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史百科(共2册)(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旧石器时代人类

人类最早的踪迹,可追溯至地质纪第三纪晚期(约六百万年前)的南方猿人(Australopithecus)。此时已出现人类智慧的行为特征,即工具的制作与使用。原始人的文明称为卵石文化(pebble-culture)。在更新世(Pleistocene),人类文明渐次发展;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已懂得使用火(首度出现于中国地区)。

更新世中期出现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 man)的莫斯特文化(Mousterian culture),也出现前智人(Presapiens)。

此外尚有许多无法归类的人类遗址,如断丘(Broken Hill)、萨丹达(Saldanda)、司潢工布(Swanscombe)、史坦汉(Steinheim)等地。

之后,在玉木冰期(Würm)出现了现代人(Homo sapiens sapiens),如克罗马农(Cro-Magnon)、哥里马尔底(Grimaldi)、善斯拉(Chancelade)、欧伯卡塞(Oberkassel)、普雷德莫斯特(Predmost)、劳奇(Lautsch)、孔伯卡培(Combecapelle)、布尔诺(Brünn)等地。

更新世晚期出现了主要的人种:

亚洲的蒙古人种(Mongoloids)、中非的黑人种(Negroids)、高加索人种(Caucasoids)和澳洲人种(Australians)。

更新世的断代,由冰河期(Glacial)与间冰期(Interglacial)组成:

前600000-前540000年 第一次冰河期[群智冰期(Günz)]

前540000-前480000年 第一次间冰期[群智-民德间冰期(Günz-Mindel)]

前480000-前430000年 第二次冰河期[民德冰期(Mindel)]

前430000-前240000年 第二次间冰期[民德─利斯间冰期(Mindel-Riss)]

前240000-前180000年 第三次冰河期[利斯冰期(Riss)]

前180000-前120000年 第三次间冰期[利斯─玉木冰间期(Riss-Wurm)]

前120000-前 10000年 第四次冰河期(玉木冰期)。此后为后冰河期。

历史学与人类学将该时期分为三部分:

前600000-前100000年 早期旧石器时代

前100000-前 50000年 中期旧石器时代

前50000-前 10000年 晚期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文化

旧石器时代得名自用来制作工具的主要材料:石头。可剥裂的石头被制成用来加工木材与骨头的工具,或制成武器(棒、斧、刺等)。

工具可依加工方式分为四类:

(1)以未经加工的石头作为工具,称为卵石文化,在南非、东非、泰国、缅甸、半岛马来西亚、爪哇、中国等地都有发现。经卵石相击,产生了敲击工具、切劈工具、手斧原型等。

(2)将石头两面敲击后,留下核心部分作为手斧(hand-axe)。

阿布维利文化[Abbevillian,原名舍利文化(Chellean)]:非洲、印度、爪哇、西欧。

阿舍利文化(Acheulian):非洲、印度、西欧、中欧。

米寇克文化(Micoquean):非洲、印度、西欧、中欧、巴勒斯坦、叙利亚。

(3)用敲击工具从石块取下石片,单面加工成石片工具。

克拉克当文化(Clactonian):西欧、中欧、非洲、印度。  勒瓦娄哇文化(Levallosian):非洲、欧洲、北印度。

塔雅西文化(Tayacian):巴勒斯坦、叙利亚、北非、西欧。

穆斯特文化融合了手斧与石片工具的技术,出土物有锥器与刮刀。出现墓葬,并有陪葬品,可能有原始一神信仰。

这些文化的出土物多为工具,其他生活细节不详。

(4)石片加工后做成锥器、钻子、刮器、刻刀等锐器。

佩里戈尔文化(Perigordian):“夏特佩隆锥器”(Chateiperron point)及较晚的格拉维特锥器(Gravette point)。

奥瑞纳文化(Aurignacian):骨制工具、锥形武器、锥形与雕刻刮刀。与狩猎和宗教有关的艺术:女性偶像“维伦道夫的维纳斯”(The Venus of Willendorf);石头、骨头与象牙上的雕饰(线条纹路及几何图形);在阿尔塔米拉(Altamira)、尔卡斯提洛(El Castillo)及他处洞穴中的绘画艺术。现代人的足迹由近东向北推移。

