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三部曲(共3册)》(《20~30岁,你拿这10年来做什么》《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三十岁让钱来找你》),青年畅销书作家砍柴人十年逆袭人生真实写照,唤醒都市中困惑迷茫的年轻人,指点年轻人如何在30岁“立”起来,以及怎样打造后半生的财富管道。
砍柴人是大陆首位影响两岸四地、韩国和东南亚的财商教育作家,墙里开花墙外香,被台湾出版界奉为“脱贫共富理事长”。其作品曾获评“诚品书店年度好书”,马英九、郭台铭推荐阅读!
20~30岁,人生中最易迷茫却又最为重要的十年。这十年间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砍柴人以其丰富阅历和对生活的透析,给我们一些关键性的启示和借鉴,从而引导我们修正想法,开创幸福未来。
学会与心灵对话,挖掘自我魅力!解译独特人生密码,畅享30岁之后美妙未来。挖掘深层自我,刻画独有的格,丰富自我内涵,打造自身事业,掌控好自己的经济,打拼精彩的未来。
《谁的青春不迷茫三部曲(共3册)》由砍柴人编著。
《谁的青春不迷茫三部曲(共3册)》简介:
《20-30岁你拿这10年来做什么》
20~30岁,是人一生中迷茫但至关重要的10年。这10年,绝不能因为一时犯迷糊而遗憾终生。
20~30岁,我们拿这10年时间到底来做什么?砍柴人希望给阅读《20-30岁你拿这10年来做什么》的年轻人一些启示和借鉴,希望大家不断地自我反省、修正想法去引导自己今后的生活,为了更加幸福的未来而鞭策自己。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你初涉江湖,没背景,没银子,没经验,没平台,但你有热血,有头脑,有激情,有干劲;你渴望一举成名惊天动地,渴望名马宝刀美好人生。机会太少,命运女神总部垂青你?压力太大,你透不过气来?生存空间太小,你总在夹缝中挣扎?别人轻易就能得到,你却总是遥不可及?先问自己:你敢赌么?你敢选择么?你敢放弃么?你敢从零开始么?好男儿二十几岁决定自己的一生,砍柴人创作的《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告诉你怎样做到这一切。
《30岁让钱来找你》
成功,对任何人而言,都像竞技体育项目中的跳高比赛,而我们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像比赛中的跳高选手,大家的身体素质不一样,训练条件与方法不一样,教练也不一样,最关键的是,比赛的场地也不一样。但是,成功,对任何人来说,就是一个用数字可以表现的高度而已。只有更高,没有最高。一起来翻阅《30岁让钱来找你》吧!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特殊的时刻,他就是为此而生。这个特殊的机遇,如果他能够把握,将使他得以完成自己的使命——一个只有他才有能力完成的使命。此时,他将感受荣耀与伟大,这是属于他的辉煌瞬间。
——温斯顿·丘吉尔
詹姆士年轻的时候除了打拳之外,没有别的生存技能,但是拳打得又不好。每一次在拳击台上,不被别的拳手直接打倒就算好运了,所以靠打拳为生的他也不能赚到更多的钱。
经济危机来临,整个美国处于大萧条状态。没有多少积蓄的詹姆士一家五口,挣扎在生活的死亡线上。如果詹姆士想让妻子和孩子活命,他就必须要赚到钱,
对于没有其他技能的詹姆士来说,唯一能够赚钱的本事就是打拳。所以最后,这个从前屡战屡败、许多年没有锻炼的人,为了能够让家人活下去,决定重新回到拳台。
这一次,走上拳台的詹姆士,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曾经战败过他的很多对手,这一次却纷纷倒在了他的面前,詹姆士拿到了丰厚的奖金,并夺得了拳王的称号!
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詹姆士,为什么这一次会如此神勇,与年轻时候的他判若两人?詹姆士轻声说:“因为,我的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记者追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他简单地说出了几个字:“牛奶和面包!”
