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琰编著的《炸药大王(诺贝尔)》讲述了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一生获得了351种发明专利,他在火药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使他赢得了“火药大王”的称号,他设立的“诺贝尔奖”对促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他也为取得上述成就付出过惨重代价,本书重点介绍诺贝尔独特个性铸就独特人生的事迹。
徐琰编著的《炸药大王(诺贝尔)》属于名人传记系列,取名为“与名人一起成长”,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的中小学图书馆项目,以及一般的低龄大众书市场。《炸药大王(诺贝尔)》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其辉煌的人生历程。语言风格上,力求简单化、文学化,篇幅设计上以简短精炼为主,题材选择上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经历,目标人群主要对准初小学生。
1833年10月21日,斯德哥尔摩城里诺曼斯格坦街。
“哇……”一阵细弱的婴儿啼哭声从一幢灰白楼房二层后面的一间屋里传出。
母亲从床上欠起身,看了看刚出生的孩子,脸上掠过一阵失望的表情,又无力地躺下去。父亲看过孩子后,背起双手,焦躁不安地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他看看狭小的屋子里那简陋的几件家具,皱起眉头,到房外去了。
躺在床上的母亲将丈夫的举动都看在眼里。她将瘦弱不堪的新生孩子抱在怀里。这是她所生的第五个孩子,前面所生的孩子只活下来两个,眼看新生的孩子这么弱小,哭声这么无力,怎么不让做父母的担心?
况且,家中的生活又如此困难。母亲给这可怜的孩子喂奶时,孩子弱得竟吮不出奶水。过了半天,憋足了劲,总算吃了两口奶水,小手小脚又突然抽搐起来,吓得在场的人都惊慌不已。
P3-4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鼓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起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而闻名的瑞典博物学家鲁德贝克的后裔。虽然诺贝尔从小身体虚弱,只上过一年学,但他从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像父亲一样具有发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