梭鲁特文化(Solutrean):工具表面平整;月桂树叶状锥器;无艺术品。

马格德林文化(Magdalenian):骨制工具;长矛枪;鱼叉;长刀。

在阿尔塔米拉(1879年)、拉斯考斯(Lascaux,1940年)及他处所发现的约120个洞穴属于洞穴艺术极盛期,出土了许多以兽骨、鹿角、象牙和石头制成的小艺术品。马格德林文化晚期出土的艺术创作极少。

此时的人类采取群居,以狩猎、捕鱼、采集为生,住所为洞穴、茅屋、帐篷或岩壁下。

宗教:狩猎巫祝、巫术、丰产女神崇拜。有陪葬品之墓葬。巫师居重要地位(在洞穴壁画中持“权杖”)。

中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文化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南欧地区始于前10000年,在北欧则始于前8000年,直到前5000-前4000年。

中石器时代人类和旧石器时代一样都采取群居,以狩猎、捕鱼、采集为生,但由于气候好转,桦树、柳树、橡树林等面积扩大,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

在欧洲,沿海及溪流、湖泊沿岸是聚落分布的主要地区,因为鱼贝是食物的主要来源(也因此有大量的贝冢出土)。

由于食物短缺,人类只能小群聚居,得时常迁徙,暂居于岩壁、洞穴及茅屋之中。

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燧石制成的锥器、小刀及斧头(早期未经打磨,后期则带有锋刃)。

为取得制作石器的特定原料,出现了贸易行为,也因此促进了舟船与雪橇运输。

装饰花纹多为抽象图案。

开始饲养动物(狗)与种植作物,晚期已有农业与制陶。

中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在欧洲、北非[卡普萨文化(Capsian)、伊比利亚-莫鲁斯文化(Oranian)、赛比利亚文化(Sebilian)]和巴勒斯坦[纳图夫文化(Natufian)、耶利哥文化(Jericho)]等地。