年轻的詹姆士,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屡战屡败:而当过了拳手黄金年龄的他,为了得到牛奶和面包时,却战无不胜。看来,知道自己要什么,是决定我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二十几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可能连自己要去做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不能拥有的,往往都是我们没想过要得到的。
二十几岁,我们可以不知道30岁时能得到什么,但我们一定应该知道要得到什么。这一点很重要1
30岁之前,、特别是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学生,目标极其简单而实际,就是要找到一份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工作几年之后会是什么样,也不知道:更不会去想30岁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身份,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拥有多少财富。
当各种成功励志书籍和各种财富媒体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几个人身上时,浮躁的人们似乎都成为追求金钱的奴隶,梦想着不付出甚至少付出就能得到自己渴望的财富和地位。
在不违法的前提下,通过捷径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拥有不计其数的财富,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无可厚非,绝对不是错。 从某种程度上讲,名和利是好东西,富有也不是错,贫穷才是罪过,最起码对自己的家人是一种罪过。
作为男人,人生一世,谁不想在30岁的时候,就是有名车有豪宅有地位有名气有巨款有美女的“六有”人才?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我们有想法,不一定有办法:我们有能力,不一定有平台;我们很努力,不一定有机会。
30岁之前,不论我们周遭的环境如何,靠我们的一己之力都无法改变。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义务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而不是去重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父辈、祖辈的命运。我们不想,更不甘心。
我们虽然不一定能成为改变别人命运、掌控别人生活的人,但却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掌控自己的生活。
我们不能富可敌国,但是我们不能一辈子碌碌无为。二十几岁,对我们一生很重要。我们在这期间,选择了什么,做了什么,进入什么圈子,这一点自己必须要明确,要考虑到。这将决定我们今生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拥有多少财富。
二十几岁,我们都有过疯狂找工作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别人的拒绝和否定,许多人曾经被老板无缘无故地拖欠工资,甚至是莫名其妙地被解雇。在老板与自己之间,我们永远都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永远都属于被选择的那拨人。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在一段时间内蛰伏,但不能允许残酷的现实阉割我们的想法。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决定我们选择现在去做什么,准备什么。任何机会都属于有准备的人,没有准备,没有想法的人,连机会都不认识,更何谈抓住。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有想法?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也有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我们不能让自己以及后代,永远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30岁,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分界岭,是_个我们开始赌不起的年龄。30岁,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的一条路,不能再被动地四处找钱,不能再担心自己的失业。
P3-9(《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人活着,尽管不容易、不如意,还是要充满感激的。
2012年,是我北漂16年,创作10年的里程碑。在此,有很多很多的人值得我感激,2012个恐怕还不够。
我首先要感激的人,是我的父亲——一个地道、纯正、善良,但又懒惰、无能、自私,甚至没有责任感的农民。
父亲20几岁时,拥有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但他没有珍惜,随后给我营造了连吃饱饭都是一种奢求的成长环境。遭人歧视,受人冷眼。这让我从记事那一天起就知道,如果身边有一个人富有,自己的贫穷就是一种耻辱。
由于父亲的懒惰和自私。在我10岁时,就经常被他逼着上山砍柴。为了让他高兴,不论寒风刺骨,还是烈日炎炎,只要不上学,我就上山砍柴。现在,我左手上,还有十几道柴刀砍的疤痕。正是那段超出身体负荷的砍柴日子。让我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苦。
