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向东编著的《晚明旅游地理研究(1567-1644以江南地区为中心)》是“吴文化研究丛书”之一,以明代为对象来作为旅游地理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晚明旅游的兴盛,晚明旅游者及其地理分布,晚明旅游时间地理研究,晚明旅游行为地理研究,晚明旅游地分布与旅游重心区,晚明旅游客流研究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晚明旅游地理研究(1567-1644以江南地区为中心)/吴文化研究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
作者 | 魏向东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魏向东编著的《晚明旅游地理研究(1567-1644以江南地区为中心)》是“吴文化研究丛书”之一,以明代为对象来作为旅游地理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晚明旅游的兴盛,晚明旅游者及其地理分布,晚明旅游时间地理研究,晚明旅游行为地理研究,晚明旅游地分布与旅游重心区,晚明旅游客流研究等。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概念界定/1 一、人、环境与旅游/1 二、关于旅游/3 三、关于晚明旅游/9 四、旅游地理和历史旅游地理/12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16 一、晚明旅游研究的相关资料/16 二、关于晚明社会史的研究/21 三、关于晚明旅游研究的回顾/23 第三节 资料拓展与方法创新/28 一、晚明游记及其史料价值/28 二、方法创新/32 三、补充资料及相关说明/34 第一章 晚明旅游的兴盛/36 第一节 明中期之前的中国古代旅游/37 一、中国古代旅游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魏晋南北朝/37 二、中国古代第二个旅游高峰期的前夜:明代前中期/43 第二节 明代中期的社会变化/48 一、政府控制的松动/49 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53 三、阳明心学对人性的解放/57 四、交通资源的肆意占用/63 五、出版印刷业的发达/67 第三节 晚明旅游的活跃/71 一、晚明旅游人数的增长/72 二、晚明旅游观念的多元/77 三、晚明旅游地的扩展/86 四、晚明旅游器具的进步/94 本章小结/110 第二章 晚明旅游者及其地理分布/111 第一节 城市市民:晚明旅游的新兴生力军/111 一、市民与旅游/112 二、商人与旅游/120 三、妇女与旅游/126 第二节 多村居民:晚明旅游的有限参与者/131 一、乡村生活的差异性/131 二、乡村居民的旅游障碍/133 三、社火与庙会/135 四、关于晚明“大众旅游”/139 第三节 士绅旅游者结构特征分析/140 一、士绅旅游者研究的资料基础/141 二、士绅旅游者年龄特征结构分析/144 三、士绅旅游者身份特征结构分析/149 四、士绅旅游者籍贯、出游地与出游城市统计/152 五、晚明旅游客源地地域特征结构分析/155 第四节 士绅:晚明旅游的主导阶层/160 一、官吏与宦游/160 二、乡绅与旅游/171 三、士子与游学/179 四、游侣与山人/191 本章小结/208 第三章 晚明旅游时间地理研究/209 第一节 晚明旅游的时间曲线/209 第二节 晚明旅游的季节性特征/215 一、出游月份的统计/215 二、春秋行而冬夏居/217 三、晚明的反季节旅游/220 第三节 时间禁忌与出游择日之俗/224 一、时间禁忌/224 二、择日以游/227 第四节 游程与节奏/230 一、游程安排/230 二、时间长度/233 三、旅游节奏/236 本章小结/239 第四章 晚明旅游行为地理研究/240 第一节 晚明旅游动机的多样性特点/241 一、文化动机/241 二、山水探胜/245 三、社交访友/249 四、宗教信仰/251 五、其他动机/255 第二节 山水探胜:走向山野的士绅旅游者/259 一、游记统计的结果/259 二、士绅旅游偏好比较分析/264 三、探险求真的风尚/268 四、山水审美水平的提升/273 第三节 人文赏鉴:《士商类要》的旅游路线图/280 一、程春宇与《士商类要》/280 二、晚明商人的旅游菜单/283 三、对人文景观的偏爱/288 第四节 节日狂欢:市民的城市娱乐盛宴/293 一、节庆/294 二、近郊/299 三、娱乐/303 第五节 圣地朝拜:香烟缭绕的游乐旅程/310 一、晚明寺观的商业化/310 二、寺院景观的旅游化/315 三、远程宗教朝觐旅游的盛行/320 本章小结/323 第五章 晚明旅游地分布与旅游重心区/325 第一节 影响晚明旅游地空间分布的相关因素/325 一、政治因素/326 二、交通因素/329 三、经济因素/332 四、景观分异/335 第二节 晚明商业地理与商人旅游/339 一、《松窗梦语》与晚明商业地理/339 二、《士商类要》与晚明商人旅游地理/342 三、晚明商人旅游的点线网络架构/346 第三节 宗教旅游地的分布格局/348 一、洞天福地系统下的宗教旅游图景/349 二、宗教朝觐旅游目的地分布/359 第四节 晚明士绅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367 一、旅游目的地省级空间分布分析/367 二、旅游目的地府级城市空间分布分析/369 三、重要景点空间分布分析/372 第五节 晚明畅销书的旅游空间体系/375 一、杨尔曾与《新镌海内奇观》/376 二、晚明的“海内奇观”/378 三、晚明“海内奇观”的空间分布/381 第六节 晚明旅游地空间分布的统合研究/384 一、旅游地分布的省际差距/385 二、南重北轻局面的形成/388 三、东强西弱局面的形成/391 四、晚明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393 第七节 晚明旅游重心区/397 一、晚明旅游重心区的范围/397 二、文化优势的时间累积效应/400 三、优质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404 四、区内旅游活动的兴盛/409 五、江南旅游文化的传播与扩散/414 本章小结/421 第六章 晚明旅游客流研究/422 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423 一、数据来源/423 二、研究方法/424 三、晚明旅游客流集聚与扩散研究因子载荷阵的建立/425 四、研究局限/427 第二节 旅游集聚场研究/428 一、旅游集聚场分布/428 二、旅游目的地等级结构/430 第三节 旅游扩散场研究/431 一、旅游扩散场分布/431 二、旅游客源地等级结构/433 第四节 晚明旅游客流流向及其特征/434 一、江南与全国之间的双向流动/434 二、从城市到山水胜地的单向流动/437 三、近程旅游与远程旅游/441 本章小结/445 余论 晚明旅游近代化的相关讨论/446 第一节 晚明旅游服务要素的增多/447 一、驿站、逆旅的食宿服务/447 二、寺观提供的食宿服务/452 三、导游服务的出现/458 第二节 晚明旅游活动的经济渗透/462 一、金钱对旅游的渗透/462 二、晚明旅游服务要素的组合运营方式/467 三、晚明旅游服务要素的空间分异/471 全书总结/476 附录/479 附录一:晚明游记统计表(共929篇)/479 附录二:晚明旅游者身份籍贯统计表/498 附录三:晚明旅游者出游年龄分布表/505 附录四:晚明旅游活动系年/522 附录五:晚明游侣统计表/541 附录六:晚明旅游者出发地、目的地、主要景点统计表/548 附录七:《士商类要》100条商路旅游景观全表/579 参考文献/587 后记/607 补记/6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