P1-5

目录

《世界史百科【1】》

本书简介 I

前言 II

本书使用方法及符号说明 III

史前时代与远古时代

旧石器时代 1

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5

东方 8

欧洲青铜时代 11

铁器时代;辛梅里安人与西徐亚人 14

高度文明

埃及之一(前3000-前1570年) 17

埃及之二(前1570-前332年) 20

两河流域之一(前3000年) 23

两河流域之二(前2000年) 26

两河流域之三(前1000年) 29

印欧语系;克里特(前2600-前1425年) 32

安纳托利亚(前2000-前546年) 35

巴勒斯坦之一(前1500-前587年) 38

巴勒斯坦之二(前539年-133年);腓尼基 41

中国(前1500年-220年) 44

印度(前3000年-约 700年) 47

波斯帝国(前559-前330年) 50

古典时代——希腊

迈锡尼时期(前2500-前1150年) 53

政治结构;宗教 56

殖民拓展(前750-前550年);爱奥尼亚(至前500年) 59

伯罗奔尼撒(至前500年) 62

雅典(至前500年) 65

希波战争;提洛同盟(前五世纪) 68

古典时期文化(前五世纪-前四世纪) 71

伯里克利治下之雅典(前462-前429年) 73

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年);西西里 75

城邦瓦解;马其顿(前四世纪) 78

古典时代——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大帝(前336-前323年) 81

继承者战争(前323-前280年);继承者王国之一 84

继承者王国之二 87

经济;文化 90

古典时代——罗马

早期;埃特鲁里亚人(前1000-前500年) 93

政府组织 96

阶级冲突;外交(前494-前300年) 99

中意大利与下意大利(前348-前272年) 102

与迦太基的冲突之一(前264-前212年) 105

与迦太基的冲突之二(前212-前202年) 108

东方(前200-前133年) 111

家庭;公民;法律;宗教;艺术 114

革命;内战之一(前133-前79年) 117

内战之二(前77-前44年) 120

内战结束(前44-前30年);元首制 123

奥古斯都(前27年-后 14年);文学之一 126

皇帝时期(14-96年);文学之二 129

养子皇帝(96-192年);塞维鲁王朝(193-235年) 132

军人皇帝;极权制(235-305年) 135

君士坦丁大帝;继任者(四世纪) 138

经济 141

早期基督宗教 144

中古时代早期

日耳曼人 147

斯拉夫人 150

游牧民族 153

民族大迁徙(375-568年) 156

早期日耳曼人王国(四世纪-五世纪) 159

意大利(568-1015年) 162

法兰克人之一(487-750年) 165

法兰克人之二(751-814年) 168

法兰克王国的分裂(九世纪) 171

法兰克人之三:国家;经济;教会;文化;封建制度 174

英格兰(至 1066年) 177

诺曼人 180

俄罗斯(九世纪-十三世纪) 183

伊斯兰之一(至 750年) 186

伊斯兰之二(750-1300年) 189

东罗马(拜占庭,至 867年) 192

教会;修院 195

中古时代中期

神圣罗马帝国之一(911-1024年) 198

神圣罗马帝国之二;奥托一世治下之帝国 201

神圣罗马帝国之三(1024-1075年);教廷改革 204

神圣罗马帝国之四(1075-1125年) 207

教会;教派;哲学(十二世纪-十三世纪) 209

十字军东征之一 211

十字军东征之二 214

犹太人 217

文化;国家组织 220

法国(987-1270年) 223

英格兰(1066-1272年) 226

斯堪的纳维亚(十至十三世纪) 229

神圣罗马帝国之五(1125-1190年) 232

波兰(960-1320年) 235

摩拉维亚;匈牙利;波希米亚(830-1306年) 238

日耳曼人的东方移民(十二至十三世纪) 241

神圣罗马帝国之六(1190-1268年) 244

拜占庭(867-1204年) 247

中国(四至十三世纪);日本(至十三世纪) 250

蒙古帝国(十三至十四世纪) 253

中古时代晚期

大学;教会(十四至十五世纪) 256

汉萨同盟;威尼斯;热那亚(十三至十五世纪) 259

经院哲学;神秘主义;现代虔信派 262

城市;地域国家 264

西班牙(十一至十五世纪) 266

英格兰(1272-1485年) 269

法国(1270-1498年) 272

瑞士;勃艮第(十四至十五世纪) 275

神圣罗马帝国之一(1273-1378年) 278

神圣罗马帝国之二(1378-1493年) 281

条顿骑士团;斯堪的纳维亚(十四至十五世纪) 284

立陶宛;波兰;匈牙利(十四至十五世纪) 287

俄罗斯(1325-1613年) 290

巴尔干(十三至十五世纪) 293

拜占庭(1204-1453年) 296

奥斯曼帝国(1300-1660年) 299

中国(1264-1368年);印度(999-1526年) 302

转型的时代

人文主义 305

文艺复兴 307

经济 309

意大利(十四至十五世纪) 312

