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非常人格必有非常之力
政治人格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它在政治心理中具有重大的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在政治生活中承担的角色。政治领袖政治人格的形成,自身努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部因素影响也是政治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历代开国领袖的历史影响都是他们的创造性,并深入而持久地影响人们。政治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历史环境,受社会发展水平和时代特征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政治人格。生理是政治领袖政治人格生成的先决条件。家庭是政治领袖政治人格生成的基础环境,政治人格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环境的熏陶感染下形成的。民族文化是政治领袖政治人格生成的社会底蕴,民族文化对于政治领袖的政治人格起着重要作用。处于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中的人们都受着现存价值观的影响,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政治人格的形成,决定着独有的政治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社会角色是政治领袖政治人格生成的实践选择,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要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人又有着不同的要求,从而使人们的处世原则、方法、活动方式发生改变,形成自身角色独有的人格特征。就像法官重视公平合理,科学家追求真理执著,医生救死扶伤,运动员顽强拼搏,都是角色赋予的特殊人格。社会角色是政治领袖政治人格生成的实践选择,自身的努力是政治领袖政治人格生成的决定力量。美国的华盛顿,法国的戴高乐,日本的军国主义和德国的激进主义无不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政治领袖必须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形成正确的判断力,才能创新地提出政治目标并努力实现。一个人只有强烈的政治欲望,而没有与之相应的政治能力,不可能形成完备的政治人格,也就不可能成为政治领袖。人格是唯一的和独特的。领袖问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领袖们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获得了崇高的威望,在群众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很多领袖人物发挥了作用,品格最重要,人格完整是基要,必须像精金或没有杂质的纯银那样。政治领袖的某些政治人格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他从事政治领导角色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政治活动,逐渐磨炼而成的,以达到适应角色的要求。领袖的人格是不可移植不可复制的。领袖风格不同,每个人具有人类所共有的属性,而又受不同文化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治人格具有特征。政治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对个人的政治行为以及社会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政治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政治人格不可变,政治人格受环境、教育、实践等因素的影响,会在原有基础上塑造新特征。领袖的最高人格是拥有无可置疑的诚实正直品格。强调领导者的品格教育,西方社会法制权威的特点比较突出。制度越完善,政治人物就越平庸。人的个性特征受到天生的影响,但人的品格可以经过后天培养和训练得到提升。一名领袖最需要诚实正直的品格与远大的目标。诚信、正直、讲真话,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品格,是领导者取得追随者信任的重要素质。黑格尔提出世界历史个人的概念,同魅力领袖的概念类似,这种人是历史关口的热情代表人和理性代行人,他们一生冒险犯难九死一生,辛苦遭逢,绝无通常意义上的幸福可言,这种人产生于大灾难和大变动的社会环境中。领袖具有信仰型人格,但又有很清醒的现实感。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集于一身火候难以把握。毛泽东神圣的历史使命感超凡的历史天赋,使中国革命复杂的历史进程成为无与伦比且目光远大的预言家和设计师。他身居最高领导岗位41年,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率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了一个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基础上的大国领导人的风采,体现了领袖的政治人格。
P28-31
人事经而无返,文化进而无极。伟大时代的发展,需要这样一些人。他们是领跑者,具有远大抱负、远瞩高瞻、远见卓识。他们是领袖者,以国家兴盛为己任,以民族利益为职责,以人民大众为旨归。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伟岸,人民的希望。我将他们的思想、作用、权威、统御、根性、品类、特质、魅力等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分飨。《领袖方略论》书稿杀青后,思绪浩叹,想起第一本《用人方略论》出版后,激发了写作热情,并坚持每三年写一本专著,以不断提高和升华自己。实际上写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工余走笔,挑灯夜战,练笔即练心。担任领导工作常遇“工学”矛盾、“工写”矛盾,有时甚至想搁笔,但记起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两句话,也就不断增强创作的意念。于是,扛得住工作繁忙、时间紧迫的压力。于是,挡得住优裕生活的侵扰。于是,无休闲地完成了这本《领袖方略论》。
