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调节,主要包括自主、自立、自律、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等方面。如青少年朋友经常问起的:“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等就都表达了同学们希望实现自我调控的意愿。在学习中,有时同学们也会像小陈一样:
快要中考了,小陈明明知道自己应该抓紧最后的时间冲刺,但是却控制不了自己想要看《灌篮高手》的欲望,并为此感到十分痛苦……
自我调控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少年朋友的心理尚未成熟,虽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并且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遇到事情容易受情绪影响,一旦挨了批评、遇到挫折,或遭受打击,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就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甚至失去自控能力,做出报复他人的蠢事来。比如:
王亮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但期末评比的时候,一名成绩不如他的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失望、不满、怨恨一起涌上了他的心头。他愤怒地冲到那个同学面前,将墨水泼到那人的脸上并辱骂人家。事后经老师的解释,他才知道那位同学平时默默无闻地用零用钱资助一名失学儿童长达两年之久,这使得他十分懊恼,后悔自己太冲动。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由于拥有博大的胸襟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最终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们的行为是我们少年朋友的楷模,是值得效仿学习的。
唐朝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郭子仪,他成功地平定了安史之乱,建立了丰功伟绩,这与他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十分有关系。相传他一生中曾多次失去兵权,遭人排斥,但面对屈辱他能够从容应对,进而东山再起,反败为胜。
有一次,朝中一个嫉恨郭子仪的太监趁他带兵出征之际,暗中掘了他父亲的坟墓,这在当时,是对一个家族最大的侮辱,但郭子仪为了整个国家政权的稳定,忍辱负重,放弃了报复的念头。他痛哭着对皇帝说:“我在外带兵打仗,士兵们也破坏了很多别人的坟墓,现在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能怪罪别人。”
历史上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讲的是:韩信甘受胯下之辱。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一员大将韩信。韩信年少时已经是一位熟读兵书、身怀绝技的武士了。一天,有一个不认识韩信的屠夫狂妄地对他说:“你敢不敢在我身上扎两刀?如果不敢,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听罢,非常生气,心想:“我韩信一身武艺还怕你一个小小无赖不成?”他正想发火教训一下那个屠夫,但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跟一个屠夫一般见识呢?”于是韩信一咬牙,从屠夫胯下爬了过去。后来韩信当上了大将军,他不但没有因胯下之辱而杀死这个屠夫,反而给了他一些钱,委派他担任了一个职务,使其深受感动。韩信胸怀博大,待人宽容,在关键时刻控制了自己的愤怒情绪,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恨为友情。最终,这个屠夫变成了舍命保韩信的忠实卫士。
许多青少年朋友与同学生活在学校的同一个集体里,难免出现一些小摩擦,特别是在与同学相处中,常常由于相互了解不够而产生误会,有的同学可能会伤了自尊心,有的同学曾让自己下不了台,有的同学曾当众给了自己难堪,有的同学曾对自己有成见,等等。面对这些尴尬和不愉快,我们应当努力从自己做起,遇事都要问问自己:“我怎样处理问题更晗当?”“这样说、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总之,我们需要审时度势,控制自己的消极隋绪,宽宏大量地对待他人。如果一时头脑发热,失去理智,或者抱着“豁出去了”的想法和做法,只会把事态扩大,激化矛盾,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失去朋友和友谊。
文科班小纪在新学期当选为班长,他踌躇满志,决心不负众望,努力地为同学们服务,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上任没多久,小纪就感到压力不小,常常不自觉地皱起眉头。一天中午,小纪在操场上碰到华子和阿剑:“我正要找你们去,有几件事情要通知你们。”华子不耐烦地说:“我正忙着呢!”小纪有点发火:“忙也得听着!这是班里组织的活动,每个人都要参加,否则扣分!”华子满不在乎:“扣分又怎样?动不动就用扣分要挟。扣光了也不去!”阿剑见形势不对,怕他们又像以前那样因为小事情吵架,赶紧问小纪:“什么事情这么重要啊?”小纪有点沮丧:“学校要搞足球对抗赛,下午是咱们班对四班,我想让大家去当拉拉队。”华子轻蔑地瞟了瞟小纪:“不是有‘刘大脚’么,你发什么愁?”小纪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算了算了,爱去不去,我找别人去。”三个人不欢而散。
下午,比赛快要开始了,“刘大脚”还没来,小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从体育馆找到教室,从一班找到八班,原来“刘大脚”还在八班和同学讨论作业。小纪气呼呼地说:“好你个‘大脚’,可害死我了,马上要比赛了,快点跟我走!”说着拿起他的本子就要走。“刘大脚”按住笔记本为难地说:“真对不起啊,我还有作业没写完,下午要交啊。”小纪拼命拉“刘大脚”的胳膊:“别废话,快去!你这人怎么一点集体观念都没有!”听到小纪“强迫命令”,还乱“扣帽子”,“刘大脚”也急了:“你怎么这样!我不去了!就不去!”
小纪用手指着“刘大脚”的鼻子,怒斥道:“好!你就‘拽’吧!我就不信没了你地球就不转了!等着下次评‘先进标兵’,甭想有你的份!”说罢气冲冲地走了。
比赛结果自然是小纪他们班输了,小纪向班主任老师汇报了华子、“刘大脚”的“恶劣行径”。班主任老师在全班批评了华子和“刘大脚”。华子和“刘大脚”能没意见吗?从此,华子和“刘大脚”处处与小纪作对。
小纪很苦恼,始终解不开心里的疙瘩:我都是为了班集体好,同学们为什么不理解我,不肯和我合作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纪的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前面我们谈到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这三个方面,有机组合构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三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以及与客观现实的吻合程度,决定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健康状况。
少年朋友们会问:人的自我意识是怎么发展来的,是人一出生就有了吗?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我”,又是怎样一个自己呢? 从发展进程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一个人对自己身体、性别、年龄、容貌长相、身高、体重、健康状况方面的认识,就是对生理自我的认识。在行为上表现为追求外表美、对所有物的占用、支配与爱护等。8个月至3周岁是儿童生理自我发展的关键期。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