神圣罗马帝国(1493-1519年);意大利(1494-1516年) 315

科技发明;地理发现;非洲(至十六世纪) 318

美洲古文明 321

美洲(十六世纪) 324

中国(1368-1644年);日本(1338-1639年) 327

印度(1526-1658年) 330

信仰分裂的时代

教会(十五世纪) 333

宗教改革之始(路德;茨温利) 335

再洗礼派(十六世纪);农民战争(至 1525年) 337

神圣罗马帝国之一(1521-1555年) 340

查理五世治下之帝国(1519-1556年) 343

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346

天主教的改革(十六世纪) 348

欧洲(十六至十七世纪) 350

西班牙(1556-1659年) 353

荷兰(1477-1648年) 356

法国(1547-1610年);英格兰(1485-1603年) 359

波兰(1506-1621年);瑞典(1513-1629年) 362

神圣罗马帝国之二(1555-1618年) 365

三十年战争之一(1618-1629年) 368

三十年战争之二(1630-1648年) 371

理性时代

巴洛克时期 374

启蒙运动 376

法国(1610-1697年) 378

法国专制主义(十七世纪) 381

神圣罗马帝国(自 1648年) 384

奥地利(1663-1740年) 387

英格兰之一(1603-1688年) 390

英格兰之二(1688-1742年);西班牙继承战争(1701-1714年) 393

瑞典(1632-1721年) 396

俄罗斯(1613-1740年) 399

中国(1644-1796年);印度(1658-1750年) 402

美洲(十七至十八世纪) 405

发现与发明(十七至十八世纪) 408

法国;普鲁士(1713-1748年) 412

七年战争(1756-1763年) 415

俄罗斯;波兰(自 1763年) 418

开明专制(十八世纪) 421

索引 425

《世界史百科【2】》

本书简介 1

前言 2

本书使用方法及符号说明 3

大革命时代

政治理论与经济理论(十九世纪) 1

美国之一(1763-1783年) 3

美国之二(1783-1817年) 6

法国之一(1774-1788年) 9

法国之二(1789-1792年) 12

法国之三(1792-1799年) 15

欧洲(1792-1799年) 18

拿破仑的时代

欧洲之一(1799-1809年) 21

法国(1799-1812年) 24

德意志帝国(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797-1806[09]年) 27

英国(1783-1815年) 30

德意志之一(文化、商业) 33

德意志之二(1807-1814年) 35

欧洲之二(1808-1812年) 37

欧洲之三(1813-1815年) 40

欧洲之四(1814-1815年) 43

复辟与革命的时代

政治理念之一 46

政治理念之二 48

英国之一(1800-1840年) 50

欧洲之一(1815-1830年) 53

德意志之一(1815-1848年) 56

英国之二(1815-1848年) 59

法国之一(1815-1848年) 61

欧洲之二(1830年) 63

拉丁美洲(1800-1830年) 66

欧洲之三(1848年) 69

德意志之二(1848年) 72

奥地利、德意志之三(1848-1849年) 75

德意志之四(1848-1862年) 78

民族国家时代

犹太人 81

文化、科学 84

科学、技术 86

社会主义 90

劳工运动、社会政策 92

俄国(1815-1874年) 94

法国(1852-1871年) 97

意大利(1850-1871年) 100

德意志(1859-1871年) 103

德意志帝国(1871-1890年) 106

奥地利、匈牙利(1867-1914年) 109

巴尔干(1871-1908年) 112

欧洲之一(1871-1914年) 115

欧洲之二(1815-1914年) 118

欧洲之三(1840-1914年) 120

西亚(1736-1914年) 122

印度(1750-1916年) 125

日本(1680-1853年)、中国(1797-1911年) 128

拉丁美洲(1830-1914年) 131

美国(1817-65年) 134

非洲(十九世纪) 137

帝国主义时代

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1880-1914年) 140

劳工运动 143

劳工运动、和平主义 145

英国之一(1814-1914年) 147

英国之二(1848-1914年) 150

法国之一(1870-1914年) 152

法国之二(1830-1914年) 154

德意志帝国之一(1871-1914年) 157

德意志帝国之二(1890-1914年) 160

俄国之一(1874-1914年) 162

俄国之二(1815-1914年) 164

日本(1853-1912年) 167

美国(1865-1914年) 170

意大利(1872-1915年) 173

巴尔干(1908-1913年) 176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起因、归责、七月危机(1914年) 179