一个年幼的孩子,只身进入深山砍桨,而不知道恐惧。没有这种经历,我想我不会在一无关照、二无关系的情况下,贸然舍弃安稳的工作来到举目无亲的北京,在这个四顾茫然的都市里以另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砍柴。
爹,是无法选择的。即使在拼爹时代,不论我们的爹如何,还是要感激的。他给了我们生命,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我们不同的财富。至于如何解析这笔财富,是我们个人的问题。
其次,我要感激一个错误的选择——我疯狂地迷恋上中长跑项目。在初中一次秋季运动会上,我鬼使神差地参加了3000米比赛,并意外获得冠军。这种比赛的冠军,本无价值,我却从此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非职业性的训练。
现在想想都可笑,当时的我,为什么要如此刻苦训练呢?以我的身体条件,只能跑出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成绩,在省级运动会都不可能获得名次;文科生,不能报考体育院校,高考时充其量加20分。这与我的付出根本无法匹配。
事实上也是如此。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是在错误的方向上付出了错误的努力。
现在仔细想想,这似乎又是上帝有意的一次安排。无论什么级别的中长跑比赛,冠军只有一个。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具有征服对手的强大欲望,才能取胜。曾经自卑的我,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无意中获得了受益一生的征服欲。
只有具有征服欲的人,才敢对命运说不。
再次,我要感谢的人,是我来北京之后的第一个老板。
他是一个龌龊、苛刻、爱钱如命、蛮不讲理、视工作为生命、曾经身价千万、现在锒铛入狱的人。在他看来,他能给我一个赚到糊口钱的工作,就是对我这类北漂族的恩赐。我必须做三个人的工作,才能赚到一个人的工资。
感激他的原因有四:一是他让我接触到自己喜欢但陌生的行业:二是他的野蛮要求让我成长为工作的多面手:三是他教会我与糟糕之人打交道的本领:四是他用他的经历提醒我,穷人到富人的距离有多远,富人到穷人的距离有多近。
最值得我感激的人,应该是10岁的格格女士,我的前世情人。无论我贫穷或富有,落魄或腾达,她都一直无条件地爱我,并以我为骄傲。
父亲的平庸,导致我要想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就必须先偿还他对生活的亏欠,否则我就会复制他的生活。我为了女儿格格不再重复我的故事,就必须拿出足够的理由成为她的骄傲。这是我继续奋斗不可替代的动力。
成为孩子的骄傲,是男人一生不可推卸的职责。
暂住北京16年,生活的馈赠让我学会了感激,感激折磨我的人、折磨我的事。感激上帝安排在苦难背后的机遇和财富。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就不会让我面对无奈的时代,知道20几岁时,必须准备什么,校正什么;明白30几岁时。必须接受什么,控制什么。
假设在16年前。我给自己写下墓志铭,到现在,这篇墓志铭最起码已经改写过5次。每一次改写,都是我感悟人生、反省自己的蜕变。有了5次改写墓志铭的冲动,也就有了这套重新整理、校正、完善后的5本书。
2012年的新年钟声尚在耳边回响,我人生的第一个作品集也即将付梓面世,此时此刻,我想做的和必须要做的,就是对一直喜欢、包容和忍受我文字的人道一声感谢。我在此送给你们2012个真挚的祝福,祝福你们好好活着。成功幸福,且与“被”字无关。
(《20-30岁你拿这10年来做什么》)
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酝酿6年了。
我写这本书的冲动,来自2000年3月,具体日子我记不清了,但是我知道那是那年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的那一天。我在北戴河大酒店参加一次成功论坛研讨会。在那次会上,有一位歌唱家给大家演唱了他自己写的一首歌,歌名就叫《该你翻身了》。这首歌真的是非常好听,悲壮中充满了激情和渴望。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的歌没有流行起来,直到现在,已经过去6年了,我还是非常渴望再听一次那首歌。
我那时生活不是太如意,处于到处找钱为钱所累的状态,在千禧之年的年初,我几乎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方向,对赚钱已经失去了信心。可是当我听到这首歌时,禁不住泪流满面。因为生活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的艰难,相当的不容易!钱,赚得太辛苦!
我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每日都在不停地去找钱,而且很难找到钱。赚钱对我来说,是最艰辛最痛苦的事情。人都说有钱以后会成为金钱的奴隶,但我说,整日为衣食住行就业赚钱发愁的人,才是真正地被金钱控制的奴隶。
我感觉这首歌的歌词太好了。震撼力太强了,应该写一本类似这个名字的书,以献给不停为钱而不断奔波的人,不停为寻找金钱发愁的人。但是当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来写这本书,因为我还不知道怎幺让钱主动采找人。于是就放了下来,但是我一直没有忘记那首歌。
在2005年1月。我出版了《穷人与富人的距离0.05厘米》这本书。这本书未出版前,我曾经试着把此书中部分内容贴在中国最大的论坛——天涯论坛的杂谈版块里,使我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内容遭到了98%的人的反对,甚至是谩骂。
此书稿拿到一家中央机关下属的出版社,责任编辑认为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但是二审认为,此书写得非常不好,很多论调是不对的,特别是对穷人的一些评价更是错误的。出版肯定是要出大事情的:三审认为此书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如果这本书在那个出版社出版的话。那将是这个出版社的巨大耻辱!
