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撤县建区的新探索:宁波鄞州模式实证研究》一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鄞州模式进行了高度提炼,从体制和机制的突破上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具有较高价值和借鉴意义。
程刚同志是鄞县最后一任县委书记,是鄞州区第一位区委书记,亲身经历和见证了鄞州撤县建区的历史变迁。调离鄞州后,程刚同志仍然十分关心鄞州的发展,领衔课题组对鄞州模式开展了深入研究。该课题研究以丰富的实践和翔实的数据为基础,从内涵依据、体制比较、产业发展、财政金融、规划建设、土地管理、交通管理、生态环境、教育文化、社区建设、社会保障、服务型政府、富裕城区等方面对鄞州区撤县建区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撤县建区带来的体制机制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成果凝聚了课题组的智慧,对于推进县区级行政区划调整设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意义
第二节 撤县建区鄞州模式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成就
第三节 撤县建区鄞州模式的创新点
第二章 撤县建区的内涵与依据
第一节 撤县建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撤县建区的主要依据
第三节 鄞州撤县建区的实践
第三章 撤县建区的体制机制比较与鄞州模式
第一节 县、区体制机制的一般比较
第二节 撤县建区体制机制安排的鄞州模式
第三节 鄞州撤县建区的体制机制效应
第四章 撤县建区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的内涵
第二节 撤县建区以来鄞州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的主要变化
第三节 撤县建区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变化的主要效应
第四节 新阶段优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的进一步思考
第五章 撤县建区的财政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现行县、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的演变
第二节 撤县建区后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整
第三节 鄞州撤县建区的财政体制机制效应
第四节 撤县建区财政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第六章 撤县建区的金融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撤县建区前后的鄞州金融体制机制
第二节 撤县建区前后的鄞州金融发展状况比较
第三节 鄞州撤县建区的金融体制机制效应
第四节 创新鄞州金融体制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第七章 撤县建区的规划建设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撤县建区前后规划建设模式演变
第二节 撤县建区前后规划建设体制机制的比较(系统内部变化)
第三节 撤县建区后规划建设体制机制的效应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第八章 撤县建区的土地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撤县建区前后土地管理体制比较
第二节 撤县建区后的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效应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撤县建区土地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第九章 撤县建区的交通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鄞州撤县建区交通管理体制机制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鄞州撤县建区后的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效应
第三节 鄞州撤县建区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变化的经验和启示
第十章 撤县建区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撤县建区后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第二节 鄞州撤县建区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效应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撤县建区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第十一章 撤县建区的教育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撤县建区后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
第二节 撤县建区后教育体制机制效应
第三节 完善撤县建区教育体制机制的思路与建议
第十二章 撤县建区的文化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撤县建区后的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第二节 撤县建区后的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效应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撤县建区文化体制机制的对策
第十三章 撤县建区的城乡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鄞州区社区管理体制基本特征
第二节 鄞州区社区管理、服务制度的基本框架分析
第三节 社区建设背景下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
第四节 鄞州区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绩效评估
第十四章 撤县建区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鄞州撤县建区后社会保障的变迁
第二节 撤县建区后社会保障体系的鄞州模式
第三节 鄞州区撤县建区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思考
第十五章 撤县建区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渊源内涵及其一般体制机制
第二节 撤县建区服务型政府体制机制建设演进轨迹
第三节 撤县建区服务型政府体制机制发展变化
第四节 撤县建区服务型政府体制机制建设效应
第五节 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体制机制建设的对策举措
第十六章 撤县建区的富裕城区建设体制机制研究
第一节 富裕城区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撤县建区以来富裕城区建设的成效及新要求
第三节 富裕城区建设的目标及突破口
第四节 提升富裕城区水平的对策措施
第十七章 鄞州区未来发展和展望
第一节 鄞州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环境背景和应把握的若干重要关系
第二节 鄞州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选择
第三节 鄞州区未来体制机制发展方向、创新举措和突破重点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