结盟、战争目的(1914-1918年) 181

西部与东部战场(1914-1917年) 183

次要战场、和平的努力(1914-1917年) 186

政治危机、俄国革命(1917年) 189

战争结束(1918年) 192

缔结和约(1919-1920年) 195

战间期

政治问题(1918-1939年) 198

国际联盟(1919-1946年) 202

欧洲之一(1919-1936年) 205

国际共产主义 208

苏联之一(1918-1924年) 212

美国之一(1919-1933年) 215

英国之一(1918-1929年) 218

法国之一(1919-1931年) 220

德国之一(1918-1923年) 222

德国之二(1923-1930年) 225

欧洲之二(1918-1939年) 228

欧洲之三(1918-1939年) 230

波兰(1914-1939年) 232

欧洲之四(1918-1938年) 235

欧洲之五(1918-1939年) 237

意大利(1919-1939年) 239

西班牙(1917-1939年)、葡萄牙(1911-1945年) 242

欧洲之六(1918-1939年) 245

欧洲之七(1918-1939年) 248

土耳其(1918-1945年) 251

西亚(1916-1941年) 254

中亚与东南亚(1918-1944年) 256

大英国协之一(1919-1939年) 258

大英国协之二(1919-1939年) 260

中国(1912-1945年) 262

日本(1912-1941年) 265

拉丁美洲(1918-1945年) 268

非洲(1914-1939年) 271

发明与发现 274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278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 280

世界经济与经济危机(1919-1939年) 282

美国之二(1933-1945年) 285

苏联之二(1924-1939年) 288

英国之二(1929-1940年) 291

法国之二(1931-1940年) 293

德国之三(1930-1933年) 295

德国之四(1933-1934年) 298

德国之五(1933-1940年) 301

第二次世界大战

“闪电战”(1939-1940年) 304

海战与空战、经济(1939-1945年) 307

北非、巴尔干(1940-1942年) 310

纳粹反闪族主义及“终极解决方案”(1933-1945年) 313

俄国战场(1941-1942年) 316

反抗运动(1939-1945年) 319

盟军的会议(1941-1945年) 321

北非、意大利、巴尔干(1942-1945年) 323

东部与西部战场(1941-1944年) 326

德意志帝国的崩溃(1945年) 329

太平洋战场(1941-1945年) 332

1945年起的当代史

国际政治之一 335

国际政治之二 337

难民问题 339

联合国之一(1945-1965年) 342

联合国之二(1945-1965年) 345

苏联之一(1945-1953年) 348

苏联之二(1953-1965年) 351

欧洲之一、近东之一(1945-1965年) 353

东欧共产政权之一(1945-1965年) 355

东欧共产政权之二(1945-1965年) 358

东欧共党政权之三(1945-1965年) 360

中国、日本(1945-1965年) 362

韩国、印度支那(1945-1965年) 365

结盟体系之一(1945-1965年) 368

美国之一(1945-1960年) 371

美国之二(1961-1965年)、加拿大(1945-1965年) 374

欧洲之二(1945-1965年) 376

欧洲之三(1945-1965年) 378

英国(1945-1965年)、法国之一(1944-1946年) 381

法国之二(1946-1965年 )、荷比卢(1945-1965年) 383

德国之一(1945-1949年) 385

德国之二(1949-1965年) 388

德国之三(1945-1965年) 391

德国之四(1949-1965年) 394

近东之二(1945-1965年) 397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33-1965年) 400

