选择从应用的角度来阐述人格的生活功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读人的功能。人格具有描述和解释人心理差异的作用,作者直接启动人格心理学的这一核心功能,让读者依据少量的信息,就能解读人内心的密码,并且感受人格心理学的精华所在。

感谢我几年前毕业的学生陶红梅翻译了此书,感谢准备入门的我的新学生吕修芝协助我完成后期工作,也感谢作者给了中国读者这一好的人格读本。我们共同完成了让更多中国读者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工作。最后,也希望读者们喜欢人格心理学,应用人格心理学于工作生活中。

许燕

于美国纽约

2012年7月9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开创性的书之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如同元素周期表之于化学,它将我们的心理分成一些相互作用的基础成分,从而将人格心理学科学化。它不仅是洞察人类本性的资源宝库,还可以丰富你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巴伦德斯的杰作!

——V.S.拉马钱德朗

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脑与认知中心主任

《脑中的幽灵》和《讲述大脑的故事》作者

我们是一个神奇的社会物种,总是在不断地评估每个人的人格。从这个方面来讲,受人尊敬的生物精神病专家塞缪尔·巴伦德斯在这本有趣的书中给出了获得这一重要技能的方法。这本书清晰、有趣,具有启发性,它不仅会使你成为更具有适应性的社会性动物,也会促使你进行自我反思。

——罗伯特·萨波尔斯基

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

《灵长类实录》和《为什么斑马不得胃溃疡》作者

我们每天都在判断人、琢磨人,但通常是在无意识中做出的。塞缪尔·巴伦德斯收集了大量有关人格的研究文献,浓缩、提炼,用之于生活。我想精神病专家和外行人都会从中受益。

——史蒂文·海曼

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院教授、教务长

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前任董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