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即起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定直到当下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特点,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分化和重新组合,剖析了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国际事件,反映了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内在规律。全书结构合理、线索清楚、文字流畅,既清晰地交代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发展的基本概况,又坚持论从史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国际关系史的发展脉络和重大史实进行了辩证的分析阐释。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政治、外交学、历史学、世界史专业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学习。 目录 第四编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第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节 大战前欧洲的危机与局部战争 一、军备竞赛和海牙和平会议 二、1908年波斯尼亚危机 三、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意土战争 四、两次巴尔干战争 第二节 大战的开始与欧洲列强的战时外交 一、萨拉热窝事件和大战的爆发 二、交战国争取盟邦的斗争 三、协约国瓜分奥斯曼帝国的秘密协定 四、交战国的媾和图谋 第三节 中、日参战和日本的对华扩张 一、日本参战的目的 二、“二十一条”和列强的反应 三、中国的参战 四、美、日在华争夺与《蓝辛-石井协定》 第四节 大战的转折和战争的结束 一、美国的参战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与《和平法令》 三、《布列斯特和约》与苏俄退出战争 四、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 五、《贡比涅停战协定》与大战的结束 第十三章 虚幻的和平: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 第一节 “一战”后欧洲的困境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二、苏俄对外政策:从革命外交到和平共处 三、土耳其革命与《洛桑条约》 四、赔款问题:鲁尔问题和道威斯计划 五、欧洲安全问题与洛迦诺会议 六、国联的裁军会议与《非战公约》 第二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二、法西斯主义兴起与希特勒的上台 三、纳粹德国的对外政策 四、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与东方公约问题 第三节 凡尔赛体系从危机到瓦解 一、危机的加深:从斯特莱沙阵线到德国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 二、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与国联的纵容 三、西班牙内战:德、意的武装干涉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四、轴心国集团的建立和德国吞并奥地利 五、慕尼黑会议及绥靖的后果 第十四章 东亚:从华盛顿体系建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一节 华盛顿体系与东亚格局 一、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与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二、华盛顿体系下的中国与列强 三、东亚诸国的反帝反殖民斗争 四、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对华政策和日苏关系 第二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与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日本侵略东北、国际联盟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 三、日本侵略华北、卢沟桥事变和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四、国际社会的态度及“远东慕尼黑”阴谋 …… 第五编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阅读文献 大事年表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