开发中国家(1945-1965年) 403

东南亚之一(1945-1965年) 406

南亚之一(1945-1965年) 409

非洲之一(1945-1965年) 412

非洲之二(1945-1965年) 415

拉丁美洲之一(1945-1965年) 418

裁减军备之一(1945-1988年) 421

裁减军备之二(1989年-) 424

结盟体系之二(1966年-) 427

结盟体系之三(1973年-) 430

联合国之三(1966年-) 433

联合国之四(1948年-) 436

欧洲统合的发展过程之一(1966-1997年) 440

欧洲统合的发展过程之二(1969年-) 443

战争、冲突、恐怖主义(1990年-) 446

苏联之三(1966-1991年) 449

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产生的亚洲国家(1991年-) 452

东欧(1966年-) 455

苏联解体后产生的欧洲国家(1990年-) 458

东南欧(1966年-) 460

南斯拉夫解体后产生的新国家(1990年-) 462

北欧(1966年-) 465

中欧、西欧(1966年-) 467

英国之二、爱尔兰(1966年-) 469

法国之三、意大利、梵蒂冈(1966年-) 472

葡萄牙、西班牙(1966年-) 475

马耳他、希腊、土耳其(1966年-) 478

德国之五(1966-1977年) 481

德国之六(1966-1990年) 484

德国之七(1966-1990年) 487

德国之八(1991年-) 490

近东之三(1966年-) 493

近东之四(1959年-) 496

近东之五(1966年-) 499

近东之六、南亚之二(1966年-) 501

南亚之三、中亚(1966年-) 503

东亚(1966年-) 506

东南亚之二(1966年-) 509

东南亚之三(1966年-) 512

东南亚之四、大洋洲、澳大利亚(1966年-) 514

加拿大之二、美国之三(1966年-) 516

中美洲、加勒比海之一(1966年-) 519

加勒比海之二、南美洲之一(1966年-) 522

南美洲之二(1966年-) 525

非洲之三(1966年-) 528

非洲之四(1966年-) 531

非洲之五(1966年-) 533

非洲之六(陷入内战的国家之一)(1966年-) 535

非洲之七(陷入内战的国家之二)(1966年-) 538

非洲之八(陷入内战的国家之三)(1966年-) 540

非洲之九(脱离殖民达成独立的国家)(1966年-) 542

索引

序言

《dtv世界史百科》尝试将地图与编年梗概做有意义的联结,协助读者通过视觉来掌握历史。事件的筛选并非以特定观点为标准,而是希望尽可能提供客观的概貌。基于此点,同样处理了欧洲以外的主题与时期。

地图与图表有别于传统的表现方式,不完全出于形式上的考量。本书意图根据基本走向来描绘历史的过程,即使收录附属事物,也不会影响到这一点。

全书字体略小,这一点要向读者致歉。然而,也唯有如此才能在简短的解释之外,将地图所展现的资讯整理出关联性,让内文成为地图不可或缺的补充说明。文化、艺术、宗教等的概括性介绍,可使本书更为完善。但是一般而言,对于精神发展进行图像转换的尝试,往往无法尽如人意,因而在此有所取舍。

感谢布柯夫妻(Harald Bukor & Ruth Bukor),对于地图的绘制尽心尽力,也要感谢艾哈德·克洛斯博士(Erhard Klosss)完成本书的编辑工作。

赫曼·金德、维内·希格曼

毕勒佛,1964年

内容推荐

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历史工具书,《dtv世界史百科》整合了图解、地图、系谱以及详细的编年史,对爱好历史的读者而言,等于手中握有一样利器,可以迅速找到历史进程的详细资讯。

一目了然的图表与地图,加上内文的诠释,彼此对照,相得益彰。两者形成一个单元,相互补充与完善。

赫曼·金德、维内·希格曼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百科(共2册》从世界史的角度出发,避免一般以欧洲为重心的缺点。

《dtv世界史百科》包含大量资讯,是学习、研究与授课的实用工具书。

编辑推荐

史上最权威图解百科出版社dtv内地独家授权简体版;最扎实的知识+最科学的方法;从中学、大学到研究所,一生求知求学最实用的工具书。

赫曼·金德、维内·希格曼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百科(共2册》是唯一一部以编年体制作的中文版世界全史,清楚列示史实发生时序。顶尖学者撰文,专业绘者绘图,图文相辅,具体表达复杂的历史进程。图解彩色印刷,重点与人名以不同字体标明,一目了然。涵盖范围从史前时代、古典时代、中古时代、大革命时代、民族国家时代直至当代世界,完整呈现世界史的面貌。详尽的中外文索引,便于查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