就是这本被这群人批得一无是处的书,最后还是在漓江出版社出版了,发行量还可以,一年之内加印了四次。
但是这本书的读者群引起我的注意,这些读者大部分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尤其是广州、深圳两地居多。给我写信的读者,都是一些白手起家靠自己一己之力发展起来的成功人士,也都是钱主动来找他们的人。他们认为我在书中就是写他们自己,就是写他们的心路历程,就是写他们思想转变的过程。其中有一个北京同仁医院退休的胸外专家,亲自找到我家,和我谈这本书。
但是我把这本书送给一些在国家机关单位上班的同学,他们看了以后,竟然说他们看不懂这本书,也不知道书写的是什么意思,他们可都是大学毕业生啊。
巨大的反差让我有点糊涂了,但是不可恩议的事情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该书出版后,立刻引起台湾地区出版界的注意,其中台湾地区做成功励志书籍比较突出的海鸽文化出版图书有限公司的罗清维总经理,亲自找到我,说这本书是中国内地少见的成功励志书,他们要马上与我签订出版合同,我答应了。
海鸽文化出版图书有限公司从签订合同到把该书上市,一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该书上市第一周,就登上金石堂的畅销书排行榜,持续十周之久,同时在台湾也创下了三个月发行两万册的记录。
该书在台湾地区被好多企业当作激励员工的教材,甚至把该书中的一句话做成条幅,挂在公司大楼上……
韩国的Bandi publishing co.Ltd也看到了这本书,并马上与我签订了出版合同。
该书的内容是一样的,台湾地区出版的书,几乎全部套用了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封面文案,可以说一字不差,目录也没有丝毫的改动,那么为什么在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东南亚那么火爆,被视为少见的好书(其中一位台湾读者在网上这样写道:我曾经认为自己想法没有错,可是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到现在还一直穷困潦倒。如果你问我这本书哪句话是重点,那么我告诉你,这本书每句话都是!),而在大陆中央机关级出版社的高级编审却看作是出版耻辱。一本被大陆出版社视为垃圾的书,为什么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的出版界争相出版?一本被经济发达地区的读者看作是改变命运的书,为什么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居然看不懂呢?为什么在充满文化精英的天涯社区遭到谩骂和攻击呢?人们真正贫穷的是口袋还是脑袋呢?我对这些巨大的反差真的不明白了,必须对这些现象加以反思了!
想不明白的问题,我就会把它放到一边,于是我就接着创作了《婚姻决定命运》那本书。在创作《婚姻决定命运》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和一些人探讨了《穷人与富人的距离0,05厘米》在不同的地方出现的不同反应。
后来我才明白,在这个社会上,能够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能够真正理解个人发展规律的人是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而不是那些整天喊着需要公平需要机会需要伯乐的那些人。
当然,很多糟糕的现实我们无法回避,但是如果我们生存在一个无法改变的生活平台上的时候,难道我们靠抱怨靠牢骚能真正解决问题吗?我们很难改变别人的命运,因为我们不是伟人,但是我们绝对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除非我们不想。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说实话,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幺,不能干些什么,一直依照别人的生活方式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
如果用一句很俗的话来概括人生,其实就是人不断找钱的一个过程,从而来满足自己和自己有关系的人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人的价值的大小,大多数还是靠金钱和荣誉来体现的,特别是在商品社会时代。
钱这个东西是很怪的,也是非常势利的。你越缺,它越不找你:你越找它,越找不到它。它也不会因为你付出得多、牺牲得多就能得到很多钱。而你越不缺钱,钱越找你:即使你不想找它,它也来找你。哪怕是你随便做点什么,就可能比别人辛苦几年十几年收获得多。
同在蓝天下,同样都是人,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差距那么大呢?
其实想想很简单,那就是是不是走对了我们人生旅途中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是不是面对成败得失时做出了最正确的一个选择,是不是时时刻刻坚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不是一直在积累着自己人脉存折上的数字……
想到这里,我又想起那首《该你翻身了》,我应该知道怎么去写那本书了,也应该写那本书了!
这本书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但是绝对不是作者本人的发展历程,它只是为了讲出一些道理而设计的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之所以选择出版这一块,因为我对出版这一块的工作非常熟悉。如果我熟悉别的行业,也可能设计成别的行业中的人,我承认,我是不擅长写故事的,我写出来的故事也不能叫做故事,但是我还是这样写了,仅仅是为了回避读者买回去看不懂那种事情。
这本书是我从2004年年底开始动笔写的,总共18万字的东西,让我一直写到2006年3月。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几次想过放弃,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担心自己在做一件自作多情的傻事,我想帮助的人不一定真的买我的账。这个事情对我来说,真的很难。但是我还是坚持写完了,也坚持了这种写作方式,因为是为了那首我久久难忘的歌,为了曾经让我潸然泪下的那句话:该你翻身了130岁,让钱主动来找我们吧。
是啊,因为我们出生时候的一个错误,曾经受穷好多年,曾经找钱好多年。看看这本书,让钱来主动找我们吧,别把麻烦推到我们30岁以后!
砍柴人