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儒学论坛每年举行一次,2010年的国际儒学论坛已经是第七届,会议于2010年12月4日至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140多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儒家思想与社会治理。共收到论文70多篇,张立文主编的《儒学评论(第7辑)》从中选出31篇,编成这一辑的《儒学评论》。会议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儒家的政治理论;儒家的政治智慧;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价值。
儒家的政治理论
1.林存光: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纲
——一项基于中西比较视角的审视与分析
2.沈顺福:普遍价值如何可能?
3.余卫国:孔子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4.李景林:正德性与兴礼乐
——孔子正名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方法学意义
5.宋志明:荀学与治世之道
6.王兴尚:儒家、法家责任伦理及其治理思想
7.王雅、刘东升:公正、公心与公义
——管子“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解析
8.向世陵:刍议汉儒到宋儒的“正君心”说
9.邢东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想社会
10.薛柏成:《易传》中所体现的原始儒家社会治理思想
11.魏义霞:孔子之道是什么?
——康有为视界中的孔子何以成为教主
12.李祥俊:儒家外王学的体系建构
——熊十力《读经示要》“群经治道九义”阐微
13.(韩国)李东俊:儒家的人道精神和政治思想
14.(韩国)高在旭:孟子的社会观与理想社会
15.(日本)桥本敬司:荀子之国家统治论
群与君主
儒家的政治智慧
16.陈学凯:汉代儒学的关注与局限
17.陈赟:政道思想与轴心中国的政治智慧
18.龚红月:从文化行为发生看儒学的政治功用
19.韩星:寓治于教
——儒家教化与社会治理
20.罗本琦,方国根:简论社会治理的道德伦理基础
21.肖群忠:修身伦理与治平伦理的合与分
——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新的视角分析
22.梁国典,彭彦华:探赜“君子”人格
23.蔡方鹿:理学与社会治理
24.方旭东:道学的科举改革论
——以二程及其门下为中心的考察
25.徐仪明:论周敦颐的人生态度
26.(韩国)李光虎:以德治为理想主义的儒教思想
27.(韩国)权容玉:韩国良佐洞(良洞村)
儒学遗产的保存
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价值
28.张立文:儒学思想在当代的生命与创新
——一种新儒学的思议
29.黄玉顺: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正义论”
——儒家制度伦理学的当代政治效应
30.金哲洙,文美兰:李珥的变通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31.温海明:后现代视域中的“儒家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