《领袖方略论》截稿,人民出版社的同志提出,要把方略论系列重版组合成领导科学的套书,我又将十八年前的《用人方略论》作了较大修改。在写作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从中得到不少启迪。中国书法家协会张海主席亲笔题写了书名,人民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黄书元亲自作序。吴学金、李椒元、陈光耀先生,肖辉女士给予很大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我写《领袖方略论》的目的是使杰出的人物更加杰出,优秀的人才更加优秀。愿方略在手,成功拥有。
王永生
二O一一年六月
国防大学副校长王永生中将的《领袖方略论》即将在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用人方略论》、《领导方略论》、《决策方略论》、《创新方略论》、《智慧方略论》后的又一部力作。这本《领袖方略论》是在伯恩斯《领袖论》、尼克松《领袖们》等领袖论述后的又一部领袖专论。全书就领袖思想、领袖作用、领袖权威、领袖统御、领袖根性、领袖品类、领袖特质和领袖魅力八个方面作了有人有事、有理有据的精辟论述。突出了领袖思想的广袤内涵,展现了领袖人物的风骨和特质,反映了领袖作用的彪炳千秋,其中的“领袖的魅力在修行”所阐述领袖的“立志、立新、立性”、“立学、立识、立力”及“立功、立言、立德”,既囊括了古今中外的领袖修身之道,又结合时代特点予以了创新,是任何一个有志于做大事者的做人之道、成才之道、成功之道。
一个长期做领导工作的作者,能在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六部领导科学专著,在我的印象里是极少的,给人留下了至深的印象。出版内容从用人方略到领导方略、决策方略,再到创新方略和智慧方略,以至到最高的领袖方略。书中的体系性、系统性、全面性令人称道、令人佩服。作者从团职上校到师职大校再到军职少将,及大区副职中将,都能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经验升华,好多一线领导干部喜读、愿读,特别是一些生动的案例都能深入浅出,越想越有味道,越悟越有道理,理性和实用性很强。《用人方略论》等五本专著已有二十几所大学和单位列入了教材及必读之书,有的已七次印刷,并收到了反响强烈、主动应用的效果,具有深邃性、生动性、指导性和操作性。这次我社将六本专著重新出版,构成领导科学的系列套书,也可以说是领导科学的一块瑰宝,想必会产生积极的效益。
永生将军六部专著的共同特点是:感情真,作者满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真挚情感,每部专著都体现了党喜吾喜、党忧吾忧、党需吾办、党急吾寻的精神,每部书中引证的事例,憎爱分明、激浊扬清,而对每项方略,论之以理、述之以情、循循善诱、恐之不及。起点高,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密切联系实际,从建党、强军、爱国、为民的高度,研究、论证、探寻、创新各项方略,以弘扬优良、匡正时弊,锻铸优秀人格,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方略妙,妙在创新上,妙在实用上,妙在有用上。作者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持之以恒的坚韧精神,《用人方略论》是1993年9月出版的,到《领袖方略论》出版,正好18年。十八度春秋,六部专著,全部诞生在作者领导岗位上的业余时间里,不去应酬,牺牲休闲。尤其是在蔼级领导位置上还能始终如一的笔耕不辍,应该说摆脱了工作繁忙的压力,摆脱了世俗观念生活的干扰。如果没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精神和一干到底的恒心,是不可能完成如此重大领导科学系列方略的。
方略即方法,谋略,乃智慧和勇敢的结晶,当然有人品之光华。永生将军的六部方略,无疑是人生的大方略,是智慧的大才识、创新的大抱负、领导的大作为的体现。期待并坚信大方略给读者以启迪、动力、信念和成功。
《领袖方略论》是国防大学副校长王永生中将领导科学系列方略论的第六部专著。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古今中外富有特点的著名领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合时代发展,遵循历史轨迹,精辟阐述了领袖思想、领袖作用、领袖权威、领袖统御、领袖根性、领袖品类、领袖特质和领袖魅力等,全书洋溢哲思诗情,不乏真知新见,更具做杰出人才,成就著名人物的成功之道。精读细研、勇于践行,必将对每一个立志成大才者,赋予领袖特质和领袖魅力。
《领袖方略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永生编写的《领袖方略论》是一部领导科学的专著。作者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哲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知识,紧紧联系实际,对领袖思想、领袖作用、领袖权威、领袖统御、领袖根性、领袖品类、领袖特质及领袖魅力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寓理于情,寓史于今,寓论于事,寓证于人,立论鲜明,眼光独到,见解新颖,广征博引,气势恢宏,语言生动,富有启迪,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指导性、文学性和操作性。阅读此书,领导者能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有志者能增长知识,收益匪浅,可谓方略在手,韬略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